國風繪本《蘭亭序》出版跟著「水姑娘」,再來遊蘭亭!

2020-12-12 書香拾貝
葉露盈
葉露盈筆下的王羲之

根據紹興晚報的報導:

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一場醉,成就一場流芳千古之蘭亭雅集。蘭亭與書法相關,但其實蘭亭也與畫有關。有人把曲水流觴形容成一種畫意,這種畫意溶於水,也溶於黛瓦白牆的紹興。

5月1日,新銳插畫藝術家葉露盈國風繪本新作《蘭亭序》正式出版,她用綺麗浪漫的插畫,引領大家去親近古雅的《蘭亭序》,帶讀者重回1600多年前的暮春午後,講述千古名篇背後的故事。同學們一定很好奇,繪本版的《蘭亭序》到底「長」什麼模樣呢?記者帶大家來一探究竟——

A 劇透來一波

 作者小姐姐是何許人也?

許多人認識葉露盈,是因為她曾登上央視《國家寶藏》欄目,成為《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國寶守護人。而這緣起於她的代表作品《洛神賦》,這部作品榮獲第15屆中國國際動漫節金猴獎綜合類漫畫金獎、第13屆中國動漫金龍獎最佳插畫金獎、CCBF上海國際童書展金風車國際青年插畫家大賽金獎,還參展法蘭克福圖書展,被慕尼黑國際青少年圖書館收藏。

所以別看葉露盈笑起來靦腆,她身上的光環卻不小,這位出生於1992年的新銳藝術家,本科、碩士研究生均就讀於中國美術學院插畫與漫畫專業,畢業後即留校任教。與許多人插畫偏向西方不同,葉露盈卻沉迷在東方神韻中,探索東方繪本的獨特魅力,創造出極具個人特色與現代感的國風風格。

「水姑娘」是何方神聖?

葉露盈是衢州人,在諸暨讀了三年初中。這三年裡,與諸暨比鄰的蘭亭,她時有耳聞,聽過蘭亭的故事,也賞過蘭亭的美景。

「那次,當我看到出版社發給我《蘭亭序》繪本的計劃時,馬上就答應了下來,並用了一年的時間創作完成。因為我對紹興很有感情。」葉露盈十分喜愛江南的水,她在把千年前碎片化的人物形象捏合起來時,也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水。她覺得曲水流觴與水有關,而「水」存於天地之間,在天地間的留存與轉化就像是「自然之母」,這也就成為了這本書開篇的講述者——一個柔美溫婉、調皮颯爽的「水姑娘」。

她說:「我崇拜王羲之,很想達到的境界,我也很嚮往魏晉時代文人瀟灑恣意的人生。」

B 亮點知多少

這本書視角另類有趣

翻開《蘭亭序》繪本,相信許多同學都會被精美的畫面、豐富的內容所吸引,為了將圖畫更好呈現,將蘭亭雅集的場景還原,這本書採用超大尺寸印刷裝幀,視覺震撼,又極具古風雅韻。再細看之下,你會發現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呈現了一個另類的有趣視角。

葉露盈介紹說,這本《蘭亭序》和主人公不再是王羲之,而是「水姑娘」。故事也在「水」的流動中展現,講述王羲之從小習字,與好友在蘭亭集會,留下千古名篇《蘭亭序》的過程。「水姑娘」藉由氣態、液態、固態的特點,見證1600多年前的蘭亭修禊,將王羲之和好友集會時的場景一一記錄,再現於紙張之上。書中「水姑娘」的毛髮可以幻化成水波和雲朵,她可以突然從河流中出現,又在雲層中消失。

繪本以水彩和顏彩純手繪的手法全新演繹王羲之的故事。她說,「我享受水墨在紙上慢慢洇開的過程,仿佛再一次回到了那個曲水彎彎的蘭亭。」蘭亭雅集中著名的「曲水流觴」場景,在葉露盈的筆下仿佛進入一個仙境,畫面充滿無盡想像。

葉露盈說,《蘭亭序》最吸引小朋友的是她給每個人都安排了動物或者神獸,按照人物的氣場來安排,看帖的人旁邊安排鳳凰,女人旁邊安排蛟龍,自己帶酒來喝得東倒西歪的人,旁邊環繞一群魚……「畫這些動物是為了展現出賓客的氣質和氣度,他們可以幻化成動物存在,最後我把它們畫進了雲裡,它們是每個人的『氣』。這些氣質、精神層面的東西是可以永恆的。」她笑著解釋,畫動物會讓自己在創作中找到很多喜歡的點,這些動物變成了自己的創作習慣,像朋友一樣,它們可以隨時出現在自己的畫中。

 圖文對照提升閱讀興趣

「這本書的靈感並不是來自《蘭亭集序》,而是有一位作者寫了一個《蘭亭序》的故事,我是按照這個故事繪圖的。」葉露盈說,繪本與文字的結合,可以更生動地去講述一個有趣的故事,但《蘭亭序》原文對很多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過高,因此繪本最後將原文與譯文對照,幫助更多小讀者了解《蘭亭序》,讓孩子更早地接觸傳統文化。

書中還穿插了王羲之的一些小故事,更有利於孩子們在欣賞之餘去了解他一生的經歷和心路變化。

據介紹,《蘭亭序》繪本目前已經在紹興圖書館少兒館上架,有興趣的同學不妨跟隨這本書,一起去尋覓心中的山水吧。

相關焦點

  • 新國風繪本《蘭亭序》,跟隨王羲之,尋覓你心中的山水
    漢字自創造以來,逐漸發展成為一門極具特色的東方美學,歷代名家法帖皆是珍貴的藝術瑰寶,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便是王羲之的《蘭亭序》。王羲之緣何寫下《蘭亭序》? 他在《蘭亭序》中表達了一種怎樣的人生態度? 在一千六百多年後的今天,我們該如何去感受那一段歷史、體會那個時代呢?
  •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為何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是我國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蘭亭集序》是王羲之於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這天與友人謝安、孫綽等41人會聚蘭亭一起過「禊節」而為那天的詩賦合集作的一篇序,即後來有名的《蘭亭集序》。《蘭亭集序》全貼共28行,324字,王羲之和他的好友們飲酒賦詩、流觴曲水,寫完這篇序後,相傳酒醒後王羲之又寫了好幾遍,但都不及這篇寫得好。王羲之也對他十分珍惜,視為珍寶。
  • 《蘭亭序》:「天下第一行書」的傳奇及真偽論辯
    《蘭亭序》,又稱《蘭亭敘》、《蘭亭集序》、《臨河序》、《褉帖》、《褉序》等,28行,324字。王羲之書。 《蘭亭序》原本已佚,存世《蘭亭序》有摹本、臨本、刻本多種,其中以唐代馮承素摹本最為著名。馮摹《蘭亭序》,紙本,縱24.5cm,橫69.9cm。
  • 周新廉將軍文集:文無第一,簡評《蘭亭集序》與《滕王閣序》
    南昌滕王閣《蘭亭集序》和《滕王閣序》都是千古名篇。《蘭亭集序》和《滕王閣序》兩序相較,哪一篇更「序」?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請注意,這是從「書法」角度來評價的,而不是「文學」角度。王勃的《滕王閣序》被譽為「當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唐摭言》),他的文章在有唐一代已經非常聞名,被《四庫全書》列為「四傑之冠」。在詩歌方面,明代的胡應麟甚至將他稱為「唐人開山祖」(《詩藪 內編》),可見,王勃在文學上的確頗有造詣。
  • 花式玩轉《蘭亭序》,趙孟頫最出彩
    《蘭亭集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序》、《臨河序》、《禊序》作者時喜時悲,喜極而悲,文章也隨其感情的變化由平靜而激蕩,再由激蕩而平靜,極盡波瀾起伏、抑揚頓挫之美,所以《蘭亭集序》才成為名篇佳作。此法帖相傳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五十歲時的得意之作。後人評道「右軍字體,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
  • 延綿千年的筵席——蘭亭集序
    幾千年來,能在沒有一本真跡存世的情況下,依然笑傲群雄的書法家,只有「書聖」王羲之了。 《蘭亭序》畫心 明祝允明紙本設色 26.7釐米 416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魏晉是中國歷史上最自由、火熱生命積聚最多的熱血時代。不管誰做皇帝,天下都是大名士的天下,上層門閥世家是社會的中堅力量。司馬昭篡權之時,還得找隱居的「竹林七賢」來背書,以此獲得天下人的認可。
  • 硬筆楷書寫名篇 - 王羲之蘭亭集序
    現在在毛筆書法的學習中,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識和筆畫等基本功訓練後,可以通過集字的方式來幫助鞏固習字的效果,這個方法對於硬筆書法同樣適用,也是硬筆楷書寫名篇的初衷。蘭亭集序全文有324字,書寫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工作量的,周末早早起來,準備好紙和筆,紙是淘寶上買的剛好適合寫蘭亭的紙,筆是0.7mm的中性筆。
  • 《蘭亭序》和傳國玉璽哪個更珍貴?為什麼?
    然後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覺得很有意思,發文的時候就想拿這篇文章來和大家探討一下。連書聖王羲之都不能再現其神採,重複自己的昨日輝煌,可見《蘭亭序》之精彩,堪稱神品。此後,歷代書家,莫不精心研習,從《蘭亭序》汲取營養,感受書法之美妙。唐太宗李世民對王書青睞有加,對《蘭亭序》尤為鍾愛,設下計策,將其據為己有,並隨自己陪葬。從此,一紙蘭亭長眠地下,世人再難睹其廬山真面目。《蘭亭序》對中國文化、中國書法的影響是深遠的。
  • 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光耀千秋萬代的三百二十四個字
    他家的旁邊有一個小水池,他常在這水池裡洗毛筆和硯臺,後來小水池的水都變黑了,人們就把這個小水池叫做「墨池」。長大以後,王羲之的字寫得相當好了,還是堅持每天練字。大家都稱讚他寫的字像彩雲那樣輕鬆自如,像飛龍那樣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認為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書法家之一。
  • 八大山人臨摹的《蘭亭序》,有沒有超出你的想像?
    ▲八大山人臨《蘭亭序》在68歲的時候,八大山人的書畫技藝已經非常成熟了,因而成功臨摹了《蘭亭序》並流傳至今。細細品味這件作品,大家也可以看到,無論是在線條的運動形式上,或者是在書法的內涵中,大家都能體會到晉人書法的風骨,很難用語言來形容其中的精妙之處,讓人嘆為觀止。
  • 傳國玉璽和《蘭亭序》真跡,誰的價值更高?
    中國歷史上,有兩件著名的失蹤國寶,在各自的歲月中消失,至今還沒有被人們找尋到,它們分別是我們所熟悉的《傳國玉璽》與《蘭亭序》。如果兩件國寶均被找到,誰的價值會更高?《蘭亭集序》是中國晉代書聖王羲之的行書作品,全文28行,324字。此帖用筆以中鋒為主,兼有側鋒筆畫之間的映帶,纖細輕盈或筆斷而意連,提按頓挫一任自然,整體布局天機錯落,具有瀟灑流麗、優美動人的無窮魅力。《蘭亭序》通篇遒媚飄逸,字字精妙,點畫猶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歷代書界奉為極品。
  •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陣容搭配推薦 遊戲小夥伴速速圍觀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陣容搭配推薦 遊戲小夥伴速速圍觀時間:2020-12-25 20:16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陣容搭配推薦 遊戲小夥伴速速圍觀 蘭亭集序是幻書啟世錄手遊中的一個群攻幻書,適用於絕大部分的陣容,而且它的獲得方法很容易,新手開局就送。
  • 《蘭亭序殺局》:藏在王羲之第一行書背後的懸疑
    擺在我案頭的是一部3卷本的《蘭亭序殺局》,作者是王覺仁。這本書的封底,演員陳坤這樣評價:《蘭亭序殺局》是一本奇書。小說以探尋王羲之名作《蘭亭序》的秘密切入,結合唐太宗時的「四王奪嫡」之爭,江湖與廟堂風起雲湧,眾多歷史名人輪番登場,是歷史與想像的巧妙結合。
  • 取自《蘭亭集序》中文雅大氣的古風名字,美極了!
    《蘭亭集序》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名篇,並且這篇文章以簡淨而韻味深長的語言,描繪了蘭亭的景致和集會的樂水之美,從而來體現了王羲之積極入世的人生觀。而且在文章中,飽含了人生哲理,字裡行間流露出的飄逸大氣,給人一種文雅大氣的感覺,所以,從中起名很有意義。
  • 《蘭亭序》最美的50個字,結構筆法,相當震撼
    王羲之像  《蘭亭序來到了紹興城外的會稽山遊山玩水,並且在蘭亭這個地點舉行了一個詩會,當有三十幾篇詩作出現的時候,就有人提議要把這些詩作匯集起來,準備出一篇詩集,眾人聽了都很贊成。出詩集當然就要寫一篇序文,誰來寫?  大家想來想去就說王內史還是您老來吧,您是書法大家,非您莫屬了。
  • 假設秦始皇的傳國玉璽與《蘭亭序》真跡都找到,哪件價值更高呢?
    假設秦始皇的傳國玉璽與《蘭亭序》真跡都被找到,哪件價值更高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傳國玉璽與《蘭亭序》真跡:傳國玉璽:是秦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之後,丞相李斯奉秦始皇之命,用藍田玉(相傳就是和氏璧)鐫刻而成,為中國歷代正統皇帝擁有合法地位的憑證。
  •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真跡究竟在哪?郭沫若:挖開乾陵就能找到
    《蘭亭序》中國古代書法界的巔峰之作,即便不懂書法的人都會知道這幅驚世之作,它有著「天下第一行書」之稱。《蘭亭序》是王羲之創作,主要內容是描述和友人在蘭亭組織了一場活動,大家曲水流觴,飲酒作詩,好不快活。
  • 八大山人寫王羲之行書《蘭亭序》,簡簡單單,也是一種美
    我總感覺啊,學王羲之的《蘭亭序》,不能想著寫太像。你想啊,這是王羲之的酒後之作,自己酒醒之後都沒法完全複製,就憑咱們這初學者的水平,怎麼能寫得一模一樣呢?我經常在網上看到一些朋友教別人臨寫《蘭亭序》。有很多水平高的,把《蘭亭序》臨摹的幾乎一模一樣,甚至連那些遊絲引帶也不差半分。好是很好,看著也挺享受,可是呢,我總感覺哪裡好像不對。正確的臨寫姿勢應該是什麼呢?個人淺見啊,最起碼先要搞明白王羲之的用筆,要重筆法而非外在形態。你水平高,當然可以盡力向王羲之靠攏。只要筆法對了,筆意到了,不那麼「像」也沒關係嘛。
  • 李世民為讓《蘭亭序》陪葬,不惜對兒子說軟話,可李治真照做了嗎
    前言:《蘭亭序》堪稱是書法界的巔峰之作。但如今我們所看到的《蘭亭序》並不是王羲之的真跡,而是唐朝的書法家描摹出來的。那麼真正的《蘭亭序》究竟在哪裡呢?有一種說法是這幅作品被唐太宗李世民帶到了墓穴當中。到唐太宗時期,《蘭亭序》已經傳到了他的七代孫王法極手中。王法極同樣是一位優秀的書法家,他深知此作的珍貴和重要,但他早已出家,沒有後代,於是在臨終前將此作交給了自己最看好的弟子辯才和尚。辯才自然是不敢怠慢,將《蘭亭序》真跡藏在了房間的一個暗龕當中,嚴加保管,深藏不露。
  • 一個字也能寫出花來?——《蘭亭序》中的20個「之」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是王羲之和一幫名流學子在蘭亭這個地方飲酒作詩,酒喝的高興了,詩作的差不多了,大家提議把今天做的詩集成本書,老王你字寫得好,那你給這書寫個序吧。王羲之就在半醉之時揮毫而就,字字自然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