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寧德時代組織考察組前往古田縣開展山海協作調研,進一步加強沿海與山區的融合發展,也為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拓展區域空間。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積極推進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布局全域聯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堅持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
「優化空間布局,產業是基礎。近年來,寧德始終牢記囑託,以四大主導產業為基礎,把產業發展和區域經濟統籌謀劃,構建起山海協同發展格局, 形成四大主導產業全閉環產業鏈和實體經濟全域產業圈。」市發改委區域科相關負責人介紹。不鏽鋼新材料產業鏈的山海布局,就是我市產業發展推動山海高質量協作的生動縮影。
走進周寧李墩不鏽鋼深加工產業園,目前,入駐企業正全力衝刺今年投產,這個百億產值項目的落地,就得益於總部位於福安的青拓集團輻射帶動作用。我市圍繞500億元工業招商目標和產業發展預期目標,精準分析產業鏈條短板,以「山海聯合招商機制」為突破口,持續招大引強、補鏈強鏈。周寧不鏽鋼產業園、柘榮乍洋不鏽鋼產業園、福安青拓不鏽鋼穿孔項目等一批關聯項目落地,不鏽鋼新材料產業盡顯山海格局。
龍頭企業布局在沿海,配套產業鏈項目在山區,既形成產業鏈上下遊的相互支撐,也在空間布局上形成相互協同。我市印發《深入實施山海協作 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實施方案》,統籌整合縣域山海空間資源,著力推動蕉城-屏南、東僑-古田、福安-周寧、福鼎-柘榮、霞浦-壽寧(福安-壽寧)縣域之間開展山海協作,推動四大主導產業鏈項目從中心城區向周邊縣市延伸、從沿海向山區拓展,培育壯大我市富有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集群。邦普產業園、國泰華榮電解液、鼎盛精品鋼一期、天賜電解液項目、古田杉杉等項目紛紛落地開花。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主導產業的帶動下,寧德吸引了一大批產業鏈企業集聚落地,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產業生態,不僅沿海有產值千億級別的產業龍頭,山區縣也有百億規模產值的產業項目,奏響了山海聯動、協同發展的「經濟大合唱」。
「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調動全市縣域間山海協作的積極性、主動性,持續增強我市區域發展協調性,共享發展成果。」市發改委負責人表示。(閩東日報記者 張文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