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的書法真跡!快來這裡「把酒問青天」

2020-12-14 騰訊網

把「浙江之聲」設為星標,更容易找到我們哦~

來源:浙江之聲記者蔡吉康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12月13日上午,明月照千裡·蘇東坡主題文化(書畫作品)邀請展在杭州西湖錢王祠景區開展。作為中國(杭州)蘇東坡文化旅遊節的系列重要活動之一,本次展覽展出了全國百餘位書畫名家的百幅作品。蘇東坡稀世真跡《蘇軾致正輔提刑大夫書》也在現場亮相。

本次活動由中國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員會、杭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管理委員會)主辦,邀請展將一直持續到2021年1月12日。

本次書畫邀請展圍繞「明月照千裡」主題,根據蘇東坡傳奇一生設置了蘇東坡生平介紹及足跡年鑑、「淡妝濃抹總相宜」——蘇東坡在杭功績、「一蓑煙雨任平生」——蘇東坡曠達豪邁、「但願人長久」——親情、友情多情蘇子和 「人間有味是清歡」 ——雜家、美食趣味蘇子五個篇章,深入挖掘東坡文化中的杭州元素,並通過聲、光、電和空間打造沉浸式的體驗場景,將藝術家圍繞「蘇東坡」文化創作的書法、繪畫、篆刻等作品有機結合展陳。

邀請展還有蘇東坡稀世真跡《蘇軾致正輔提刑大夫書》露世,該貼筆法沉著自然、灑脫飄逸,全篇鬆緊有致、渾然一體,字形上大小層次錯落,自然隨意,姿態變化多端。穩重盡寫受疾苦而閉門謝客百日之期,心情鬱悶的情感表達與他政治主張受到打壓排擠有關,與《黃州寒石帖》有相似的心境,是書法與詩文完美結合的佳作。

(蘇東坡稀世真跡《蘇軾致正輔提刑大夫書》)

畫展舉辦地錢王祠內現存《表忠觀碑》則是蘇軾43歲所書《表忠觀碑》的明刻殘石。此正值東坡壯年時的作品,不但文詞膾炙人口,而且書法精妙清雄。此外,明刻嫻熟渾厚的刀法、東坡似綿裹針內剛外柔的書法風格得以充分體現,為蘇東坡「四大名碑」之首。

現場觀眾、杭州市市民張女士看完書畫展後說,「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非常喜歡蘇東坡的詩詞,我先生也是書畫家,經常寫蘇東坡的詩詞。這個真跡我也是第一次見到」。書畫策展人李先生說,「蘇東坡是傑出的大畫家,當然也是政治家,大文豪,對杭州的貢獻功不可沒,增加了杭州的文化底蘊。」

書畫邀請展還展出了原中書協主席沈鵬、書法家何虎、杭州西泠印社常務副院長呂國璋、理事朱妙根、原書記餘暉,原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高法根、浙江省書協秘書長王自力、杭州書協四位副主席王小勇、朱大焱、陳進、王曉斌、杭州市美協副主席高甬春等創作的作品,著名篆刻家張小明先生還在開展儀式現場篆刻古石。

蘇東坡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書畫家,也是世界文化名人。蘇東坡兩仕杭州,被杭州人親切地稱為「老市長」,蘇東坡以民本思想治國施政的理念疏浚西湖、修蘇提、立三塔……為杭州留下三潭印月、蘇提春曉等經典自然人文景觀。

為官之暇,蘇東坡還縱情山水,留下了為數可觀的傳說、題名、碑刻、詩詞等,光是歌詠西湖的詩詞就多達453首,構成了杭州獨特的「蘇東坡文化」,為杭州、為西湖增添了濃厚的文化底蘊,留下了豐富寶貴的文化遺產。

歷代杭州人民也深深地懷念和愛戴這位造福於民的「老市長」。在杭州,有以「東坡」命名的「東坡路」、「東坡劇院」、學士路、學士橋;有讚頌蘇東坡「為官一處,惠民一方」的「惠民巷」;有紀念蘇東坡創設醫坊、治病救人的「安樂坊」;至於菜餚「東坡肉」,更是流行於宴席酒家之間,成為杭州的一道名菜。1988年,杭州市政府還出資在蘇堤南端建造了蘇東坡紀念館。

民族品牌文化委員會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胡立新說,通過舉辦畫展,能讓文化藝術浸潤人心,增強文旅產業的厚度。「蘇東坡就是杭州人文精神的一個縮影,挖掘人文精神就是挖掘城市的魂。文旅產業的核心就是尋覓文化的蹤跡、尋覓文化的故事,所以對我們當地文旅產業的發展應該是很有意義的。」

相關焦點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的這句詞,原來是「抄」李白的
    李白有一首望月詩,首句就是問句,千古稱奇,連日本學者讀了都說好,大文豪蘇軾更是從這一句中得到啟發,寫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千古名句。這首詩就是李太白的《把酒問月》。《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 把酒問青天
    把酒問青天。粉色,是很多女生喜歡的顏色。女生喜歡粉色大概是因為粉色是女性化的象徵,這麼美好的顏色,喜歡它是多么正常的現象。而粉色穿搭,給人一種可愛的少女感。大多數女孩穿粉色系的裙裝或是衣服,都是很好看的,給人一種清純可愛的形象。
  • 青天有月來幾時?一起來聽經典傳唱人趙照的《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的劈頭一問,對那無限時空裡的奇蹟,大有神往與迷惑交馳之感。想知道李白是怎麼寫月亮的嗎?那就跟隨趙照的步伐,一起來欣賞李白的《把酒問月》吧!《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 「顏局長」顏真卿書法真跡出土!我們找了位專家來品鑑
    對於研究顏真卿本人和中國書法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今天在學界刷屏的一個熱搜是:顏真卿真跡出土了!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員近日在一處唐代貴族家族墓葬中,發現一方由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書寫的墓志銘。考古人員說,顏真卿書寫墓誌的年代是天寶五年(746年),當時的顏真卿是38歲。這也是目前唯一經過科學考古發掘出土的顏真卿早期書法真跡。
  • 收藏| 蘇東坡紀錄片全集:沒有如意的人生,只有看開的生活
    只要你讀宋詞,就繞不過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只要你練書法,就繞不過他的寒食帖;即使你不練書法不讀宋詞,怎麼也得吃飯吧,那你一定知道他的東坡肉……如果你愛蘇東坡,一定不可錯過——史上最全面、最走心的有關蘇東坡的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蘇東坡》。
  • 1000年前蘇東坡,讓八月十五的月亮有了特殊意義——團圓
    2蘇東坡因與當權的王安石政見不同,被貶出京(今河南開封)。本想著說既然官場不得志,那希望能去一個和弟弟蘇轍近一點的地方,以求兄弟多聚聚,沒料這事也不能如願。1074年,來到了山東密州來做了市長(知州)。
  • 李白《把酒問月》:何問月,問何月?做一場,月與遠方的夢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把酒問月)夜靜了。明月緩緩升上來,柔輝灑在萬家燈火中。這是我們眼中的月,也曾是詩仙李白眼中的那輪明月。李白的詩裡,總也少不了這一輪明月。歡時望月,悲時望月。醒時望月,醉時也望月。
  • 蘇東坡的書法是如何「折筆」的?
    書法用筆也不例外,點畫的轉折之處,向來是書法的難點。因此,練好「折筆」對書法創作就顯得尤其重要。盧攜說:「蓋書非口傳手授而雲能知,未之見也。」書法學習,向來強調「師授」的重要性。那我們就來看一下宋朝大書法家蘇東坡是如何進行「折筆」的。
  • 唐伯虎書法真跡,臨摹王羲之《蘭亭序》,筆法行雲流水真好看!
    因為唐伯虎的畫非常的有名,但是唐伯虎在書法方面的造詣也是非常的高。如果你是一名書法愛好者,你也知道唐伯虎非常的喜歡書聖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吧,唐伯虎也經常臨摹王學習王羲之的字跡,而且還臨摹過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今天小七也為大家找到了唐伯虎臨摹《蘭亭序》的真跡,看到這裡以後我想很多的書法愛好者都已經想迫不及待的欣賞一下吧?
  • 這才是蘇東坡最好的書法,字字神鬼莫測,達到了人書合一的境界!
    中國的文明史,如果按史學界的標準來算,到今天已經有3700多年的歷史了,而中國的書法史如果從甲骨文的成熟時期算起,也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如果從中國書法史上選出一個人,能夠代表中國書法的話,這個人一定會是王羲之,而如果從中國文化史上,選出一個人能代表中國文化的話,那麼這個人必定會是蘇東坡。
  • 米芾經典書法真跡:《濃墨秋山詩帖》、《道林詩帖》欣賞
    米芾的性格方面比較怪異,而且有潔癖,擅長書法,尤其是行書方面的造詣很高,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尚意」書法風格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也是當時有名的收藏家。米芾書法初學唐代的書法風格,以歐陽詢、顏真卿等人為主,後來聽從老師蘇軾的建議,學習魏晉書法,此時以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為主,在他存世的行書書法作品中,我們都能看到「二王」的影子。
  • 唐伯虎書法真跡,問世美國休斯頓,能換北京10套四合院!
    大家會想到書聖王羲之,還有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楷書鼻祖鍾繇,唐朝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正是在這些書法名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近日在美國的休斯頓出現了一幅明朝著名畫家唐伯虎的書法真跡。
  • 蘇東坡書法,神採飛揚,「用鋒」藏還是露?
    蘇軾《黃州寒食帖》 #5藏鋒圓筆,多有露鋒 清宋曹《書法約言 蘇東坡作書,如何處理藏鋒、露鋒的呢?
  • 「趣聯妙對故事第九集」蘇子瞻年少輕狂,白頭翁問字暗告誡
    說到這裡,大家一定都猜出來他就是宋代大文豪蘇軾、蘇東坡。對了就是他。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蘇軾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並稱做三蘇,在唐宋八大家中站了三位。其中又以蘇軾為最高。蘇軾還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大家。蘇軾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合稱宋代書法四大家,又蘇軾為首。
  • 蘇東坡:筆畫粗細如何搭配,書法才更有味道?
    宋黃庭堅在《跋自所書與宗室景道》中云:「翰林蘇子瞻書法娟秀,雖用墨太豐而韻有餘,於今為天下第一。」可知,蘇字筆致自然沉著,筆畫粗壯豐滿,但不乏糅以細線條來增添書作之趣味,給人奇妙的藝術享受。請看以下字例:《黃州寒食詩帖》中用筆以沉著穩健為主,但偶爾亦會出現較少細線。
  • 一卷900年前的米芾真跡,如今在美國問世,許多都是書壇罕見之作
    ,他對於自己的傳世書法極為講究,寫得不入自己法眼的,往往會丟棄掉,所以如今傳世的米芾真跡幾乎皆是精品。米芾是晉人書法的集大成者,他對於晉人書風的領會也是「宋四家」當中其餘三家所不能比擬的。蘇東坡的書法以「書卷氣」的韻味豐富性傳世,黃庭堅則是以長槍大戟的多變性著稱,而米芾則是以一種近乎「誇張」的炫技手筆,為晉人書法做了最好的詮釋。
  • 集「老市長」蘇東坡書法、化繁為簡:杭州地鐵站名變了
    蘇東坡在杭州做過通判、知州,西湖上留有「蘇堤」。「蘇東坡是杭州的『老市長』,也是書法大家,用他的字作為地鐵站名標誌,能讓人以字識站,以字共情。」市地鐵集團相關人士表示。為了把蘇東坡書法應用到標識系統,同時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規範,杭州地鐵集團與西泠印社專家合作,通過集字、筆畫組合造字等,把蘇東坡的書法化繁為簡,變為簡體字;還計劃在2021年底完成6000字的「蘇東坡字體庫」,出版「蘇體字典」。
  • 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書法作品真跡欣賞,湛結遒勁,珠圓玉潤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書法已經從實用藝術發展成為了精神藝術,已經不再是信息交流的主體,而是精神交流的介質。簡單的說就是郵件和微信取締了書信,書法的實用價值也就隨之而隱居。轉而成為了精神藝術作為書法家或者書法愛好者之間溝通的橋梁。
  • 蘇東坡將好菜藏到書架上,客人提了個問題,蘇東坡羞愧端出好菜
    圖片:把酒言歡劇照二、經典對聯:面對面吃麵大家都熟悉的蘇東坡有一個高僧朋友,叫做佛印,蘇東坡的文學水平遠超常人,作為他的好朋友,佛印和尚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兩人除了說文論道,還經常開對方玩笑,不論玩笑有多過分,對方都不會生氣。
  • 蘇東坡的書法,點畫豐腴,如何做到「如綿裹鐵」?
    前文以《黃州寒食詩帖》為例,試解了蘇東坡「偃筆」用筆特徵。蘇軾書法剛柔相濟、柔中寓剛之筆力美,體現其獨有的綿中裹鐵之用筆和用墨特徵。我們來看下面這些字例分析:蘇軾在寫字過程中注意筆畫之剛健,肉豐見骨,剛柔相濟。用墨粗重,雖肥如墨豬之狀,但筆力雄健,充分體現外柔內剛之書法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