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書法已經從實用藝術發展成為了精神藝術,已經不再是信息交流的主體,而是精神交流的介質。簡單的說就是郵件和微信取締了書信,書法的實用價值也就隨之而隱居。轉而成為了精神藝術作為書法家或者書法愛好者之間溝通的橋梁。再說的先進些就是物聯網的前沿,就好比是數據精準化的分析;簡而言之,就好比一批5G信號的無人駕駛車輛,這些車輛在城市的道路上和同時行駛,去向不同的目的地,其速度更具需求有快有慢,這就需要把數據進行分析而精準發布指令。而書法的精神交流就是書法藝術的理解分析,從而得出創新理論同理。我已經說了書法是一種高度弘揚主體精神的藝術,人們欣賞它,是由于欣賞者的心境去感應書法藝術所體現出來的種種情境,這種情境會將人們帶入到一個更高的現實中去,即精神的境界、藝術的境界、美的境界。
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書法作品真跡欣賞:
書者介紹:
老舍 :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本名舒慶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筆名老舍,滿族正紅旗人,本名舒慶春,生於北京,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小坡的生日》、《貓城記》、《牛天賜傳》、《駱駝祥子》等,短篇小說《趕集》等。老舍的文學語言通俗簡易,樸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1966年8月24日,中國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紅衛兵的暴力批鬥,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盡。1978年初,老捨得到平反,恢復了「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老舍的文學思想成分複雜,現代文學史中無產階級文學和資產階級文學的鬥爭裡,他的派別色彩不明顯,雖然他對左派的革命領導文學的藝術指導方式及其他藝術和思想上的主張頗有微詞。同時老舍也未曾加入蘇汶和梁實秋等人的第三派----不認為文學至死都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