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開頭我看了幾遍,從我知道有這麼一本書,看了前面,就被他那乾淨的語言所吸引,然而在前面來說,我終究進入不了作者,寫的是南還是北的遊戲之中。
尤利西斯。在世界文學來說。是能排上名次的。也看到許多中國作家深受啟發。
今夜靜下心來,又從讀了下。我發現我能讀懂了她。我懷著無比的心情,也暗自告訴自己。今年無論如何,我要讀懂她,走進她的世界,與作者當時寫這樣一本書是什麼心情。
我覺得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無論是從故事本身來說,還是從社會價值,都值得一讀。我發現我常時間不讀書,心情開始浮躁了起來。變得心胸狹窄。
讀了後,我依然在回味文中的故事。還有那文中的主人翁。我能想到他母親的離去,給他帶來生活上有什麼樣的影響,所以從第一章來說,主人翁在裡面顯得次要,愛理不理的那種感覺。
我是一個不信任耶穌的人。但是我看到文中介紹十字架的時候,依然有著十足的興趣想去了解他們。
恩,我從教堂一直看到他們在外面吃動,然後一人建議去澡堂。在去的這段時間。他們談詩歌,談莎士比亞。最後他們就這樣分別,各自走向自己的軌道上。
我又讀了一章尤利西斯,顛覆了我對前面的看法。起初我以為文中的主人翁是一個孩子,一個有著崇高理想的孩子,以為母親的離去為他人生帶來困難,或者這就是一個偉大作家的厲害之處,他巧妙地運用了兒童的視覺,導致讀者一種誤判。
結果呢,文中的主人翁是一個教師,我看到他在課堂上用他那幽默的語言給孩子們上課,還給孩子講故事。我聽到他們交流莎士比亞,亞里斯多德,如果說他們是師生關係,細緻點會發現,他們更像是朋友,天馬行空的想像,不僅給課堂帶來了許多的喜悅,同時也讓自己對教育事業的偉大感到榮光。這反觀中國的教育事業,我發現無論是教師還是孩子,當然我說的是多說。教師得不到尊重,孩子得不到自由發揮的想像。我不得不承認,中國那根深蒂固的思想。拿現在來說,研究生,博士生到處都是。我前面聽文友說,他是在考博,一個博士生不看書,整天都是這樣那樣,寫論文不成。由此我想到,那些考博考研的人,他們只是戴上了一層面具,為了高薪,為了職稱,他們為進入這樣一個境界裡,委屈自己不能做的事。我覺得這就是外國的教育吧,往往讓人稱讚。
從文中我有五分的把握,猜測主人翁是一個文人,因為我意識到,主人翁在下課時,一個好友來找他,讓他幫忙聯繫一些作家發表一些東西,但是主人翁始終是拒絕的,最後還是答應幫他。我以能意識到,猶太人這個角色,在這時是多麼讓人憎恨。而主人翁也世俗的態度來看一切。他說了一句,猶太人,至始至終扔在四處流浪。而那人始終覺得猶太人會剁走他們的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