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的深度和價值

2021-01-07 手機鳳凰網

尤利西斯,開頭我看了幾遍,從我知道有這麼一本書,看了前面,就被他那乾淨的語言所吸引,然而在前面來說,我終究進入不了作者,寫的是南還是北的遊戲之中。

尤利西斯。在世界文學來說。是能排上名次的。也看到許多中國作家深受啟發。

今夜靜下心來,又從讀了下。我發現我能讀懂了她。我懷著無比的心情,也暗自告訴自己。今年無論如何,我要讀懂她,走進她的世界,與作者當時寫這樣一本書是什麼心情。

我覺得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無論是從故事本身來說,還是從社會價值,都值得一讀。我發現我常時間不讀書,心情開始浮躁了起來。變得心胸狹窄。

讀了後,我依然在回味文中的故事。還有那文中的主人翁。我能想到他母親的離去,給他帶來生活上有什麼樣的影響,所以從第一章來說,主人翁在裡面顯得次要,愛理不理的那種感覺。

我是一個不信任耶穌的人。但是我看到文中介紹十字架的時候,依然有著十足的興趣想去了解他們。

恩,我從教堂一直看到他們在外面吃動,然後一人建議去澡堂。在去的這段時間。他們談詩歌,談莎士比亞。最後他們就這樣分別,各自走向自己的軌道上。

我又讀了一章尤利西斯,顛覆了我對前面的看法。起初我以為文中的主人翁是一個孩子,一個有著崇高理想的孩子,以為母親的離去為他人生帶來困難,或者這就是一個偉大作家的厲害之處,他巧妙地運用了兒童的視覺,導致讀者一種誤判。

結果呢,文中的主人翁是一個教師,我看到他在課堂上用他那幽默的語言給孩子們上課,還給孩子講故事。我聽到他們交流莎士比亞,亞里斯多德,如果說他們是師生關係,細緻點會發現,他們更像是朋友,天馬行空的想像,不僅給課堂帶來了許多的喜悅,同時也讓自己對教育事業的偉大感到榮光。這反觀中國的教育事業,我發現無論是教師還是孩子,當然我說的是多說。教師得不到尊重,孩子得不到自由發揮的想像。我不得不承認,中國那根深蒂固的思想。拿現在來說,研究生,博士生到處都是。我前面聽文友說,他是在考博,一個博士生不看書,整天都是這樣那樣,寫論文不成。由此我想到,那些考博考研的人,他們只是戴上了一層面具,為了高薪,為了職稱,他們為進入這樣一個境界裡,委屈自己不能做的事。我覺得這就是外國的教育吧,往往讓人稱讚。

從文中我有五分的把握,猜測主人翁是一個文人,因為我意識到,主人翁在下課時,一個好友來找他,讓他幫忙聯繫一些作家發表一些東西,但是主人翁始終是拒絕的,最後還是答應幫他。我以能意識到,猶太人這個角色,在這時是多麼讓人憎恨。而主人翁也世俗的態度來看一切。他說了一句,猶太人,至始至終扔在四處流浪。而那人始終覺得猶太人會剁走他們的飯碗。

相關焦點

  • 尤利西斯「三部曲」:你是否真正讀懂了《尤利西斯》?
    儘管如此,與我而言《尤利西斯》依然是一部難以超越、值得讓人們去頂禮膜拜的神作,正如上面所說,這部作品需要巨大的知識儲備和文學功底,以及細緻入微的觀察能力和強大的想像能力作為支撐。洋洋灑灑一百多萬字的描述,卻僅僅是18個小時之內發生的事情,人物的心理、周遭的環境刻畫的極盡細緻,著實讓人嘆為觀止。
  • 《尤利西斯》引發的戰爭
    長篇小說《尤利西斯》是這位偉大作家的代表作,被後世讀者奉為文學經典,但在其出版之初,卻遭遇了一系列牴觸和批判。「他是當今無生命文學的高級教師。他用一種象形文字寫作,連他的崇拜者和高徒都破譯不出來。他將自己埋在埃及方尖塔下,塔上的字沒人能讀懂。」
  • 《尤利西斯》——意識流開山之作
    大家好,這幾天因為忙著寫論文斷更了兩天,今天要恢復我的推書之行,前段時間在讀書軟體上看到了一本看名字就很吸引我的書,於是我果斷點開了那本書,書名叫《尤利西斯》,作者是詹姆斯.喬伊斯,看了前面序言部分,才發現這本書很不簡單,這本書能夠惠及後人真的經歷了很多,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書的寫作背景
  • 奇書《尤利西斯》爆紅
    《尤利西斯》雖然位居20世紀百大英語小說之首,但它的深奧難懂也是出了名的,連心理學家榮格 都用了3年才讀懂。《尤利西斯》全書一共18個章節,講述了1904年6月16日早上8點至次日凌晨2點發生的故事。每個章 節講述一天中一個小時之內發生的故事,每個章節都具有獨特敘事風格,每一章都和《奧德修紀》的一 個章節相對應。
  • 你需要學會「尤利西斯契約」和長短期回報結合
    可以說你周圍的整個商業世界,都基於一個設計原則,那就是誘惑你,讓你投入時間、精力和注意力。如果不能抵禦誘惑,你就永遠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那如何抵禦眼前的誘惑呢?今天,我先給你講一個著名的希臘神話,叫做:尤利西斯契約。然後再和你分享故事背後的兩種抵禦誘惑的方法。
  • 讀《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據稱是「所有有趣的小說中最難懂的一部,同時也是難懂的小說中最有趣味的一部」。》和《堂吉訶德》這類作品,其情節頻繁遭到各種聯想、引用、插科打諢與疊加的神話所打亂,敘述的推進一再被阻撓或破壞,從而實現了「心理時間消融物理時間」的效果——這無疑是一個獨特的切入角度,隱隱散發著「從小說到文本」的後結構主義之流的摩登氣息。
  • 《尤利西斯》和《北回歸線》為什麼在20世紀被列為禁書?
    《尤利西斯》和《北回歸線》為什麼在20世紀被列為禁書?是因為這兩本書的內容不符合當時的思想主流!下面,小冰砸將對這兩本書的內容做個簡介:《尤利西斯》是英國作家詹姆斯·喬伊斯的意識流小說。主要描寫斯蒂文的虛無主義思想、布羅姆的庸人主義哲學和厚顏無恥,以及毛萊的貪婪。小說的描寫展示出了現代資產階級社會的腐朽和空虛,同時又認為這是人類文明的縮影,並且全盤否定了這一縮影。《北回歸線》是美國小說家亨利·米勒的自傳體小說。
  • 喬伊斯、《尤利西斯》與西方言論審查
    毋庸置疑,人們對於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莎士比亞的《阿多尼斯》和左拉《娜拉》,會見仁見智,說法不一。但是,如果文學作品或藝術形式必須符合官員制定的標準,有悖我們的制度安排。公眾可從林林總總的出版物中選其所好。在某人看來一無是處的作品,對他人卻可能有永恆價值。」
  • 全世界只有35人讀懂的小說——《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這本小說的作者是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詹姆斯·喬伊斯是「意識流」派代表作家,他的這本《尤利西斯》更是「意識流」小說的傑出代表和開山之作。《尤利西斯》更是被譽為「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之首」,也被許多文學評論家被奉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以及「本世紀人類在文學創作上的一宗奇蹟」。這足以見得《尤利西斯》備受矚目和推崇。
  • 《尤利西斯》之我見
    作者 |元寶屋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無意中翻到一個書友弓長張9的動態,寫了文潔若與蕭乾翻譯《尤利西斯》的過程,很長,所以沒在上面評論,另開一篇。《尤利西斯》只是在十多年前進書時見過,但沒有翻閱,因為我對外國文學並不感興趣。為此我去百科上翻了一遍介紹,下面僅有一篇相關的介紹,可見確實是「百年孤獨」了!按我理解,《尤利西斯》不過是對當時現實的一種解讀,參考了歷史上的框架,但在思想上卻充滿了反思或者說是反叛精神,所以作者說要讓教授讀上五十年,我卻不以為然。
  • 《尤利西斯》:爭議巨大,晦澀難懂,屢遭禁毀,卻終成傳世名著
    而到了今天,喬伊斯研究在歐美大學已成為專設課程,有關他的研究論著和評論亦層出不窮。《尤利西斯》究竟寫了些什麼?《尤利西斯》一書中涉及哲學、歷史、政治、心理學等,觸及到都柏林生活的各個側面,但其故事情節卻十分簡單,總共只描寫了1904年6月16日早晨八點到次日凌晨兩點這18個小時之內,三個人物在都柏林的活動。
  • 領讀經典-外國文學 |[愛爾蘭]詹姆斯·喬伊斯:《尤利西斯》
    領讀經典-外國文學 |[愛爾蘭]詹姆斯·喬伊斯:《尤利西斯》 2020-04-23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到此一遊|穿上復古服裝,走進《尤利西斯》的故事
    地點:愛爾蘭亮點:布魯姆節對愛爾蘭人來說,詹姆斯·喬伊斯是令他們驕傲的文學家,他寫下了「意識流」長篇小說《尤利西斯》。《尤利西斯》中的部分情節1:1還原了當時都柏林街頭巷尾的樣貌。如今,人們探訪喬伊斯故居,最常去的是喬伊斯中心,這座18世紀的三層小樓裡面有喬伊斯睡過的床、用過的菸灰缸,牆上的鏡框裡則擺著其他十多處喬伊斯故居的照片。在愛爾蘭,紀念《尤利西斯》和喬伊斯最重要的方式,是慶祝布魯姆節。每年的6月16日是布魯姆節,在這一天,全球60多個城市都會舉辦慶祝活動。
  • 《尤利西斯》:我們一直在找尋回家的路
    小說題目「尤利西斯」源於古希臘神話中的奧德修斯,小說內容與荷馬史詩《奧德賽》的內容平行對應,布盧姆是奧德修斯的現代反英雄形象,布盧姆對應著奧德修斯的妻子涅羅佩,史蒂芬對應著奧德修斯的兒子忒勒瑪科斯,布盧姆在都柏林街頭的一日遊蕩對應奧德修斯的十年漂泊,莫莉的偷情對應著涅羅佩對丈夫的不忠。喬伊斯不是隨意地模仿和抄襲,而是依自己的創造意念與需求進行創新和發揮。
  • 八十本書環遊地球︱愛爾蘭:《尤利西斯》
    普倫基特少校是「那身著卡其軍裝的尤利西斯」,而他的妻子則和珀涅羅珀一樣成年累月地縫製一床巨大的衾被。她在被子上繡以鳥類圖案,「讓那盲眼的鳥兒唱起歌來」(這裡沃爾科特一語雙關暗指荷馬這位盲眼的吟遊詩人)。沃爾科特本人也走入詩歌,成了其中的一個人物。就像他所發現的那樣,結局是一個令人哀傷的反轉,茉德的被子最後沒有蓋在她公公的靈柩上,而是蓋在了她本人的靈柩上。
  • 經典|最難讀的小說之《尤利西斯》
    與《百年孤獨》的宏大架構不同的是,《尤利西斯》僅僅記錄了兩個人1904年6月16日一晝夜之內在都柏林的種種日常經歷。本身故事情節並不複雜,但作者構建了一個交錯凌亂的時空,讓讀者看得雲裡霧裡,這也使得《尤利西斯》成為「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作。
  • 孩子拖拉不學習,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尤利西斯合約
    但事實情況是我們很可能錯怪了孩子,很多和我交流過的孩子都說,他們都很想把自己管住的,只不過他們就像有些大人一樣,說要減肥,但是好吃的一放到眼前,卻管不住嘴巴,我想去寫作業的,但是看見了手機就忍不住打開。那我們到底應該怎麼樣才能夠把自己管控更好呢?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啊,相信你就知道怎麼做了。
  • 據說全世界只有36人讀懂《尤利西斯》,為啥人們又去瘋狂的崇拜它
    ——《尤利西斯》《尤利西斯》作者:詹姆斯·喬伊斯 , 1882-1941 作家、詩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尤利西斯》共十八章,三個部分,英文原著700多頁。它的晦澀難懂,更多來自於它大量的引經據典。如此篇幅,只寫了1個人在1904年6月16日這一天遇到和發生的故事。至於為什麼是6月16日呢?因為這一天是喬伊斯與一見鍾情的妻子諾拉初次約會的日子。
  • 讀不完的「天書」《尤利西斯》
    在我的書架上,有兩部大部頭作品——愛爾蘭著名作家詹姆斯·喬伊斯所著的《尤利西斯這套書的購買時間大約在1996年,當時朋友說,上海人現在正在排隊購買一本書,叫《尤利西斯》,她想買一套,為我要不要,她可以託朋友從上海寄來。  這本書單冊定價58元,兩冊116,當時我的工資剛剛400塊。可是愛書如命,當即決定要一套。  半月後收到此書,裝幀設計十分漂亮,著名作家蕭乾、文潔若翻譯,作者是個穿紅衣的老頭,也招人喜歡。
  • 《尤利西斯》:喬伊斯,讀懂了這本書,你真的不是一般人
    《尤利西斯》:喬伊斯,讀懂了這本書,你真的不是一般人有三本書,被西方文學界公認,最難讀,最容易半途而廢,這就是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還有這一本,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很多讀者聽說了它的大名,興衝衝的翻看,結果幾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