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觀點:衝刺科創板的恆大汽車,最近持續刷屏朋友圈。作為汽車行業近兩年橫空殺出來的一匹大黑馬,恆大汽車的資源整合能力著實讓人吃驚。但對於其通過買買買迅速獲得的軟實力,市場觀點卻分歧較大。至於恆大提出的要「傲世全球」的願景,《首席娛樂官》認為,一切得由銷量來決定。
作者 | 尹舉新
「哼哧哼哧,一下子就哼哧出了6臺恆馳。」網友的神評論,形象地描述了恆大的造車速度。
作為汽車界的新晉網紅,恆大汽車最近市場關注熱度頗高。繼汽車全自動化生產基地持續刷屏後,恆大汽車衝刺科創板消息再起波瀾,引發新一輪關注。有消息人士甚至指出,按照恆大的速度,科創板新能源汽車第一股的名頭非恆大汽車莫屬。
此前,恆大汽車在其港股平臺宣布衝刺科創板的融資計劃。其表示,科創板IPO預計發行人民幣股數不超過15.56億股,募集資金約70%投向新能源汽車項目研發、生產及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另外30%則用於補充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這距離恆大汽車獲得40億港幣的戰略投資剛過10日。恆大汽車引入的戰略投資者,包括雲鋒基金、騰訊、紅杉資本、滴滴等知名投資機構或企業。本次融資,每股配售價格為22.65港元,較9月14日28.3港幣/股的收盤價折價約20%。
與此同時,恆大汽車最近在汽車界也是話題女皇。8月,恆大六款恆馳車型全球亮相。10月,表決通過科創板上市議案。11月,前後腳公布恆馳車標品牌和整車量產時間表。
不過,無論從資本市場還是網友評價來看,恆大汽車目前仍處在一個頗具爭議的十字路口。恆大汽車能否實現彎道超車,或許只能由老闆許家印來回答。
爭議中的恆大汽車
恆大汽車引發市場持續關注,但市場分歧卻十分明顯。
以港股恆大汽車為例,儘管公司一直聲稱前途光明,但資本卻並不買帳。7月27日,恆大健康正式更名恆大汽車,助推股價由7月24日27.70港幣/股的收盤價大漲至8月4日最高37.70港幣/股,區間最大升幅達36.10%。但大喜之後即是悲傷,隨後恆大汽車股價陷入深度調整,最低跌至15.30港幣/股。這一價格,較37.70港幣/股的最高價跌幅為59.42%,較更名前27.70港幣/股的收盤價大幅折價44.77%。顯而易見,資本市場對於恆大造車前景並不看好。此後,公司層面儘管利好不斷,恆大汽車股價也有所回升,但卻始終難以逾越更名前一交易日27.70港幣/股的收盤價。
恆大汽車另一頗受爭議的對象是恆馳汽車品質和車標。
8月3日,恆大在全球範圍內公布了6款車型,覆蓋從A級到D級別以及轎車、轎跑、SUV、MPV、跨界車等乘用車全系車型。隨後,恆大汽車機器人進行全自動化整車生產的畫面也在朋友圈廣泛傳播。11月10日,恆大汽車還公布了寓意「保護藍天,決勝紅海,東方雄獅,傲視全球」的汽車車標。
在恆大集團官網上,恆大還表示,恆大集團布局新能源汽車,秉持「核心技術必須世界領先,產品品質必須世界一流」的戰略定位,整合全球頂尖資源,以構建覆蓋先進整車製造、動力總成、動力電池,汽車銷售及智慧充電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
對於恆大汽車的前景,媒體界一片叫好聲,但是網友對此卻看法迥異。有網友表示,資源頂配加上機器人全自動化生產,恆馳汽車品質有保障。也有網友質疑,公司廣告打的想吹牛批越厲害的其實產品很一般,大量資金投入廣告市場了哪還有精力去搞研發。關於車標,也有網友吐槽說,「看上去有點土,與恆大聲稱要做全球型車企的定位不(搭)配。」
買買買換來的核心競爭力?
不過,儘管市場看法不一,但卻不得不佩服許家印和恆大集團的執行力。近兩年來,通過買買買式的花樣投資,恆大已經砸下了大量真金白銀,並實現了全球範圍內的頂配資源整合。
在恆大長長的投資清單中,包攬了一系列的頂級車企資源。
這其中,包括全資控股薩博汽車,以獲得歐洲研發和生產人才,並奠定全球研發合作基礎。薩博原為瑞典國家軍用飛機製造上,後轉向轎車生產,因轎跑廣泛使用飛機發動力渦輪增壓技術而聞名,是歐洲高級轎車生產企業。也包括與科尼賽克成立合資公司,恆大持股65%,以掌握世界頂級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技術。科尼賽克公司,亦是瑞典超跑生產商,其頂級高性能車型KoenigseggCCR,極限最高時速高達387.87公裡,獲得健力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其世界速度最快量產車(World’sFastestProductionCar)的頭銜。
此外,據恆大官網介紹,恆大汽車還與世界汽車工程技術領域的龍頭企業德國BENTELER集團和FEV集團合作,從而擁有世界領先的新能源汽車3.0底盤架構智慧財產權;與汽車動力工程領域國際龍頭德國hofer成立合資公司,恆大持股67%,擁有了世界頂尖的三合一動力總成技術和智慧財產權。
據恆大汽車財務長潘大榮透露,2019年-2021年,恆大在汽車業務投入總計將達294億元。其中,2019年投入147億元,2020年上半年投入27億元,預計2021年將投入90億元。
通過投資併購,恆大迅速打造出自身核心競爭力。恆大表示,通過整合全球頂尖資源,已構建覆蓋先進整車製造、動力總成、動力電池、汽車銷售及智慧充電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目前,公司與全球汽車工程技術龍頭合作同步研發14款車,其中6款車已於8月在全球範圍內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