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汽車拆A衝刺科創板,許家印能否彎道超車?

2020-12-17 首席娛樂官

首席觀點:衝刺科創板的恆大汽車,最近持續刷屏朋友圈。作為汽車行業近兩年橫空殺出來的一匹大黑馬,恆大汽車的資源整合能力著實讓人吃驚。但對於其通過買買買迅速獲得的軟實力,市場觀點卻分歧較大。至於恆大提出的要「傲世全球」的願景,《首席娛樂官》認為,一切得由銷量來決定。

作者 | 尹舉新

「哼哧哼哧,一下子就哼哧出了6臺恆馳。」網友的神評論,形象地描述了恆大的造車速度。

作為汽車界的新晉網紅,恆大汽車最近市場關注熱度頗高。繼汽車全自動化生產基地持續刷屏後,恆大汽車衝刺科創板消息再起波瀾,引發新一輪關注。有消息人士甚至指出,按照恆大的速度,科創板新能源汽車第一股的名頭非恆大汽車莫屬。

此前,恆大汽車在其港股平臺宣布衝刺科創板的融資計劃。其表示,科創板IPO預計發行人民幣股數不超過15.56億股,募集資金約70%投向新能源汽車項目研發、生產及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另外30%則用於補充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這距離恆大汽車獲得40億港幣的戰略投資剛過10日。恆大汽車引入的戰略投資者,包括雲鋒基金、騰訊、紅杉資本、滴滴等知名投資機構或企業。本次融資,每股配售價格為22.65港元,較9月14日28.3港幣/股的收盤價折價約20%。

與此同時,恆大汽車最近在汽車界也是話題女皇。8月,恆大六款恆馳車型全球亮相。10月,表決通過科創板上市議案。11月,前後腳公布恆馳車標品牌和整車量產時間表。

不過,無論從資本市場還是網友評價來看,恆大汽車目前仍處在一個頗具爭議的十字路口。恆大汽車能否實現彎道超車,或許只能由老闆許家印來回答。

爭議中的恆大汽車

恆大汽車引發市場持續關注,但市場分歧卻十分明顯。

以港股恆大汽車為例,儘管公司一直聲稱前途光明,但資本卻並不買帳。7月27日,恆大健康正式更名恆大汽車,助推股價由7月24日27.70港幣/股的收盤價大漲至8月4日最高37.70港幣/股,區間最大升幅達36.10%。但大喜之後即是悲傷,隨後恆大汽車股價陷入深度調整,最低跌至15.30港幣/股。這一價格,較37.70港幣/股的最高價跌幅為59.42%,較更名前27.70港幣/股的收盤價大幅折價44.77%。顯而易見,資本市場對於恆大造車前景並不看好。此後,公司層面儘管利好不斷,恆大汽車股價也有所回升,但卻始終難以逾越更名前一交易日27.70港幣/股的收盤價。

恆大汽車另一頗受爭議的對象是恆馳汽車品質和車標。

8月3日,恆大在全球範圍內公布了6款車型,覆蓋從A級到D級別以及轎車、轎跑、SUV、MPV、跨界車等乘用車全系車型。隨後,恆大汽車機器人進行全自動化整車生產的畫面也在朋友圈廣泛傳播。11月10日,恆大汽車還公布了寓意「保護藍天,決勝紅海,東方雄獅,傲視全球」的汽車車標。

在恆大集團官網上,恆大還表示,恆大集團布局新能源汽車,秉持「核心技術必須世界領先,產品品質必須世界一流」的戰略定位,整合全球頂尖資源,以構建覆蓋先進整車製造、動力總成、動力電池,汽車銷售及智慧充電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

對於恆大汽車的前景,媒體界一片叫好聲,但是網友對此卻看法迥異。有網友表示,資源頂配加上機器人全自動化生產,恆馳汽車品質有保障。也有網友質疑,公司廣告打的想吹牛批越厲害的其實產品很一般,大量資金投入廣告市場了哪還有精力去搞研發。關於車標,也有網友吐槽說,「看上去有點土,與恆大聲稱要做全球型車企的定位不(搭)配。」

買買買換來的核心競爭力?

不過,儘管市場看法不一,但卻不得不佩服許家印和恆大集團的執行力。近兩年來,通過買買買式的花樣投資,恆大已經砸下了大量真金白銀,並實現了全球範圍內的頂配資源整合。

在恆大長長的投資清單中,包攬了一系列的頂級車企資源。

這其中,包括全資控股薩博汽車,以獲得歐洲研發和生產人才,並奠定全球研發合作基礎。薩博原為瑞典國家軍用飛機製造上,後轉向轎車生產,因轎跑廣泛使用飛機發動力渦輪增壓技術而聞名,是歐洲高級轎車生產企業。也包括與科尼賽克成立合資公司,恆大持股65%,以掌握世界頂級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技術。科尼賽克公司,亦是瑞典超跑生產商,其頂級高性能車型KoenigseggCCR,極限最高時速高達387.87公裡,獲得健力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其世界速度最快量產車(World’sFastestProductionCar)的頭銜。

此外,據恆大官網介紹,恆大汽車還與世界汽車工程技術領域的龍頭企業德國BENTELER集團和FEV集團合作,從而擁有世界領先的新能源汽車3.0底盤架構智慧財產權;與汽車動力工程領域國際龍頭德國hofer成立合資公司,恆大持股67%,擁有了世界頂尖的三合一動力總成技術和智慧財產權。

據恆大汽車財務長潘大榮透露,2019年-2021年,恆大在汽車業務投入總計將達294億元。其中,2019年投入147億元,2020年上半年投入27億元,預計2021年將投入90億元。

通過投資併購,恆大迅速打造出自身核心競爭力。恆大表示,通過整合全球頂尖資源,已構建覆蓋先進整車製造、動力總成、動力電池、汽車銷售及智慧充電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目前,公司與全球汽車工程技術龍頭合作同步研發14款車,其中6款車已於8月在全球範圍內發布。

相關焦點

  • 如何定義許家印:地產巨人?糧油勇士?汽車新貴?
    「換道超車」之路2018年3月,在恆大的業績發布會上,許家印宣布要進軍高科技產業,當有記者問到究竟想做哪一塊?他的回答是:「還沒想好。」但3個月後,恆大突然入股FF,這意味著,許家印要造車了。2019年3月,許家印高調宣布:「恆大的多元化產業布局已經全面完成,形成了以地產為基礎,旅遊文化、健康養生為兩翼,新能源汽車為龍頭的產業格局。」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許家印與恆大高管一起,奔波在全球至少20多個國家、50多個城市中,先後考察了近百家汽車產業各領域的龍頭企業。
  • 一夜誕出6款車的恆大汽車,憑什麼敢揚言超越特斯拉?
    最近恆大造車的勢頭相當猛,先是改名成立新公司,再一夜發布6款新車,「恆大速度」確實秒殺不少靠PPT造車的新勢力汽車品牌。而在很多人眼裡,許家印並不打算「彎道超車」,而是靠真金白銀的「買買買」來打造一個汽車品牌。
  • 如何定義許家印:地產巨人?保險達人?糧油勇士?賣水匠人?汽車新貴?
    「換道超車」之路2018年3月,在恆大的業績發布會上,許家印宣布要進軍高科技產業,當有記者問到究竟想做哪一塊?他的回答是:「還沒想好。」但3個月後,恆大突然入股FF,這意味著,許家印要造車了。2019年3月,許家印高調宣布:「恆大的多元化產業布局已經全面完成,形成了以地產為基礎,旅遊文化、健康養生為兩翼,新能源汽車為龍頭的產業格局。」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許家印與恆大高管一起,奔波在全球至少20多個國家、50多個城市中,先後考察了近百家汽車產業各領域的龍頭企業。
  • 看恆大如何顛覆新能源汽車格局?
    短短兩年,恆大造車從最初''一窮二白''到如今''量產在即'',並有望趕超特斯拉,成為最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後起之秀恆大汽車憑什麼備受看好?這背後離不開恆大與眾不同的造車路。當時業界還對這條''不一樣的造車路''心存疑慮,如今恆大的''換道超車''路已然清晰。核心技術:瞄準世界最頂尖核心技術,通過一系列國際併購與合作,在先進整車製造、3.0底盤架構、動力總成等各領域關鍵環節擁有世界最頂級核心技術。
  • 南京金龍母公司開沃汽車欲登陸科創板 旗下造車新勢力「天美汽車...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吳凡),記者獲悉,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沃汽車」)近日完成了第一期上市輔導工作,公司在輔導期間學習了科創板的相關法律法規。這也意味著,開沃汽車擬申報在科創板IPO。
  • 花生財經:恆大汽車上路,新能源汽車再添新玩家
    直到12月7日,恆大汽車第一款新車——恆馳1的實車路跑視頻流出,引發大量關注。與此同時,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的親身體驗,再次將恆大汽車送上各大平臺熱搜。恆大汽車的誕生可謂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時勢造英雄,恆大汽車此時的入局,恰恰順應時代潮流,實打實的投入研發和產品,勢必將在巨頭林立的行業中開闢一條獨有的造車路。在製造和供應鏈布局上,恆大汽車從一開始就選擇了自建工廠,在上海、廣州等地建設全球十大智能製造基地。
  • 恆大同步研發14款車型,許家印現身上海恆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
    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12月8日在上海恆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表示,恆大一定能打造出享譽全世界的民族汽車品牌,一定能實現到2025年產銷100萬輛、2035年產銷500萬輛的目標。據悉,恆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目前擁有3200多名科研人員,下設11大專業研究院。據悉,目前恆大造車正在全面加速。隨著恆大汽車廣州、上海生產基地啟動試生產,恆馳的量產已經越來越近。目前恆大汽車正同步研發14款車型,並在全球布局十大智能製造基地。
  • 恆大、寶能被點名!
    許家印:3到5年成為全世界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而另一家宣布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恆大,則是在和賈躍亭分道揚鑣之後開始自己造車。 地產起家的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近些年一直在試圖擴大自己的事業版圖,從糧油、奶粉、恆大冰泉、旅遊、健康、保險、金融到高科技,恆大涉足的產業越來越多。儘管恆大糧油、奶粉和恆大冰泉最終都未能結出成果,均出售給了他人,但這並未能阻止許家印繼續探索恆大的新增業務,造車就是其中之一。
  • 小鵬汽車(XPEV.US)能否憑藉NGP實現彎道超車?
    小鵬汽車(XPEV.US)作為「四強」中一員,似乎意識到2021年將是造車新勢力的「決戰之年」,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就曾在微博表示:據我了解今年大概有數家科技企業可能會成為不同模式的造車新勢力,這對智能汽車市場和新的移動生態真正的到來,會產生非常正面的加速影響。造車新勢力經營拾級而上,積極布局智能駕駛。
  • 探秘恆大汽車基地:2545臺機器人一起造恆馳
    如今,隨著恆大汽車生產基地震撼登場,「最牛基地」隨之易主。 許家印視察恆大汽車生產基地衝壓車間 近日,許家印視察恆大汽車生產基地的視頻強勢刷屏,備受關注的恆大汽車上海、廣州生產基地首次曝光。目前,兩大基地已全線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恆大造車迎來又一裡程碑。
  • 「e汽車」當跨界造車被質疑 路跑的恆馳1真的靠譜嗎?
    恆大造車,究竟是紙上談兵,還是彎道超車?12月8日,在恆大全球電池研究總院,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再度提及新能源汽車目標,「到2025年產銷100萬輛、2035年產銷500萬輛」。這前前後後一整套組合拳打下來,恆大汽車似乎初步達到了設定的傳播目的和目標。別的暫且不說,就這番強烈的傳播攻勢,就讓外界及林言領略到恆大是家財大氣粗、實力雄厚的大公司,切身感受到恆大的強大氣場,不僅能造房子,還能造汽車。
  • 科創板日報:首批科創50ETF規模暴增 中控技術逆市勁升11.11%
    53家公司「A拆A」推進中,目標地多為創業板、科創板;興業證券:歲末年初科創板可能迎來更好向上機會;興嘉生物擬科創板上市,闖關礦物微量元素第一股。市場動態:解碼科創板:7億主力資金力挺 中控技術逆市勁升11.11%!
  • 「後發者」恆大汽車,用什麼回應外界質疑?
    他的豪言更引發關注,他宣布恆大同步研發15款新車,將從2021年陸續實現全面量產。 這份造車「時間表」公布後,引來了不少質疑聲。對於房地產公司恆大跨界能否做好新能源汽車,也引起了不少討論。
  • 錯過了特斯拉 那麼恆大汽車呢?
    這不,最新主角恆大汽車也站上了C位。近日,恆大汽車正式發布恆馳1路跑官方視頻。從視頻看,恆馳1實車與此前公布的概念車型高度一致,極具科技感。這些細節,銠財不做過多分析,最終效果要看量產時能否實現。有網友也表示顧慮,如此眾多元素融合到一輛整車中,初出茅廬的恆大汽車產業工藝水平能否跟得上?近期恆大兩大生產基地,則打破了這一顧慮。
  • 恆馳的「世界地圖」,許家印的「集結號」
    11月12日,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峰會在廣州召開,廣州市市長溫國輝、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206家全球汽車產業工程技術、造型設計、製造設備、零部件、電池、電機等領域龍頭企業的CEO及高管1100多人出席峰會。峰會上,恆大與博世、麥格納、大陸、採埃孚、蒂森克虜伯、捷太格特、巴斯夫等世界前60大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 科創板日報:三季度企業業績增速有喜有憂 科創板市值超3萬億
    來源:東方財富網今日科創板日報主要內容有:兩市百元股數量達130隻,科創板股票佔比為30.77%;科技部:科創板上市企業達到185家,市值超3萬億元;科創板核心資產集體走強,資金持續向頭部企業集中;恆大汽車股東大會表決通過科創板上市議案;容知日新科創板IPO獲受理,擬募集資金5.33億元;興證策略王德倫:三季度科創板企業業績增速有喜有憂
  • 2020年汽車業務流出約607億 許家印造車"玩大的」
    網易汽車8月27日報導 8月27日,恆大汽車集團發布了2020年中期業績。今年上半年,恆大汽車營業總收入45.1億元,同比增長70%;毛利率為12.6億元,同比增長107%。
  • 達能環保科創板IPO成功過會 青島市衝刺科創板企業捷報頻傳
    今年以來,青島市衝刺科創板企業捷報頻傳。高測科技實現科創板上市,海泰新光和達能環保實現科創板過會,中科英泰已經提報科創板申請材料,易來智能、海力威新材料完成科創板輔導,雲路先進、三力本諾等4家申報科創板企業處於輔導階段。尤其是近日青島市科創板擬上市企業評價增信指數正式啟用,將挖掘儲備更多科創板擬上市企業資源,加快青島市科創板企業上市進程。
  • 造車新勢力「四小龍」之一威馬汽車擬登陸科創板 新能源汽車概念...
    蔚來、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均已在美股上市。近日,上海證監局網站披露,威馬汽車正接受上市輔導,威馬汽車計劃於2021年初在科創板上市。如成功上市,威馬汽車將成為第一家科創板上市的新勢力車企,科創板也將誕生新能源汽車第一股。
  • 恆大汽車終於上路,新能源賽道再添超級玩家
    恆大汽車在新能源賽道所展現出來的信心、底氣和決心,也讓恆大汽車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或成為中國突圍新能源的標杆企業之一。在最近關於許家印的媒體報導裡,一張許家印坐在恆馳1裡的照片爆紅網絡,這是恆大出品的第一輛新能源汽車,也是全球首款純電旗艦D級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