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文章寫了《如何鑑別普洱生茶的優劣?》那這一期就來聊聊【普洱熟茶】應該怎麼樣去鑑別優劣吧
普洱熟茶,在國標中的定義是:
是以符合普洱茶產區環境條件的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採用特定的加工工藝,經過後發酵(快速後發酵或緩慢後發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緊壓茶。具有外形色澤紅褐,湯色紅濃明亮,香氣具有獨特的陳香,滋味醇厚,葉底紅褐品質特徵的一類茶。
從審評標準角度來說,我們喝一款熟普,可以從香、甜、厚、滑、淨、韻六方面去喝,即看香氣、甜度、醇度、厚度、滑度和喉韻的表現這是審評熟茶比較通用的方法。
當然,如果您已經有豐富的喝茶經驗,那可以用自己的標準去品。
比如您喜歡喝有年份感、醇厚度高的熟茶…在喝茶時,年份陳的熟茶茶湯的圓潤度、飽滿度層次感是喝的出來的,老茶總是有種歷經歲月的沉澱感。醇厚度高的熟茶會有「米湯」的濃稠感,入口絲滑在口腔裡會有留存感。可以按照自己喝茶的喜好標準選擇。
《1》香
普洱熟茶的香型主要為陳香、木質香、桂圓香、紅棗香…這些香型的形成絕大部分和茶葉的產地、樹種、工藝、儲存等過程息息相關
通過聞香氣,辨別香氣是否【純正】【無異味】【乾淨】
入口時香氣是否舒服、有無異味感。
《2》甜
熟茶的「甜」和生普的「甜」稍有區別。經過發酵工藝以後,熟茶的「回甘生津」的明顯度會降低,原料比較好的熟茶才能比較明顯的感受到「甜」,熟茶的甜表現在茶湯的潤口的持久度上。
熟茶經過渥堆發酵之後,茶葉的苦澀度降低,幾乎感覺不到,喝茶接受不了苦澀度的朋友可以選擇喝熟普,對入門級茶友非常友好。
《3》厚
品質好的熟茶果膠物質豐富,茶湯給人一種「粘稠感」、「膠質感」類似於米湯的感覺,是可以咀嚼的到。
茶湯有入口有厚度、飽滿度高。品質差的熟茶,茶湯會有「水寡味」、也就是我們說的湯薄水寡。
《4》滑
茶湯含在嘴裡,可以輕易滑下去的感覺。類似於喝到燉了很久的雞湯的時候,湯感滑潤、口腔的舒適度極佳。
《5》淨
熟茶的「淨」可以表現幹茶、香氣、茶湯、葉底四個方面。
幹茶整碎度、勻靜度是否良好;幹茶香氣純淨與否,開湯審評後香氣有無雜味;茶湯入口是否乾淨、舒適度如何;葉底的活性、花雜程度…都是我們用來評定熟茶品質的一個基本標準。
《6》韻
「韻」也就是喝茶時說的「喉韻」。茶湯在口腔內部、喉嚨深處的留存在感如何,這一點在生茶上表現的會更加明顯
對熟茶來說,喝完後喉嚨比較潤滑、舒服沒有出現乾澀、鎖喉等現象,品質就比較好。
在這裡說一下熟茶「越陳越香」這個特點。
這個說法不是絕對的,不是所有的熟茶存放的越久就越好。熟茶沒有保質期等等說法都是不夠嚴謹的。
「越陳越香」要基於好原料、好工藝、好倉儲三點。只有品質較好的茶葉在存放過程中才會有轉化的空間,後期的品飲才會有價值。最佳飲用時間是3—40年之內,所有的東西在不斷發展的過程當中,會到達一個峰值點,這個點是絕佳的,但往後會走向高或低,無人知曉。
因此,想要存茶的朋友,一定要保證茶葉的品質是值得儲存的再決定。對於「越陳越香」的觀點也要持客觀嚴謹的態度看待。
茶葉的好壞最終是由喝茶人來進行評價的。千人千味,適應人群都不相同。以上的標準是基於客觀角度來進行的熟茶審評,在此基礎上來選擇品質好、適合的茶葉,健康飲茶,享受喝茶帶來的樂趣。
—感謝你看到這裡 希望你會喜歡—
這裡不定期分享茶葉衝泡、茶文化知識,如果您有需要,可留言評論或私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