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畫中異域風格的西域式建築

2020-12-25 澎湃新聞

敦煌壁畫中異域風格的西域式建築

2020-05-13 0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胡同慶 絲路遺產

敦煌佛教文化直接來源於西域,所以在敦煌早期洞窟中,便出現了圓券拱、希臘式柱頭、蔥頭形龕楣等具有西域建築特色的形象。如北涼第272窟窟頂藻井四周天宮建築,由連續的圓券拱組成,而圓券拱建築形式來源於印度。又,北涼第268窟西壁圓券龕下兩側的龕柱,則是愛奧尼卷旋形的希臘式柱頭。北魏第254、257窟等洞窟中心柱的佛龕則是蔥頭形龕楣。

北涼第272窟窟頂 圓券拱天宮

北涼第268窟西壁 希臘式龕柱

初唐第323窟北壁《張騫出使西域圖》畫面左上方,張騫等人騎行前進途中,遠方一處城廓在望,城內有西域式佛塔,城門外立二比丘,旁側榜題:「囗大夏時。」表示張騫一行西行至西域大夏國禮拜佛塔的情景。這便是一座西域建築風格的城堡。

初唐第323窟 張騫出使西域 · 西域式城堡

不過,最有特色的是盛唐第217窟南壁《法華經變》(也有學者認為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中所繪的西域城堡。畫面右上方繪一城廓,城外有一人正引導兩個騎驢之人前往城內,城內有兩人面對一塔合十作禮拜狀。該城之城門、角臺頂部均為半圓狀,城中一塔開尖拱形門,頂部亦為半圓狀。梁思成先生對此曾指出:「壁畫中最奇特的一座城是第217窟所見。這座城顯然是西域景色。城門和城內的房屋顯然都是發券構成的,由各城門和城內房屋的半圓形頂以及房屋兩面的券門可以看出。」不論第217窟南壁這幅壁畫是《法華經變》還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該城堡為西域式建築則是一致肯定的。

盛唐第217窟南壁 西域式城堡

特別令人關注的是,在盛唐第217窟南壁《法華經變》畫面中段下半部,竟出現了迥然相異兩種不同建築風格的宅院。畫面左側是漢式住宅,右側是西域式住宅。漢式住宅為瓦頂建築,院牆和門的前面有小山掩映;宅院內有廳堂三間,下有磚砌臺基、散水;室內方磚鋪地,內部有床,床後有屏風。室內床上坐著兩位婦女,其中一人懷抱嬰兒;室外一拄杖男子由一女子引導走來,後面跟著一童子。西域式住宅外有高牆和墩臺圍護,院中有一圓拱形屋頂的房屋,屋前庭院內置一床,床上坐有三人,其中一人懷抱嬰兒。現在新疆信奉伊斯蘭的少數民族房屋雖然不作拱券形了,但建築中依然還有發券的因素,在室外置床納涼的生活習俗依然還保留著。

盛唐第217窟南壁 中西兩式住宅

盛唐第217窟南壁 中西兩式住宅

盛唐第103窟南壁《法華經變》中所繪的西域城堡則與第217窟南壁所繪的城堡有所差異。該城為平臺式城門,轉角也是平臺式墩臺,不過城中之塔的形狀類似。

盛唐第103窟南壁 西域城堡

晚唐第237窟西壁龕頂北披《毗沙門天王決海圖》中繪有一座小城堡,其城門道畫作半圓券頂,同時壁畫有榜題:「于闐國舍利弗毗沙門天王決海時。」可見這也是一座西域式建築。

晚唐第237窟西壁龕頂 毗沙門天王決海 · 西域式城堡

西域式城堡的最大特點是沒有木結構的城樓和角樓,代替它們的是一些筒拱頂,城內的塔頂層也作筒拱頂,塔身和筒拱都開圓券門。這是因為新疆地處大陸中心,少雨少雪,氣候乾燥。南疆一帶缺少木材,城郭村落都集中在天山腳下的一個個綠洲內。這些綠洲由黃土衝積扇形成,黃土取之不盡,所以新疆很早就發展了完全土結構的房屋。克孜爾石窟早期洞窟就普遍採取了筒拱頂的形式。土結構在吐魯番更為發達,一直到現代仍十分盛行,所砌土坯筒拱跨度可以達到3.5米左右。敦煌壁畫中的西域式城堡和房屋形象,正是土結構建築技術的反映。

來源:敦煌研究院

原標題:《敦煌壁畫中異域風格的西域式建築》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戴冕冠穿龍袍,敦煌壁畫中的西域國王肖像畫
    原標題:戴冕冠穿龍袍,敦煌壁畫中的西域國王肖像畫敦煌莫高窟第98窟于闐國王李聖天畫像  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內容豐富,規模巨大,技藝精湛,特別是壁畫中有一類名叫供養人的壁畫,更是有著獨特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
  • 【風物誌】戴冕冠穿龍袍,敦煌壁畫中的西域國王肖像畫
    【風物誌】戴冕冠穿龍袍,敦煌壁畫中的西域國王肖像畫敦煌莫高窟第98窟于闐國王李聖天畫像  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內容豐富,規模巨大,技藝精湛,特別是壁畫中有一類名叫供養人的壁畫
  • 風物誌丨戴冕冠穿龍袍,敦煌壁畫中的西域國王肖像畫
    戴冕冠穿龍袍, 敦煌壁畫中的西域國王肖像畫敦煌莫高窟第98窟于闐國王李聖天畫像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內容豐富,規模巨大,技藝精湛,特別是壁畫中有一類名叫供養人的壁畫,更是有著獨特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
  • 「風物誌」戴冕冠穿龍袍,敦煌壁畫中的西域國王肖像畫
    【風物誌】戴冕冠穿龍袍,敦煌壁畫中的西域國王肖像畫敦煌莫高窟第98窟于闐國王李聖天畫像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內容豐富,規模巨大,技藝精湛,特別是壁畫中有一類名叫供養人的壁畫,更是有著獨特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
  • 【發現敦煌】敦煌壁畫中的天馬
    【發現敦煌】敦煌壁畫中的天馬 2021-01-13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龔劍:敦煌塑像、壁畫中的唐朝武備
    壁畫中還涉及大量天王、武弁、其兵甲器械眾多,國內學界只有楊泓先生對敦煌壁畫中的北朝、唐朝騎兵做了一定梳理。本文擬通過對敦煌壁畫、絹畫對唐朝武備進行分析梳理。1、刀劍南北朝時期,中國和西域交往愈發深厚,薩珊、粟特風格的刀劍風格開始影響中國,北周時期中國刀劍開始採用雙附耳式方式懸掛於腰側,放棄了戰國開始的劍璏式懸掛形式。至隋唐初期,刀劍開始出現劍格。
  • 敦煌壁畫中的天馬
    翼獸 隋 漢魏時,西域曾經進貢大宛汗血寶馬,就有「天馬」之譽,而更早之前漢武帝所得的烏孫馬則被稱為「西極」。後來,天馬又同來自西方的翼馬相互滲透。翼馬 西魏 敦煌壁畫中最早的天馬,出現在北魏須摩提女緣故事畫中,佛弟子大迦葉化為五百馬赴會。白馬肩不生翼,但卻可以同鵠一起在虛空中疾馳飛躍。
  • 「冠服之豐美華麗」,敦煌壁畫中唐朝服飾文化的演變
    他們的服飾也很有意思,都是參照社會的時尚風情,這些敦煌壁畫應該有的東西,全部都有,社會上各種人的穿搭應有盡有,將包羅萬象這個詞發揮到淋漓盡致。這些各有各的風格,各有各的特色的敦煌壁畫為我們再現了唐朝千奇百怪的服裝樣式以及各種人物形象。
  • 敦煌壁畫裡的殿堂、宅第、塔等古代建築的群體構圖
    敦煌壁畫中有大量的建築物形象,其中有宮殿、闕、佛寺、塔、城垣、住宅,還有監獄、墳墓、高臺、草庵、穹廬、帳帷以及橋梁、棧道等等,有許多還是以完整的組群形式出現的,可以明確地顯示出建築的群體構圖。「禮失而求諸野」,在實物例證如此缺乏的情況下,敦煌壁畫無疑給我們的研究提供了最好的材料。
  • 舞臺劇中的動物服裝,究竟如何構思而來?敦煌壁畫...
    敦煌動物壁畫整體風格分為三個時期。一是早期的傳神與誇張:公元5世紀至6世紀末,包括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等時期。
  • 千年莫高窟背後: 誰締造了敦煌壁畫?|頂尖博物館探訪③
    唯獨敦煌留下了從十六國北涼至元代的千年壁畫。國學家季羨林曾這樣形容:「我們走進了洞子,就仿佛走進了久已逝去的古代世界,甚至古代的異域世界;仿佛走進了神話的世界,童話的世界。儘管洞內洞外一點聲音都沒有,但是看到那些大大小小的雕塑,特別是看到牆上的壁畫:人物是那樣繁多,場面是那樣富麗,顏色是那樣鮮豔,技巧是那樣純熟,我們內心裡就不禁感到熱鬧起來。」
  • 敦煌壁畫中的秘密
    敦煌壁畫,是中國巖彩畫的集大成者。莫蘭迪會發現,敦煌莫高窟的巖彩來自天然礦石、進口寶石、人工製造化合物的綜合運用,一張張壁畫背後的材料價值就造價不菲,遠勝於他畫的靜物小品。
  • 井上豪:西域壁畫中的粉本與使用方法
    古代的佛畫中使用了很多的粉本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日本法隆寺壁畫中粉本的使用很早之前就被提出,敦煌壁畫等也使用了很多的粉本。可見在佛教美術的世界裡粉本的臨摹並不一定意味著省力化。本文的研究聚焦西域壁畫,思考新疆庫車的克孜爾石窟裡存在的粉本的使用方法以及它的意義。古代的佛畫中使用了很多的粉本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 論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的時代意義
    在古代寺觀及洞窟壁畫的傳統中才有這樣的組織,而對於文人畫家而言,是絕無僅有的。當時已是譽滿域內的大畫家,大千先生為什麼要毅然拋棄都市閒適的文人生活,而到敦煌去尋夢呢?據他自己說:「談起敦煌面壁的緣起,最先是聽曾、李兩位老師談起敦煌的佛經、唐像等,不知道有壁畫。抗戰後回到四川,曾聽到原在監察院任職的馬文彥講他到過敦煌,極力形容有多麼偉大。
  • 敦煌壁畫「動畫」記
    而在這次配音動畫劇裡,他直接轉變、自如切換為各種「畫中人」,把故事原原本本演了出來。整整6年間,許鑫的本職工作是講解洞窟壁畫和塑像,業餘時間全都花在一筆一筆臨摹敦煌壁畫上。他對敦煌壁畫的感情深厚到什麼程度呢?他自家布置得就如石窟一般,靠牆擺放著各式彩塑佛像,直立的畫板上貼著已完成與尚在臨摹的佛教壁畫。
  • 段文杰|談敦煌壁畫臨摹中的白描畫稿
    在這裡工作的幾代美術家們,承擔著臨摹壁畫,宣傳介紹敦煌藝術,研究和弘揚民族傳統的重任。幾十年來,在臨摹研究中掌握了壁畫藝術的創作過程和繪畫技巧,對壁畫線描這個重要的藝術技法有著深切的體會。
  • 伎樂天奏樂,歌舞以娛佛——敦煌壁畫中的舞樂圖
    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畫延綿千年,與中國古代音樂藝術的發展、成熟相始終。敦煌壁畫中有44種,共4500件樂器圖像,3346身樂伎圖像以及500組樂隊圖像,這表明了敦煌壁畫在樂器品種、數量、表演形式以及延續時間等方面,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舞蹈是形象的藝術。
  • 敦煌壁畫中的「形象醫學」
    在敦煌壁畫中,有大量以佛經的形象化為特徵的經變畫。這些壁畫通過一個個經變故事畫面,反映出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喜、怒、憂、恐等情志因素的變化,以及所產生的生、老、病、死的生命運動現象,形象生動,蘊含豐富。 敦煌壁畫中的「形象醫學」,有近百幅之多,其中30幅已被選入《敦煌中醫藥學全書》。
  • 佛教藝術瑰寶—敦煌莫高窟壁畫
    敦煌莫高窟是我國古代美術的重要寶藏之一。敦煌縣在今甘肅省西北角,在漢、唐時代是一繁盛的城市。其繁盛起來的原因是和它的地理位置和當時的歷史背景分不開的。莫高窟是敦煌城東南約二十公裡地方的鳴沙山巖壁上的四百九十二個洞的總稱。
  • 幾分鐘看懂敦煌壁畫,「雲遊敦煌」小程序又上新了動畫短劇
    在多人多角色配音的講述中、在壁畫斑駁的質感裡,3-5分鐘的動畫讓古老的敦煌壁畫煥發出了鮮活的生機,更真切地走近了大眾。用戶除了傳播和分享,還可以通過動畫劇中的角色扮演,自己參與配音與互動。事實上,動畫劇是敦煌研究院與騰訊動漫、騰訊影業三方合作的一個傳統文化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