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家草嬰自比小草,但在他瘦小的身軀裡,卻藏著巨大的精神能量。《草嬰譯著全集》新近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匯集草嬰畢生翻譯、創作文學作品,共計22卷,約1000萬字,草嬰生前的最大心願終於達成。昨天下午,22卷《草嬰譯著全集》在上海圖書館舉辦了首發座談會。草嬰以一人之力完成《託爾斯泰小說全集》翻譯的壯舉在全世界都獨一無二,代表著新中國成立之後翻譯高峰,詩人、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趙麗宏用「橋梁和脊梁」來形容草嬰,「草嬰是俄羅斯文學與中國文學之間一座輝煌堅實的橋梁,他身處動蕩的時代,歷經人世曲折,也沒有放棄對理想信念的堅持,是中國知識分子的脊梁。」
圖說:《草嬰譯著全集》 網絡圖
文學的橋梁
草嬰,原名盛峻峰,1923年出生於浙江寧波鎮海,早年參與中共地下黨與蘇聯塔斯社合辦的《時代周刊》翻譯工作和地下黨1942年創辦的《蘇聯文藝》翻譯工作。新中國成立後,草嬰成為專職翻譯家,翻譯了許多蘇聯作家的作品。
此次出版的22卷《草嬰譯著全集》中,12卷收錄草嬰翻譯的以託爾斯泰小說全集為主的俄國經典文學作品;7卷收錄草嬰翻譯的包括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肖洛霍夫、萊蒙託夫等作家作品在內的反映蘇聯衛國戰爭和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作品;1卷收錄草嬰關於俄蘇文學和文學翻譯問題的個人著作;1卷收錄草嬰編著的俄文語法書;1卷收錄草嬰歷年來在各報刊雜誌中發表的翻譯文章。草嬰翻譯的託爾斯泰,被稱頌最多。學者感嘆:草嬰的中文乾淨、簡練、不拖沓、有韻味,讀草嬰的感覺「就像在讀託爾斯泰原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社長陳徵說,經過多年努力,如今呈現在讀者面前的《草嬰譯著全集》收錄的草嬰先生所有重要翻譯作品,都是蘇聯文學的標誌性作品,對於中國讀者來說是一座取之不盡的精神寶庫。
圖說:草嬰 網絡圖
進步的脊梁
近一百年來,一波又一波的外國文學翻譯熱潮造就了許多成就卓著、獲得業內外普遍公認的著名文學翻譯家,上海是出大翻譯家的地方,前有傅雷,後有草嬰,巴金先生的譯著全集也在近期出版。他們的翻譯求真求精,不是文學的搬運工,而是傳遞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新中國文學的進程。
在草嬰書房,一直保留著一套上世紀三十年代出版的魯迅文集,草嬰曾經說過,他走上文學翻譯道路,最早受了魯迅先生的影響。因為魯迅站得高看得遠,以自己的作品改變中國社會現狀,改變中國人的命運。草嬰翻譯一本書前把原著通幾遍甚至十幾遍,直到把整本書理解透才開始翻譯,他還要為每一個人物做卡片,《戰爭與和平》中有559個人物,他就做了559張小卡片。
圖說:草嬰與他的譯著(1989年) 網絡圖
同是翻譯家的曹元勇認為,草嬰和傅雷的翻譯一樣,不只是在其中看到一些文學故事,不只是為讀者打開幾個豐富的看世界的窗口,不只是告訴讀者豐富多彩的人生故事,他們的翻譯也是有選擇性的,更重要是帶來精神上的信念,就像古代的玄奘翻譯佛經給當時的中國人的精神上帶來扶植。
現年94歲高齡的汪禮彤是草嬰的中學同學,1938年的草嬰,是他們班的班長,以進步思想薰陶著周圍的同學,常常借閱進步書籍給汪禮彤看,是他革命的引路人。
草嬰說過:「我希望中國富強,人民能有尊嚴地生活。這是我的終生事業,也是一生追求的理想。」這,也是一代翻譯家的集體理想。(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