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才 安徽省桐城市孔城初中教師
問菩薩、為何倒坐
因世人、不肯回頭
又 白啟寰
井水位高,任君舉手
仙姑身轉,勸你回頭
又
若不回頭,誰替你、救苦救難
如能轉念,無需我、大慈大悲
又
真無愧、城北仙姬!秀其外,慧其中,如花如玉;緣證三生,到底依誰才作嫁
竟然來、桐南士子!發乎情,止乎禮,有意有心;精誠一片,如何教我不傷神
在桐城市西北約一裡的進山(龍眠山)公路東側。此處地勢西為山丘,東為谷地。在東側公路邊的坡地上有口小水井,井水幾乎與地面相平。伸手可捧來解渴。相傳唐代弘道元年(六八三年),大同禪師來龍眠山俢煉,收養了山中的一隻梅花鹿。若干年後這隻鹿忽產一斑斕肉球,裂開跳出一個美麗的女娃。女娃十二、三歲時因出外與牧童戲耍,被禪師逐出佛門,此地一家姓何的收養了她。又過了幾年,她長得如花似玉,但仍堅持拜佛修行。她見人們進出山口,乾渴疲乏,便立誓拯救,以光佛德。於是,她閉目坐地,念佛祈禱,不飲不食,直至圓寂。從此,在她的坐處即湧出一泓清泉,何家加圈壘石,遂成此井,因名「仙姑井」。山民們為感謝仙姑的奉獻精神,即在井旁建廟奉祀之。廟內塑出了仙姑的神像。據說此井之水,開始時香醇甘甜如佳釀,何家後人遂據為己有,舀水當酒出賣。後來何家出了個貪得無厭的人,竟埋怨起酒而無糟,不能養豬賺錢。當地遂有民謠:「天高不為高,人心比天高;井水當酒賣,還嫌豬無糟!」從此,井水消失了酒味,而且廟內的仙姑塑像竟倒轉身軀,背向廟門倒坐。現仙姑井依然四時不漲不涸,桐城酒廠取井水釀製出香醇的「仙姑井酒」。廟宇近年亦重建,仍有香火。
仙姑井廟的傳說及其對聯美麗無限、啟迪無窮!它美麗了我們的世界!它美好了我們的心靈!它啟示人們不能貪得無厭,做了不對的事情要及時回頭。
願我們在桐城仙姑井廟美麗的傳說、智慧的對聯中汲取一定的營養,珍惜當下,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平安、健康、幸福、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