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佐理《離洛帖書法全集》1.0版

2020-12-22 騰訊網

《書法全集》

藤原佐理,傳世書跡有《詩懷紙》、《恩命帖》、《去復帖》、《離落帖》等。這些書跡差不多都是因自己粗心大意而造成失誤的辯解信和謝罪書,內容雖不登大雅之堂,但書法隨意而奔放,精彩紛呈。在諸多書跡中,《離落帖》是最出色的一篇。

┣ 字體、字庫---------

┣ 書法展(及賞析)---

【終】

書法字帖·書法字典

隨著每天需要整理修改的資料逐漸增多,書法字帖公眾號有些不堪重負(每天8篇文章經常不夠用),為了為您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我們正式啟用:【字體】【字庫】兩個同名公眾號,獨立發布高清的繁簡對照圖文。更便於您的集中瀏覽與查詢。

相關焦點

  • 日本書法脈絡 — 平安 [五代 宋]
    日本書法史上有【最澄書生、空海書熟】的說法——最澄的書法崇尚韻趣、求自然;     最澄帶回日本的中國書跡有:《大唐聖教序》、《歐陽詢書法》、《王獻之書法》、《褚遂良集》、《天后聖教序》、《台州龍興寺碑》、《王羲之十八帖》等。
  • 包良達—「正山堂杯」全國第四屆茶文化書法作品展作者推介
    包良達—「正山堂杯」全國第四屆茶文化書法作品展作者推介包良達,「正山堂杯」全國第四屆茶文化書法大賽入展作者。【書法作品獲獎入展】全國首屆 「農墾杯」書法展最高獎北京市第十九屆書法篆刻展最高獎首屆家風家書書法大展最高獎首屆烏海行草書書法展最高獎遼寧省第五屆書法篆刻展最高獎
  • 《金剛經書法全集》1.1版
    《書法全集》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系經典。以金剛比喻智慧之銳利、頑強、堅固,能斷一切煩惱,故名。
  • 日本書聖的書法,比中國的高手如何?
    書法在日本被稱為書道,北魏時期經今天的朝鮮半島傳入。唐朝時,由於日本遣唐使的傳遞而進入輝煌,誕生了著名的「三筆」(嵯峨天皇、空海、橘逸勢),五代至北宋年間又出現了「三跡」(小野道風、藤原佐理、藤原行成),成為日本古典己見的先驅和驕傲。
  • 漢代書法碑帖:張芝《終年帖》釋文+高清
    簡介張芝生平及書法成就此處從略,詳見「契茶書舍」《書法碑帖大全》第一章第8節:漢代書法碑帖:張芝《冠軍帖》釋文+高清>《終年帖》選自故宮博物院藏李宗翰宋拓本《大觀帖》,傳為張芝之作,或為唐張旭所作。拓本圖片根據故宮博物院藏《大觀帖》和山西新絳縣圖書館藏《絳帖》重新裁剪而成。釋文終年纏此,當治何理耶?且方有諸分張,不知比去復得一會。不講意不意,可恨汝還,當思更就理。所遊悉,誰同故數往虎丘,不此甚蕭索。祖希時面,因行藥欲數處。看過還復,共集散耳。不見奴,粗悉書,雲見左軍,彌若論聽故也。
  • 日本人如何玩書法
    日本書法(日本人稱之為書道)藝術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中國書法的傳入和影響,公元5世紀,中國書法通過朝鮮半島的百濟傳入日本,這一時期日本人還無法熟練地掌握書法,直到飛鳥時代才有所改觀,已經在形式上和中國書法相去不遠了。公元8世紀,在日本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初期,出現了書法大家嵯峨天皇、空海、橘逸勢等人。
  • 經典與命題——平涼書法臨米芾《清和帖》微展徵稿啟事
    1 經典與命題——平涼書法(第十期)臨米芾《清和帖》微展徵稿 為了強化對經典法帖的研習,提升臨創水平,平涼書法微信公眾平臺舉辦經典與命題
  • 一件藏於臺北故宮的「書法至寶」,曾被譽為「天下第一美帖」!
    很多人問什麼樣的書法作品能代表中國書法的最高水平呢?其實藝術的標準是沒有辦法量化的,但是在書法史的流變過程當中,逐漸產生了一些讓歷代書法家公認的經典名帖,傳至深遠,經久而不衰!這其中有一幅字,曾經被蔣介石帶到了臺灣,成為了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這件作品就是米芾的《蜀素帖》。米芾的《蜀素帖》在百度百科有過介紹,曾經被譽為「天下第一美帖」,能有此殊榮,可見其藝術價值之高。可以說是書法史顏值最高的一幅字了。
  • 漢代書法碑帖:張芝《二月八日帖》釋文+高清
    簡介張芝生平及書法成就(此處從略)詳見「契茶書舍」《書法碑帖大全》第一章第8節:漢代書法碑帖:張芝《冠軍帖》釋文+高清。《二月八日帖》選自選自故宮博物院藏李宗翰宋拓本《大觀帖》,相傳,或為張芝之作,或為唐張旭所作。
  • 米芾經典書法真跡:《濃墨秋山詩帖》、《道林詩帖》欣賞
    米芾的性格方面比較怪異,而且有潔癖,擅長書法,尤其是行書方面的造詣很高,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尚意」書法風格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也是當時有名的收藏家。米芾書法初學唐代的書法風格,以歐陽詢、顏真卿等人為主,後來聽從老師蘇軾的建議,學習魏晉書法,此時以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為主,在他存世的行書書法作品中,我們都能看到「二王」的影子。
  • 書法藝考(書法史)——《二謝帖》
    《二謝帖》是東晉朝王羲之創作的書法作品。法帖內容:釋文:二謝面未比面①,遲諑良不靜②。羲之女愛再拜。想邰兒悉佳③。前患者善。所送議當試尋省④。左邊劇⑤。楊守敬評《二謝帖》云:「《三希堂》所摹絕佳,陰陽向背,轉折起止之妙,宣洩已盡。學者從此尋玩,可悟用筆之法。」陸儼少1955年跋珂羅版王羲之法書《二謝帖》、《喪亂帖》諸帖云:「覽右軍墨跡,其用筆轉折之間益嘆神奇,而石刻遠矣。」 《二謝帖》筆致粗細相間,「想耶(邰)兒悉佳」諸字心恬意適,遊曳間馳縱無羈。
  • 從米芾臨摹的《十二月帖》和《王略帖》品讀其書法造詣
    米芾臨《十二月帖》首先是《中秋帖》,此帖是米芾節臨王獻之的《十二月帖》。(此已成定論,劉九庵先生、徐邦達先生等已經發表論文詳細討論過,不再做討論。在此,我們只關注於兩帖之間書法藝術風格的異同。)在用筆上,王獻之書法筆畫瘦勁,提按變化不明顯,正如米芾所云:「運筆如火著劃灰,連屬無端末」,而米芾臨作用筆都較肥腴,點畫提按變化、粗細對比明顯,如「相」、「還」等字。
  • 一件藏於臺北故宮的「書法至寶」,曾被譽為「天下第一美帖」
    他精通各種書體,且每一種書體都是頂尖層次,他從七八歲時開始學習書法,晚年時期的書法水平,能與鍾繇、王羲之媲美。董其昌甚至評價他的書法為宋朝第一!董其昌曰:「吾嘗評米字,以為宋朝第一,畢竟出於東坡之上。米芾筆下最為經典的一幅書法作品,當屬行書《蜀素帖》,此作被世人譽為「天下第八行書」。前七大行書,第一位是王羲之《蘭亭序》,往後依次是《祭侄文稿》、《黃州寒食帖》、《伯遠帖》、《韭花帖》、《蒙詔帖》、《張翰思鱸帖》。
  • 書法史上一部「草書神帖」,專家:練好這943個字,書法能有大成
    在中國書法史的3000多年裡,能夠稱之為「神帖」的不過寥寥數件。「神帖」一般具備以下特徵:其一,經過數千年的歷史淘洗仍舊是千古不易的經典,至今仍舊盛傳不衰。其二,幾乎所有的書法人,都曾從中獲益,不學這本帖,你的書法境界便不會高明。
  • 米芾名氣太高,後人專門拓印其書法作品,合成書法集
    宋代書法是能與晉唐相提並論的。米芾是宋代書法新風的代表人物。宋四家中,米芾同蘇軾黃庭堅三人的書法是北宋書法新風的代表,而米芾名氣主要得益於書法。明清人刻的米帖,有專刻,也有見於匯帖中者,情況複雜。較早的是明弘治九年晉靖王朱奇源為世子時所輯的《寶賢堂帖》,宋以前書幾乎都是翻刻,其中卷十一有米芾兩帖,皆翻自《寶晉齋》。文徵明的《停雲館帖》只刻米芾草書九帖,全為真跡。從米友仁「臣」字款跋可知,九帖匯集一帙當在南宋之初。
  • 米芾中年書法《淡墨秋山詩帖》精品欣賞
    感謝分享,歡迎關注 這件《淡墨秋山詩帖》流傳有緒,歷代著錄於《墨緣匯觀》、《石渠寶笈續編》,刻入《三希堂法帖》,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帖運筆如刷,筆力雄健,結態造勢寬展肥美,當為米芾中年書法之精品。
  • 一位狂人寫的書法,被譽為「天下第一美帖」,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
    書法史究竟有多少年?若是從甲骨文的成熟之日開始算起,距今也有3000多年了,在這3000多年的歷史變遷中,有多少名碑名帖呢?有人統計過,到目前為止已經被發現了的有1300多件,這當然指的是那些經典之作,不包括已經丟失的!
  • 書法播講 | 天下第九行書《松風閣詩帖》之: 閱世臥雲壑,松風天下名
    詩成之後,黃庭堅又親筆將其書寫在砑花布紋紙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松風閣詩帖》。《松風閣詩帖》全文計29行,153字。字大二寸,紙色微黃,書法瀟灑,筆鋒雄勁,是我國古典書法藝術寶庫中不可多得的珍品。真跡現藏於臺灣。黃庭堅一生創作了數以千百的行書精品,其中最負盛名者當推《松風閣詩帖》。
  • 名家臨名帖|透過刀鋒看筆鋒:鐵保行草冊頁臨王獻之等七帖
    滿洲正黃旗人,清代書法家,書法早年曾學「館閣體」,後學顏真卿,糾正「館閣」帶來的板滯之病。與成親王永瑆、劉墉、翁方綱,稱為「清四大書家」。 鐵保以文章和書法馳名朝野。他是《八旗通志》總裁,並將旗人詩文編為《白山詩介》134卷,自己的作品則編為《惟清齋全集》。是滿人中最著名的書法家。他謫居吉林時仍勤於臨摹古法帖,引起眼病。刻有《惟清齋帖》。
  • 米黻書法《白雲居米帖虎丘詩》
    白雲居米帖 米黻 米黻書法《白雲居米帖--虎丘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