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速車王》:天才車手毀於權力?邁爾斯決定減速的原因並不簡單

2020-12-15 光影顏控九瓣夢

最近正在熱映的電影《極速車王》你看過了嗎?

這部由馬特·達蒙和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基於真人真事改編的賽車電影,不僅有熱血澎湃的飆車戲,也有惹人淚目的情感,是不可錯過的佳作。

它講述了退役「車王」、汽車設計師卡羅爾·謝爾比和車手肯·邁爾斯聯手,帶領一隊美國工程師、設計師,為福特汽車公司打造出全新賽車GT40,並在1966年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成功擊敗了賽車界霸主法拉利的故事。

但是,作為頭號功臣,在比賽中遙遙領先的車手肯·邁爾斯,因為遵從了福特公司「三輛福特賽車同時經過終點」的指令,最終錯失冠軍。

如果拿下了勒芒冠軍,肯·邁爾斯將成為歷史上第一個連續贏得賽百靈、戴通納和勒芒三項賽事的人,這一成就前無古人,甚至時至今日都無人企及。

天意弄人,就在勒芒賽結束的兩個月之後,邁爾斯在測試賽車時遭遇意外不幸身亡,永遠失去了再上賽場的機會。

我相信,很多看過電影的朋友都會對結局感到惋惜和遺憾,對福特公司真情實感地恨得咬牙切齒,甚至揚言再也不買福特汽車。

《極速車王》成功地把福特公司塑造成了惹人討厭的反派形象

福特二世並非真心熱衷於賽場上的激情,進軍賽車界只是為了品牌營銷,參加勒芒賽是同法拉利賭氣。

福特公司用委員會的官僚主義制度來管理車隊,高管三番五次阻撓邁爾斯參賽,只因覺得邁爾斯特立獨行的性格不符合福特公司的品牌文化。

甚至在鎖定勝局後,違背賽車競技精神,強行要求三輛賽車同時經過終點,把勒芒賽當成了自家公司的秀場。

在福特公司的襯託下,我們的兩位男主角,謝爾比和邁爾斯成了與官僚主義相對抗的賽車英雄

邁爾斯特立獨行,追求極致純粹的賽車精神,不服從規矩約束,多次表示出對福特刻板作風的不屑,他和謝爾比都盡力在管理層的各種打壓下堅持自我。

所以,這個問題就更加令人感到疑惑——

向來不甘服從的邁爾斯最終為何還是向權力妥協,屈就於福特高層的指令?

邁爾斯選擇減速的時候他到底在想什麼呢

01並排過線我也是冠軍

第一種可能是,邁爾斯認為即便減速等待隊友,結果也在他能夠接受的範圍內。

三輛賽車同時衝過終點,那就三個人都是冠軍,並不會影響他達成「三連冠」的成就。

當謝爾比告訴他福特公司的要求時,雖然內心無比抗拒,還是用「三人同時奪冠」的說辭來勸邁爾斯遵從。

至少保證冠軍這是邁爾斯所能接受的底線

然而,當邁爾斯和兩位福特車手一同衝過終點,他以為冠軍已是囊中之物,走下賽車,準備迎接勝利的歡呼和掌聲時,才發現被福特給坑了。

萬萬沒想到,因為邁爾斯發車時的位置靠前,而將冠軍拱手送給了他人。

在鏡頭給到邁爾斯望向顯示屏的落寞眼神時,顯然說明他原本以為自己就是冠軍,錯失冠軍只是意外結果,沒想到成為一生的遺憾。

但僅僅就是如此嗎

02老友謝爾比不容易

電影中,馬特·達蒙飾演的卡羅爾·謝爾比和貝爾飾演的肯·邁爾斯是一對老友,兩人的性格特點卻形成了鮮明對比。

謝爾比性格沉穩溫和,處事得體,顧全大局;而邁爾斯則是個徹頭徹尾的「怪咖」,脾氣火爆,不按常理出牌。

兩位主角一文一武一靜一動一個是天才設計師一個是瘋狂賽車手,堪稱黃金組合完美搭檔。

就連形象上,導演也刻意地製造出一胖一瘦的巧妙對比。

謝爾比身材微胖,邁爾斯消瘦精幹,站在一起都有點喜感,甚至上演了一出小孩子式的打架鬧劇。

在性格和處事態度上的差異,和他們各自的職能位置密不可分

片中有段對話,充分說明了這點。

在勒芒賽開始之前,兩人進行了一次交談,謝爾比勸邁爾斯趕緊去睡覺補充體力。

謝爾比:「最好睡一覺,牛頭犬。」邁爾斯:「你也是。」謝爾比:「我又不用開車。」邁爾斯:「那實在太可惜了。」謝爾比:「那我就組不成這麼好的車隊了。」

邁爾斯可以做個純粹的賽車手,不受規則束縛的怪咖,只追求性能更加完美的賽車,追逐速度的極致和冠軍的榮耀,不用理會那些勾心鬥角。

而作為車隊經理的謝爾比卻不得不夾在東家福特公司和車隊之間,多方周旋,既要頂住高層的壓力,又要保證車手擁有足夠的自由。

謝爾比常常處於矛盾之中。

為了給邁爾斯爭取上場比賽的機會,謝爾比直接帶著福特二世飆車,把老闆嚇得眼淚譁啦。

在戴通納耐力賽時,又不顧阻撓,舉著牌子告訴邁爾斯直接飆到7000轉以上。

但在勒芒賽上,接到福特老闆的無理要求後,他內心非常氣憤,猶豫不決,可最終還是把這一消息告訴了邁爾斯。

邁爾斯雖然脾氣古怪倔強,在大局面前還是理智通達的。他理解謝爾比作為車隊經理,受制於人的難處,並不願真正得罪福特高層。

因此,在最後關頭,邁爾斯決定減速向福特高層妥協,多少有些為謝爾比考慮的因素在。

03「我是誰?」

如果說,邁爾斯決定減速只是出於向現實的妥協,未免就流於俗套了。

更重要的一點,其實是一個已經超越極限對自我的思考

對應電影開場時謝爾比的一番內心剖白能夠隱約窺見其中奧秘。

謝爾比說,在車輪轉速達到每分鐘7000轉時,就會達到一個臨界狀態,周圍所有事物的存在感都將消散,而你也會發出人生的終極疑問——

「當賽車轉速達到7000轉,周圍一切事物都會消散。車會失重,消失,剩下的就是一個在時空中穿梭的身體。每分鐘7000轉,是你成功的標誌。問你一個問題,唯一一個重要的問題:你是誰?」

勒芒賽的最後關頭,邁爾斯得知福特老闆要求減速的消息,一怒之下猛踩油門加速狂飆,即便不存在任何競爭壓力,他卻一再創造新的圈速紀錄,令人目瞪口呆。

對於邁爾斯而言,此時他已經超越了自我極限,達到了「臨界狀態」

這種狀態下,賽車和身體的存在都慢慢消散,當邁爾斯看著後視鏡裡映出空曠無人的賽道,他開始思考自己是誰,真正想要什麼。

邁爾斯已經用驚人的成績證明了實力,毫無疑問他是成功的,所謂的冠軍、榮譽、名利等種種身外之物,似乎變得不再那麼絕對。

再加上前面兩個層面的考慮,邁爾斯才最終做出了減速的決定。

《極速車王》不僅僅是一部賽車電影,它借著賽車故事的外殼,真正的內核卻是對人生的探討和思考。

不局限於賽車本身,才是賽車電影最大的意義。

你覺得邁爾斯為何決定減速呢是對現實的妥協還是對自我的超越?

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影帝貝爾充當車手,《極速車王》豆瓣評分8.5
    在2019年年末有這樣一部傳記電影,在北美上映,首周衝上北美周末票房榜榜首,它就是《極速車王》。克裡斯蒂安·貝爾、馬特·達蒙兩大影帝飈戲,演繹車王的故事。在影片中,貝爾飾演一個退伍軍人肯·邁爾斯,辦了一家修理廠,卻酷愛賽車,而特·達蒙飾演李·艾柯卡,一個退役車手,辦了一家汽車銷售公司。因為賽車兩個人成為了好友,而肯·邁爾斯由於被生活所迫,不得不放棄賽車,而專心幹著修理廠,而艾柯卡則因為身體原因退役,辦了一家汽車銷售公司,生意卻異常火爆。
  • 電影《極速車王》
    在今年的奧斯卡提名的電影裡,有一部《極速車王》是我的最愛。它跟當年的《極速風流》有何相似之處?在這裡我們唯一似曾相識的也就是雙雄(雙男主)的設定。左馬特.達蒙,右克裡斯蒂安.貝爾《極速風流》偏炫酷,《極速車王》偏寫實。影片基於真實故事改編,講述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亨利·福特二世,要求汽車設計師卡羅爾·謝爾比和他的團隊,打造一輛全新的賽車,在1966年的勒芒世界錦標賽上打敗長期稱霸的法拉利。
  • 《極速車王》:2019最好的賽車片
    今年2月,《Ford v Ferrari》(國內譯名《極速車王》)獲得第92屆奧斯卡最佳剪輯、最佳音效剪輯獎,在豆瓣,評分高達8.6分。賽場上馳騁當然,為了故事更加戲劇化,《極速車王於是,福特副總裁裡奧·畢比提議,為強調贏得比賽的是製造商,而不是車手,所以要求邁爾斯減速等待兩位隊友,三輛福特賽車並排越過終點線。更重要的是,這一提議得到了亨利·福特二世的認可。雖然謝爾比極力反對這項提議,但最終,邁爾斯決定聽從上級安排。
  • 極速車王:被遺忘的車王肯·邁爾斯,2大汽車公司鬥氣的犧牲品
    極速車王:被遺忘的車王肯·邁爾斯,2大汽車公司鬥氣的犧牲品2019年上映的美國電影《極速車王》,是一部根據歷史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在車手的人員選擇上,謝爾比推舉了肯·邁爾斯,2人經過重重困難,在90天內製造出了GT40款賽車,最終擊敗了對手。
  • 2019年最佳賽車電影——極速車王
    極速車王的故事起因起因是上世紀50年代,福特想打開歐洲市場,但是在歐洲的知名度不高,所以想通過賽車的方式打開知名度,但是這方面福特的經驗並不多。飾演邁爾斯的演員是被稱為「橡皮人」的克裡斯蒂安·貝爾,看下面這張照片你能相信這是同一個人嗎。一個1米83的個頭從最瘦的55kg到最重的90kg無縫對接,無愧於「橡皮人」這個稱號。貝爾在極速車王的表現也很優秀,邁爾斯是一個二戰老兵,退伍後出於自己的興趣愛好開了一家汽修店,性格比較直爽,衝動,有一個和諧的家庭。
  • 《極速車王》福特與法拉利的戰爭
    《極速車王》的主演是馬特達蒙 克裡斯蒂安貝爾在陣容上沒得說這部電影的英文名是《Ford vs Ferrari》。英文直譯是福特vs法拉利。故事的背景是在60年代,著名汽車大廠福特的汽車銷量沒有起色。邁爾斯在董事會眼中是個刺頭,福特擔心他會發表不好的言論,給公司帶來不好的影響。因此在一開始並不同意邁爾斯駕駛自己設計的賽車。福特也因此輸掉了1965年的勒芒賽事。謝爾比知道輸掉比賽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 賽車題材電影《極速車王》:憑什麼入圍奧斯卡
    那麼《極速車王》作為一部賽車是怎麼獲得奧斯卡的青睞的呢?請聽我一一道來。《極速車王》沒有荷爾蒙的泛濫,沒有腎上腺素的飄升,沒有緊張刺激的飆車,有的只是兩個車企的變相競爭,兩個男人的一段往事。福特公司的高層找到他時,希望他能夠重新上陣,但是由於其自身身體的原因,終究還是無法再次走上熟悉的賽場。謝爾比這個人雄心壯志,雖然自己無法親自比賽,但是仍然關注賽車事業,時不時就會去賽場觀看比賽,於是也就結識了克裡斯蒂安·貝爾飾演的車手邁爾斯。
  • 《極速車王》: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讓人羨慕的邁爾斯!
    》《極速車王》是由出身藝術世家的詹姆斯·曼高德執導的,由馬特·達蒙與克裡斯蒂安·貝爾兩位好萊塢巨星聯手打造。而作為好兄弟車王肯·邁爾斯卻認為謝爾比被騙了。底特律公司的條條框框,是限制賽車誕生的主要原因,因為這些條條框框,福特想要製作出一款戰勝法拉利的戰車,至少需要幾百年。
  • 福特與法拉利的較量,2個男人的追求,電影《極速車王》
    賽車當然是不少男人的夢想,一輛好的賽車它代表的不僅是價格還有高超的科技和匠人的心血,那這部電影絕對能帶動你的激情,由馬特·達蒙 、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的電影《極速車王》可千萬不要錯過此片由真實故事改編,在當時的工業時代
  • 不完美 才真實——《極速車王》首映式紀實
    2020年8月7日, 《極速車王》(英文名:Ford v Ferrari)終於迎來了國內首映,這部讓人期盼已久的賽車電影著實吊足了人們的胃口,兩位奧斯卡影帝 - 馬特·達蒙 與 克裡斯蒂安·貝爾 攜手共同演繹了謝爾比與邁爾斯的賽車傳奇。
  • 《極速車王》:直男的浪漫,是每分鐘7000轉
    今天瑪妮要推薦的電影,就是大家等候已久的《極速車王》。《極速車王》這部電影去年11月在美國上映,但因為口碑太好瞬間就燃爆了全球,豆瓣上六萬人想看。爛番茄、IMDB、metasore等都得到了極高的評價。
  • 詳解《極速車王》,法拉利和福特都只是配角
    肯·邁爾斯的悲劇成為了《極速車王》的核爆點,觀眾的情感能量也因他而爆發,而不是因為福特。所以這本質上是肯·邁爾斯和卡羅爾·謝爾比兩個人的傳記片,而不是福特汽車廠商的傳記片,《Ford v.Ferrari》的片名更多是出於商業考量,反倒是中文翻譯的片名和電影內核更為貼切,邁爾斯和謝爾比都是當之無愧的極速車王。電影非但不是屬於福特的傳記片,反而是狠狠黑了福特公司的官僚主義體制。
  • 《極速車王》像肯·邁爾斯開車時一樣快樂|多圖且劇透
    恰巧這個假期看過兩遍的《極速車王》在北京時間2月10日上午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和最佳剪輯兩項大獎。《極速車王》名字確實有些俗,但對於車迷它演繹了兩位傳奇的賽車偶像:卡羅爾·謝爾比和肯·邁爾斯;對於影迷它是種土豆的傑森·伯恩特工和最帥蝙蝠俠布魯斯·韋恩的聯袂出演;對於復古迷而言,它還原了那個年代的色彩;對於我而言,還喜歡它V8引擎的聲浪。
  • 奧斯卡提名最佳影片《極速車王》,真實改編的另類「速度與激情」
    作為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九部之一,《極速車王》雖然未能拿到最佳影片等大獎,但還是拿下了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剪輯兩個技術獎項。《極速車王》的確是一部難得一見的賽車題材佳片。豆瓣有8.5的高分。它的英文原名是《Ford V. Ferrari》,直譯過來就是《福特對戰法拉利》。
  • 豆瓣8.5分,《極速車王》:憑什麼成為奧斯卡提名最佳影片?
    作為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九部之一,《極速車王》雖然未能拿到最佳影片等大獎,但還是拿下了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剪輯兩個技術獎項。 《極速車王》的確是一部難得一見的賽車題材佳片。豆瓣有8.5的高分。 它的英文原名是《Ford V.
  • 2019最燃爆的賽車電影《極速車王》!
    無疑就是好萊塢雙雄克裡斯蒂安·貝爾和馬特·達蒙聯手奉上的這部《極速車王》! 《極速車王》精彩片段 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背景在1963年,福特汽車想要突破汽車市場高端品牌形象,
  • 《極速車王》曝預告定檔8.7
    則對電影中「賽車發出的尖嘯,劇烈的旋轉飄逸,以及競賽進行時爆發出的火焰」印象深刻,認為《極速車王》是無法匹敵的佳作。勒芒24小時耐力賽因其對車手體力、能力、賽車性能的超高要求,被稱為全世界最艱辛的汽車單項賽事。上世紀60年代法拉利連續六年奪得勒芒冠軍,這一紀錄卻在1966年,受到此前毫無賽事經驗的福特車隊的強有力挑戰,這也被認為是賽車史上最經典的一次逆襲之戰。
  • 《極速車王》獲大獎 豪華陣容演繹真實版「速激」
    《極速車王》獲大獎 豪華陣容演繹真實版「速激」 《極速車王》榮獲奧斯卡金像獎2項大獎1905電影網訊 北京時間2月10日消息,賽車題材影片《極速車王》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榮獲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剪輯兩項大獎
  • 肯·邁爾斯才是60年代車手的榮光 聊聊電影極速車王背後的故事
    在前不久在家「躲疫情」期間我看了一部講述上世紀60年代賽車運動的電影:《極速車王》。這部電影的題材可以說比其他賽車類電影挖得更深,更走心。時長兩個半小時,導演幾乎完美地重現了20世紀60年代賽道上那些稍顯原始但又讓人腎上腺飆升的賽車畫面,將賽車運動緊張刺激展現淋漓盡致,一舉拿下今年奧斯卡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剪輯兩項大獎。
  • 《極速車王》邁爾斯在朋友與勝利之間的選擇
    《極速車王》電影情節比較易懂,主要講了由汽車設計師卡羅爾·謝爾比帶領的一隊美國工程師、設計師,以及他旗下的英國車手肯·邁爾斯,替亨利·福特打造一輛全新的賽車,想要能在1966年的勒芒世界錦標賽上打敗長期佔主導地位的法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