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到底能不能閱讀改編版的四大名著?|《毛頭成長記》之閱讀進階

2020-12-12 腦博士帶娃

事情是這樣的,三年前,我給七年級學生監考語文。下意識中,我就想去看看,現在的考題是什麼樣的。幾道圖文並茂的題目吸引了我的注意,一道是「水簾洞洞口石頭上寫的對聯是什麼?」還有一道題大概是「下列哪張圖片是美猴王的造型?」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回答出來。透過這些考題,我隱約感受到語文課程標準有了新變化,回家後,我認真翻看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確對中小學生名著閱讀有了明確的要求,四大名著位列其中。

01

能不能讀?

我想,這些名著都是歷經千年,依然對後世有深遠影響的文學精粹,很多故事既有趣,又蘊含人生哲理,而且,毛頭一直愛書,雖然剛上幼兒園,但是已經可以自主閱讀各種繪本。所以,我決定為他開啟名著閱讀之旅。我興奮地把這個想法告訴理智爸,結果卻遭到他的強烈反對。他給我拋出兩位大牛的觀點。

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

一個是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2016年發表在《中國青年報( 2016年09月26日10 版)》的文章,認為四大名著不適合給兒童看。因為「水滸裡滿是打家劫舍,落草為寇,佔山為王。三國中充斥了陰謀詭計,權術心機,爾虞我詐。西遊記從根本上講述的是佛法和人生,其隱含意義極為深遠宏闊,蘊含著濃重的佛教色彩,遠非孩子所能理解。紅樓夢深刻揭示了世情人生,卻不一定有利於培養孩子樂觀向上的人生觀,一些情節也不宜讓孩子過早接觸。」

原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

知名教育家、原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也在演講中表示:「並非名著就必讀,因為未必適合孩子。好的名著被改編成學生讀的連環畫,這是非常愚蠢的一件事兒。我始終不建議孩子們讀《水滸傳》,因為它裡邊好多容易迷惑孩子的,那種殺殺砍砍,很容易養成孩子模仿的習慣。有些人把名著縮寫了,可情節一刪減,人物也不豐滿,從此孩子就不喜歡了。縮寫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兒。只有極其個別的、駕馭能力非常強的作家才能夠縮寫出來。

從這些觀點當中,我並沒有讀出「兒童不能讀四大名著」的信息,而是感受到兩位專家的良苦用心,他們只是希望能有更多適合孩子心理特點的文學作品。也就是:原著很多語言晦澀難懂,不在孩子的最近發展區;縮寫也並非不可行,只是需要有非常功底的作家。

這一點我深表贊同,改編縮寫的四大名著令人眼花繚亂,單是我看過的版本(不包含毛頭看的版本)就有這麼多(下圖)。內容的確良莠不齊,我曾看過一版連環畫《西遊記》,故事情節都沒描述完整,語言乾癟無味,讓我沒有讀下去的勇氣。

02

如何選擇?

所以,兒童不是不能讀四大名著,只是要在選書上頗費一番功夫。我在選擇時,往往會注意這樣幾點原則:

選出版社:不論選什麼書,我最先看重的就是出版社。有實力的權威出版社更能保證書的各方面品質。

選作家:就像專家所說,改編的名著,要看編者的文字水平,最好能出自名家之手。

選畫面:對於兒童來講,圖畫不僅可以把情感迅速帶入情節,好的畫面還能提升孩子的審美能力。

選內容:建議家長們在買書前最好去書店親自讀一讀,感受作者的語言,如果自己讀了都沒勁,就別提孩子了。

03

我的推薦

下面這幾套書都是我依據上述原則選出來給毛頭讀的,僅供參考。我們的閱讀順序是《西遊記》,之後是《三國演義》,再後來是《水滸傳》,最近,我在給他挑選《紅樓夢》,打算入手茅盾節編的版本。

04

收穫與成長

四大名著的閱讀,重點是讓孩子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三年伴讀的過程,讓我發現孩子眼中的四大名著和成人看到的內容並不一樣。毛頭沉浸在名著構建的故事世界中,汲取養分,受益匪淺。

01

學會為人處世,發展社會情感

可以說,毛頭的社會性發展得益於《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這兩部作品。幼兒園中班之前,他經常和小朋友搶東西,不願意和陌生小朋友玩兒。現在,他總是跟我說「我今天又認識一個新朋友!」「我們隊有十一個小朋友啦!」他還會從家裡帶「武器」給他的隊員一起「作戰」,會根據小朋友的特點給他們安排任務。因為,他在《水滸傳》裡,看到樂善好施的「及時雨宋江」在危急時刻總是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在《三國演義》裡,劉備、曹操、孫權求賢若渴,禮遇人才,終成霸業。

02

激發對中華歷史的濃厚興趣

每一部名著都帶著很強的時代特點,看完《西遊記》,他想重走唐代現實版的西遊之路;看《水滸傳》時,他就學著宋朝人說話的口氣「洒家」「這廝」;讀完《三國演義》,他想知道真實的三國時期什麼樣的。於是,我又入手中國歷史,他邊讀邊和故事建立聯繫, 興趣盎然。

03

形成對問題的思考

經典之所以經典,是因為每讀一遍都有深意。一天,我帶著毛頭在十字路口過馬路,他若有所思的說:「媽媽,我覺得華容道那件事太重要了,如果關羽選擇在華容道殺了曹操,歷史就變了!」,我順勢問:「你覺得會變成什麼樣?」「蜀國和東吳肯定會打起來」「那誰會贏?」「東吳更厲害,天下可能就變成孫權的,就沒有司馬家的事兒,沒有晉……」。這就是孩子自然而然的想法,這種思考的過程讓他成長。

名著閱讀之旅剛剛起步,我們會邊讀邊分享~您有好的想法和做法也歡迎一起分享、交流!

創作:情感媽

美編:Penny

排版:Sheldon

圖片來源於網絡

誰是情感媽?

毛頭媽媽,中科院心理所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香港大學「973」計劃項目諮詢顧問、北京一線心理教育工作者。

相關焦點

  • 這套精美連環畫,讓孩子輕鬆閱讀《四大名著》
    可以說,86版的《西遊記》陪伴著許多孩子度過了一個個寒暑假。無所不能的悟空、單純搞笑的八戒、老實忠厚的沙僧……孩子最喜歡的奇幻世界,這裡都有。可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孩子沉迷於電視,視力更是直線下降。怎樣讓孩子既能了解他們最愛的奇幻世界,又不會沉迷於電子產品呢?
  • 教人成材,閱讀先行:外國名著的閱讀新維度
    老師的閱讀理念與垂範選擇至關重要。老師是學生望得見風景的一扇大窗,是通向大海深處的棧橋。老師的氣度與視野、內蘊與沉澱,是激發莘莘學子創意潛能的催化劑,是指引孩子養成好習慣的點金術,是錘鍊學子成長的煉丹爐。在這個碎片化閱讀、快餐閱讀盛行,動漫、視頻豐富的讀圖時代裡,遠見之士皆有共識:閱讀名著是提升學習力的最佳途徑。經典名著,可謂浩如煙海,洋洋大觀。
  • 閱讀名著,走進經典
    「部編版」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透露,「只看《讀者》和四大名著,只看所謂的課內教材,別說高考語文,就連中考語文都將應付不來。」翻閱新版語文教材,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每一冊的「名著導讀」部分,如今,名著閱讀可以說是中高考的必考內容,引導學生讀名著,讀經典,已經成為學好語文的重要一環。
  • 「小時候不小心翻開過幾本名著,讀了一陣挺茫然」?名著進階讀法
    中國人都知道:生子當如孫仲謀,交友如魯達,信心如唐僧,讀書就讀四大名著。然而,孩子到底該不該讀四大名著呢?名著絕不是形成人生觀的錯誤根源,故事情節是否符合兒童心理,我覺得首先要在合適的年齡做分階閱讀,從名著中汲取各階段性的營養4-6歲:視覺盛宴+情節橋段八零後、九零後出生的我們,大部分人接觸四大名著,尤其是《西遊記》,則是來自寒暑假必播的86版的電視劇。在這30多年裡,這部《西遊記》造就了89.4%的收視率神話,重播次數超過3000次。
  • 教育部推薦小學閱讀書目逐本介紹之《三毛流浪記》
    在《小朋友》、《兒童時代》等刊物上長期為兒童作畫,曾多次榮獲「全國先進兒童工作者」稱號,1985年,榮獲首屆中國福利會「樟樹獎」。他的年畫還曾在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會上獲得一等獎。1983年,《三毛流浪記》原稿由中國美術館收藏。
  • 聊聊給孩子看的四大名著之《紅樓夢》:幾歲開始讀?版本怎麼選?
    文 | 維尼媽媽沐瀅前幾天寫了篇關於四大古典名著孩子們何時閱讀的問題,原文戳這裡:作為四大名著建議閱讀順序中最後一本給娃讀的書,它暗藏的深意實在不是一次就能讓孩子讀懂的,也不是幾歲小孩能看明白的。網友說「高中前讀紅樓夢,沒點閱歷沒點深度內涵,看了也白看!」這也真是不無道理。那麼在啟蒙階段,建議先可以先讀一讀《劉心武爺爺講紅樓夢》這本書。
  • 2020部編版必備閱讀書單新鮮出爐!讓孩子愛上閱讀!
    閱讀一直是我們強調的重要技能,擁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幫助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自學能力等。如何幫助孩子過一個充實且有意義的假期呢?對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培養閱讀習慣,高級的閱讀質量,讓孩子的成長獲益良多。
  • 精選適合兒童閱讀的四大名著精華部分 與孩子一起暢享共讀的快樂
    徐榮的人馬越來越近,曹操已經能看到他大刀上的點點寒光,仿佛下一刻自己就要人頭落地了。就在這時,突然聽到一聲大喊:「徐榮無傷吾主!」徐榮回頭一看,卻是夏侯惇、夏侯淵兄弟帶著幾十名騎兵來救曹操。若覺得原著有些晦澀難懂,篇幅過長,還有部分不適合孩子閱讀的故事。那麼,這裡給您推薦一套彩圖注音版的,精選適合兒童閱讀的四大名著精華部分。這套書包含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四冊合計48元,不夠一頓便飯的錢,就可以與孩子一起暢享共讀名著的快樂。
  • 百萬好書推薦活動:四大名著全套4本青少年版,青少年必看的名著
    讀書的好處:談資功底不一樣性格不一樣生活方式不一樣以上三點只是我個人的經驗總結出來的,可能每個人讀書對自己的意義不太一樣,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青少年版四大名著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簡稱四大名著,是指《水滸傳》、《三國演義》 、《西遊記》 、《紅樓夢》這四部巨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可謂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
  • 6歲前100萬字閱讀達標了嗎?別讓孩子天賦被餓死!
    ,而內容合適、翻譯恰當、配圖優美、裝幀精緻的兒童名著卻是少之又少。 彩繪名著版的《小婦人》,著重強調了家庭成員間的親情、女性獨立自強的品質,並用明媚的畫面,配合輕鬆生動的文字,讓孩子閱讀起來,更容易理解其中人物的情感。
  • 名師助力「親子共讀」,名著閱讀不再難
    其撰寫的《超常兒童語文學習過程中創造性思維培養論略》《超常兒童學習發揮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語文學習過程中創造性思維培養論略》《中學語文詩歌創作教學實踐探索》等多篇論文,在中國超常教育年會、亞太資優教育年會、世界超常教育年會上獲獎,並受邀在會上作專題發言。在教育部最新版《語文課程標準》中,提高了對閱讀量、閱讀面以及閱讀深度的要求。
  • 胡華:比閱讀名著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原本,在筆者看來,中學生是應當讀名著的,這也是中學語文老師的共識。可是,作文收上來,有一篇讓筆者一驚,有喜歡,也有反省。《閱讀是自己的》這篇文章,記敘了自己的閱讀經歷,從小學到高中有幾十部乃至上百部吧,但沒有一本是語文老師眼裡的名著。
  • 中考語文之名著閱讀複習壓軸題精解
    【答案】(1)B(2)示例:《二十四孝圖》中魯迅對於「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引起強烈反感,他用此來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揭示了舊中國兒童可憐的悲慘處境。5.【2019年中考涼州卷】名著閱讀填空。
  • 2020年浙江省中考語文真題分類彙編:名著閱讀 答案版
    6.下面是網上流傳的關於我國四大古典名著的「戲說」請針對《西遊記》或《水滸傳》的「戲說」,寫一段評論性文字,闡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西遊:學的是皈依」,這種說法偏離了《西遊記》閱讀的核心價值。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固然可以有個性化的閱讀體驗,少數一心向佛的讀者,完全可以讀到皈依」,學到如唐僧一般的向佛的虔誠。但是這不能成為絕大多數讀者的學習價值。那麼,我們可以學什麼?
  • 《給孩子講封神演義》名著新解讀,培養孩子的深度閱讀和思維習慣
    在四大名著中,孩子們最喜歡的應該是《西遊記》,因為裡面的人物和情節最有趣,有神仙、妖怪、法術,還有各種打鬥場景,讓人看了好不快哉。喜歡《西遊記》的孩子一定也喜歡《封神演義》,除了有神仙妖怪和法術,封神演義還多了一些歷史題材和傳統文化在裡面,知識性更強一些。
  • 直擊兒童英語閱讀痛點 呱呱閱讀打造智能化解決方案
    然而在閱讀實踐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如把英語閱讀作為語言工具,忽略了英語思維的建立;英語讀物選擇無規劃、無持續性,不符合兒童閱讀習慣和閱讀水平等,效果反而事倍功半。針對這些問題,嘰裡呱啦出品的專注於兒童英語閱讀的呱呱閱讀APP在國內率先提出了一套針對3-12歲兒童的英語閱讀解決方案,幫助孩子規劃閱讀路徑、定製個性化、針對性智能閱讀規劃。
  • 英語啟蒙進階閱讀:「我的圖書館系列」詳細書單
    我的圖書館系列叢書《My Reading Library》分級系列,是英文國家兒童必選書目之一,也是USBORNE出版社的明星分級閱讀體系。成立於1973年的Usborne是英國著名的兒童讀物出版社,迄今40年,已發展成為全英國相當成功的少兒圖書獨立出版社。
  • 10部名著改編的電影,暑假和孩子看起來吧!
    很多孩子對閱讀經典名著不太感冒,事實上,我們還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培植孩子的閱讀興趣。把經典名著以及相關的電影結合起來,讓電影遇見書,培養孩子閱讀經典的興趣。 今天推薦的這個片單,都是世界名著改編的,即便拋開名著題材,電影本身也製作精良,很值得給孩子看。
  • 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能力,千萬不能馬虎~
    高爾基先生曾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一句話,幾乎每一個90後讀小學時,都在自己的語文課本上讀到過,我也一直記到了現在。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也曾經說過:「兒童的閱讀在孩子的生活中起著重大的作用。童年讀的書幾乎可以記住一輩子,影響孩子一輩子。」
  • 中考試題|名著閱讀1
    四、名著閱讀(6分)22.文學是生活的一面鏡子。文學作品所描寫的內容、塑造的形象、體現的思考等,都無不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請從下列作品中任選一部,就其一個或多個方面談談你的理解。(限60字內)(6分)《西遊記》《朝花夕拾》《簡·愛》《昆蟲記》答案:四、名著閱讀(6分)22.(6分)名著內容3分,生活關聯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