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不關心諾蘭的電影,我只想看他吵架

2020-12-15 勇哥de書舍

今天不聊電影,來吃瓜,一個關於諾蘭和華納兄弟的大瓜。

事件的起因是,12月3日,華納官宣了一份明擺著就是「搞大事」的決策。

搞事情的華納,與被華納搞的「受害者」部分名單一覽。

華納決定,明年北美上映的全部電影都將採取和《神奇女俠1984》一樣的「院線上映+流媒體」上線的發行方式。此舉被認為是對新冠疫情背景下的院線前景擔憂和院線預期收益過低,而採取的對策。

華納這個決定涉及的重頭作品一共有17部,其中包括甜茶主演的新版《沙丘》、備受矚目的《新自殺小隊》、基努·裡維斯參演的《黑客帝國4》、怪獸題材大片《哥斯拉大戰金剛》、《漢密爾頓》主創林聚聚的成名作《身在高地》電影版,以及溫子仁製片的《招魂3》等等。

一句話總結,華納2021年發行的所有院線片都會在其主打流媒體平臺HBO Max同步上線。最重要是,華納發布這份聲明前並沒有和任何上述電影的參與人提前商量過這件事。

12月8日,和華納長期合作的諾蘭針對這件事在《好萊塢報導者》上發布了一份前所未見的批評聲明。

諾蘭:謝邀,已經被氣死。

"It's very, very, very, very messy."

用了這麼多個very,是個人都能看出來諾蘭已經出離憤怒,諾蘭還說這個決策是華納對所有電影人的極大侮辱(insult)。

「我們行業中一些最知名的電影人和最大的電影明星們在晚上睡覺前還認為自己是在為最棒的電影公司工作,早上醒來就發現他們是在為最爛的流媒體工作。華納兄弟有一套很棒的機制,去把電影人的作品發行到各地,包括院線上映和家庭娛樂。而此時,他們正在將此廢除,他們甚至不明白自己正在失去什麼。他們的決策從經濟上來說就沒道理,即使最業餘的華爾街投資人也懂得『中斷』和『失調』的區別。」

雖然諾蘭這段話有些長,但基本表明了他的態度:華子,諾蘭哥對你很失望,並且很生氣,不好哄的那種。

至於為什麼諾蘭這麼生氣還是首個針對這件事發聲的名人,除了要代表廣大電影人表達不滿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華納把這個「無奈之舉」甩鍋給了《信條》。

《信條》是今年9月3日在美國上映的,因為疫情原因那時美國許多影院、尤其是大影市城市的影院尚不被允許復工,或者允許的上座率很低(目前仍未全面復工)。

現在《信條》全球票房3.6億美元,北美目前報5760萬美元。北美作為諾蘭受眾最廣的目標市場,這個票房成績確實很不理想。而《信條》製作成本高達2億美元,簡單來說,就是虧大了。

華納在回應批評聲明時就暗戳戳說這個決策有受到《信條》票房的影響。大意是連諾蘭電影都不能保證賣座,其他電影的院線收益只會更加慘澹,所以「為了更偉大的利益」才迫於無奈做出這種震驚業界的舉動。

針對華納這種又當又立的雙標行為,諾蘭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立馬就澄清說《信條》的北美檔期是華納的決定,諾蘭也沒有表達要讓該片在北美影院可以復工後馬上上映的願望。

諾蘭方還把矛頭直指華納的狼子野心——「這些全球頂尖的電影人全心全意努力工作數年的碩果,現在被華納當成了推廣流媒體而低價出售的廉價貨物。這是真真正正的誘餌推銷法,非常可恥,也絲毫不尊重電影人。」

面對這口迎面飛來的大鍋,諾蘭表示實力拒絕。

這種針對華納力推HBO Max的說法是有跡可循的。在八卦方面非常盡職盡責的《好萊塢報導者》在報導這件事時,就說華納傳媒內部和死對頭迪士尼私下溝通過,希望迪士尼也會跟隨他們,將旗下電影都放到流媒體首映。

迪士尼當然沒答應。既不會將全部電影都同步流媒,接下來亦會公布一批上映計劃片單,包括流媒體劇集,也包括院線電影,這被認為是和華納截然不同的不拋棄院線的傾向。

而且接受採訪的迪士尼相關人士還表示,即使迪士尼決定讓電影上線流媒體,肯定會先知會創作者們和其代理人,使此事進行得更順利。

反正就是,大家放心,華納這種缺德事,我們迪士尼絕對不會做。

話說回來,《好萊塢報導者》的配圖真的又好笑又精準。

目前這件事一直在持續升溫,不僅諾蘭,其餘電影人也陸續出來發聲表示抗議。因為這個消息,北美幾乎所有影院股價暴跌元氣大傷。目前最新進度是,美國導演協會已經在考慮正式抵制華納。

院線和流媒體的關係實在複雜,一時半會說不清。它們之間究竟是相愛相殺還是相輔相成,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其實全看你的利益偏向哪一方。

華納這個決策最致命的一點,是它實在過於殺人誅心。就像《Deadline》主編Fleming Jr.所言,他們本應該考慮疫苗出現、電影業復甦的可能性。

誰都知道未來無法預料,而華納就這樣簡單粗暴「預告」了未來一整年的行動,無非是對院線復興還心懷希望的人狠狠捅了一刀,空留一地心碎的玻璃渣。

如果這是一場不得不吵的架,不得不強硬的對立與切割,那我還是希望,諾蘭們能贏。

相關焦點

  • 諾蘭:我最喜歡的28部電影
    那真是一種靈魂出竅的體驗,從此我就成了庫布裡克的忠實粉線。我那時所有的朋友都愛看得不得了,我們並不懂,卻經常爭論不休。正是這種純粹電影的感官刺激,與所有年齡段的觀眾產生對話。人們會忘了孩子也喜歡,因為我們全都進入了宇宙飛船。」 「只要提及人類離開地球徵服宇宙,《2001:太空漫遊》多少是迴避不了的。」
  • 對生活絕望時我只想看電影,然後收拾心情重新出發!
    於是心情絕望時,我常拿出諾蘭的《敦刻爾克》看看,看完後便覺得自己那些「痛苦」,純屬無病呻吟。故事改編自著名的二戰軍事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諾蘭常被詬病不夠「奧斯卡」,只會龐雜敘事,不夠細膩人性。而《敦刻爾克》之後,諾蘭重新刷新了觀眾對他的認知。作為戰爭片,諾蘭劍走偏鋒,比起宏大的戰爭場面,他更注重人性本身:「個人在戰場上,生存比殺敵重要。即便生存殘酷,依然湧動人性光輝。」
  • 諾蘭電影的好,怎樣才能不辜負?
    今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不多,《信條》絕對算是一個。 這部9月份的好萊塢大片在上映之後,一直有著廣泛的討論度和熱度; 有人說看不懂,有人卻感嘆整部電影邏輯、結構的複雜跟精彩,兩撥人也各有爭論。
  • 英國人諾蘭,一個忠誠的「電影騎士」
    需要他上前調整時,他也只會走上前給演員一個溫和的小提示。他向來給演員很多自由,因為他對自己選定的人充滿信心。而諾蘭更多的堅持,則是他對電影追求真實的美學觀。這一點從未改變過。諾蘭小時候看電影,最喜歡的永遠是那些極具革新性同時又深海般能把人深深吸入的科幻片。比如啟蒙他導演夢的「偶像」雷德利·斯科特的電影。
  • 盜夢空間:電影上映後,網友認為諾蘭抄襲了《紅辣椒》,諾蘭不認
    《盜夢空間》電影幕後冷知識,和你可能不知道的事。誰知諾蘭不死心,還半開玩笑地跟貝爾聊天,說不著急等他拍完再合作,人家貝爾聽完直接拒絕了,說之後還有別的拍攝計劃,直接發了好人卡,你很好,可是我們現在不適合。還建議諾蘭尋找其他中意的演員來擔任男主。這個時候吧諾蘭想到一位關鍵人物,一位自己很喜歡但一直沒有正式合作過的演員,他就是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
  • 我對張玉環申請賠償22343129元一點都不關心,我只關心刑訊逼供的...
    除了申請賠償2200多萬元外,他還要求江西高院在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為他恢復名譽,消除影響。 2200多萬元。怎麼看都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但我說實話,對這數字我一點都不關心。不要說2200萬,哪怕後面再加兩個0,和我也沒多少干係。
  • 除了《信條》,諾蘭電影總是死老婆?戲外他零緋聞,31年愛一人
    今天,影小妹要和大家聊聊諾蘭電影裡常用的「亡妻」梗。下文有少量關於《信條》的【劇透】,還沒看片的小夥伴注意嘍~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成名作,是他的第二部電影《記憶碎片》。另一種解釋是,諾蘭希望用「亡妻」的方式,讓觀眾更能和片中的男主共情。諾蘭自己的解釋是第二種:「無論是復仇還是救贖,我總想給人物極端強烈的動機,奪走他們最愛的人就是我創作的工具,這是一種很能令所有人接受的角色動機。
  • 諾蘭電影深度解析!
    我,身為一名作家,自然也想挑戰一下自己的腦迴路極限。我們就拿諾蘭的電影舉個例子。諾蘭,他的電影普遍十分燒腦。拿《Tenet》(天能/信條)舉例。即3—1—2、3—2—1……諾蘭,則是在客觀時間的基礎上,玩轉敘事時間的高手。他想的不是如何講故事,而是故事如何講。信條,電影的第一步,則是把起因取走,接著,直接給你講結果,然後再給你講起因,帶入更多的結果,最後,帶入部分過程。
  • 是什麼讓諾蘭如此節儉地準備他的電影?
    說到華納導演,我相信你第一次想到的是中國導演溫子仁,其次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兩位華納導演在性格、氣質和導演風格上完全不同。雖然溫子仁是中國人,但他似乎沒有中華傳統美德的節儉精神,他的電影都是「大手筆」的費用。
  • 諾蘭《信條》裡男二的時間線全梳理 諾蘭的電影是如何玩轉時間線的?
    諾蘭《信條》裡男二的時間線全梳理整個電影講的其實就是一個正邪相對,主角最後戰勝反派的事情,但是因為逆時間這個設計的加入,讓整個電影精彩起來,而且我覺得與其說這個電影只有逆時間這個噱頭,角色都很單薄動機很簡單倒不如說這個電影就是諾蘭這個逆時間腦洞的舞臺,這就是他想展現的一切,他就是留下了這樣一個十分有趣的邏輯題目而如果那些陪襯的人物還有很複雜的性格和很有城府的話故事會變得太過於複雜
  • 諾蘭談《信條》:如果不搞出點兒新意來,我是不會拍的
    那麼,這部電影的故事架構究竟有哪些奇思妙想,又將玩轉出怎樣的新腦洞,取景和選角有什麼門道……不妨在看片前,先來聽聽諾蘭本人怎麼說。 關於主題 《信條》由克里斯多福·諾蘭自編自導,約翰·大衛·華盛頓主演,羅伯特·帕丁森、伊莉莎白·德比茨基、迪寶·卡帕迪亞、麥可·凱恩、肯尼思·布拉納等聯袂出演。
  • 不要因為是諾蘭就可以吹,電影《信條》真的沒看頭
    他來了諾蘭導演今年帶著他的又一部燒腦神作《信條》來了,講真的看諾蘭電影有點累,真的太燒腦了。就像前面兩部我最喜歡看的電影一樣,《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這兩部我不下看了三次上才算看明白了,而這次的《信條》前幾天在網上下載看了一次,直接覺得自已智商不在線上根本就看不懂,前面至少有那幾十分鐘的電影看得我想睡覺挺無聊且無趣。
  • 諾蘭時空三部曲壓軸之作《信條》來了 諾蘭:一遍看懂《信條》算我輸
    更激動人心的是,在今天凌晨,《信條》還舉行了「跨時空連線」中國首映禮,諾蘭攜主演線上現身,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五城的首映場觀眾進行映後交流,暢談電影臺前幕後的拍攝花絮
  • 這部電影,燒腦到你完全看不懂!諾蘭:這才叫藝術
    其實也不用我怎麼介紹了,因為這幾乎就是人手必備的一部電影了,但是,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地對他開刀,畢竟這可是最近的爆款,而且還是由大神級別的導演諾蘭來親手執導的,所以很多影評人都按捺不住心中的竊喜,都想著要對《信條》好好的深入分析一下,但是很多人最後還是和我一樣,都止步於此,因為《信條》真的太太難去分析了,說句真的,我是第一次見到這麼沒有邏輯,但是卻又讓人愛不釋手的電影
  • 《信條》中國首映 導演諾蘭:我不期待逆轉時空
    電影中,這位逆行投身終極大戰的特工主角甚至沒有姓名,諾蘭解釋,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將觀眾與主角拉到同一條時間線:「這樣大家在觀看電影的時候會更像是在感受『現在進行時』的故事,而不是在看已經發生過的內容。」能夠成為諾蘭新片的男主角,約翰·大衛·華盛頓直言這是自己演員生涯當中最值得興奮的一刻。
  • 看不懂諾蘭的《信條》?請收下這份觀影指南
    不過,首周末突破兩億的票房難稱理想,迄今較開畫下降0.5的豆瓣評分也漸漸呈現口碑兩極分化之勢,「門檻太高」「看不懂」等成為觀眾主要的吐槽點,演員秦昊更發文調侃:如果自己表示看不懂,會不會被質疑智商問題。從《盜夢空間》到《星際穿越》,向來標榜高概念的諾蘭似乎從未對觀眾這麼「不友好」過。看不懂《信條》,到底是觀眾「腦力值」不夠,還是導演故意「刁難」呢?
  • 信條主演採訪,演員自己也看不懂劇本,諾蘭的電影得看30遍才懂
    反派的扮演者肯尼斯回憶他讀到《信條》劇本時,感覺就跟自己是第一次讀劇本一樣,他非常激動,心臟砰砰跳,像是喝了50杯咖啡一樣,同時他自己也和驚訝,因為這是他從業以來演的最黑暗的角色。在第一次觀看電影時,他想起來自己對諾蘭說的話:你讓我懼怕我自己,這真是種靈魂出竅的感覺。
  • 諾蘭導演《TENET》是一部失敗的作品嗎,電影想講述什麼
    但是這並不能作為《TENET》是一部失敗作品的標籤,很顯然《TENET》沒有做到傳統電影給你的感覺很多人看完很不舒服;《TENET》是一部完全諾蘭風格的電影。
  • 十年後的我,對今天的我,想說的什麼呢?
    不長也不短,足足佔了人生十分之一。十年時間多嗎?不多也不少,總之捨不得丟掉。十年時間夠嗎?遠遠不夠,擁有再多十年也不夠。過去的十年滿意嗎?還行、有少許遺憾。未來十年你有何打算呢?嗯!這是個好問題,我要好好想一想。十年後的我想告訴今天的你。
  • 諾蘭《信條》發布最新預告,今天必須吹爆這個男人!|百家故事
    就這樣,斷斷續續拍了一年多,才有了今天這部《追隨》。《追隨》片場照如果看過這部電影你會發現,諾蘭獨具個性的電影風格,從那時就已經有了雛形。諾蘭也一躍成為當今為數不多極有話語權的導演。在好萊塢,能夠在拍攝手法和藝術完整性上不作任何妥協和犧牲的導演,寥寥無幾。而諾蘭能達到今天的高度,背後毫無運氣可言。他一不靠權力,二不靠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