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車展上全新第八代高爾夫的到來,徹底點燃了合資緊湊級兩廂車的熱度,無論是全新數位化噱頭,還是市場關注度和競爭力,第八代高爾夫都算得上是香饃饃。那如果說在這個市場中找出一個對高爾夫8形成威脅的對手,東風日產騏達算一個,是消費者在購車時習慣對比的兩款車型。
雖然騏達在緊湊級兩廂車市場十分低調,但自上市以來也累計交付超150萬輛,從這個數字中便可以看出它在市場中的口碑與消費者對它的信賴程度。接下來我們從外觀、空間、配置、動力、安全幾個維度來對比一下這兩款車,看一下究竟誰更香,更適合持幣待購的消費者。
外貌協會:高爾夫洋氣,騏達更實用
說到外觀,「外貌協會」天生眼光毒辣,觀察入微,看車極準。從整體來看,高爾夫8和騏達兩款車走著截然不同的兩個路線。高爾夫8走前衛設計路線,步子跨的大,看得出路子蠻野的。
而2021款騏達遵循的是日產一脈相承的V-motion設計,且更加著重於打造實用性。細節方面,2021款騏達增加了雙拼色車身,讓新車擁有了更時尚的外觀感受;鯊魚鰭天線、黑漆車門後視鏡、LED日間行車燈、鍍鉻門把手等現代化元素的加入,以及紫黑撞色內飾,使車型看著更富有活力。
高爾夫8
新騏達
全新高爾夫8的外觀也實現全面換代,全系標配LED頭燈,頂配車型支持選裝矩陣式頭燈,主攻時尚感以及年輕化的用車氛圍,德系味依舊很濃,而且車身顏色也比較單一。總之,春蘭秋菊,各有千秋。消費者可以看個人的用車需求,看是需要個性前衛,還是願意追求踏實穩重與實用性。
內飾設計:高爾夫主打數字內飾,騏達更顯人性化
說到車輛舒適性,日產車型可是有口皆碑的存在。先看車輛尺寸方面,騏達長寬高為4393x1766x1539mm,軸距2700 mm;高爾夫8長寬高的數據為4259×1799×1452mm,軸距2637 mm,前者在車長和高度以及軸距方面均領先於對手。軸距上的優勢在實際體驗方面有明顯體現,騏達的乘坐空間更大,乘坐舒適性也更佳,這是日產品牌一貫的優勢。
高爾夫8
新騏達
重要的是,騏達逆天的後排空間並不是通過縮短坐墊長度帶來的,而是通過出色且合理的布局來實現內部更寬敞的乘坐空間,而且日產移動大沙發的稱號不是白給的,騏達延續了日產車型一貫出色舒適的乘坐感受,無論前後座椅都能為駕乘者帶來全方位的承託,即便長時間乘坐也不會疲憊。同時從數據上看,高爾夫8的後備廂容積為380升,而騏達的後備廂容積則為435升,毫無疑問,騏達在日常出行中能夠帶來更出色的儲物空間。
進入車內,主打數位化的高爾夫8著力營造的是科技感,全液晶儀表和懸浮式中控屏的搭配是十分搶眼。只是車內沒有實體按鍵,都集成在屏幕當中,採用全觸控式,用起來有些不方便,且容易分散注意力,增加誤觸的風險。
高爾夫8觸控式屏幕
還好2021款騏達採用的是機械式旋鈕,更有利於操作。而且騏達在追求實用的同時,也提供了足夠多的科技配置來武裝自己,比如說騏達從次頂配車型便開始擁有遠程啟動、行車記錄儀、OTA升級等互聯配置。通過手機遠程啟動車輛,可以提前預熱預冷,不管是酷暑還是寒冬,絲毫不懼,非常人性化。
新騏達附加機械式旋鈕
而高爾夫8即便頂配版車型,也並不能實現實時交互、遠程啟動等功能,由此可見,它在智能互聯方面還是噱頭更多,誠意不足。可以看來,更注重家庭實用性的騏達在智能互聯方面,也略佔上風。
同樣價位之下:寧選騏達,不選高爾夫8
在駕駛感受方面,2021款騏達採用了更加高效與注重性價比的1.6L自然吸氣發動機,平順度以及舒適度佔優。而高爾夫8配備了兩款渦輪增壓發動機,分別是1.2T以及1.4T,騏達的1.6L發動機功率介乎於兩者之間。
高爾夫8發動機
同時2021款騏達配備了DIS燃油雙噴射技術和雙C-VTC技術,保證了燃油燃燒更加充分。在合適的一個轉速區間,都能保證它的一個燃油經濟性。而且從後期的保養程度上來講,騏達只需要加92號汽油,高爾夫8需要加注95號的汽油,也就是說,買騏達後期養護成本會比較低。
新騏達發動機
安全性方面,2021款騏達擁有多項主被動安全與智能互聯配置。包括全套的4大主動安全系統(IEB+LDW+BSW+CTA),這些配置在日常駕駛中可以在電子輔助系統的幫助下讓出行更加安全,帶來更輕鬆放心的駕駛體驗。而且騏達從次頂配車型開始就已經全系標配併線輔助等功能,這些在高爾夫8上只有頂配車型才配備,並且車道偏離預警還是作為選裝配置出現。
高爾夫8
新騏達
對於持幣待購的消費者,以15萬元以內預算來看,選擇高爾夫8隻能是1.2T,這款發動機無論是口碑還是成熟程度,都不如騏達深耕多年的1.6L發動機。騏達全系車型售價區間在9.99-13.59萬元,市場中還有一定的優惠幅度,15萬元的購車預算完全遊刃有餘。
總結:
不得不承認,高爾夫在歷經七代之後如今的高爾夫8玩數位化概念,噱頭很足,但難免華而不實。相反,東風日產騏達同樣是經典車型,卻勝在穩打穩紮,它擁有的大空間、豐富的主被動安全配置、平順的駕駛感受以及出色燃油經濟性和更高的性價比,更值得消費者買單。如果是你,會選擇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