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學習拼音錯誤百出,家長焦頭爛額,老師建議先把錯誤分好類

2020-12-25 小學語文學習

孩子進入小學校園,語文學習遇到的第一道坎就是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是小學生識字、閱讀的基礎,是規範小學生普通話的有力保障。但是很多孩子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進一步影響著小學生的識字、閱讀和普通話。許多家長為此焦頭爛額。

我們要清楚的知道對於小學一年級孩子來說,對於拼音的學習要求:「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拼音,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明確了這個要求之後,我們需要把孩子出現的問題分分類,然後再對症下藥:

01部分單韻母、複韻母的發音不準確

兒童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受發展水平制約,小學一年級學生對事物的感知不夠精細,對精細動作的控制能力也比較差,在拼讀發音過程中總是難以控制口腔、雙唇、唇齒,對提唇、努唇、碰唇、閉唇、唇齒輕咬及口腔內的捲舌、饒舌等動作協調不好,產生發音不準的問題。

通過大量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的課堂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在漢語拼音發音方面,一年級小學生還不能準確掌握部分聲母、韻母的發音,特別是一些容易混淆的單韻母、複韻母的發音,如:a、ai,e、ei,u、ui,ü、ün。

02部分拼音的聲母和聲調出現錯誤

兒童的語言是在個體和環境相互作用中、尤其是人們言語交際中發展起來的。很多地區和家庭會出現南北方言的交匯,特殊的方言音系使部分分聲母和聲調與標準語音形成一定的偏差,小學生生長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方言語音環境中,他們對方言語音具有鮮明的認同感,導致這樣環境的小學生對漢語拼音的學習普遍存在一定的問題。

通過對於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課堂教學的觀察發現,如果家庭中存在著講方言的影響因素,小學生在拼讀上普遍存在著「平舌音」和「翹舌音」不分的問題,如zh 和z、ch 和c、sh 和s;而對一些聲母,如n 和l、sh 和f、h 和f 的讀音出現相互混淆,造成本地區小學生的口語與書面語明顯存在不一致現象,如,把困難的「難」讀「lán」,「書」讀作「fū」,「樹」讀作「fù」等等。

03對音節的認讀和拼讀能力差

受發展水平制約,小學一年級學生在整體認讀音節和拼讀音節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是認讀音節能力差。在開始學習拼音時,很多小學生能記住拼音,但讀出來常常出現「心是口非」的錯音現象。課堂觀察發現,一年級小學生經常把yin 讀成ying、yi,把ye讀成yue、yun、yie 等等。其次是拼讀音節能力差。課後教師訪談得知,一年級小學生經常把整體認讀音節當成拼讀音節來讀。比如yuan 是整體認讀音節,要求直呼,而拼讀則是錯誤的,但多數小學生難以掌握,總是將其當成拼讀音節來讀,結果拼讀成y-u-an,這些因素都將會影響到他們的普通話水平。

04拼音的書寫不規範

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一年級學生的骨骼肌肉發育還不夠完善,他們的手腕、手指對精細動作的控制能力還比較差,拼音書寫過程中對用筆的方向、力度、彎曲度等把握不好,造成了拼音書寫的不規範。

仔細分析,會發現原因如下:

一是由於小學生粗心大意,在書寫帶有圓弧、曲線筆畫的拼音時,往往只關註明顯的主幹筆畫,而忽視書寫細節,造成對一些拼音,比如p 與q、b 與d 在書寫時出現混淆。二是小學生不能嚴格按照漢語拼音「四線三格」的規範要求進行書寫,導致拼音的書寫位置不規範,如對「h」的書寫需要佔上兩格的位置,而「n」的書寫只要佔中格,一年級小學生常常把兩者誤寫到同一格的位置上。

05拼音學習不得要領

受認知發展水平制約,小學一年級學生對漢語拼音的學習還不得要領,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課堂上簡單重複「跟讀」。一年級小學生對漢語拼音並沒有較深入的認識,課堂上只是跟著教師簡單地重複朗讀,由於拼音學習不得要領,他們對一些字母音節,特別是那些整體拼讀音節、複韻母音節或聲調的掌握不夠準確。

二是不能及時鞏固練習。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年級小學生是以直覺、形象思維為主,對於這些抽象的、無意義的拼音符號學習,他們常常是學得快忘得快。

很多時候小學生的課堂拼音學習方式比較單一,他們先是跟隨教師讀,然後按照教師要求進行書寫,完全是「讀讀—寫寫」的學習方式,如果不及時進行鞏固練習,他們對拼音的學習就會成為「小猴子掰棒子」,學著丟著,到頭來一場空。

相關焦點

  • 小學生看拼音寫詞語笑料百出,老師:把你家長叫過來!
    小學生看拼音寫詞語笑料百出,老師:把你家長叫過來!平時語文考試的第一大題總是看拼音寫漢字,之所以把這個題寫在試卷的最前面,因為它看起來沒有難度,學生們看到也很親切,太簡單啦,以免孩子們剛開始做題就失去信心,備受打擊。
  • 小學生考試得100分,卻遭家長質疑,明明有錯誤為何老師沒發現
    今天我們來分享的內容就是小學生考試得100分,家長卻質疑老師,這麼明顯的錯誤為何沒發現。 家長覺得很不解,明明有錯誤,為什麼老師會給出100分的成績呢?
  • 一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複習考試,老師:錯誤非常可惜
    :錯誤非常可惜。本學期一年級語文的學習,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很快新課文就要學完,即將進入期末複習階段了。期末複習要怎麼做呢?除了複習書本上的知識外,老師會要求學生將前面考過的單元考試以及期中、綜合考試的試卷拿出來進行複習。因此,同學們要將前面考試過的試卷保存好。
  • 這些語文「好習慣」影響成績?語文老師:家長被誤導了趕緊改吧
    老師建議的方式,就是家長陪伴學習,家長直接告訴孩子字詞的意思。我聽到家長這樣說,大為震驚。作為語文老師,教給學生使用工具,更好地為語文學習服務,是教學基本原則。小學階段從拼音的學習到字典的查詢,都是為了讓我們的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怎麼會是浪費時間和低效的語文學習方法呢?拼音是識字工具,學會了拼音我們就能認識更多字。
  • 「姑娘(niáng)拼音,我娃哪錯了」,家長別跟老師急,當心打臉
    輔導孩子寫作業是很多家長的噩夢,孩子做作業時不認真的態度以及題目的刁鑽,都讓家長難以招架,尤其是小學生,輔導起來更困難。大部分家長認為小學生的作業內容簡單,自己能很輕鬆應對,但現在課本不斷改革,家長對小學的知識也比較模糊了,很多細節上可能未必能給孩子正確的指導,比如拼音。
  • 作業字寫太大被老師批註噁心 害怕孩子不懂標了拼音……家長看到後...
    作業字寫太大被老師批註噁心 害怕孩子不懂標了拼音……家長看到後氣憤不已時間:2020-01-09 18:2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作業字寫太大被老師批註噁心 害怕孩子不懂標了拼音家長看到後氣憤不已 臨近年底,學生們即將迎來令人期待的寒假,當然,還有期末考試。
  • 小學生作業錯誤滿篇,老師看完都要「哭了」:我真的教不了你了
    01小學生作業錯誤滿篇老師被氣哭了小張是一個90後,大學畢業以後她就來到了當地的一所小學當老師,不過,小學的教學生涯和小張想像得完全不一樣2、 沒有好的書寫習慣有一些家長在發現孩子進入學堂後,寫字的姿勢和方法都不正確,但是他們卻忙於工作,根本沒有太多時間去管教。有的甚至放任孩子去按錯誤的方法來寫,久而久之孩子丟掉了好的書寫習慣,最後在寫作業時就會敷衍了事。
  • 語文94分,小學生語文考試組詞被扣1分老師人才,太早熟
    隨著現在信息越來越發達,小學生們早早地也接觸了不少網絡信息,而且不少內容對於孩子的學習並沒有好處,比如說早戀呈現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不少小學生就已經開始寫情書,真的讓很多老師和家長頭疼不已,有的孩子竟然在語文考試卷的作文上寫情書,家長看完拿棍打!老師:感情太豐富!
  • 一年級拼音學習要點、易錯點,家長早知道,及時糾錯,讓孩子領跑
    一年級拼音學習有哪些要點和易錯知識點?家長提前了解,能給孩子正確指導、及時糾錯,避免養成錯誤的拼讀和書寫習慣。【學習方法建議】一、學新不忘溫故。孩子在完成了老師布置的當天作業後,最好在家把上一課所學內容進行複習。讀一讀、寫一寫,時間安排5-10分鐘就可以。
  • 小學生二年級語文隨堂測試,錯誤百出,這兩道題就連學霸都不會!
    小學生二年級語文測試,錯誤百出,這道題能做對絕對學霸無異了!今天分享給大家的是我們自己班級裡的隨堂練習試卷,這套試卷是我們辦公室語文教研組的老師集體出的,有些問題的難度相對來說有點大。並不是故意為難孩子,我們是想通過這套測試捲來看一下孩子們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
  • 小學生99分試卷火了,卷面讓老師不舍打叉:總覺得哪裡不對
    小學生99分試卷火了,卷面讓老師不捨得打叉:總覺得哪裡不對一個人若是能夠寫就一手好字,如此必定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這是因為一手好字不單能給人好的印象,對於個人而言也會極大地提升自己的自信心。而對於小學生來講,一份工整美觀的卷面也會給自己加分不少。前段時間,有一位小學生99分的卷子火了。
  • 「拼音不會就算了,會認字就行」「拼音只不過是學習生字的工具」
    有的家長說:「拼音不會就算了,會認字就行。」;有的教師認為:「拼音只不過是學習生字的工具。」這兩種聲音源於:孩子學拼音家長難輔導,教師拼音難教會!教材未改版之前,孩子入學就碰到了攔路虎——學拼音,家長輔導容易出現錯誤,爺爺奶奶根本就不會教,老師教會拼音要花去半個學期的時間,仍是有學生難過關。雖說部編本教材略有改動,第一單元安排的是識字教學而不是拼音教學,但是學拼音的困擾仍是少不了。
  • 小學成績太差老師建議「留級」,家長該不該聽?老師都是好心勸阻
    小學連續三年數學成績低於50分,老師建議留級小學主要學習數學、語文、英語三大主科,語文和漢語都是基礎的拼音、漢字和字母,沒什麼含金量,只要認真都能會,而有一定難度的就是數學了,有一定的簡單運算,現在小學數學題都比較彎彎繞繞,沒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很難學好。
  • 孩子下學期上一年級,作為家長該怎麼幫助孩子學習拼音部分
    9月份,就又有一批小朋友告別幼兒園,走進小學校園,成為一名小學生了。有的家長聽別的家長以過來人的身份介紹,說一年級的拼音很難學,老師還講的很快,孩子根本就學不會,還是趁現在趕緊給孩子補補拼音吧。我今天就來給大家談談這個問題。我打算從這麼幾個方面談。
  • 小學生暖和(nuǎn huó)拼音被判錯,家長怒懟老師:「哪錯了?」
    可老師卻說:「題目最後問的是老師收到多少朵,這也就代表單位名稱應該放前面,這樣計算過程才會更嚴謹。」其實類似這樣較真的老師不止老董經歷過,前段時間好友姍姍給上小學的兒子輔導拼音時也遇到過這種情況。當時兒子的作業中有一題是給「暖和」寫上拼音,兒子寫的是「nuǎn huó」,卻被老師判了錯。
  • 「先識字」和「先學拼音」的孩子,入學後有差別,尤其是這3方面
    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家長都問:孩子是應該先學拼音還是先識字呢?一、學習拼音的效果不同二三十年前,家長對英語啟蒙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學齡前和剛上小學的孩子很少有學英語的,所以大部分的孩子是先學拼音、再學漢字,最後學英語。
  • 初學拼音前後鼻音不分,語文老師用3招,巧妙讓學生理解發音規律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不光是初學拼音的小學生,不少成年人也都是前後鼻音不分。更有的因為方言發音規律,分不清楚n和l,捲舌和翹舌音的現象。發音不準,可能不太影響我們日常的語言交流,但是對小學生語文學習是影響很大的,不理解發音規律,考試的時候,基礎題經常失分。初學拼音的小學生,分不清en和eng、in和ing其實也很正常,家長如果拼音發音準確可以按照小島老師的方法輔導孩子,如果家長的讀音也不準確,建議還是交給老師多練習準確發音吧。
  • 漢語拼音,幼兒園「不能教」,小學「一帶而過」,家長有苦難言
    再過幾個月,一批幼兒園大班的寶寶們就要步入小學了,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小學生了。該不該讓孩子提前學習漢語拼音和簡單的數學,讓很多家長猶豫又犯難。同事琳琳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7歲的兒子上一年級半年多了,無論是語文還是數學成績都不是很理想。
  • 老師說孩子學習挺努力,你以為是表揚,聰明家長卻參透了老師的話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臨近考試,家長們都想和老師多溝通兩句,可是老師卻把家長群禁言了。是不是老師都不想和家長多說一句話呢?家長該如何跟老師溝通,才能套出孩子在學習上的不足?家校溝通本是一件簡單點的事,卻被互相不信任的家長和老師相互揣摩,變得很複雜。
  • 小學生「0分試卷」火了,答案看似無釐頭,仔細想想卻又不無道理
    小學生「0分試卷」火了,答案看似沒道理,仔細想想卻挑不出毛病:在網上有這樣一組小學生「0分試卷」火了,孩子們給出的答案多種多樣,和我們小時候的答卷方式完全不同。確實,孩子這樣答題曲解了出題人的意思,所以老師給判為錯誤了。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想想的話,好像也沒什麼大問題,因為孩子確實也有倒著寫數字。而接下來我們要看的這道題,是一道看拼音寫漢字的題目。出題人給了[zǔ lán]的拼音,本意是想讓孩子寫「阻攔」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