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明代青花瓷器的頂峰階段作品——永樂、宣德青花瓷器!

2020-12-22 江蘇石渠寶鑑

永樂、宣德青花瓷器被後人推為明代青花瓷器之冠。其所使用的青花料既有國產料,亦有進口料,但最具時代特徵的則是使用進口「蘇麻離青」料描繪的青花瓷器。其釉色白中閃青,釉面常泛橘皮紋,圖案呈色濃豔,常有洇散現象,有如中國傳統水墨畫。

永樂官窯青花瓷中目前僅見壓手杯上署有青花篆體「永樂年制」四字款,款識署於杯內底心。宣德官窯青花瓷則多署青花年款,但落款位置不固定,或署於內外底部,或署於器身其他部位,素有「宣德年款遍器身」之說。

內外均繪青花紋飾。杯心有葵花一朵,花心署青花篆體 「永樂年制」四字款。外壁口沿下繪朵梅,腹部繪纏枝蓮紋。壓手杯是明代永樂時期景德鎮御窯廠創製的新型瓷杯。此杯製作精細,形體古樸敦厚,青花色調深翠。

明代永樂青花壓手杯是明代瓷器中能與文獻記載相互印證的一種實物,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明人谷應泰撰《博物要覽》一書中特別提到了這種杯,在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中,此種品質精良且帶有永樂年款的壓手杯,據目前掌握的資料看,僅故宮博物院收藏有4件。

瓶唇口,長頸,球形腹,平底。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纏枝蓮紋和上仰變形如意頭紋,其內繪花蕾。腹部為纏枝花卉紋。素底無釉。肩部青花楷體「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橫排款。此器形體高大端莊,紋飾細密嚴謹。

明代是中國青花瓷器生產的黃金時期,而宣德朝則是明代青花瓷製作的頂峰階段。宣德年間使用的青料大部分是「蘇泥勃青」料,青花上有金屬光澤的黑斑,成為宣德青花瓷器的重要特徵;國產青料青花發色淡雅,少有暈散和結晶斑。這件宣德青花天球瓶上的青花色澤淡雅,當為使用國產青料描繪而成。

青花藍查體梵文出戟法輪蓋罐, 罐直口,豐肩,碩腹,平底。口上有凹槽。肩部有8個長方形出戟。胎體厚重。釉色青白。青花濃豔並有黑疵。通體以青花為飾。罐身分層繪海水、八吉祥、藍查體梵文及蓮瓣紋。

罐附圓蓋,蓋面中央書一藍查體梵文,周邊繪4朵雲紋,間以4個藍查體梵文。蓋之外壁飾海水紋。蓋內頂面雙線圈內繪一周9個蓮瓣,每個蓮瓣內均書一藍查體梵文,中央雙線圈內橫書「大德吉祥場」五個篆體字,與罐內底面同樣的五字相對應。

蓋內9字中,有5字為五方佛中的五佛種子字,另4字分別代表前四佛雙身像中的四女像種子字。罐外壁中間一周梵文為密咒真言,其上下各有8個相同的梵文,代表各方佛雙身像中的女像種子字。此種文字組合圖案被密宗信徒稱為「法曼荼羅」。

青花海水紋香爐,爐闊口,短頸,鼓腹,下承以三象腿形足,肩部置兩朝天耳。內施白釉。外壁通體繪海水江崖紋。此器與青海省博物館藏「大明永樂年制」款銅爐器形相似。其形體碩大,青花色澤濃豔,暈散明顯,凝結的黑斑密布於紋飾中。

紋飾寓意江山永固。能夠燒造如此有氣魄、紋飾精美的瓷器,反映出當時景德鎮窯工高超的制瓷技藝。明永樂、宣德時期瓷器上的海水紋通常有起伏相疊的波浪及湧起的浪花,其裝飾性比元代大大加強。

相關焦點

  • 瓷器天下-明代瓷器特點
    明代各時期瓷器都有其各自的特點。明代瓷器不僅僅是青花瓷器,彩瓷器也大力發展。景德鎮的瓷器主要是以青花瓷器為主,還有釉上彩、釉下彩、鬥彩、單色釉等精美瓷器。二、明代洪武時期瓷器特點明代洪武時期,景德鎮的青花瓷器色澤偏於黑暗,紋飾上更趨於清淡素雅的風格,而不是紋飾繁褥之風,且多留空白地。主要的瓷器器物造型有碗、盤、罐、瓶、尊等等。
  • 明清瓷器:明代晚期的青花瓷器未來升值潛力巨大!
    瓶子除底部外,通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肩部和脛部有暗刻弦紋,口沿下為青花裝飾倒蕉葉紋。蕉葉中莖留白,大小錯落的布局都是崇禎時期典型特徵。瓶腹部青花繪人物故事圖,正面人物頭戴梁冠,蓄長髯,身著寬袍大袖,手持笏板;身後小廝戴頭巾,著短袍,手持扇;身前小廝手持傘蓋,顧首回望。畫面青花發色淡雅,筆意流暢,人物生動,是崇禎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 明萬曆青花瓷器殘片 富有時代特色
    品鑑專家:楊潤先(國家古陶瓷研究會會員、文化部評估委員會委員)委託人:高先生今天我帶來的是一片明代碟子的底部碎片,請專家給予品鑑。專家鑑評:我國制瓷歷史源遠流長,而古代瓷器保存至今難免破損,留存的瓷器殘片具有考古和收藏意義,因為瓷器就算破碎,其時代、造型、胎質胎色、釉質釉色、彩料呈色、紋飾特徵、燒制工藝以及款識花押等,都能通過瓷片窺一斑而知全豹。瓷片與整器相比價格相對低廉,造假也會相對較少。
  • 瓷器鑑賞:仿品青花浮淺,繪畫不夠嫻熟!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瓷器篇(2020第229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瓷器鑑賞:藏友諮詢:海外回流青花筆筒很遺憾,您發來的這件青花鐘馗畫面筆筒是件現代仿品,其意在仿製明朝崇禎時期的風格特徵。
  • 看紋飾斷代,明代瓷器與清代瓷器紋飾區別在哪?
    洪武釉裡紅纏枝牡丹紋碗 明代瓷器的繪畫方法有別於清代的瓷器繪畫方法,所以這也是我們判斷和區別明清瓷器的重要手段,若你手上有珍貴藏品困於出手,想找正規拍賣平臺運作,
  • 這個大明宣德年制的青花蟋蟀罐上面畫的是什麼神獸啊?
    手裡有一個大明宣德年制款的青花瓷神獸雲紋的蟋蟀罐,自己也看不明白。這個青花瓷器上面的繪畫圖案,怎麼看咱也看不出來上面到底繪畫的是一個什麼神獸,還請廣大的瓷器愛好者們幫忙給看看謝謝。瓷器上了蓋子繪畫的是什麼神獸呢?瓷器感覺是一個養蟋蟀的罐子。瓷器的蓋子裡面有六字楷書款:大明宣德年制
  • 永樂青花瓷不可仿製的四大鑑定特點
    青花瓷器起源於唐代,從元代時期開始工藝成熟並盛行,明太祖時期百廢待興,制瓷業徘徊在低谷,明朝永樂時期國泰民安,經濟也有所發展,瓷器製造業開始步入正軌,青花瓷開始迎來又一春,在元代青花瓷器主要用於出口,國內市場數量較少,這時期關於青花瓷的文獻記載還沒有,然而從明朝永樂開始,青花瓷器的製作已經逐漸成為景德鎮瓷器生產的主流,永樂時期景德鎮青花瓷在元青花的基礎上有所繼承和創新
  • 瓷器鑑賞:雍正·青花纏枝花卉盤,表面光澤靈動,估價3萬元
    瓷器鑑賞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青花纏枝花卉盤,請老師鑑定新老,估價,謝謝!鑑定結果參考:藏友您好,您發來的這件細砂底青花纏枝花卉一束蓮紋弧腹盤是一件清朝雍正時期生產的真品。其呈現弧腹、唇口的造型,青花發色顯得較為清雅,勾描紋飾的線條較為纖細,但是青料在釉層底部呈現的狀態較為沉穩,富有層次,整體畫面顏色效果淡雅宜人,呈現的效果富有美感。
  • ...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展」在故宮博物院景仁宮展出
    景德鎮是明、清兩代專門為宮廷燒造御用瓷器的產地,紫禁城則是這些御用瓷器成品的使用地。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品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所藏明代御窯瓷器不但數量多,而且質量精,與景德鎮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傳世與出土明代御窯瓷器對比展,可謂珠聯璧合。
  • 瓷器鑑賞:氣宇軒昂的《乾隆·青花五彩龍紋碗》,市場參考價5萬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516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直徑15.5cm,一處掉粘崔凱老師鑑定回覆:藏友您好,您發來的這件底部落有"大清乾隆年制"青花六字篆書款識的青花五彩穿花龍紋碗是一件乾隆本年生產的官窯真品。其底部款識字的間架結構書寫的非常挺拔,青花發色明澈豔麗,青料在釉層底部的沉穩度呈現較好,且線條行筆的書法韻味呈現較好,字裡行間氣韻貫穿,底部露胎部分胎質較為堅實,胎體具有糯感,釉層質感較為瑩潤,青花發色非常豔麗。
  • 景赫堂:底款看康雍乾三代瓷器特點
    清朝是中國瓷器史上的「集大成」期,在吸收了前朝數代精湛的技藝後有所突破。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清代瓷器製造的頂峰,以品種繁多,千姿百態,造型古拙,風格輕巧俊秀,技術上講究精工細作,不惜工本而聞名。康熙早期的瓷器,康熙早期無款居多。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瓷器鑑賞
    青花在中國元代中期,也就是十四世紀左右,已達精美地步。但元末明初一度衰退,色彩灰暗。直到十五世紀的永樂、宣德,青花瓷藝又再度鮮豔的色澤,廣受好評。因此,永、宣的遂成後世仿製對象。永樂青花依文獻所說,採外來青料,俗稱蘇泥勃青。
  • 明清御窯青花瓷作的最高水準:明永樂青花折枝花果紋梅瓶
    如永樂初「欽命中官一員,特董燒造」,中官苦心竭力,無不用命;另一方面還得益於優質的青花原料「蘇麻離青」的再度傳入,相對於國產青料,蘇麻離青著色沉穩,發色濃麗,品質極高。因此永樂瓷器,特別是青花瓷器,堪稱明清御窯之典範,備受追摹。後世文人謂之「發古未有之名品」。
  • 大英博物館中館藏中國瓷器欣賞
    中國明代的工匠採用拜佔庭工匠的景泰藍製作技巧,並於15世紀早期改進了這項技術。通過瓷壇頸部的題字,可以看出這個瓷壇是御用匠師們為宣德皇帝打造的。明代景德鎮的工匠們製作的青花瓷,其形狀和裝飾與皇家工廠出品的瓷器一模一樣。 宣德皇帝很可能下令在紫禁城內使用這種瓷壇。色彩亮麗的景泰藍瓷器在宮廷中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龍翔九天」與龍紋變遷,長沙博物館展元明清御用瓷器
    明永樂 青花纏枝蓮紋壓手杯此外,展覽特別遴選了兩件明成化鬥彩雞缸杯等諸多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龍紋御用瓷器,25件永樂、宣德、空白期、成化、弘治時期的龍紋瓷器標本,呈現景德鎮御窯瓷器之概貌。元代青花瓷器燒造成功,瓷器上龍紋數量大增。作為龍紋體態輕盈、矯健威猛、野而不馴,多為飛天狀,以喻其歡騰四海、廣布甘霖。
  • 以朱為貴:紅釉瓷器圖鑑
    在百花齊放的中國瓷器史上,有這麼一種特別的存在。它不與青花爭藍白輝映,也不與鈞瓷奪繁複繽紛。縱然全身純淨一色,但自有一派「濃妝淡抹總相宜」的氣度。它就是單色釉。追溯尋源,中國瓷器的釉彩始於單色釉,顧名思義通體僅一種釉色的瓷器。
  • 明清醬釉色瓷器是對宋代定窯紫定的致敬
    元明醬釉瓷器不溫不火醬釉瓷器在宋代得到了幾大發展,很多宋人都喜歡收藏紫定瓷器,而且紫定非常少,異常珍貴,但是在元代基本沒有聽說過醬釉瓷器,自明代洪武時期就燒造醬釉瓷器了,但是一直默默無聞,直到明代中期才有大量醬釉瓷器出現,所以很多人以為明代醬釉瓷器燒造於明代中期,其實明初就已經開始燒造了。
  • 瓷器收藏知識:郎窯紅和祭紅到底有什麼區別?
    #瓷器鑑賞#郎窯紅,在1300℃以上的高火度還原焰中而成,是清康熙朝仿明宣德寶石紅釉時所創燒的一種別具一格的高溫銅紅釉。「從配合、工藝、燒成等情況推測,當時並不是有意識地創造此種色釉,很有可能是仿明代祭紅之寶石釉,只因釉料配合、釉層厚度及燒成制度控制不當,以至形成了另一種流動性甚大,具有大片裂紋、色調最為鮮豔的郎窯紅釉,因它別具風格才不惜工本的大量製作,其中當有不少好的產品,因而更加獲得了人們的讚賞,並稱之為寶石紅」。
  • 世人只知成化有鬥彩,卻不知成化青花的美,圖解成化青花幾大鑑定
    成化一朝,瓷器以鬥彩聞名於世,胎釉俱精,故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一說。所以,成化窯瓷器,不論官窯還是民窯,其釉質都是明代最好的,如玉如脂。多數時候一看釉面,就能知道真偽。圖為故宮博物院藏的青花九龍鬧海紋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