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人生的精髓,全藏在這三個簡單的字裡面,希望你全擁有

2020-12-12 小可可娛記

《易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

中國歷史上下幾千年,因為《易經》而成就的傑出人物也非常多,比如:周文王、姜太公、孔子、孟子、劉伯溫、諸葛亮等等他們精通《易經》;在現代社會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曾仕強,一個沉迷《易經》,分享《易經》的學者。

沒讀過《易經》的人,第一時間覺得《易經》是一本算命的書,這種看法是大錯特錯!

曾仕強研究《易經》數十年,他認為《易經》是在傳播一種務實的入世思想,無論工作、生活還是人際關係,他教你怎麼在原則的基礎上去變通,順利地把事情做成。

《易經》真的很深奧,很難懂嗎?曾仕強認為,其實整部《易經》,只講到3個字而已。

第一個字:時

《易經》裡講:「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孔子晚年讀《易經》讓他最有感想的就是這四個字:「時也,命也。」時到了,命該去做什麼就做什麼,最後結果怎樣,由老天決定,這裡的「時」便是孔子提出的。

自古以來多少能人異士,靠著一個「時」字翻身,比如劉邦!

劉邦強的地方,就在於懂得把握時機,沛縣起義後,自身沒有足夠的實力,劉邦懂得投奔實力更強的項梁,西進滅秦後,劉邦打不過項羽,他懂得暫時跟項羽妥協,直到時機成熟把握時機,去統一天下完成霸業。

不管「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其核心還是一個字「時」。時機未到,則潛伏不動,靜若處子。時機一到,則順勢而發,動如脫兔。

讀懂《易經》提出守「時」,就是要告誡世人:做人最重要的就是「掌握時機,伺機而動」時機不對就不要出頭,否則會落得一個:「虎落平陽被犬欺,龍困淺灘被蝦戲。」的下場!

第二個字:變

《易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是根據天文的觀察而來,根據地球物理的觀察而來,根據生物的觀察而來,根據人類活動而來,根據中國古代的醫理而來,以及人類生命的變化中觀察而來。

事情發展到了盡頭,就要轉變,有了轉變才會通達,能通達才能持久發展下去。若一件事發展到了極點,仍不改變,那就會往反方向去發展,造成可怕的災難,這也即,「物極必反」。

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曾經看過一個哲理小故事:

一隻老鼠鑽到牛角洞裡去了,卻還拼命往裡鑽。牛角對它說:「你是鑽不出來的,朋友請退出去,你越往裡鑽,路越狹窄。」老鼠說:「哼,我是百折不撓的英雄,只有前進,絕不後退。」牛角說:「可是你的路走錯了。」老鼠說:「我一生從來就是鑽洞過日子的。怎麼會錯呢?」老鼠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一直往裡鑽,最後悶死在牛角尖裡了。

所以說,做人要靈活變通,人生這條道路,並不是一條直線走到盡頭,遇到拐彎處,要學會變通,避開障礙,才能通往人生目標。不知道改變就是死心眼、鑽牛角尖,人生註定走向失敗!

這就是《易經》中「變」的智慧!

第三個字:「止」

《易經》雜卦傳說:「大壯則止,遯則退也。」北宋易學家邵雍,解讀大壯卦,說得很好:

「光明正大,強盛壯大;容忍和氣,切忌衝動。得此卦者,運勢過於強盛,宜心平氣和,謹慎行事,否則必生過失。」

人處在大壯,運勢已到達鼎盛,要及時知「止」,否則容易引發過失。因為大壯之後,會迎來衰退,這些都是規律使然,非人力所控。

《易經》乾卦當中也說:「亢龍,有悔」。

我們看初漢三傑,只有張良在劉邦奪得天下之後,聲稱我要去跟隨赤松子修仙,功成身退,後來蕭何遭到了猜忌,韓信被呂后所殺,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什麼事都要把握度,貪多嚼不爛,懂得適可而止,知道適度的原則你才能夠進退有度。

時、變、止!三個字貫通整本《易經》,人生中的每一個決定都能從這3字裡面找到答案!

「百姓日用而不知」,《易經》的智慧遍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易經》被列入國考,不僅僅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復興,更是要讓經典的智慧用來指導生活和工作,少走彎路,尤其是要行正道。

「易經之道」能給人們指出生活中遇到各種困難時的方向,教給人們做人的道理,是「一部奇妙的未來學著作」。

縱觀古今,但凡是能夠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並且尋找到正確的方向,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都是通讀過《易經》的人。

孔子說,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曾國藩說,《易經》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李政道、楊振寧等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曾經在公開場合承認自己的科學思想受易經的影響很大。

馬雲演講時曾說:做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多看看《易經》,很有幫助;李嘉誠稱《易經》智慧受用終身,《易經》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直是他的座右銘。

《易經》雖然只有不到20頁的篇幅,但是每一頁都能通過六十四個卦象無限延展,將萬物容納。裡面蘊含的大智慧,可謂讓人受益一生。

這樣一本「答案之書」,值得每一個人去鑽研,學習後你會發現,以前自己困惑的地方,都能夠解開了。

傳統的《周易》都是文言文,過於深奧且不易讀懂,解讀起來很費勁,很多人想看卻看不懂。

所以我在學習《易經》時,選擇的是這本帶有注釋、解釋以及白話文講解的《圖解易經》,裡面的內容全都是大白話,通俗易懂。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再深刻的道理,也讓你一目了然。

這本書還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通俗易懂,一看就會。

所以擔心看不懂的夥伴們可以選擇看看這本書,有白話文,有圖解,再加上口訣,就非常的簡單好理解了,對於感興趣的夥伴真的可以試試。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不僅可以讓你學習到古人的偉大智慧,更是可以讓你受益終生!

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易經》的精髓是什麼?它隱藏在周文王的家訓中,核心是一個字
    可是,其中有一個字在文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便是《易經》的精髓和核心,那就是"中"。何為"中"?"鬼谷子"這三個字就是卦象,對應的是《易經》的坎卦,鬼谷子智慧就是坎卦智慧。馬雲:得益於自己比別人讀得早。
  • 「千古奇書」《易經》,精髓只有3個字,悟懂後,更易走好人生路
    天書《易經》,關於他的論述數不勝數,這也說明了這確實是高級知識,以人類角度來說,他最深刻的規律和本質就是以下三個字。本篇文章就帶大家梳理一下這個精髓,讓大家輕鬆掌握高級知識,走好人生路。第一:「上」《易經》裡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也就是指「自然」,其運動剛強勁健,相應的,君子的一生,為人處事應該是轟轟烈烈,向上如天。
  • 《易經》中最精髓的三句話,讀懂其中一句,人生將從此蛻變
    另外易經的精髓有這仨句話,讀懂了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第一句"履霜,堅冰至"其意思就是,踩著霜就意味著結冰的日子就要到來。就好比《論語》中的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人活著不能隨心所欲,要心存畏懼。
  • 易經提醒我們:人生的成敗,大多取決於這12個字,就看你能否讀懂
    易經中有12個字,正是告訴我們人生成敗的根本道理,也揭示了我們為人處世的密碼,倘若你讀懂了,就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那麼這12個字到底是什麼呢?在《易傳》中,我們發現了這12個字:「德薄位尊、智小謀大、力小任重」,這12個字提醒我們,人生想要擺脫危機,步步為營,就要時刻把它牢記在心中,下面我們對這句話分別進行解釋。
  • 曾仕強:《易經》全篇只講了這「3個字」,但很多人都沒搞懂!
    《易經》廣大精微,無所不包。正如《呂氏春秋》曾言:「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這兩句話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了,說的就是大到沒有外面,夠大的吧!小到沒有裡面,夠小了吧!其實,整部《易經》,只講到3個字而已。著名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熟讀《易經》後總結了3個字的成功格言:「上」、「止」、「正」。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總會遇到各種需要選擇的問題,如何權衡利弊,做出正確的判斷很重要。
  • 關於天書《易經》,教你讀懂這三個字!
    天書《易經》,關於他的論述實在繁雜無數,這也說明了他是高級知識。 事實上,從人類的角度來講,他最深的規律、精髓就三個字:時,位,命。今天就去繁就簡,帶你輕鬆掌握關於《易經》的奧秘。
  • 《易經》:一個完美的人生,其實就是3個字,讀完醍醐灌頂
    《易經》被稱為「大道之源」。它包羅萬象,可用於指導生活的各個方面。但是,《易經》的內容也很簡單,對一個人的啟發,可以用三個字來總結。這三個字符已經反映在易經的第一個卦「乾卦」中。如果你生活,則必須以不同的方式生活。這是中國普通百姓共同的想法。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積極向上的民族,這種精神源於《易經》。2、第二個字:「止」,知道何時何地該停下來將筆畫添上一筆到「上」變成「止」。千卦六行不僅講龍騎「上山」,還體現了「停」的精神。
  • 《易經》:人生最關鍵的3個字,每個字只差一筆,說透人生大智慧
    《易經》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古代人用它對國事、軍事還有祭祀等進行預測,現代人用它來引導人生。《易經》是講變易、簡易、不易的書,從看似千變萬化、雜亂無章的天地人萬象中,但卻能總結出規律,來指導人生。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易經》中上、止、正,這三個字。《易經》:人生最關鍵的3個字,每個字只差一筆,說透人生大智慧!上:上進在東漢許慎先生的《說文解字》裡講到,「上,高也」。
  • 易經說:恩裡生害,對這三個最親的人要「薄情」一些,說的有道理
    易經說:恩裡生害,對這三個最親的人一定要「薄情」一些對兒女一定要薄情一些。你勤快了,你一直付出,一般換來的都是等待和指責。《易經》告訴我們,適當對這三個最親的人」薄情'一點,這樣才更能有利於他們成長,這樣才不會恩裡生害。
  • 易經:無論你現在是什麼處境,記住這18個字,出路可能就在前方
    易經提醒您:無論你現在是什麼處境,記住這18個字,出路可能就在前方《易經》每一卦有6爻,這6爻就代表著人生的6個發展階段。在不同的卦裡,每一爻有不同的命數,但總體來講,各爻因為位置的關係,有各自的基本特點。
  • 《易經》的人生經驗:人敗一個逸字,人旺一個勤字,人患一個備字
    著名《易經》的人生經驗告訴我們:人敗一個逸字,人旺一個勤字,人患一個備字。安於現狀是失敗的根源我知道有一個話題:人是怎麼廢掉的?高贊的回答是: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因為安於現狀的人沒有危機意識,對未來的計劃也懶惰,不喜歡學習。
  • 《易經》中的這2個字,讀懂受益終生
    對於《易經》這本書,很多人會認為是道家的,其原因是裡面的八卦,而平時間我們在那些道士那裡就可以經常看到八卦圖,實際上《易經》這本「變化無窮」的書是非常嚴謹的儒家書籍,看起來這本書的風格和儒家的任何一本書格格不入,但這就是儒家經典。
  • 曾仕強:易經到底在講什麼?讀懂這5句話,你就掌握了易經的精髓
    今天就為大家分享曾仕強教授的5句智慧箴言,讀懂這5句話,你就掌握了易經的精髓。第一 《易經》是包容文化,而不是整合文化文化需要彼此的包容,不是誰吃掉誰。就好比是生物科學,生物科學裡面有一個概念叫多樣化,如果整個地球的生物只有一樣化,那麼整個地球很快就會毀滅掉了。
  • 《易經》: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三個字!每個字只差一筆
    《易經》: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三個字!每個字只差一筆自古以來《易經》被稱為「無字天書」,中華易文化的玄妙之處正在於此,無聲勝有聲,無字勝有字。就是在這本「無字天書」中總結出來了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三個字!每字只差一筆。
  • 看似複雜的《易經》,核心精髓就三句話
    《易經》整體看似複雜,但其中核心精髓就三句話,如能悟透其中的大智慧並身體力行,也許你的人生就此改變!一、 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正所謂「天道酬勤」,自立、自強,老天才會幫助你,也就是「天助自助者」,這是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它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被無數人的經驗所證實。還記得歷史上經典的「赤壁之戰」嗎?
  • 《易經》中三個簡單的字上、止、正!到底代表著什麼!
    《易經》是一本關於變革,簡單和困難的書。它總結了規則並指導著看似不斷變化和混亂的世界中的生活。現在談論三個詞。上:能進《周易》裡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即自然)的運動既強大又健壯。能夠前進,後退,保持,能夠完成這三點,生活中的弊端是什麼?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是一部蘊含福報的古籍。《易經》:"知識經濟正在改變我們的時代,但是許多人並不知道:帶給我們巨大衝擊的這次革命,實在受惠於中國古代的偉大經典《易經》。"
  • 《易經》的精髓在周文王的家訓裡,300字的遺言,核心就這一個字
    以上這段話,周文王說出了易經的核心:求中。「中」類似於我們現代人說的中庸之道。其實越是大道理,越是簡單。很多聖賢所說的話聽起來高深莫測,實際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易經》是我們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華萃取和高度升華,是經典中的經典,很多人覺得《易經》這本書晦澀難懂。人們覺得它深奧,卻又非常渴望了解它、探索它。
  • 如何擁有易經思維?曾仕強:需讀懂這簡單的三句話,戳中國人特性
    在我看來,《易經》就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曾仕強曾說:如何才能擁有想我一樣的易經思維?只需讀懂這簡單的三句話。也是含括易經精髓的三句話。到底是哪三句話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句話,吉無不利,自天佑之。現在我們理解的「自天佑之」是指來自上天的保佑。其實這是不對的,上天是公正的,不會保佑任何人。
  • 易經大智慧:一個人的運勢跟吉兇沒關係,關鍵是能否知道這2個字
    真正懂易經的高手,通常都不會把吉兇放在嘴邊,這和孔子說的「善易者不卜」是一樣的道理。那麼究竟什麼是吉兇呢?《易經·繫辭傳》說「吉兇者,言乎其失得也」,用最簡單的方式來理解,吉兇就說獲得和失去,獲得的可以是財富,也可以是機遇,當然也可以是健康、時間、好運,那麼失去的也同樣是這些。
  • 《易經》中隱藏的3個人生真相:決定一個人成功的,從來不是勤勞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希望能夠獲得成功,永遠快樂和幸福。當然,每個人對於成功和幸福的定義也不同。有的人認為擁有足夠多的錢財,位高權重就是成功;有的人認為家庭和睦,生活美滿就是成功。有的人認為看破紅塵,不追逐不強求,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