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全劇中統帥值最高的是丁偉?他一個師掃廖耀湘一個軍是真的?

2020-12-07 靜靜解說影視

想必大家都看過《亮劍》,那南京軍事學院那一幕肯定都看過,晉西北鐵三角闊別多年再次在這裡相聚。

他們3個在聊天中,李雲龍談到丁偉的「秋風掃落葉」,讚美之詞,溢於言表,丁偉一聽就頓時來精神了,說道「解放軍沒有我們四野那還能叫解放軍嗎」、「四野要沒有我們軍那還能叫四野嗎」、「我一個師掃他廖耀湘一個軍」!

在此想必大家對廖耀湘很好奇更不用說一個師掃他一個軍了。其實廖耀湘在國民黨這邊也是一代抗日名將,三千鐵甲破敵關,十萬鋼聲蕩緬邊。國有煌煌名將在,強兵禦寇振天南。只可惜他站錯了位置。那麼丁偉說,他一個師掃廖耀湘一個軍究竟是不是在吹牛?其實並不是吹牛,恰恰相反是他太謙虛了。

丁偉的原型之一,黃永勝,1947年9月,為抵擋國軍三個師進攻建昌,帶領第8縱隊出擊,黃永勝先是端掉了敵方的暫50師的老巢,接著把目光投向了第暫22師,暫22師看到風吹草動立即撤退到楊家杖子,黃永勝先後發動了兩次大規模進攻,但是戰果並不理想反而自己的部隊傷亡慘重,後來才知道,敵軍不是一般的雜牌軍能比的,老兵油子很多,到第三次進攻時很多士兵都是餓著肚子打的,仍然沒有攻下敵人的陣地,所幸的是敵人好像撐不住了,敵軍將領採用了「假反攻,真逃跑」的戰術,所幸黃永勝明察秋毫,及時命令部隊停止撤退,全線投入到進攻當中,最終在這場戰鬥中悉數殲滅了敵49軍的兩個師。

在這場戰鬥過後不久,黃永勝又被調到第6縱隊阻擊廖耀湘的十幾萬人,黃永勝的6縱長驅直進大虎山,堵死了廖耀湘的交通要道。這場戰鬥極其慘烈,肩負正面阻擊的16師,損失了9個連隊,傷亡幹部達三百多人。所以說,丁偉說一個師掃一個軍實在是太謙虛了,更不用說還有一生榮耀的楊家杖子之戰。

回到劇情當中,後來抗美援朝的時候,丁偉還帶自己的部隊打過鴨綠江,那並不是誰都能去的,沒有兩下子也不會被派去啃那塊硬骨頭。個人認為晉西北鐵三角中李雲龍是最沒有戰略眼光的。丁偉確實是一位有遠見的帥才。孔捷經歷了抗美援朝後,已經看到了未來戰爭的走向,只有李雲龍,作戰思維還沉浸在解放戰爭的年代。丁偉戰術水平一般,但戰略水平非常高,有統帥才能,孔捷戰術水平還可以,但戰略水平相對較差,所以做統帥全局的司令比丁偉差一點,做大將先鋒比李雲龍差一點。

李雲龍戰術水平最高,是將才,但戰略水平稍差。這也是李雲龍資歷最老,戰功最多,丁偉資歷最小,戰功沒李雲龍多,但是三人授銜卻一樣的原因。不過小編相信大家一定記得這三個晉西北鐵三角。希望亮劍能一直重播下去。#亮劍#

相關焦點

  • 亮劍中丁偉的原型是誰?以一個師兵力橫掃一個軍是否真實?
    ----李雲龍01說到戰爭題材的電視劇,必然離不開《亮劍》。如果你是從頭到尾看下來的,你會發現有很多精彩的場面。當初軍事學院老戰友聚在一起閒聊,丁偉說到了一個師橫掃廖耀湘的一個軍。很多人有疑問,是不是真的這樣,有沒有吹牛的成分?
  • 《亮劍》裡面給李雲龍一個師,他敢打太原,那麼真的能打下來嗎?
    ,而且藝高人膽大,沒有他李雲龍不敢做的事,同為西北鐵三角之一的老戰友丁偉說過「給李雲龍一個師,這小子敢打太原……」那麼真給李雲龍一兩個師的兵力,他敢打進攻太原嗎?,趙政委負傷,李雲龍的老婆讓人山本給劫持了,所以李雲龍率領獨立團進攻圍攻平安格勒(平安縣城),而丁偉當時說這句話的時候更多的是說李雲龍的膽子很大,「一個團就敢進攻縣城,那給他一個師不得進攻太原嗎」。
  • 《亮劍》都說丁偉足智多謀,丁偉究竟厲害在哪裡?
    本期話題【《亮劍》都說丁偉足智多謀,丁偉究竟厲害在哪裡?】看過《亮劍》的觀眾都知道,「晉西北鐵三角」中的丁偉,真的是足智多謀,聰明睿智讓人敬佩。《亮劍》觀眾第一次意識到丁偉的足智多謀是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前,晉西北鐵三角的一次聚會上丁偉的兩句話和一個預言表現出來的。丁偉第一句話是「咱們不能總是小打小鬧」。
  • 《亮劍》中,李雲龍為何自盡,丁偉是生是死,孔捷又是怎樣結局?
    其實,《亮劍》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在筆者看來就是展現出了晉西北鐵三角:李雲龍、丁偉和孔捷,當然還有趙剛這四人獨特的個性。其中尤其是李雲龍這種個性,在之前的文學或影視劇中是沒有過的。李雲龍最突出的個性,不是他的不按常理出牌,而是他一直都要試圖自主沉浮。無論他違反命令,還是他乖乖聽話,都服務於此個性。
  • 國軍五大主力,每一個軍都擁有一個王牌師,你知道是哪幾個師嗎?
    ——雨果 國軍中戰鬥力最強的分別是第74軍,第18軍,第5軍,新一軍,新六軍,這五個軍戰鬥強,同時在抗戰時期與日軍作戰過程中,也是立功最多的一個軍,所以被世人稱為國軍五大主力。擔任這五個軍的軍長都是黃埔學生,蔣介石的嫡系戰將,一般地方將領根本都沒有資格。
  • 東北最後一戰(中):黃永勝六縱血戰廖耀湘,林彪連連稱讚
    上文說到獨立2師在臺安堵住了廖耀湘的前衛49軍,廖耀湘預感不妙,便下令全軍向瀋陽撤退。林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黃永勝)!此時我軍、五縱、六縱正隱蔽在廖耀湘兵團後方,如果廖耀湘想要撤回瀋陽,那麼五縱、六縱就可以堵住他的退路。六縱司令員黃永勝於24日夜接到總部命令,要他們以強行軍速度插到半拉門地區,防止敵人撤退。六縱連夜行動,於25日中午到達預定位置,正積極構築工事準備作戰。
  • 一個師15000人,一個軍單挑國軍一個兵團
    當時的國民黨軍建制,一個軍包含2-3個師,每個師的人數大多在1萬人左右,中央軍五大主力莫不如此。抗戰時期國民黨軍的德械主力部隊,每個師約有1.4萬人,如第三十六師、第三十七師、第八十八師。即便是這樣,跟東北野戰軍的編制比起來都是小巫見大巫。
  • 亮劍中李雲龍四位上級的原型分別是誰?兩位元帥、兩位大將
    在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主要有四位上級:抗日戰爭時期的副總指揮、師長、旅長,以及解放戰爭時期的司令。那麼,這四位人物的歷史原型分別是誰呢?副總指揮即八路軍副總指揮彭德懷。彭老總在亮劍中出場的鏡頭並不多,主要有兩次,一次是李家坡戰鬥時,嚴令師長一定要拿下李家坡。李家坡戰鬥,就是就是歷史上百團大戰第三階段的關家戰鬥,在這次戰鬥中,我八路軍將日本岡崎大隊(就是亮劍中山崎大隊的原型)包圍在關家堖,經過一番浴血奮戰,殲敵大部,但八路軍129師也付出了極大的犧牲。師長的原型就是劉伯承元帥。
  • 《亮劍》李雲龍說他有8個營,孔捷很吃驚,為什麼丁偉卻沒什麼反應?
    是不是跟小編一樣想到的是《亮劍》,這部劇算是抗戰劇中的經典之作了。這部劇真實地寫出了抗戰的艱辛,看起來就像是真打仗一樣,讓大家能正視那段歲月,理解到抗戰的艱辛。老一輩演員們非常敬業,特別是李幼斌老師,參透了李雲龍這個角色,讓大家見識了真正的中國軍魂,演的非常到位。
  • 《亮劍》中唯一一位授予少將軍銜,卻有元帥能力的將領是誰?
    《亮劍》中唯一一位授予少將軍銜,卻有元帥能力的將領。《亮劍》中八路軍能徵善戰的將領不少,如新二團的孔二愣子孔捷、772團的程瞎子、只能佔便宜不能吃虧的李雲龍,其中李雲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具有元帥能力的將領卻鳳毛麟角,而丁偉就是一個這樣的降臨。為什麼這樣說呢?
  • 美械傳奇—新38師與新22師
    但有兩支部隊可以說是國民黨軍中美械裝備最齊全、美械訓練化程度最高的部隊。他們就是抗日戰爭時期在印度藍姆伽受訓的中國駐印軍,即新一軍、新六軍。在美軍顧問團看來,新一軍、新六軍與其他的美國軍隊比較時,也是毫不遜色的。孫立人和廖耀湘作為新一軍和新六軍的指揮官和這些美械部隊的強大是分不開的。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孫立人和廖耀湘。孫立人,字撫民,號仲能。安徽廬江人。
  • 淮海戰役中的國軍第五軍,只有一個師戰鬥到了最後
    《亮劍》中楚雲飛和李雲龍的最後對決是在淮海戰役中,當時楚雲飛在國軍第五軍編制序列中,而李雲飛的番號是華野二師
  • 廖耀湘裝備精良十萬大軍,僅60小時就被東野全殲,蔣介石:怪我
    蔣介石是有軍事才能的,當年在孫中山手下時,其軍事能力非常受孫中山先生欣賞,也因此他十分受孫中山的倚重。但是,蔣介石可能沒有弄明白一件事,當時孫中山手下根本就沒有幾個能打的,「矮子裡面拔大個」蔣介石這才算一個。
  • 中國遠徵軍系列之四:平滿納大戰,國軍5軍會戰日軍第55師團
    所以,他認為日軍增援部隊已到,遠徵軍無法消滅日軍,反攻仰光更不可能。對於杜聿明的解釋,史迪威表示呵呵。蔣介石也支持杜聿明說,於是史迪威在日記中狠狠黑了老蔣一把,說蔣介石懦弱怯戰。按照官階排位,緬甸戰場上的盟軍最高指揮官是亞歷山大,其次是美國人史迪威,最後才是羅卓英。
  • 李雲龍一個團有8個營,上萬人的規模,在現實中有沒有可能?
    一般而言,在一些熟悉軍事知識的人來說,部隊的建制分為軍、師、旅、團、營、連等單位,而從軍再往上,編制也各不一,特別是提到中國近代史上的軍事單位,那更是一鍋大雜燴,在近代革命戰爭中,還出現過縱隊、幾路軍、集團軍、軍團、兵團等等不同的單位,另外在國民黨軍中,也還有過整編師這種堪比一個軍的編制。
  • 1937年,中國的一個軍和日本的一個軍,到底各有多少兵力?
    在前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抗戰時期,我國一個師與日本一個師團的兵力、裝備對比。今天,我們看一下另一個編制,那就是軍,軍一直是比師高一個等級的編制。那麼,在抗戰時期,我國的一個軍與日本的一個軍,各自擁有多少兵力呢?在武器裝備方面,又有多大的差距呢?
  • 《亮劍》刑志國有多厲害,在五五年他可以授什麼樣的軍銜?
    這類人因為個性不那麼鮮明,加之被「一把手」的「光環」所掩蓋,在藝術作品中的存在感很低,但卻是歷史上大規模存在的一個重要群體,電視劇《亮劍》中的邢志國恰恰就是這樣一種存在。劇中對邢志國的前世今生並沒有作出明確交代。在李雲龍的接受孔捷的獨立團、孔捷短暫擔任副團長被調走之後,邢志國便以副團長的身份出現了。
  • 廖耀湘指揮15萬大軍,為何正式軍銜只是上校?
    1947年8月間,廖耀湘出任國軍第9兵團司令。到1948年5月,廖耀湘兵團擴大為機動攻擊兵團,下轄6個軍(新1軍、新3軍、新6軍、第71軍、地49軍、第58軍)又一個師,總兵力15萬餘人,國軍5大王牌獨佔2個,號稱實力最強的兵團。但此時廖耀湘的正式軍銜只是騎兵上校,按照各國慣例,只配做個團長。
  • 能文善武程子華,十全十美廖耀湘
    程子華於1931年從事軍事工作,在革命根據地擔任了許多職務,在共產黨第五次反圍剿對戰鬥中取得了優秀的績效,不僅如此,程子華還能說會道,能文能武,是一個萬事通,
  • 這場只持續了3天的阻擊戰,暴露了國民黨軍失敗的根本原因!
    1戰略,高下立判1948年9月初,在東北的國民黨軍有4個兵團、14個軍、44個師,加上地方保安部隊,共計55萬人馬。其中包括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中的新1軍和新6軍,裝備頗為精良,力量看似不俗。如今,廖耀湘甘願將東北國民黨軍最強大的一個機動兵團置於無用武之地,正是東野求之不得之事。因此東野總部一面令5縱沿途遲滯廖耀湘兵團前進速度,一面趕在彰武易手前,在內蒙古開闢了第二條補給線。經過幾日激戰後,廖耀湘兵團於10月15日佔領贛武、新立屯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