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雨水特別多,在這種特殊的天氣環境下,也能充分檢驗出房子質量的好壞。
前幾日,一位安徽的朋友向筆者吐槽自己的房子質量有多麼的糟糕:颱風之下,風雨交加,經過兩天一夜不停歇的陣雨之後,新裝修的房子堪稱殘垣斷壁,二樓的牆角幾乎沒有一處不漏水的,屋頂和牆面裝修幾乎都被破壞掉了。
據說,這是他在2年前新買的房子,屬於頂樓,買一層送一層閣樓,房產證登記面積70平米,但實際可使用面積超過150平米。二樓的閣樓屋頂屬於二次澆灌,由於二次結構交接處處理不符合標準,所以經常會出現滲水的情況,特別是遇到連陰雨或者大暴雨,外邊下大雨、屋內下小雨。
這位朋友無奈地說到,第一次買房就吃了悶虧,如果下一次買房,就算再便宜也不願意買頂樓的房子了,雖然有「甜頭」(頂樓房子便宜、贈送面積多),但是後遺症也很多,正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像這種天天屋裡流水下雨的事情,讓後期的居住舒適度大打折扣。
在房地產領域,經常有這麼一句話:再窮不能買頂樓、再傻不能買一樓。這是自1998年房改以來,買房人總結的經驗,也是很多人的買房教訓。雖然說很有道理,但是不少人依然會被頂樓和一樓的「甜頭」衝昏頭腦。
一樓「送院子」頂樓「送閣樓」,買哪個更好?看看建築學家怎麼說。
一樓居住體驗感比高層住宅的差距到底出現在哪裡?樓市指聞認為主要有1個方面:
一樓的採光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縱觀所有10年以上的老舊小區,90%以上的小區一樓住戶無不對採光不佳吐槽不已。雖然根據國家建築設計標準,住宅最底層在冬至日採光不能少於1個小時,但是這種規定在現實中總被無情打破,要麼是開發商擠壓了樓棟距離,要麼是灌木叢過高,遮擋住了一樓的太陽光。
如果僅僅說一樓存在弊端,所以不建議買,也是不全面的。一樓也有很多優勢。
開發商在出售一樓的時候,為了彌補一樓採光差帶來的不足,往往會額外關照一樓住戶,要麼是房價優惠、要麼是設計贈送院子,這就給了一樓住戶更多的「自由空間」。特別是家中有老人小孩的情況下,買一樓會顯得格外划算,老人們不喜歡爬高上低,更加傾向於安安穩穩的一樓生活。另外,在多數人的意識中,也普遍認為小孩居住在一樓會更有安全感,這是高層住戶無法比擬的優勢。
一樓有利有弊,非常明顯。但是頂樓房子到底有啥好壞之分呢?很多人不清楚。
先說說頂樓的劣勢,冬冷夏熱是最直觀的感覺,這一點確實如此,雖然頂樓贈送了大面積的閣樓或者露臺,但是需要明確一點,閣樓的主要作用並不是居住,而是為了給整個樓棟提供防水防熱作用的,只不過便宜贈送給了頂樓住戶而已。所以閣樓夏天在一整天的日照下,夜晚會非常熱、冬天由於保溫層不夠,閣樓會非常之冷,所以閣樓的居住舒適度並不算高。
頂樓的劣勢看起來比一樓要更大,但是頂樓的優勢也比一樓更大,凡事都是相對的。頂樓的優勢主要表現在:
頂樓花的錢少,實際獲得的可居住面積更多。筆者的一位朋友,前幾天吐槽自家的房子買虧了,由於3天2夜的暴雨,家裡到處漏水,讓他的房子接受了一場洗禮。縱然是這樣,這位朋友依然覺得自己頂樓的房子買的比較划算,產權證上是70平米,刨除公攤面積之後,套內面積是50平米,但是他家有贈送的大面積,總共使用面積達到150平。本來只夠布局1個臥室的,現在可以容納4個臥室,瞬間家裡寬敞了很多。
能不能買頂樓呢?如果家裡裝了空調,那麼閣樓隔熱問題很容易解決,但是防水是個大問題,如果房子設計不合理,頂樓防水難根治,如果頂樓防水做得好,並不是不可以購買。
一樓「送院子」頂樓「送閣樓」,哪個更划算?說完了一樓和頂樓的優劣勢之後,相信心中已經有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