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自然的存在,而科學是人類的創造。人類需要運用科學認知(探索)宇宙,但宇宙的存在卻不依賴於科學。科學是人類智慧對自然現象的近似描述,但它不等同自然真實。人類若不能擺脫「意識」去認識宇宙(意識只能間接觀察世界,它是虛構的臆想),就無法看清宇宙的真相!
從科學角度,宇宙誕生至今已有146億年,而科學的誕生僅有幾百餘年。我們通常認為是科學家用智慧(意識)在自然中發現了科學,但真相是科學家用智慧(意識)創造了科學(宇宙本無科學,科學是科學家的意識創造的)!
唯心論中「心造萬物」闡述的便是這個道理:當人(具有特殊意義的人,如佛陀、上帝、時代開拓者等)的意識想像某個事物的時候,它就變為了自然現實。
宇宙真的需要科學嗎?
科學是對自然現象及規律的歸納與總結,但科學不能創造自然規律且無法解釋它的起源(科學家認為自然規律是「自然」的存在,是宇宙本具的內稟特性)。然而,佛法中提到,自然萬象始於「心」,一切自然現象及自然規律皆心法所現。(註:宇宙自知自洽,它不自作敷衍;宇宙的存在不需要科學詮釋)
即使沒有科學(定律),宇宙依然存在!從玄學角度,人用心念即可創造自然規律,科學未免有些本末倒置。
科學家發展「科學」的方法是學習與探索,但宇宙現象與規律本具自在。譬如,釋迦摩尼佛頓悟後,能遍知宇宙真知,透徹天地萬物。(註:宇宙真理不是學習、探索發現的,它本具自在;宇宙存在不需要科學方法)
即使沒有科學(方法),宇宙依然自足!依照神通觀點,人只要開悟便能透徹宇宙一切,又何必經過漫長的學習和探索。
物理學描述了自然事物不變的規律,但宇宙沒有固定的法則。正如,平行宇宙具有多種物理學定律。(註:宇宙不受物理定律的束縛;宇宙存在不需要物理)
物理是人為意識創造的「規則」(物理學是人用智慧構想出來的科學規律),但它不能限制宇宙的演變(宇宙具有無限變化能力)。物理學是人為創造的知識體系,宇宙自身沒有「規則」與「定律」。若人開悟成佛,便能用心念創造宇宙,隨意制定物理規律。
數學是一套有效的推演方法,但宇宙不需要計算。比如,宇宙不需要計算也能精準的製造自然萬物,不用推演也能知曉過去、未來。(註:宇宙遍知一切不必推演;宇宙不需要數學)
數學是人類智慧創造的「方法」(數學是人類建立的術數推演方法),但宇宙並不需要數學。若人具備神通法術,能推算過去、未來,知曉天地萬物,就不需要構建複雜數學模型進行推演。
由此可見,科學是人類探索自然過程中發明創造的技術,它依賴於人類意識卻不是宇宙的真實。
結語:人類真的需要科學,而宇宙未必!科學是人類探索宇宙過程中以彌補自身缺陷而建立的方法,但科學並非通往宇宙真理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