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一年多的等待後,俄羅斯空天軍即將在今年年底前接收首批蘇30SM1「超級蘇霍伊」多用途戰鬥機。這批戰機是根據俄國防部和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在去年籤署的一份採購合同生產的。蘇30SM1「超級蘇霍伊」是俄羅斯現役的蘇30SM戰鬥機的升級版本,除了全新生產,後續俄羅現役的蘇30SM也將按照蘇30SM1的標準進行升級。按照俄羅斯的說法,升級後的蘇30SM1將是一款四代半水準的多用途戰機,堪稱是俄羅斯版的殲16。
俄羅斯的蘇30SM
蘇30SM1「超級蘇霍伊」強在哪裡
據公開資料顯示,與問題頻出,遲遲不能量產的蘇57不同,蘇30SM1戰鬥機大量採用了來源於蘇35S的成熟技術和設備,再加上氣動布局上並沒有任何變化,因此進展非常順利。
建造中的蘇30SM1「超級蘇霍伊」
蘇30SM1的主要改進內容包括三項,首先是換裝蘇35S的AL-41F-1S發動機,也就是117S發動機。蘇30SM1換AL-41F-1S發動機之後,不僅推力大幅度提升,機動性得以增強,還可以簡化發動機零件的採購種類,降低了採購成本。此外,AL-41F-1S發動機更低的油耗可以顯著提升戰機的續航時間,在攜帶相同燃油和掛載相同重量彈藥的情況下,蘇30SM1將擁有更長的續航時間,任務效率也將隨之得到大幅提升。
此外,AL-41F-1S發動機在設計之初便摒棄了之前俄制發動機「不看重發動機壽命」的做法,借鑑了西方航空發動機「長壽命」和「長大修間隔時長」的做法,使用壽命和大修間隔分別提高到了4000小時和1000小時,雖然與西方先進水平仍有差距,但是相比之前已經進步很大。大幅降低了前線航空兵部隊後勤保障負擔,進而大幅提高蘇30SM1的戰備執勤率。
AL-41F-1S發動機是蘇35S的主動力
AL-41F-1S發動機相比蘇30SM的AL-31FP發動機另外一大提升項在於它不再於發動機的附件機匣處設立單獨的發動機電子控制計算機,而是直接通過線纜接口對接載機的飛控計算機,從而實現了整機「飛火推一體化」,這是五代機的特徵之一。「飛火推一體化」可以非常方便地實現定速自動地形跟蹤突防和自動攻擊,設定好目標航路之後, 就可以自動調節舵面和油門,飛行員實施人工幹預後可以自動補償變化了的參數。這樣就極大地減輕了飛行員在執行對地攻擊時的負擔,不用時刻分心操縱戰機規避各種地形,將更多精力用於攻擊上。
AL-41F-1S發動機
二是將蘇30SM的N011M相控陣雷達升級為蘇35S的N035「雪豹-E」相控陣雷達。雖然兩款均是無源相控陣雷達,但是後者的性能要遠超前者,代表了俄羅斯在雷達領域的最高水準。「雪豹-E」無源相控陣雷達的最大功率為20千瓦,在對空作戰模式下,對RCS=3平方米的目標,探測距離可達150千米。對RCS=0.01平方米的目標探測距離為90千米。如果使用極窄波束凝視模式,對預警機、運輸機這樣的大型目標的最遠探測距離可達400千米,可同時探測和跟蹤30個目標,並同時攻擊其中8個目標,攻擊過程中允許其中4個目標的距離超過300千米。這意味著蘇30SM1將與蘇35S一樣具備使用R-37和KS-172超遠程空空飛彈對預警機和運輸機發動超遠程攻擊的能力。
「雪豹-E」無源相控陣雷達
此外,蘇30SM1還全面升級了機載武器系統。升級之後的蘇30SM1將具備掛載KAB-250精確制導炸彈和X-59MK2空地飛彈的能力,這將顯著增強蘇30SM1的精確打擊能力,充分發揮蘇30SM1的對地/海攻擊優勢,將承擔起俄羅斯海空軍大部分對地/海攻擊任務。
X-59MK2空地飛彈
蘇30SM1與殲16孰強孰弱
眾所周知,俄羅斯的蘇30SM其實是印度裝備的蘇30MKI的俄羅斯自用版本,印度花錢、俄羅斯研發,然後印度在當小白鼠進行試用,是一款典型的借雞生蛋的機型。這也是俄羅斯正式裝備的第一款蘇30機型。其餘蘇30機型則全部用於出口,對挽救蘇霍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升級後的蘇30SM1戰鬥機將達到四代半戰機的標準,可以將其看作是雙座版的蘇35S。
考慮到蘇30SM與印度的蘇30MKI同根同源,因此蘇30SM1的技術大概率會被用來升級印度現役的蘇30MKI。怪不得印度沒有購買蘇35S,源頭竟然在這裡,印度「不小心」聰明了一回。那麼問題就來了,蘇30SM1與殲16孰強孰弱呢?
蘇30SM與蘇30MKI同根同源
在啟動布局上,蘇30SM1與殲16最大的區別在於其使用了三翼面氣動布局,不過區別於傳統鴨翼氣動布局裡鴨翼主要用來提高戰機的「靜不穩定性」,蘇30SM1的鴨翼反而是用來提高戰機的「靜穩定性」。因此蘇30SM1的機動性並沒有很多人想像中的那麼好,這也是當初蘇30MKI和蘇30SM使用推力矢量技術的原因。而蘇30SM1同樣完繼承了這一缺點,雖然有推力矢量技術和「飛火推一體化」,但是機動性最多和殲16相當。
蘇30SM1的機動性最多和殲16相當
此外,AL-41F-1S發動機的最大加力推力雖然達到了14.9噸,但是推力矢量技術帶來的推力損失達到了3%,實際可用推力為14.5噸,雖然大於殲16目前使用的太行發動機的13.2噸,但是與殲16即將採用的太行改發動機相比(最大加推14.5噸),性能並不佔優勢。
使用推力矢量技術的AL-41F-1S發動機推力損失達到了3%
蘇30SM1的航電雖然代表了俄羅斯目前最高的水準,但是除了「飛火推一體化」,剩下的方面無論是雷達,戰機的態勢感知 、 C4ISR 和 電子對抗等方面都與殲16存在代差。此外,在能夠發射的精確制導武器方面,殲16也要遠優於蘇30SM1。
總的來說,雖然蘇30SM1整體性能並不能和殲16相比,但是比印度現在的蘇30MKI要強得多,而且其大量採用了現有成熟可靠的技術和設備,這對於維護水平低劣的印度來說也是一個好事,能大幅提升戰機的完好率和出勤率。畢竟是一款四代半水準的多用途戰機,相對於蘇30MKI來說,對我們的威脅也更大,值得我們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