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很多清朝電視劇中,我們會經常看到一些清朝士兵,有的士兵衣服上寫著「勇」字,有的士兵衣服上寫著「兵」字。那麼問題來了,這樣的區分有什麼說道嗎?
在說這個之前,必須說說清軍的軍制。眾所周知,最早清軍之後四旗,後來擴充成了八旗。如果你了解清朝,你會發現他們確實是從「馬背上收穫的天下」。作為關外遊牧民族的女真部族,別說是男人,女人都能上馬騎射,彎弓搭箭。將分散的力量統一起來,讓他們世代都要當兵,這算是軍制基本成型。
後來在皇太極手裡,八旗就不單單滿人的八旗了,漢人八旗和蒙古人八旗也都有了。這些人穿的衣服都是寫著「兵」字,他們算是最初的清朝軍事力量。而在旗人裡面,除了兵以外,他們也都有自己的家庭,家庭也是跟著沾光的,尤其是能拿到朝廷給下發的錢糧。
02
隨著旗人越來越多,軍隊不可能全部都收下,因為不能種地、經商,所以很多人變得遊手好閒,甚至很多人開始犯罪。一旦犯罪,一般的衙門懲治不了他們,需要旗會處理。旗人和漢人如果犯下一樣的罪行,處罰是不一樣的,漢人如果被流放,旗人一般也就在監牢中關上5天就可以。
除了八旗之外,清軍還有「綠營」,相對比八旗的地位低一些,基本是由漢人組成。清軍入關後,面對遼闊的疆土,僅僅靠著八旗軍是完全鎮守不過來的,必須要擴充軍隊,於是創建了「綠營兵」。八旗軍一般都是守護著京師周邊,而綠營軍要再靠外一些。
因為旗人始終是優越的,高人一等的,這樣的生活漸漸地讓他們喪失了鬥志。到了後期鴉片流入中國後,別說是善於騎射了,普通生活都夠嗆了。當然了,也不僅僅是鴉片惹的禍,主要還是朝廷不行了,官員貪汙腐敗嚴重,皇帝沒有合適的辦法治理。
03
後來,以至於到某個地方作戰,都需要當地的士兵出力,當地的士兵衣服上都是寫著「勇」字。如果簡單點說明,衣服上寫著「兵」字的士兵是更高等的軍備力量,而衣服上寫有「勇」字的則是屬於比較低級的地方武裝。比較有意思的是,前期「兵」的戰鬥力很高,受到的待遇好,後期越來越失去戰鬥力了,而反觀「勇」,正相反。
大家都知道,清末清廷最拿得出手的部隊是湘軍、淮軍和袁世凱的新軍。雖然是「兵」和「勇」僅僅一個字的差別,但是待遇、影響力、戰鬥力等方面可以說是天壤之別,概念完全不同。
04往期精彩文章
日本天皇選妃子時,除了長相要漂亮,還有一個要求讓人難以接受
洪秀全當天王后,生活有多奢靡?頒布了一項禁令:嚴禁男女同住
一把火就可燒光鴉片,林則徐虎門銷煙,為何要用「海水浸泡法」
古代後宮嬪妃來「例假」,碰到皇上翻牌子怎麼辦?古人做法很聰明
松贊幹布死後,文成公主無兒女,在西藏的30年歲月是怎麼度過的?
05參考資料
《清史稿》、百科資料等
題/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字:兵和勇,一字之差,概念卻完全不同文/鯨魚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