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員品級與著裝:身份不同,服飾也不同

2020-12-03 安西讀史

引言:

清朝對於官員的著裝有著嚴格規定,不同品秩的官吏,衣裝是不一樣的。官員上班的時候,不能自行更改的裝束。通過觀察一個官員的著裝,很明顯地分辨出其等級和社會地位,一目了然。具體來講,包括外衣圖案、帽子、帽子上的頂珠、珠子上的花翎、衣服上的補子,不同品階的官員,均不同。

在清代,文武官員一共有9品18級(每一品包括正、從兩級)。而在服飾上,每一品級都有各自的特徵。

帽子上的頂珠

清政府規定,不同官階的官員,頭上的帽子頂珠是不一樣的,包括材質和顏色。一品為紅寶石,二品為珊瑚,三品為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硨磲,七品為素金,八品用陰紋縷花金,九品為陽紋鏤花金,無頂珠者無官品。

帽子上的朝珠、翎管和翎羽

頂戴花翎

在頂珠之下有一支兩三寸的翎管,用以安插翎羽。翎羽有分為花翎和藍翎兩種。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聽說過「頂戴花翎」,但是沒有聽說過「藍翎」,主要是因為花翎較藍翎級別高,花翎後有眼,藍翎無眼,眼分為單眼、雙眼、三眼,翎眼越多功勳越大。

頂戴花翎主要賜給貴族,清朝規定,親王、郡王、貝子、貝勒以及宗室一律不許戴花翎,貝子及以下可以戴。頂戴花翎對於非貴族的大臣來講,三眼花翎比彩票中大獎還難得,有清一代兩百多年獲此者寥寥無幾。晚清四大名臣,其中李鴻章獲得了三眼頂戴花翎,曾國藩、左宗棠和張之洞只有雙眼花翎。

花翎

官服補子

清朝文官和武官官服不同,官服上有一方形圖案稱之為補子。不同品級的官服補子不一樣。補子上除了繡上飛禽走獸以外,還有海水和巖石的圖案,寓意為「海水江崖,江山永固」的意思。

文官補子的等級為: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八品鵪鶉,九品練雀。

武官補子的等級是:一品麒麟,二品獅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七品彪(小老虎),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後記:

封建社會等級森嚴,清朝也不例外。服飾和裝束是對不同等級的最深刻反映,從帽子上的頂戴到官服的補子,都是活生生的例子。相對而言,普通百姓的著裝就簡單多了,棉質服裝就是人們最主要的服飾。長袍馬褂是清朝男子的典型裝束。清朝入關以後奉行「男從女不從」的政策,即要求男子剃髮留辮子,但是女子的服飾不加幹涉,所有清朝女子服飾與明朝沒有區別。

相關焦點

  • 高清照片:清朝文官品級高低就看官服上這塊「補丁」,命婦也有
    我們在看清朝題材影視劇時,經常發現劇中的官員所穿的服裝在前胸後背都有一塊「補丁」,而且這塊「補丁」花裡胡哨,繡著花紋。其實,帶「補丁」的服裝稱為補服,體現官員的品級,他們在辦公、祭祀、慶典時都穿這種服裝。
  • 宋朝不同顏色的官服,都代表什麼?皇帝如何辨別文官武將?
    人多嘴雜,再加上皇上日理萬機,那應該如何區分每位大臣的品級,以及所屬職能的不同呢? 原來,古代官員面見皇上或是參加重大典禮時,皆會身穿官服。官員們品級不同,相應的官服樣式也就不同。
  • 從《鬢邊不是海棠紅》看清朝官服的「蟒紋」和「頂戴花翎」
    所以你看這倆字本身就包含著禮儀的意思,而在封建社會,禮儀的一個表現樣式,就是在正確的品級穿正確的衣服、見不同的人穿合適的衣服,等等。清代的官服的配置,或者說官服制度,是在乾隆時期就已經初步制定形成了,當然後世也在這基礎上做了一些完善。所以,清代的服裝制度,是一套完備的服飾典制。
  • 清朝官員品級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清代知府現代是什麼級別?
    清朝的官員級別和現在的官員級別並沒有嚴格的對應關係,而且都有特殊的情況存在,所以,我們只能根據他們的職權管轄範圍大概來推測一下。清朝的核心級別,以乾隆時期為準,是九品十八級制度。即總共分為九品,每品又分為正品和從品,共十八個等級。但是,要另外加上皇帝、太上皇的一個特殊品級,即超超品。
  • 西方眼中的中國服飾史:清朝的服飾藝術和手工業
    同我們對西方世界的貴族著裝充滿好奇一樣,西方人也同樣對神秘的東方服飾充滿了好奇。兩百多年前,約瑟夫·布列東完成了《中國服飾與藝術》一書,在書中記錄了大量西方人眼中清代服飾,當然,也包括手工業等當時中國的其他資料。在《中國服飾與藝術》中,他寫到,「官員們有權穿繡金服飾。
  • 清朝的「正一品」官員,他們究竟有多富,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
    下面就讓我們以清朝為例,來看一看正一品官員,他們的收入是多少?清朝官吏的等級制度清朝官吏的等級制度是九品十八級。最高為一品,最低為九品。每一品又分為正副兩個等級,分別是正一品和從一品。一品到九品的所有官職就構成了清朝統治階層的完整構圖。
  • 清朝官員的頂戴花翎,代表不同意義,誰可以獲得花翎?
    ,清朝分為兩種,一種是像鬥笠樣的涼帽,沒有帽簷,款式向喇叭,一般是用藤、篾席製作,外面裹上白色或者黃色綾羅,頂上有紅纓、頂珠在上面,這種帽子一般都是夏天戴的。以上就是「頂戴」的種類,和不同官員佩戴不同的「頂戴」,那麼下面讓我們來了解「花翎」。
  • 清朝官員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三品官員和市長差不多?
    說到古人當官,其實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其實還是挺有意思的,我覺得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官員的一品二品,我總是覺得這些東西非常的複雜而且也不容易分辨,也不知道到底是那種的比較大一些,哪種的比較小一些,那好我們現在就先了解一下清朝官職的排名情況。
  • 古代官員也有年終獎,清朝皇帝一般會賞賜 螞蟻莊園年終獎[多圖]
    在古代清朝的時候皇帝會賞賜什麼東西當做是年終獎給官員?在1月8日最新的問題當中,大家會思考清朝的年終獎,下面會有遊戲鳥小編為大家提供正確的答案。支付寶螞蟻莊園1月8日問題:小雞寶寶考考你古代官員也有「年終獎」,清朝皇帝一般會賞賜裝有金銀的荷包表揚政績的詔書答案:裝有金銀的荷包
  • 官員刷屏請安皇帝批覆「朕就是這樣的漢子」清朝奏摺與諸朝大不同
    公文一般都行文肅正嚴謹,但清朝的奏摺與之前諸朝公文的風格似乎不太一樣,其中一些奏摺的內容今天看來有點奇葩,比如直隸總督很喜歡通報天氣情況:再比如杭州織造孫文成特別喜歡向皇帝請安,下面是他給雍正寫的刷屏式請安奏摺。
  • 在清朝,什麼級別的官員能穿「麒麟服」?總督能穿嗎?
    等到正式錄用當官之後,朝廷還會為其發放俸祿,公費住房,退休保障等等等等,甚至還可以世襲,就是說官員的子孫還有著可以繼續當官的待遇,這些都是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一事情,而且在古代,為了更能直觀的體現官員的身份和地位,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也就是服裝,這幾千年前秦朝初始的時候,就有了區分官員的官服的做法。
  • 政府公務員「相當於」清朝時期什麼品級官員?
    12、京縣知縣(正六品):副廳級首都直轄縣縣委書記、縣長13、直隸州同(從六品):正處級縣級市市委副書記、副市長14、知縣(正七品):正處級縣委書記、縣長15、縣丞(正八品):副處級副縣長以上主要選取了現在具有代表性的中央到地方省市主管官員
  • 清朝確立統治以後,江山穩固,為何會繼續沿用了馬蹄袖?
    在逐漸崛起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滿族的服飾制度文化。後金政權建立以後,與明朝長期對抗,但在各方面都借鑑了明朝的成熟經驗。例如官員胸前的補子、官員品級、官員的稱呼等等,幾乎與明朝如出一轍。當然,在官帽、官服樣式上,雙方的差別還是比較大。公元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皇太極繼承了汗位。隨著後金政權的壯大,皇太極渴望像中原王朝一樣,建立各方面的規章制度。
  • 古代官員的年終獎是什麼螞蟻莊園答案[多圖]
    即使是現在的打工一族每到年底的時候公司都會發放一定的年終獎勵,那麼在古代的時候官員們的年終是什麼呢?皇帝給自己的大臣們會發放什麼獎勵?可能這個問題就讓大家意想不到,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來揭曉一下真正的答案吧!
  • 服飾習俗演變的文化脈絡
    在不同社會的背景下服飾還包含著環境、生理和群體心態等千差萬別的信息。中國服飾的性格、要素與形制加上這些信息,共同構成了中國服飾習俗的文化特徵。1自然範圍內的服飾文化標誌它包括四大方面環境標誌:服飾與文化的關係首先是人適應自然環境的關係,我國東西南北地理環境相差很大,服飾的單、夾、皮、棉根據氣候和季節的變化而不同。
  • 《清平樂》服裝顏色不一,不同的顏色分別代表什麼身份和場合?
    在這部電視劇裡面,關於人物的服飾高度還原了宋朝服飾的特點,在電視劇中我們不難發現,劇裡的皇帝、官員,在不同的時候總是會穿著不一樣的服裝,但唯一相同的就是,服裝的色彩以及裝飾上面十分的單調,其實這倒並非《清平樂》憑空捏造,真實的宋朝確實如此。
  • 清朝入關以後,為何朝服都流行使用石青色?
    在清朝入關之前,官員和貴族們的朝服呈現出花紅柳綠的情況,分為好幾種顏色。但到了清朝入關以後,清朝的朝服為何都使用石青色,這到底有什麼講究。認真的說,清朝官員、貴族的朝服顏色,與五行相剋理論有關。
  • 電視劇中的殭屍,為什麼都是清朝官員打扮?答案讓人心驚!
    電視劇中的殭屍,為什麼都是清朝官員打扮?答案讓人心驚! 殭屍作為一種已經死去的事物,所以把他跟死亡聯繫起來是非常重要的。古代時期的民眾大多都有著當官的夢想,但是很多人由於能力有限基本跟官場沒什麼關係。
  • 三眼花翎:清朝比鐵帽子王還要珍貴的賞賜
    頂戴花翎 清朝官員的服飾 清朝的官員等級分為九品十八級,每一品都有正副之分,每一品級的文武官員的朝服和頂戴都不相同。
  • 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穿龍袍,包拯是什麼身份,為何也能穿龍袍審案
    歷史上各朝各代官員服裝都有很多講究,隨著官員品級的不同,服裝在布料、顏色、圖案方面也各有不同。 在明清時代官員服裝上會有各種飛禽走獸等吉祥圖案,又名補子。而在宋朝時期,官員的服裝上是沒有圖案的,換句話說,官員穿的都是純色制服。 宋代官員制服為統一樣式,圓領寬袖,下衣襟加橫襴,腰間束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