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大醫藥1.4億併購埋雷 產品致盲拖累眼科戰略

2021-01-07 中安在線網站

  日前,一場令輿論譁然的氣體致盲風波愈演愈烈,事件的矛頭最終指向天津晶明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天津晶明」)。這家公司的間接控股方便是港股上市企業遠大醫藥。

  據悉,去年6月,天津晶明生產的眼用全氟丙烷氣體引起不良反應,有多人單眼致盲。對此,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出特急文件,對涉事產品進行停用和召回。涉事醫院也對天津晶明提起訴訟。

  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如今為遠大醫藥招來禍端的子公司,曾是其2014年著手收購的「香餑餑」。2014年12月22日,遠大醫藥宣布以1.4億元的價格收購天津晶明控股股權。全氟丙烷氣體作為天津晶明的獨家產品受到遠大醫藥青睞。同時,遠大醫藥認為此次收購對「公司眼科發展戰略,特別於眼科醫療器械方面的發展非常重要」。

  不過,從目前來看,遠大醫藥的眼科發展戰略並不順利。2015年5月28日,遠大醫藥公告稱,收購內地隱形眼鏡及護理液製造商---上海衛康光學眼鏡控股權協議已終止。

  有業內人士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遠大醫藥在眼科領域表現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在其眼科發展戰略缺乏一個明晰的戰略部署,再加上意外不斷,最終導致其眼科戰略進程緩慢,難有突破。

  旗下公司產品陷「致盲風波」

  因為旗下產品引起了不良反應,天津晶明不得不面對接踵而至的官司。

  4月9日,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的官網發布通報,公布了天津晶明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下簡稱天津晶明)生產的眼用全氟丙烷氣體引起不良反應的情況。目前,患者已提出起訴,醫院則起訴了天津晶明。

  事情起源於去年6月,在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和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一些實施眼底手術的患者出現了眼內的不良反應。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排查後,將原因鎖定在批號為15040001的眼用全氟丙烷氣體。

  2015年7月9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對上述不良反應事件發出特急文件,要求在全國暫停銷售使用該批次眼用全氟丙烷氣體。2015年7月30日,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稱,天津晶明已完成共計8632盒眼用全氟丙烷氣體的召回工作。經檢驗,上述產品「含量」項目不符合標準規定。根據檢驗結果,相關部門已對天津晶明立案調查。

  同年7月27日,天津市濱海新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對涉事企業進行立案調查,根據中檢院檢驗報告及現場檢查結果,認定該企業生產了不符合產品註冊標準的醫療器械,依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六十六條進行處罰。10月12日,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沒收全部違法生產的眼用全氟丙烷氣體,處違法生產產品貨值金額7.5倍罰款,共計518萬元。

  此外,據天津晶明官網發布的通報稱,該公司按國家食藥監總局要求,已全面停止眼用全氟丙烷氣體的生產及銷售。目前,由患者和醫院提起訴訟,法院業已凍結了天津晶明的資金帳戶及實施財產保全。

  據悉,眼用全氟丙烷氣體屬於Ⅲ類醫療器械,產品規格為15ml。該產品為惰性氣體,使色素上皮細胞與視網膜感覺層牢固粘連,可支撐視網膜復位,限制增生的細胞和生長因子的活性。主要用於玻璃體切割、視網脫離等眼科手術。

  來自食藥總局的信息顯示,7月27日完成檢驗並發出檢驗報告,檢驗結果為:北京、江蘇兩地涉事產品和企業召回產品的「含量」項目不符合標準規定,江蘇涉事產品和企業召回產品「皮內反應」項目不符合標準規定。

  不過,對於出現問題的全氟丙烷,天津晶明曾稱企業自檢合格。據媒體報導,天津晶明公司法人代表徐軼群表示,去年7月,他們接到使用全氟丙烷氣體發生異常的通知後,對15040001、15040002兩個批次的留樣再次進行檢測。檢測的結果符合標準規定。

  香餑餑變地雷獨家產品招禍

  如今為遠大醫藥惹來禍端的子公司,曾是其2014年著手收購的「香餑餑」。2014年12月22日,遠大醫藥宣布以1.413億元的價格收購天津晶明股權。

  遠大醫藥曾在收購公告中表示,目標公司是專門從事眼科醫療器械及手術耗材的研製、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主要產品包括醫藥用之透明質酸鈉凝膠、眼用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螢光素鈉眼科檢測試紙、淚液檢測濾紙條、眼用全氟丙烷氣體及眼內衝洗灌注液,這六種產品均已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的產品註冊證,而部份產品亦於中國為獨家產品,包括透明質酸鈉滴眼液(醫藥級)、淚液檢測濾紙條及眼用全氟丙烷氣體。在考慮了估計及預計在中國之病人數目後,本集團對目標公司現有及開發中之產品的潛力表示樂觀。

  遠大醫藥稱,因為病人群組一致,目標公司的眼科產品、技術和銷售渠道等與本公司有較強的協同效應並會互相補足。目標公司目前正在進行一些有潛力的研發項目,因此對本公司眼科發展戰略,特別於眼科醫療器械方面的發展非常重要。

  在2014年年報中,天津晶明再次作為遠大醫藥業績裡的「重頭戲」被提及。遠大醫藥公告稱,為貫徹本集團多年來積極進取的營運方針,本集團亦於二零一四年十二月訂立了一份收購天津晶明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最多100%股本權益的收購協議。天津晶明專門從事眼科醫療器械及手術耗材的研製、生產和銷售,其部份產品亦為中國獨家產品且具有極大的銷售潛力,而且天津晶明的眼科產品及技術與本集團現有的產品有著重大的協同效益,因此本公司的董事相信在收購事項完成後,天津晶明對本集團在眼科醫療器械方面的發展將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在收購完成後的2015年,天津晶明確實為遠大醫藥帶來了一定的收入。2015年遠大醫藥發布半年報稱,至2015年6月30日,天津晶明為遠大醫藥帶來了2070萬元的營業額,天津晶明的毛利率為75.4%。然而,經過了下半年的問題產品風波,至2015年底,天津晶明為遠大醫藥創造的全年收益為2750萬元。如今遭受此次風波,遠大醫藥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

  併購風波不斷遠大醫藥眼科戰略遇阻

  近年來,遠大醫藥在眼科發展戰略上走得並不順利。2015年5月28日,遠大醫藥發公告稱,非全資附屬遠大醫藥(中國)收購內地隱形眼鏡及護理液製造商---上海衛康光學眼鏡合共55%股權之協議已終止,原因是其中一項先決條件未能於期限前完成。

  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2014年7月3日,遠大醫藥及鼎暉投資宣布對上海衛康光學眼鏡有限公司(「上海衛康」)進行戰略投資,收購上海衛康控股股權,該交易對上海衛康的估值約為一億美元。戰略投資完成後,上海衛康創始人兼董事長劉莉莉女士將保留25%持股。

  遠大醫藥曾在公告中表示,中國遠大醫藥的子公司湖北遠大天天明製藥有限公司是中國眼用凝膠及眼藥水的領先生產商,該公司生產的眼用凝膠及眼藥水與隱形眼鏡產品高度互補。遠大醫藥健康的專業水準、營銷經驗及分銷網絡將協助上海衛康成為中國隱形眼鏡及眼部護理市場的領先者。

  據騰訊大渝網報導,對與此次投資項目,上海衛康創始人兼董事長劉莉莉女士表示:「通過融合各方在隱形眼鏡及護理液業務方面的業務實力,上海衛康將會邁入新時代。」

  遠大醫藥(中國)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公司)在眼科五官科領域的研發團隊已經積累了近20個在研究產品,以達到企業每年能有新產品上市之目標。充分利用公司的各項優勢,包括擁有國內最先進的生產設備、豐富的產品目錄及在眼科領域30年的生產經驗,有能力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適應消費者的合理價格。

  不過,這場當時被各方視為共贏的併購項目卻在近期宣布終止。在其相關公告中,遠大醫藥稱,收購終止系因一項「先決條件」未實現。

  據悉,收購及認購註冊股本協議之其中一項先決條件為發出清算裁判,而且並不支持相關清算裁判之申請人就目標公司之任何有形或無形資產申索任何權利;及目標公司之任何有形或無形資產並沒有包含在老衛康清算之資產中。

  但截至2015年3月31日,標的公司的清算裁判尚未發出且未能確定清算裁判將於何時發出。最終,這場收購以失敗收場。

  北京鼎臣醫藥諮詢負責人史立臣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遠大醫藥在眼科領域表現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在其眼科戰略缺乏一個明晰的戰略部署,再加上意外不斷,最終導致其眼科戰略進程緩慢,難有突破。

  不過,史立臣同時強調,在專科領域,眼科算是發展潛力很大的,遠大醫藥發展眼科戰略的方向是正確的。關鍵是要制定出明晰的戰略,內生與外延協調發展。

  對於諸多疑問,中國經濟網記者曾向遠大醫藥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前尚未收到回復。

相關焦點

  • 一國內知名藥企,拿下眼科全球創新在研產品
    【製藥網 企業新聞】近日,遠大醫藥發布公告,其與撥雲製藥訂立產品授權協議,獲得撥雲製藥開發的全球創新產品CBT001在大中華地區的生產(含技術轉移)及商業化權利。   實際上,翼狀胬肉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症增生性眼表疾病,通常發生於眼角部結膜,逐漸侵襲至角膜,引起散光或遮擋瞳孔,從而導致視力下降甚至致盲。統計顯示,翼狀胬肉總體患病率約為10%,隨著年齡增長,比例逐漸增長。在中國,4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約為13.4%,患者近9000萬。目前並沒有治療翼狀胬肉的專門藥物,CBT001是頭個全球創新的治療翼狀胬肉產品。
  • 愛爾眼科「白馬」基因:併購閉環下的布點加速度
    對愛爾眼科而言,15年間,公司從一間僅有4個醫生的小醫院,到今天成為全球最大、業務量最多的眼科集團,累計服務量超1億人次。  截至目前,愛爾眼科旗下在中國30個省市區先後建立240餘家專業眼科醫院,覆蓋全國人口超過10億人;與此同時,愛爾眼科在美國、歐洲等海外市場開設有百餘家眼科中心。  公司在資本市場上也儼然「白馬王子」。
  • 「大胃王」愛爾眼科的併購之路:萬億藍海,還是陷阱大雷?
    來源:EMBA微金一口氣要收購30家醫院股權,愛爾眼科在擴張路上走得越來越快,併購神話究竟還能走多久?作為國內首家IPO上市的民營醫療機構,愛爾眼科的發展,其實一直備受醫療行業多方人士的關注。現金流承壓、商譽高企、產品投訴、廣告違法、高管套現減持。愛爾眼科的牌面似乎難言樂觀,重重問題下,愛爾眼科的繁華盛景能維持多久?
  • 醫藥生物行業專題報告:眼科黃金賽道,未來10年誰領風騷
    眼科的全稱是「眼病專科」,是研究發生在視覺系統, 包括眼球及與其相關聯的組織有關疾病的學科,包括致盲類眼病和非致盲類眼病。而非致盲類眼病若不及時治療,將會產生多種嚴重併發症,也有致盲風險。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球至少有 22 億盲和視覺障礙患者,其中至少 10 億人是由於未及時治療所致,可見儘早發現並治療對眼病患者來說至關重要。
  • 從市值60億到2000億,愛爾眼科為何這麼強?
    自上周開始至今,上證指數下挫了150多個點,領跌的生物醫藥板塊更是不容樂觀,昨天康泰生物因阿斯利康新冠疫苗事件又跌去了200多億市值,下跌幅度達16%,不得不說,現在醫藥板塊除了「sha估值」現象之外還有黑天鵝事件存在。
  • 金眼、銀牙、銅骨頭 之 眼科篇
    (1)致盲類疾病包括白內障、青光眼、眼底相關疾病等,其中白內障是眼科的第一大類疾病,是致盲的首要病因,植入人工晶狀體是治療的唯一有效手段。(2)非致盲類疾病主要包括:屈光不正(包括近視、遠視、散光、老花等)、乾眼症等。
  • 遠大醫藥與eTheRNA深化合作 推動mRNA技術在中國落地
    11月29日,遠大醫藥與比利時疫苗研發企業eTheRNA Immunotherapies NV(eTheRNA)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和產品授權協議,就mRNA技術的研發和生產達成大中華地區獨家戰略合作及全球創新產品授權協議。
  • 遠大醫藥(00512-HK)與比利時生科企業達戰略合作協議
    來源:財華網【財華社訊】遠大醫藥(00512-HK)公布,繼今年5月份投資比利時 eTheRNA ImmunotherapiesNV(eTheRNA)後,集團與比利時eTheRNA達成大中華地區獨家戰略合作及全球創新產品授權協議,將在中國組建合資公司南京奧羅生物
  • 泰格醫藥:2014年報淨利潤1.25億 同比增長32.9%
    重組標的方達醫藥和康利華實現本年度的業績承諾,對公司業績增厚產生積極影響。  綜上,公司2014年度經營業績穩步健康增長。  1.3創新戰略思維,多點布局謀劃未來。  (1)收購兼併促成長。  2015年4月,公司與沃森生物籤署醫療健康產業併購基金,將由公司和沃森生物共同發起設立醫療健康產業併購基金,作為雙方在醫藥醫療產業併購整合的平臺,通過產業整合與併購重組等方式,收購或參股符合發展戰略需要的企業,推進雙方快速做大做強,併購基金的出資總額暫定為人民幣3.5億元。  1.4募投項目穩步推進。
  • 年收入僅19萬 歐康維視想用眼科醫藥概念「套現」?
    近兩年,港股上市的醫藥企業不少,眼科企業也不少。而近日,最新遞表的歐康維視(Ocumension Therapeutics - B)則更新了眼科醫藥這一細分領域。其中,作為眼科醫藥平臺公司,歐康維視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將致力於識別、開發和商業化同類首創或同類最佳的眼科療法。
  • 愛爾眼科的艾芬之問 5個併購隱患 陳邦快慢經怎麼念
    1月4日開盤,愛爾眼科股票大跌。截至收盤,愛爾眼科股價報8.22元/股,跌幅8.91%,對市值2812億元。較12月31日縮水274億元。股吧裡,用戶「better1818」指出:別討論手術事故了,找最本質的!愛爾假業績,不要錢的送股拆分、除權填權創新高,高瓴資本坐莊抱團炒作,完全高度控盤!愛爾繼續既無科技硬核,也無創新成長,連鎖收購診所並無幾家賺大錢的,何來業績高增長?
  • 百億眼科用藥市場TOP10產品曝光!
    繼重金引進眼科新藥後,恆瑞國內首家報產「網紅」滴眼液再次引發市場關注。近年來,國內眼科用藥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國內藥企對該領域關注度也在提高。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眼科用藥銷售額為109.31億元,同比增長14.83%。產品TOP10中,3個產品銷售額超10億,康柏西普銷售增長率領跑;品牌TOP10中,外資品牌佔據大半席位。
  • 醫藥戰略規劃與產品組合管理峰會:一場領軍醫療企業的高級領導人的...
    規模:150+形式:閉門峰會地址:中國,上海時間:2021.1.21-2021.1.22(2天)受眾:頭部醫療企業戰略、商業、產品、經理/負責人在為期2天的會議中,我們分別從政策趨勢、戰略規劃、產品組合、大數據與洞察4個專題,將內容更細分呈現。SPPS將邀請業內領軍人物,主要探索主要探討醫藥行業在VBP、醫保目錄調整,疫情黑天鵝等影響下,藥企戰略規劃,產品布局,營銷方式的調整等內容與醫藥行業前沿趨勢。
  • 譽衡藥業實控人朱吉滿「蛇吞象」併購困局 隱匿46.6億槓桿基金
    然而,朱吉滿旗下上市公司股價大跌之後,2020年4月到期的46.6億元併購基金資金面臨無法收回的窘境。目前,對基金附有兜底義務的朱吉滿夫婦,不得不變賣各種資產,積極引入戰略投資人,以求緩解譽衡集團的債務危機。譽衡集團的危機,能夠化解嗎?
  • 每日簡報|2020-12-09>>「升輝包裝」獲 1.8億元 戰略融資_騰訊新聞
    淘寶App進行了新一輪的產品升級,通過結構、內容、開放和智能幾大板塊的調整。眼科精準醫療解決方案提供商「華視諾維Sightnovo」獲 數千萬元 Pre-A輪融資; 4. 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生物企業「華大吉諾因」完成 1億元 A+輪融資; 5.
  • 遠大醫藥(00512)與比利時eTheRNA達成大中華地區獨家戰略合作及...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遠大醫藥(00512)發布公告,繼今年5月份投資比利時eTheRNA Immunotherapies NV後,集團近日與eTheRNA進一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和產品授權協議,集團與eTheRNA將在中國大陸組建合資公司南京奧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搭建獨立完整的
  • 專注新一代腫瘤免疫治療創新藥研發及商業化,思路迪醫藥獲1.4億...
    2020年10月8日消息,專注新一代腫瘤免疫治療創新藥研發及商業化的生物醫藥公司思路迪醫藥宣布完成分拆後首輪融資,本輪融資總規模達1.4億美金,約合9.7億元人民幣。
  • 繼上半年6筆併購交易後,三季度美股又有7家生物醫藥企業被併購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7筆交易:1Ligand收購Pfenex8 月 10 日,外媒報導,Ligand Pharmaceuticals已同意以每股12美元的價格收購Pfenex,相當於4.38億美元的股權價值,較Pfenex在8月10日的最新收盤價7.76美元溢價57%。
  • 關注用眼健康 延安必康子公司專注眼科用藥48年
    王寧利介紹,目前,我國主要致盲性眼病已轉變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代謝性眼病和老年性白內障等年齡相關性眼病,我國眼科疾病譜的重大轉變,引導了致盲眼病的治療轉向疾病的防控。 延安必康子公司武漢五景藥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五官科類用藥為主的化學原料製劑製造的現代化製藥企業,公司成立於1971年,專注眼科用藥48年。
  • 關於愛爾眼科的雪球訪談整理
    @白果閒人:首先,近40億的商譽會產生的什麼後果讓人擔憂;其次,不斷併購新醫院,除了增加商譽,還可能帶來管理上的風險。最重要的是醫療政策、醫保政策的變化會不會影響到公司的發展。woodenfox:投資愛爾眼科,商譽這個問題真的要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