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塚治虫是日本動漫之父,你認識中國的他嗎

2020-12-09 碰巧動漫

最近兩年,出現了很多優秀的動漫作品。但相較於日美等動漫產業發達的國家,國漫行業仍處於發展階段。其實,在上世紀20年代,中國動漫就已經開始起步,並快速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當時中國的動漫技術在整個亞洲都處於領先地位。這離不開中國的動漫之父——萬籟鳴。

1925年,中國的首部動畫片誕生,正確的說是一部動畫廣告《舒振華文印表機》。這可以說是萬籟鳴的開山之作、隨後他和他的三個兄弟,可是了卡通片的創作之路。其實真正被看作中國首部動畫片的並不是這部廣告動畫。而是1926年製作出品的《大鬧畫室》,由於技術層面的影響,當時製作這部動畫遇到了很多的困難。而且這也是中國首部動畫與真人同時出場的動漫。這突然讓我想到了日本的特攝劇是不是從這部作品得到的靈感。

1941年萬籟鳴和他的三個弟弟又創作出了亞洲第一部長篇動畫《鐵扇公主》,這部動畫就是手塚治虫的啟蒙作品。其中,孫悟空的形象讓手塚治虫感受到了動畫的魅力。決定進入動漫行業。並將萬籟鳴作為自己的偶像,並在來華後拜訪了萬老,於是就有了鐵臂阿童木與孫悟空攜手的經典之作。

1964年上映的《大鬧天宮》讓全世界看到中國動畫影視作品的媒體,至今這部動畫電影,在中國動漫史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萬籟鳴執導的經典之作曾獲得了第22屆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這也同樣說明了當時中國動畫技術已經處於很高的水平。在當時還誕生了具有中國古典藝術的美術片,比如木偶劇、水墨動畫、剪紙動畫等。但後來因為政治運動。中國動漫的發展緩慢,才出現了現在落後於日美國家的局面。

所以說,中國動畫之所以能在那個年代綻放出不一樣的魅力,離不開萬氏兄弟的努力。在那個戰爭年代,是他們克服了種種困難,為中國動畫行業的發展開了一個好頭。而未來中國也會出現很多像萬籟鳴這樣的動漫工作人員,再次將中國動漫重新推到世界前列。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如果有什麼意見可以在評論區交流。謝謝大家的閱讀。

相關焦點

  • 手塚治虫:讓人又愛又恨的「日本動漫之父」
    手塚治虫手塚治虫年輕時,漫畫業在日本完全算不上一流行業,因此在決定成為醫生還是漫畫家的時候,他猶豫不決,但在母親的鼓勵下,最終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漫畫,並隻身去往東京,專注於漫畫事業。為大人製作動漫手塚治虫一生創作的漫畫近千種,高達15萬頁。講談社出版的《手塚治虫漫畫全集》共四百卷。
  • 日本漫畫之父 現代動畫開創者 手塚治虫
    說到日本動漫有一位漫畫家是必定會被提及的。這位漫畫家有著"日本漫畫之父、動畫之神"的美譽;他的作品對很多漫畫家產生了影響,很多漫畫家對他也是很推崇。同時,他也改變了動漫行業,推動了動漫周邊產業的發展。"動漫藝術家"第六期——手塚治虫1928年11月3日,誕生於大阪府豐中市,原名手冢治,因喜愛昆蟲,他在後來創作中給自己取了手塚治虫的筆名。
  • 「阿童木之父」出新作?手塚治虫風格在日本AI技術裡「復活」
    憑藉《鐵臂阿童木》《火鳥》《怪醫黑傑克》等膾炙人口的作品,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曾為許多孩子的童年注入了幻想的色彩。如今,這位被譽為「日本動漫之父」的漫畫大師離世已有31年。 「日本動漫之父」手塚治虫 近日,他的「新作」《斐多》即將面世,在漫迷們心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當然,這部新作並非真正出自手冢之手,而是人工智慧模仿其作品風格生成的。
  • 手塚治虫、宮崎駿,這些日本動漫大師離不開中國影響
    被稱為「中國動畫片之父」的萬籟鳴,在20世紀開創了中國動畫電影的先河。1941年,萬籟鳴和弟弟萬古蟾一同導演了全亞洲第一部長篇動畫電影《鐵扇公主》。當時,日本的手塚治虫在看到這部動畫長片後,決定放棄醫學走上動畫的道路。他在1952年創作《鐵臂阿童木》轟動日本,並一手開創了日本電視動畫體系,被稱為「日本動漫之父」。
  • 漫畫之父手塚治虫:鐵臂阿童木淪為賺錢工具,宮崎駿表示討厭他
    "手塚治虫無疑是日本漫畫之父、動畫之神。他這一生創作了無數精彩作品,《鐵臂阿童木》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也可以稱其為曠世巨作,因此,對於這樣一部作品,手塚治虫為什麼會如此遺憾、悔恨呢?雖是笑稱,卻可以看到對漫畫的熱誠,而這種熱誠始於手塚治虫的童年。1928年11月3日,手塚治虫在日本一個開明的家庭出生。他的父親愛看漫畫,母親從小就喜歡給他讀漫畫,所以從小就手塚治虫就對漫畫有濃烈的興趣。
  • 手塚治虫:中國人刺激出來的日本漫畫大師,創作至死的阿童木之父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陶生)手塚治虫:被中國人刺激出來的日本漫畫大師,創作至死的阿童木之父1928年11月3日,手塚治虫出生於日本大阪。因為自幼喜歡收集昆蟲,他在1939年在本名手冢治後面加了個「蟲」字。後來,就一直用手塚治虫作為筆名。他小時候的另一個愛好是看電影。1942年,中國動畫片《鐵扇公主》在日本上映。
  • 手塚治虫和他的孩子們
    手塚治虫—一個開闢了日本動漫鼎盛王朝的漫畫家,引領日本進入動漫新紀元的漫畫之神。 手塚治虫,本名手冢治,1928年11月3日,手冢出生於日本大阪府豐能郡(即現在的豐中市)。手冢因讀了平山修次郎的《原色千種昆蟲圖譜》而迷上昆蟲採集,所以在本名「手冢治」的後面加上「蟲」字,並以「手塚治虫」為筆名在以後的創作中一直沿用。如同大多數天才一樣,手塚治虫的童年生活註定了他與動漫一生的不解之緣。
  • 手塚治虫的經典之作,最後一部歷時八年連載,向中國動畫致敬!
    對於一些漫迷來說,手塚治虫這個名字並不陌生,手塚治虫就是日本有名的漫畫家,同時也是日本近代動漫產業的開拓人,所以在日本的漫畫界被譽為「漫畫之父」,對於漫畫這位漫畫之父有很多故事,他經典之作,據說歷時長達八年之久,向中國動畫致敬都說漫畫家都有自己的情節,創作故事的由來總離不開自己的內心
  • 日本動漫家手塚治虫顛覆觀念:漫畫無處不在
    手塚治虫讓漫畫「發聲」  那時的日本,新舊觀念和體制互相衝擊,集市上開始流行一種畫滿了故事的小人書,就是一格一格的圖加上文字。1947年,一個叫手塚治虫的青年在畫法上把小人書進行了改造,他使用了變焦、廣角、俯視等電影手法,這麼一來,卡通人物就不再是一個呆板的姿勢,變得生動起來。例如,把「啪」「咚」這樣的象聲詞「畫」進畫裡。
  •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逝世31年,你看過鐵臂阿童木、多羅羅嗎
    手塚治虫被稱為「日本動漫之父」,幾乎所有的動畫創作者都曾受到手冢的啟蒙。如果宮崎駿有撫慰少年傷痛的治癒之手,那麼手塚治虫(1928.11.3-1989.2.9)就有開啟瑰麗童年之夢的鑰匙。手冢的成人漫畫,能夠打開成年人的心靈窗口。
  • 中國動畫電影鼻祖與手塚治虫的不解之緣!
    他參與創作的《鐵扇公主》是亞洲首部有聲動畫長片;他合作導演動畫片《大鬧天宮》,全手工製作,精巧細膩,此後40年裡沒有一部國產動畫片能與之比肩。據說《鐵扇公主》這部動畫片還曾影響過日本動畫的鼻祖手塚治虫。《鐵扇公主》的劇本來自於《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三借芭蕉扇」。萬籟鳴筆下的孫悟空帶領著豬八戒、沙和尚與鐵扇公主、牛魔王鬥智鬥勇,終於闖過了火焰山。
  • 「手塚治虫」被譽為「日本動漫之父」,他的作品中有生命存在
    手塚治虫,日本漫畫家、動畫家、醫生、醫學博士。原名手冢治,因喜愛昆蟲,所以把他的原名「治」改成日文中發音很像的步行蟲的日文名稱。漢字寫作「治蟲」。以後手塚治虫就成為了他的筆名。1944年手冢16歲時,曾被派入軍需工廠擔任勞動員,雙手因感染到細菌差點壞死,幸遇良醫才得以保住。這段經歷,成了他後來習醫的動機之一,並立志成為以救人為職志的醫師。醫學院時期的手冢常偷偷在教室後頭畫漫畫,但後來仍順利考取醫師執照,換言之,他在創作中關於醫學的內容,其實是有其專業背景與依據的,這也是吸引讀者的重要因素之一。
  • 他是手塚治虫的偶像,「孫悟空」形象從他手中誕生,經典永存!
    他是手塚治虫的偶像,「孫悟空」形象從他手中誕生,經典永存!關注中國動畫事業發展的人應該對於萬籟鳴這個名字不會陌生,雖然現在的中國動畫是還要落後於日本的,但是在萬籟鳴老先生的時代,中國動畫卻給日本造成過衝擊,漫畫之父手塚治虫更是視他為偶像,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中國動畫事業創始人萬籟鳴。
  • 淺談日本動漫史——「漫畫之神」手塚治虫(一)
    淺談日本動漫史——「漫畫之神」手塚治虫(一)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2020
  • 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
    1926年11月3日出生於大阪豐中市兵庫縣寶冢的手冢,因為特別喜歡畫蟲子,將本名手冢治改成了手塚治虫。小學三年級,手塚治虫以《在演猿飛佐助的電影院裡》的漫畫,一鳴驚人,在畫展上被授予一等獎。在他上中學的時候,日本正發動侵華戰爭。
  • 日本漫畫的今天,手塚治虫的功勞有多大?
    1980年《鐵臂阿童木》作為首部引進國內的日本動畫,很快紅遍大江南北,引發了日本動漫開始風靡中國的巨大浪潮。它所講述的具有堅強機器內核的少年對抗邪惡機器人,保護人類的故事伴隨無數觀眾度過了童年與少年時光。
  • 日本漫畫的今天,手塚治虫的功勞有多大?
    1980年《鐵臂阿童木》作為首部引進國內的日本動畫,很快紅遍大江南北,引發了日本動漫開始風靡中國的巨大浪潮。它所講述的具有堅強機器內核的少年對抗邪惡機器人,保護人類的故事伴隨無數觀眾度過了童年與少年時光。此外,作品所展現的人形機器人元素,也給後來《機動戰士高達》《機器貓》那些同類型動漫提供了靈感,關於「機器人人性」的主題探討,也早於很多人工智慧題材科幻片。
  • 中國動畫開荒者,阿童木之父手塚治虫的偶像,為大鬧天宮蟄伏20年
    (鐵扇公主)今天國際上提到動畫片,都會提到日本,而提到日本動漫,必然會提到奠基人手塚治虫。1942年,手塚治虫還是一個懵懂的小少年,《鐵扇公主》在日本上映,廣告語上打著「世界第二部動畫長片」,日本當局看到日本青少年為這部動畫片如痴如醉,沒過多久就下令禁演。
  • 手塚治虫用鐵臂阿童木給日本動漫確定框架,後來者都被困死在裡面
    手塚治虫是日本戰後動漫產業的開創者之一,因為其突出的貢獻而被尊稱為「漫畫之神」。在手塚治虫的諸多作品裡,國內動漫愛好者比較熟知的可能是《鐵臂阿童木》。1981年,中央電視臺引進播出這部日本動畫片,成為無數國內動漫愛好者的美好回憶。
  • 日本漫畫的今天,手塚治虫的功勞有多大?-虎嗅網
    1980年《鐵臂阿童木》作為首部引進國內的日本動畫,很快紅遍大江南北,引發了日本動漫開始風靡中國的巨大浪潮。它所講述的具有堅強機器內核的少年對抗邪惡機器人,保護人類的故事伴隨無數觀眾度過了童年與少年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