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樹木間鋪就致富路

2020-12-22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本報記者 馬雨晶

  7月的六盤山是彩色的,梁峁溝壑層層疊疊,以綠色為底,紅梅杏的紅、紅樺樹樹幹的橙、萬壽菊花朵的黃交相輝映。

  一棵樹、一株苗、一枝花、一棵草,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創新機制,實施「四個一」林草產業試驗示範工程,百姓致富的路越走越寬。

  固原市位於六盤山東麓,是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是我國黃土高原-川滇生態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陝、甘、寧三省區的重要水源地,生態地位十分重要。

  多年來,固原市先後實施了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封山禁牧、小流域綜合治理、退耕還林、400毫米降水線造林綠化等重大生態建設工程。如今,全市林業用地達668萬畝,佔全市國土面積的42.2%,森林面積達448.8萬畝,森林覆蓋率由上世紀80年代初的1.4%提高到28.4%,林草覆蓋率達到73%。

  山綠了,固原開始探索利用良好的生態資源加快發展。

  2017年,固原市提出,實施一棵樹、一株苗、一棵草、一枝花的「四個一」林草產業試驗示範工程。「一棵樹」,即選準適宜當地的優新品種發展經果林產業;「一株苗」,即挖掘城市景觀苗木需求發展苗木產業;「一棵草」「一枝花」,即發展花卉、草畜、旅遊等產業。

  2018年,固原市建成「四個一」林草產業工程試驗示範園39個,總面積2.1萬畝,引進303個品種。今年,固原市再聚焦40個優質品種進行示範推廣,計劃年內完成「四個一」林草產業示範推廣248.43萬畝,建設千畝以上示範點68個,面積18.75萬畝。

  原州區蔣口村,各家各戶栽了成片的紅梅杏樹和梨樹。「以前種地靠天吃飯,收入沒有保障。現在家家房前屋後都種上了經果林,村子美了不說,我們腰包也鼓了,去年我家的紅梅杏就收入了4萬多元。」村民陳立說。

  庭院經濟林也是「四個一」工程的一部分。原州區按照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突破傳統鄉村綠化模式,見縫插綠,種花、種草、種果樹,種景觀樹、種群眾喜歡的樹,引導群眾建設庭院經濟林、房前屋後林、村道護路林。

  「今年春、秋兩季原州計劃鄉村每戶群眾在房前屋後種植經果林20株以上,全區發展庭院經濟林1.8萬多畝。通過『百村萬戶』綠化行動,將達到村在綠中、路在林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格局,使村村有特色、戶戶有產業。」原州區林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趙冀說。

  彭陽縣紅河鎮紅河村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裡,一根根數米高的鋼管整齊矗立在500畝土地上,每行鋼管上拉起幾排鋼絲,鋼絲上整齊地固定著竹竿,每根竹竿支撐一棵蘋果樹生長。

  這是一片採用矮砧密植種植技術的現代化果園,果樹樹幹大多只有兩指粗細,蘋果產量卻頗為可觀。「這種新技術讓果樹提前兩三年掛果,而且種植密度大,增產效果明顯。」紅河鎮黨委書記鄭小義說,今年全鎮蘋果樹種植面積近8000畝,相當一部分採用了新種植技術。

  2018年,彭陽從國外引進優質矮砧蘋果種植技術,建設矮砧蘋果種植示範基地。其中,城陽鄉引進陝西海升集團,在澇池村、長城村流轉土地2500畝,建設寧夏面積最大的矮砧密植蘋果園區,解決了相鄰7個村農民增收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問題。紅河鎮紅河村引進寧夏東昂集團,投資3000萬元,建設500畝矮砧密植蘋果基地、生態休閒觀光採摘園,蘋果樹已經掛果。

  在紅河鎮紅河村的東昂蘋果園,韓玉梅正在給蘋果套袋。2012年因丈夫出車禍,家中失去主要勞動力,生活一度陷入困境,2018年東昂蘋果園建成,韓玉梅在家門口就了業。「有了穩定的收入,我供出了3個孩子,現在兩個小的已經工作,老大在讀研究生。」韓玉梅笑著說。

相關焦點

  • 生態+原生態:鋪就科爾沁草原深處的致富路
    【文化扶貧在行動:內蒙古篇】生態+原生態:鋪就科爾沁草原深處的致富路  中新網通遼10月28日電 題:生態+原生態:鋪就科爾沁草原深處的致富路  作者 奧藍  「我們今年要上冬季旅遊項目了,已經在河邊準備了好幾頂冬天住的蒙古包,很暖和。
  • 廣安龍安柚:一棵柚子樹 鋪就致富路
    廣安龍安柚,演繹出「一棵柚子樹,鋪就致富路」的精彩故事。
  • 江華花草樹木掛上「身份證」
    永州日報訊(通訊員 徐龍英)近日,在江華瑤族自治縣濱江公園裡散步的人都舉起了手機拍照,並掃一掃花草樹木牌子上面的二維碼,增強愛綠護綠意識。「江華是國家園林縣城,這次我們為縣城範圍內的花草樹木編發了『身份證』, 群眾只要掃一掃牌子上面的二維碼就能獲取樹木花草的名稱、科屬、用途、原產地、保護級別和歷史淵源等信息,這樣既可以給大家普及各種花草樹木的基本知識,又可以增強大家的愛綠護綠意識。同時,還方便對受病蟲害影響的苗木進行修補、防治。」該縣園林局工作人員在給公園裡的花草樹木頒發電子「身份證」時說。
  • 奎屯市第十中學花草樹木有了「身份證」
    近日,奎屯市第十中學教職員工利用課餘時間,陸續為校園內20多種花草樹木佩戴上「身份證」,讓學生們在學習之餘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校園內花草樹木的種類特徵。  奎屯市第十中學已掛牌的樹木。  6月16日,記者在奎屯市第十中學校園綠化帶內看到,20多塊書寫著雲杉、夏橡、裂葉榆、山楂、海棠、紫葉稠李、山桃、榆葉梅、爬山虎等植物名稱的木製「身份證」置放在樹叢和花草之間。
  • 大班健康領域說課稿《花草樹木有益健康》
    一、說教材(一)教材地位及內容《花草樹木有益健康》是童星幼兒素質教育叢書大班健康領域的內容,花草樹木是幼兒身邊的事物,本次活動主要是幫助幼兒了解花草樹木不僅能夠美化我們周圍的環境,對於人類的健康也是大有益處的。2012年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
  • 南洞鄉葛根豐收鋪就脫貧致富路
    該基地是南洞鄉中藥材「十裡長廊」中的一段,由山聯村「十佳產業致富帶頭人」何燕清承包,種植面積達45畝,每畝產鮮葛根3000餘斤,畝均收入可達4200餘元。收穫的葛根將統一銷售給旭坤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根據品質進行分級銷售和加工。據悉,近年來,南洞鄉各村通過發展中藥材種植,流轉零散、閒置土地,形成了「產、供、銷」一體化、規模化、規範化產業發展體系,帶動周邊村民就地務工、增產增收,鋪就產業脫貧致富路。
  • 走上致富路 開出文明花
    原標題:走上致富路 開出文明花   一排排錯落有致的小洋房、一個個種滿花草的小庭院、一條條潔淨的鄉村道路,隨處可見的文明
  • 澤雅包岙:「蔬菜王國」鋪就鄉村致富路
    澤雅包岙:「蔬菜王國」鋪就鄉村致富路 2020/12/21 08:27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遊歷 瀏覽:1183
  • 民樂:手工編織鋪就脫貧致富路
    民樂:手工編織鋪就脫貧致富路 20-12-03 15:51
  • 最全樹木盆景分類,輕鬆掌握各種花草樹木適合何種盆景造型!
    可是,身邊那麼多的花草樹木,你又怎知若是取它,它又適合造型成為什麼樣的盆景呢?如果,此刻臺友你想要對可以造型盆景的花草樹木做個全面的了解,停下來,花上5分鐘好好瀏覽本文。本文裡有著最全的樹木盆景分類,目的是讓你了解各種花草樹木適合哪種形式的盆景造型。
  • 以花草樹木為引子 微觀版「魯迅傳」令人大開眼界
    魯迅博學多才,他一生熱愛自然,鍾愛花草樹木。各種各樣的植物,在他的筆下生動而富有靈氣,他以自己出神入化的筆,給花草樹木營造了特殊的意境。那些花草樹木,也透露了魯迅的內心密碼。日前,中國作家網上刊載的一本以花草樹木為引子的微觀版「魯迅傳」——《魯迅草木譜》出版,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 《魯迅草木譜》:那個鐘愛花草樹木的魯迅先生
    魯迅一生熱愛博物學,更鍾愛樹木花草。其筆下的樹木營造了特殊的意境,透露了魯迅的內心密碼。2020年6月,學者薛林榮的隨筆散文集《魯迅草木譜》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魯迅草木譜》以花草樹木為切入點洞悉魯迅的內心世界,力求發現一個有血肉、有溫度、有人情的魯迅。
  • 瑞金:「四好農村路」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
    要致富先修路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鋪就了一條條鄉村振興快車道12月18日,記者在黃柏鄉龍湖村坳背崗萬畝臍橙園看到柏油馬路屬於「四好農村路」,自從修好以後,給當地村民出行和臍橙銷售帶來極大便利。
  • 天天學一「典」之建築區劃內的花草樹木歸誰所有
    天天學一「典」之建築區劃內的花草樹木歸誰所有 2020-12-04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條路,越走越寬廣——交通扶貧鋪就小康生活幸福路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  題:這條路,越走越寬廣——交通扶貧鋪就小康生活幸福路  新華社記者魏玉坤、許雄、胡旭  「要想富,先修路」「要快富,修大路」……曾幾何時,這樣的標語布滿鄉村家家戶戶的院牆上,村民口口相傳,飽含著對修路致富的美好嚮往
  • 賴悅東:返鄉創業種南薯 鋪就村民「致富路」
    五華岐嶺黃福村農村漢子賴悅東,他憑著一股拼搏的闖勁和對家鄉的眷戀,致富之後仍不忘回報家鄉,利用自己積累的資源返鄉創業,帶動家鄉父老一起種植南薯致富,為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打下了堅實基礎,並一躍發展成為梅州市、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五華縣電子商務十強企業、十佳手信產品等榮譽。
  • 太焦高鐵為晉豫發展鋪就康莊大道
    太焦高鐵全線於2016年10月開工,北起山西太原,南至河南焦作,全長約358.8公裡,作為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呼(呼和浩特)南(南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太焦高鐵前景廣闊,意義深遠,其投入運營將為晉豫兩地經濟社會發展鋪就康莊大道,暢通沿線人民的幸福路。太焦高鐵拉近「時空距」,開啟晉豫人民美好新生活。
  • 海南日報數字報-長田村有了長遠致富路
    ■ 本報記者 李磊  「扶貧幹部總有離開的一天,如何在幫扶點建立一套長效脫貧機制,讓貧困戶脫貧不返貧,讓當地百姓今後能夠沿著這個機制一路致富奔小康,是我們扶貧幹部最重要的任務。」
  • 滑縣老爺廟鄉韓小寨村村民韓志甫:種下檸檬果 鋪就致富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少市民會在自己家中選擇一些盆景來作為裝飾,滑縣老爺廟鄉韓小寨村村民韓志甫就發現了這一商機,通過發展盆景檸檬,走出了一條致富增收的新路子。韓志甫表示,下一步將探索盆景檸檬種植模式,擴大種植規模,積極向周邊村民傳授交流栽植和管理技術,為拓寬群眾致富路、實現持續穩定增收發揮積極作用。來源:滑縣發布
  • 安順平壩區:做優做強特色農業 鋪就群眾致富路
    「十三五」期間,平壩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主旋律,牢牢把握「八要素」、踐行「五步工作法」,以超常規措施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促進全區農業工作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為減貧摘帽提供了強有力的工作保障,為鄉村振興順利開啟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