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廣東省已進入多雨炎熱的氣候,各種菌類進入生長旺盛期,為了讓更多街坊群眾全面了解和防範食物中毒,在進行郊遊、踏青等戶外活動時,做到不亂採摘、不亂食用,6月,正值全國食品安全周之際,穗東街安監中隊結合安全生產月開展綜合宣傳活動,通過派發宣傳單張等形式向群眾科普食品安全小知識,進一步推動2020年黃埔區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工作進展。
毒蘑菇又稱毒蕈,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實體食用後對人或畜禽產生中毒反應的物種。我國每年都有毒蘑菇中毒事件發生,以春夏季最為多見,常致人死亡。
每年三、四月份和七、八月份是蘑菇生長旺盛期,春夏季節雨量及溫溼度適合各類野生毒蘑菇的生長。廣東的三、四月份天氣潮溼溫暖,非常適合各種野外毒菇的生長。
多數毒蘑菇的毒性較低,中毒表現輕微,但有些蘑菇毒素的毒性極高,可迅速致人死亡。目前確定毒性較強的蘑菇毒素主要有鵝膏肽類毒素(毒肽、毒傘肽)、鵝膏毒蠅鹼、光蓋傘素、鹿花毒素、奧來毒素。
毒蘑菇在我國生長分布廣泛,約有100多種,引起人嚴重中毒的有10餘種。在廣東地區,導致中毒人數最多的兩種蘑菇分別是白毒傘(致命鵝膏)和鉛綠褶菇,其中白毒傘的毒性最強,通常出現在山區、植物園等潮溼雜草叢生的地方。廣州白雲山、黃埔、增城等山區常見白毒傘、鵝膏菌等毒蘑菇生長。近年來,除了白雲山,在華南植物園、帽峰山、天鹿湖、火爐山等地也都有發現白毒傘。
1、誤食有毒蘑菇:是發生食物中毒中最常見的。一些有毒菌與無毒菌外形相似或混雜生長,常常誤採誤食發生中毒。而以前可以吃的野生蘑菇,隨著時間推移,或生長的地方有毒,也容易發生變異,成為毒蘑菇。
2、加工環節也可致中毒:即使是無毒的野生蘑菇,如果加工過程中沒有煮透煮熟,食用後也可能發生中毒。
毒蘑菇中毒一般是急性的,不同種類蘑菇導致的症狀不相同,分為胃腸炎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臟器損害型和日光皮炎型五種類型。其中胃腸炎型和神經精神型潛伏期一般為半小時至46小時,最短在進食毒蘑菇10分鐘後即可發病,但預後較好。而溶血型和臟器損害型中毒較為嚴重,臟器損害型是毒蘑菇引起中毒死亡的主要類型,通常在誤食後6-72小時發病先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伴頭暈、頭痛、四肢乏力等症狀,一般持續1-2天後漸緩解。這時候病人易誤認為好轉而不繼續治療,但此時毒素逐漸侵犯人體各臟器。病人中毒後2-5天內出現內臟害,尤以肝損害最為嚴重,極易造成死亡。
1.不要自行採摘野生蘑菇來食用。
2.不要售賣野生蘑菇。
3.不要購買來源不明的野生蘑菇。
4.如果懷疑選購的食用蘑菇中混有不同類型的其他蘑菇,就不要購買和食用。
5.不要輕信個人"經驗」和民間方法來鑑別毒蘑菇。
目前對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療法。食用野生菌後如出現噁心、頭暈、嘔吐、看東西不明或幻視、幻聽等症狀,要及時前往醫院救治;萬一來不及就醫,應立即採用簡易的方法進行催吐、洗胃、導瀉處理。同時,應保留野生菌樣品供專業人員救治參考。
河豚魚棲息於海洋的中、下層,有少數種類進入淡水江河中,河豚魚全體橢圓形,前部鈍圓,尾部漸細,體背灰褐,體側稍帶黃褐,腹面白色。當遇到外來危險時使整個身體呈球狀浮上水面,同時皮膚上的小刺豎起,藉以自衛。
河豚魚是一種有劇毒的魚類,河豚毒素是耐酸耐高溫的動物性鹼,為自然界毒性最強的非蛋白物質之一,中毒後出現口、唇、舌尖、手指輕微麻木等早期症狀,隨後出現嘔吐、步行困難、言語困難,進而出現血壓迅速下降、呼吸困難、直至意識消失、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1、不要自行捕撈河豚魚加工食用,不要購買來源不明的河豚魚。
2、任何食品經營單位或個人不得製售野生河豚魚。公眾如發現違法經營河豚魚的行為,要積極撥打12345進行舉報。
3、如發生食用河豚魚中毒,應立即採用簡易的方法進行催吐處理,並儘快撥打120送醫院救治。
蓖麻子為蓖麻的種子,蓖麻適合在溫暖溼潤的環境生長,且該植物適應性強,在農村地區較為常見。菌麻全株光滑,上被蠟粉,通常呈綠色、青灰色或紫紅色;莖圓形中空,有分枝;葉互生較大,掌狀分裂;圓錐花序,菊果有刺或無刺;橢圓形種子,種皮硬,表面光滑,有灰白色與黑褐色或黃棕色與紅棕色相間的花斑紋。
蓖麻全株有毒,其果實蓖麻子含有的蓖麻毒蛋白,毒素較強,其有毒成分為蓖麻毒素及蓖麻鹼。蓖麻毒素2毫克,蓖麻鹼0.16克可使成人致死。兒童服生蓖麻子3到5顆即可致死。蓖麻子多在食後3至24小時出現症狀,中毒者常首先覺得喉頭刺癢、灼熱感,繼而出現胃腸道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蓖麻子外觀類似堅果,兒童缺乏辨別能力,因此極易被兒童或學生誤食而發生中毒。為預防來源不明野生植物及其果實中毒,請不要輕易採食、購買來源不明野生植物及其果實,一旦發生了疑似中毒症狀,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物質,要立刻進行催吐並及時就近到正規醫院診治,不要自行亂服藥,並要保存可疑物質,以備檢驗。
穗東街安經辦提示:
為了您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請不採(捕)、 不買賣、不製作和不食用野生蘑菇、河豚魚和蓖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