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黃英
重慶人,特殊教育學校老師,在雜誌、報紙發表二十多萬字文學作品。
一
她與父親的矛盾,源於十歲那年的一個蛋糕。
那天,對她來說,是個隆重而值得期待的日子。她穿上新裙子,在院子裡玩耍時,被一個小夥伴故意弄髒了,她氣呼呼地嚷:「我的生日蛋糕不請你吃。」小夥伴不服氣地頂回來:「誰稀罕吃你的破蛋糕。」「你吃的才是破蛋糕,我爸說了,會給我買最貴的公主蛋糕。」其他小夥伴一聽,立即七嘴八舌地圍攏來:「你爸真好。」「你爸真疼你,這麼貴都捨得給你買。」她昂著頭,像驕傲的小公主一樣走在前頭,後面一群小跟班。
想到每天繞路去看的那款公主蛋糕,就要擺在自己的面前,她興奮得昨晚都沒睡著。現在,在小夥伴的一片羨慕聲中,她的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平時存在感弱的她,今天終於可以憑藉公主款生日蛋糕揚眉吐氣一回,她忍不住得意地哼著歌,和小夥伴一起盼著父親快點回來。
「咚咚咚」敲門聲響起,她激動地奔過去打開,卻發現父親手上的蛋糕,不是她想要的那款。「公主蛋糕被別人買走了。」父親一臉內疚地說。小夥伴湊過來,酸溜溜地說:「不是公主蛋糕呢。」「吹牛露餡了吧,那款蛋糕貴,你爸怎麼捨得給你買呢?」剛和她爭執的小夥伴趁機起鬨。
她的臉「唰」一下紅了,把氣撒到父親身上:「你答應我的,你說話不算話,你是個騙子……」「不就是一個蛋糕嗎?我又不是沒給你買,你朝我發什麼火,無理取鬧。」父親一下火冒三丈,音量也提高了。小夥伴見狀趕緊往外溜,剛才的羨慕眼神紛紛變成了同情甚至嘲笑。「你的眼裡只有工作,哪裡還有我的位置!你就是不愛我。」她捂著耳朵衝進臥室,將房門反鎖……
她心裡埋怨父親,明明答應了又食言,讓自己在這麼多小夥伴面前出醜。自從母親因病去世以後,父親成天忙工作,很少在家,也很少關心她。從前累積的不滿,也一齊湧入腦海,她的怨恨更深了一層。
儘管後來,她知道父親那天是因為臨時增加工作耽擱了時間,但心裡仍憤憤不平:「他就是不上心,要是重視我和我的生日,早就預訂了。」
自此,她與父親之間,仿佛被那隻公主蛋糕的奶油凝固出了一垛牆,在時光裡變得日益模糊、黏稠、不爽。大學畢業後,她仿佛為了逃避什麼,留在了遠離家鄉的城市工作。雖然,偶爾她也會打個電話問候下父親,但總是簡單地說幾句,就急急地掛了電話。
再後來,她交了男友,出於規矩不得不把他帶回去見父親,沒想到一番交流後,父親堅決反對:「這人靠不住,跟著他會吃苦頭的。」「我就要和他在一起,吃苦也認了。」她丟下這句話冷冷地走了,多年來沉澱的不滿讓她根本不屑於跟父親解釋。僵持了幾個月,最後,父親嘆息著妥協了,她在心裡淡笑,高傲得一如當年的小公主。
二
一年後,她結婚。那天,氣球飛舞,花朵簇擁,她穿著潔白的婚紗,明豔動人。父親牽著她走向舞臺,她的手被父親緊緊握在手心,那雙粗糙的手在顫抖,傳遞著一陣陣暖熱。她的心,突然就顫了一下。父親走得特別慢,仿佛想一直這麼牽著她,終於,紅毯走完了,父親把她交給新郎,然後,顫巍巍地接過了話筒。
父親的臉漲得通紅,嘴激動地張了張,卻沒發出聲音。他咳嗽一聲穩定了下情緒,發抖的聲音才傳出來:「因為一個蛋糕,我內疚了很久,為了彌補對女兒的虧欠,在這個她人生最重要的日子裡,我親手做了一款公主蛋糕送給她,希望她以後的生活像蛋糕一樣甜,像公主一樣得到寵愛。」
主持人將蛋糕推到舞臺中央,眾人的目光聚到它身上。在燈光的照耀下,它顯得那樣光彩奪目。那個蛋糕,有兩層,用了她最喜歡的粉色。第一層有個小女孩在蕩鞦韆,父母疼愛地護在一旁。她想起,那是五歲那年去蕩鞦韆的情景。第二層,站著一位身穿白紗裙的公主。對,這就是她十歲那年最想要的那款蛋糕,不對,比那款蛋糕更好。還有,那位公主的身旁,父親添了位王子,一如此刻的她……
沒想到,這一幕幕,父親竟然都記得,還做得栩栩如生。父親是什麼時候學會做蛋糕的,又是怎麼做出這麼美的蛋糕的,她全被蒙在鼓裡。那一刻,她才知道,父親一直是愛她、在意她的。不善言語的他,是在用蛋糕述說著對她的愛和祝福呀。
在眾人嘖嘖地驚嘆聲裡,吃著父親親手做的蛋糕,她流下了幸福的淚。
那之後,她常打電話陪父親拉家常,回家的次數也漸漸多起來。她和父親的關係一天天改善,他們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
不久,她在出租房裡生下了兒子。每日忙於工作、家務、照顧孩子,生活拮据又身心疲憊,老公卻在此時背叛了她。她的眼裡豈能揉沙,堅決離了婚。她後悔當初沒有聽父親的話,帶著兒子重新在外面租了房。離開職場太久,沒有專長,又拖著個年幼的孩子,一直沒有合適的公司接收她,生活舉步維艱。
父親從外人口中得知了她目前的艱難處境,摸到她的出租屋:「別怕,還有爸呢,所有的坎,咱父女倆一起過……」她靠在父親肩頭,哭成淚人。
父親成了這個世界上她唯一可以依靠的大樹。於是,她跟著父親回到了家鄉。一連數月,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她著急得口舌生瘡。父親見狀,連忙安慰她:「有爸呢,爸養你們。」她點點頭,裝出平靜的樣子,內心卻波濤翻湧。
三
一天,兒子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指著照片上的蛋糕問她:「這個蛋糕好漂亮,我想吃。」父親聽了,趁著周末,立即張羅著做給外孫吃。兒子吃著蛋糕,滿足地說:「比蛋糕店的好吃多了!」父親一聽,很開心:「那我可以去賣蛋糕啦。」
為了女兒和外孫能過得更好,父親真的賣上了蛋糕。每天下班後,他一頭扎進廚房埋頭做蛋糕,她在一旁當幫手。蛋糕做好了,父親陪她拿到路口去賣。父親的蛋糕做得美味又可愛,生意出奇的好。日子忙碌卻充滿歡樂。
那天中午,她正在做飯,卻接到父親暈倒的消息,她心急火燎地趕去,見瘦小的父親躺在病床上,鼻子上插著氧氣管。見到她,父親很內疚:「爸爸沒事,只是高血壓突然犯了,別擔心。老了,不中用了,今天的蛋糕是做不成了。」她知道父親是累病的,眼淚一下滾了出來:「您的身體可比蛋糕重要,別擔心,我會做。」
那以後,她一邊在醫院照顧父親,一邊趁空隙學著做蛋糕。起初她總是做不好,常常忙活半天做出的蛋糕卻難以下咽。父親安慰她說:「慢慢來,不急,帶著感情去做,我就是想著一定要讓你們幸福,所以做蛋糕時心裡充滿希望和愛,慢慢細心地去做,就當是做給你們吃。我想,你也一定可以的。」聽了父親的話,她才想著自己太心急,對,就當是做給父親和兒子吃,於是她靜下心來,反覆試驗。終於,她也做出了美味的蛋糕。她一邊賣蛋糕,一邊詢問顧客的口味,開發出更多新品種,生意越來越好。
父親康復出院了,見她已能獨立熟練地在廚房忙碌,不住地點頭。在父親的幫襯下,一年後,她利用擺攤積攢下的錢,盤了一個小店。她將父親當年做的那款公主蛋糕裝裱,放在店裡醒目的位置。在她心裡,它不僅僅是一款蛋糕,而是愛的代言人,是它,讓她感受到父親的愛,也讓她學會如何表達愛。
有青春期的孩子對父母心存埋怨,有年邁的父母對冷淡的兒女不滿,有多年的夫妻矛盾重重,有從小相親相愛的兄弟姐妹長大了卻越走越遠……
她含笑聽他們講,幫他們把心裡的情感用蛋糕表達出來,同時,她也緩緩給他們講自己與父親的故事。親情,愛情,都需要有一份像做蛋糕一樣的耐心與細心,一隻過甜的蛋糕,總會吃得人膩,有時加點別的口味,反而更長期暢銷。她說著這些,漸漸地,吃著蛋糕的人,也就露出了釋然的笑臉。
此時,父親已老得牙掉了,走不動了,忘記了很多事。沒事的時候,她給父親做無糖蛋糕,一點點餵給他吃,父親總是高興地說好吃,女兒做得好吃。她擁過父親,滿心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