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柴佳音
編輯 | 王慶武
來源 | 東四十條資本
「美國有沒有類似產品?美國到什麼階段了?」剛出來融資時,微知卓生物創始人、董事長潘國宇博士經常被問到這樣一句話。
當回答完「美國還沒有產品,美國有人做但是還沒成」後,潘國宇面臨的下一個問題便是,「你怎麼覺得你能做成?」
成立於2015年10月的微知卓生物,專注於重症肝臟疾病領域的生物治療。微知卓生物A輪投資方匯鼎醫療投資基金執行董事孫威博士向投中網介紹稱,美國其實存在生物人工肝產品研發的生物公司。他們採用不同的肝臟細胞,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並體現一定療效。
因此,微知卓生物的首創細胞重編程及轉分化技術,對於國內重症肝臟疾病領域意義非凡。
瞄準肝衰竭
千億元級別的肝病市場,正在爆發。
「結合中國國情,早在兩年前我們就開始關注肝病領域,匯鼎團隊掃描了行業內超過80%的企業與前沿技術,逐步實現在肝病領域深度覆蓋。」孫威對投中網表示。
匯鼎最早的關注點在於再生醫學,偏重細胞相關領域,從間充質幹細胞一直過渡到胚胎幹細胞,IPS及細胞重編程。對於投資微知卓生物的初衷,孫威提到,「我們當初把所有人工肝的項目基本看了一遍,包括歐洲和美國的,主要是看細胞。微知卓生物的產品不進入人體,我們評估它相對安全,而且技術確實是國際首創。」
據了解,微知卓生物核心產品HepaCure是一種體外肝功能支持系統,使用國際首創的細胞重編程及轉分化技術,可部分替代肝臟功能、促進肝衰竭患者自體肝功能的恢復。這一技術來自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化細胞所惠利健教授的團隊,曾獲當年「中國十大科學進展」榮譽。
世界範圍內,癌症一直得到最高的重視。但是在醫療領域,癌症死亡率並非最高。
「很多其他的疾病,包括肝衰竭,都會導致病人死亡。一旦發生肝衰竭,後面會導致多器官衰竭等一系列的疾病,短期死亡率非常高。」微知卓生物CEO陳昱寧表示。該疾病是多種ICU常見兇險疾病的直接誘因。
目前,微知卓生物團隊已完成十餘例臨床研究,28天的生存率已經達到100%,90天的生存率達到90%。
走出ICU
微知卓生物坦言,當下的產品還不能完全替代肝移植。但是,隨著技術迭代有巨大的延展空間。
「我們實際上給了這些病人一個新的可能性。」潘國宇表示,「對於肝昏迷的病人,體內毒素無法清除,內環境惡化抑制了肝臟再生的可能性。生物人工肝的作用就是體外提供一個支撐裝置,改善一下內環境,這樣肝臟功能有可能部分恢復,提高病人存活率。」
因此,微知卓生物目前的產品主要針對重症肝病患者的治療,但實際上其技術的應用範圍遠不止於此。以物理人工肝為例,現階段,物理血液淨化技術已經比較成熟,醫院通過物理性吸附可以除去病人血液當中的有害物質,從而改善病人症狀。但是,物理性的吸附也存在諸多問題。由於物理性吸附是一種非特異性吸附,有效率相對較低。而採用生物手段治療,新鮮的肝臟細胞功能特異性強,作用溫和,對病人的生理功能影響更加正面。
目前,微知卓生物正在對肝臟切除手術後的病人進行輔助治療。
「現在,肝癌手術切除治療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案之一,但病人要做肝臟切除術,如果範圍較大,醫生會比較擔心切除之後會發生肝衰等問題,有時候不太敢進行大範圍切除。我們希望我們的生物人工肝系統能夠對於圍手術期治療提供進一步的幫助。」 陳昱寧解釋稱。
肝臟細胞移植成為可能
當前,人體肝臟細胞很難在體外大規模增殖。一旦其可實現大規模增殖,大量場景應用一觸即發。
陳昱寧舉例表示,「比如說對於中晚期肝病患者,也許現在不得不做生物人工肝、肝移植治療。如果我們有大量優質的肝臟細胞,其實可以在早期進行肝細胞移植的治療,完全不必等到疾病後期。這一直有一個技術的瓶頸,因為原代肝臟細胞沒有辦法實現體外擴增。我們的新技術已經可以實現這一點。大量優質的肝細胞的獲得,保證我們可以進行多項急需的臨床應用。」
例如,醫院既可以從病人自體獲得細胞,篩選後用於自身治療;也可以用捐獻者的優質肝臟細胞,擴增後治療多種肝臟疾病,實現真正的精準細胞治療。
「作為生物製藥公司,產品線肯定是最核心的。生物人工肝是我們最核心的產品,也是第一個產品,但是我們還在不停對其他條線進行研發。」陳昱寧對投中網表示。
同時,投中網了解,除對重症肝衰竭的治療之外,微知卓專業團隊也在積極拓展更多肝病治療領域適應症,造福更多肝病人群。未來,在肝臟切除手術的術後康復、肝臟移植的器官保護與術後維持等更多治療領域,病人都將逐步受益。
目前,中國擁有近億B肝病毒攜帶者,重症肝衰竭患者每年新發超過100萬,除肝移植外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案,微知卓的全球首創技術會否幫助病人「走出ICU」值得期待。
微知卓生物也向投中網透露,公司持續受到眾多投資人的密切關注,目前已啟動A+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