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心有所信,方能行遠。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正式發表,這是第一次全面闡述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偉大著作,矗立起一座馬克思主義精神豐碑。1920年8月,由陳望道翻譯的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在上海出版,為引導大批有志之士學習了解馬克思主義,樹立共產主義理想、投身民族解放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出版100周年之際,讓我們懷著尊崇之心,在重溫經典中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在撫今追昔中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貢獻智慧和力量。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述了陳望道在翻譯《共產黨宣言》時「蘸著墨汁吃粽子,還說味道很甜」的故事。回望《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出版100年來中國大地上發生的翻天覆地的巨變,真理的味道有多甘甜,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有話語權。
時間是真理的摯友,歷史是現實的源頭。百年前,受盡列強凌辱、瀕臨危亡的舊中國,猶如孤海扁舟,「上有風雨之摧淋,下有狂濤之蕩激」。如何救民於水火,扶大廈之將傾?從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成為「開天闢地的大事變」到新中國的成立開闢「歷史新紀元」,從改革開放成為「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之所以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奇蹟之根源、力量之根本皆在於馬克思主義。如今,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一路乘風破浪,「從小船一直劃到巨輪上,駛向光輝的彼岸」。
「不可能成為了可能」,這就是真理的力量。歷史已經證明,除了信奉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共產黨,其他各種政治力量都無力領導中國人民實現救亡圖存和民族獨立、解放與復興。在經歷君主立憲制、議會制、總統制等的失敗嘗試後,中國最終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從「國基未固,百制搶攘」轉而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從「有被開除出球籍的危險」轉而創造「當驚世界殊」的發展成就,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指引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近代以來「失去的二百年」,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團結奮鬥中逐漸找了回來,無可辯駁地說明,馬克思主義「確實是真理,確能救中國」。
「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這就是真理的召喚。在《共產黨宣言》中,人民群眾在推動歷史前進中的偉大作用得到熱情謳歌,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成為共產主義的理想追求。中國共產黨的人民立場,體現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中,體現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中。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全球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革命先輩所預想的「黃金時代」「可愛的中國」,如今已經和正在成為現實。「我們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是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政治邏輯,更是14億中國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勝利保證。
馬克思、恩格斯曾科學預見「中國社會主義」的出現,取名「中華共和國」。為什麼《共產黨宣言》所設想的人類社會美好前景,能成為中國大地上的生動圖景?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新發展理念和新發展格局打造發展新優勢,以生態文明理念推動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變,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美好未來……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因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新的時代內涵不斷豐富而氣象萬千、前途似海。
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曾說,「紅星照耀中國」。開闢了「通向真理的道路」的馬克思主義,將繼續指引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向前進。到馬克思、恩格斯發表《共產黨宣言》200周年之時,中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際,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必將展現出更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03日 04 版)
(責編:嶽弘彬、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