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強火箭擱淺半年後,終於部署美國絕密監聽衛星

2020-12-14 騰訊網

今天,全球現役第二強悍火箭擱淺半年後終於打出難產任務,部署美國國家偵察局一顆最高機密偵察衛星。

發射速覽

發射時間:美國東部時間12月10日20:09,北京時間12月11日9:09

發射地點:佛州卡角37B發射位

運載火箭:全球第二強火箭——德爾塔4重型火箭(Delta IV Heavy)箭高72米,類似重鷹火箭三枚捆綁式火箭,近地軌道LEO最大運力28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最大運力14噸。

任務代號:NROL-44(美國國家偵察局第44號最高機密部署任務)

部署衛星:獵戶座10號(美國國偵局獵戶座星座最新一顆偵察衛星)

發射商:ULA美國聯合發射聯盟,2006年由波音、洛克希德·馬丁兩家航天發射部門合併而成,長期壟斷美國國防與情報發射任務長達十餘年,直到被SpaceX打破。

擱淺半年

作為美國國家偵察局最高機密部署任務之一,這次發射任務早在2019年11月就已開始現場安裝火箭。這次動用全球第二強悍運載火箭、也是發射商ULA最強大火箭——Delta IV Heavy 德爾塔4重型火箭(三角洲IV重型火箭)由重達900萬磅的移動式服務塔合圍包裹著。

該任務最早計劃6月上旬發射,之後接連不斷地遭遇擱淺。8月27日因氣動系統故障取消,8月29日在倒計時T-3秒突然中止發射。之後又遭遇兩場颶風乾擾,致使ULA一路放鴿子,整整延期了一個月。9月29日又因移動服務塔伸縮系統液壓故障而耽擱一天,9月30日在倒計時T-7秒再度流產。之後又從10月15日推遲到10月23日,直至今天,總算沒有變卦。儘管臨場延遲近兩小時,最終還是如願發了。

發射倒計時階段,ULA發射團隊為德爾塔4重型火箭加注了約46.5萬加侖的超低溫液氫液氧推進劑,用來支持主發動機每秒燒掉3噸推進劑的巨量消耗,由此產生210萬磅的強悍推力。

美國東部時間12月10日20:09(北京時間12月11日9:09),ULA第12枚德爾塔4重型火箭,終於從佛州卡納維拉爾角37B發射位噴薄而起,1分18秒後超過音速,飛向大西洋東部。

升空3分56秒時,15層樓高的兩枚側翼助推器關閉洛克達因RS-68A發動機,兩秒後與核心級助推器分離,之後墜入大西洋。核心級助推器全功率推進1分半鐘後,耗盡推進劑。大約6.5秒後與第二級火箭分離。

升空5分55秒時,第二級火箭(上面級)啟動洛克達因RL10發動機,產生近2.5萬磅推力。進入太空後,展開拋離長達19.8米的巨大整流罩,露出美國國偵局最新一顆偵察衛星獵戶座10號。

接下來是最具挑戰性的飛行路徑——經過兩次點火推進,將獵戶座10號送入一個橢圓形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再飛行幾個小時後,第三次點火啟動RL10發動機,將絕密衛星最終送至近圓形的地球同步軌道(接近3.6萬公裡)。預計升空7小時後,發射商ULA與美國國偵局NRO將確認這次部署任務最終狀況。

這次發射是今年首發、也是唯一一次德爾塔4重型發射,還是ULA聯合發射聯盟今年第6次發射任務,ULA聯合發射聯盟總計第142次發射任務,也是ULA為NRO美國國偵局部署第30次任務(第8次使用德爾塔4重型),還是德爾塔4重型火箭第12次發射,德爾塔系列火箭總計第385次發射。

為了紀念這一榮譽,ULA執行長託裡·布魯諾還在推特上發布一張圖片,德爾塔4重型箭體上印有數字385。「三角形」象徵著希臘字母德爾塔。布魯諾說,未來所有的德爾塔4重型火箭都將以這種變體徽章為標記。

2023年之前,計劃還有4枚德爾塔4重型用於發射國家安全任務。兩枚在加州范登堡發射,另有兩枚將在佛州卡角發射。

部署絕密偵察衛星

這次發射第一惹眼之處就是部署最高機密衛星——美國國偵局旗下獵戶座星座最新一顆偵察衛星:獵戶座10號。ULA曾在2009年、2010年、2012年、2016年動用德爾塔4重型部署過類似衛星。獵戶座星座最早1995年開始部署,這次屬於獵戶座10號衛星(Orion-10),有可能取代老化衛星,也可能用於擴大覆蓋範圍。

儘管衛星擁有方美國國家偵察局(NRO)對外披露信息甚少,只公布任務代號:NROL-44(美國國家偵察局第44號最高機密部署任務);任務目的:支持「向美國高級決策者、情報界、國防部提供情報數據的整體國家安全任務」;任務徽標:頭狼嚎叫,是對五隻狼組成狼群一種警哨。

不過從多渠道獲悉,這顆絕密衛星就是獵戶座星座最新一顆偵察衛星。獵戶座星座,也被稱為導師、或者高級獵戶座,屬於中央情報局CIA投入、美國國家偵察局操作的偵察衛星星座,部署在近3.6萬公裡的地球同步軌道(35900公裡),可以鎖定地球某一特定區域保持不變,用於太空監聽/截獲信號情報,包括遙測、甚高頻無線電、蜂窩行動電話、尋呼信號、移動數據鏈路等。

這組衛星每顆重達5.2噸,體積非常龐大,展開後無線電反射天線可達100米。2010年曾被時任國偵局局長布魯斯·卡爾森(Bruce Carlson)譽為「全球最大的人造衛星」。從地球上看,視亮度相當於一顆8等星,因此只要小型雙筒望遠鏡就能清楚看到。

動用全球第二強火箭

這次發射動用發射商ULA最強大火箭——Delta IV Heavy 德爾塔4型改進版重型火箭(簡稱德爾塔4重型,也叫三角洲IV重型火箭),能夠將28.79噸有效載荷送到近地軌道,14噸送至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這款火箭是全球現役第二強悍火箭,第一強是SpaceX重型獵鷹火箭(FH),第三強是中國長徵五號。

前兩者運力相差兩倍(德爾塔4重型近地軌道運力28噸,重鷹近地軌道運力63噸);兩者發射價也是相差兩倍多(德爾塔4重型3.5億美元,全新重鷹1.5億美元,復用版0.9億美元)。

德爾塔4重型自2004年首發以來,迄今為止總計發射12次,成功11次,成功率91.66%。

這次任務之後,全球第二強火箭德爾塔4重型還將服役4年,全部為美國國偵局部署任務,兩次位於佛州卡角37B發射,兩次位於加州范登堡6號發射臺發射。

預計明年初將在西海岸執行NROL-82任務,2022年下半場執行NROL-91任務。2023年~2024年將在東海岸執行NROL-68、NROL-70任務。到時候,德爾塔4重型將總計發射16次、德爾塔4系列火箭總計發射45次,從此以後徹底退役。

這意味著繼2019年8月22日一代名箭德爾塔4中型火箭謝幕飛之後,德爾塔4系列火箭全部退出歷史的天空。之後由下一代火箭火神半人馬座取而代之。

為啥接連謝幕飛?

根據ULA官方解釋,為了削減成本,精簡體量,提高競爭力。

要知道,ULA既繼承了波音、洛·馬的硬核技術,同時也承襲了航天巨頭的官商壟斷體制和大公司病,結果可想而知……僅在2013年,ULA就從美國空軍手裡拿到110億美元發射合同,發射費高達4.6億美元/次,而同時報價的SpaceX只有9000萬美元/次。因此遭到競爭對手的強烈抗議。

誰都能看出,以太空快遞一哥SpaceX為首的新一代商業太空公司來勢迅猛,勢不可擋。無論安全、可靠、技術、成本、效率,還是公眾形象、品牌影響力都更勝一籌。

這逼得ULA這種老牌巨頭不得不揮刀自宮,要麼自我改變,要麼被人革命。最終ULA不得不承諾,平均發射價逐步降到2.25億美元,直至降到1億美元。

此次發射刷新主要數據

ULA聯合發射聯盟今年唯一一發德爾塔4重型火箭

ULA聯合發射聯盟今年第6次發射任務

ULA聯合發射聯盟總計第142次發射任務

ULA為美國國偵局NRO部署第30次任務

德爾塔4重型火箭為NRO第8次發射

德爾塔4重型火箭第12次發射

德爾塔系列火箭總計第385次發射

美國今年第40次發射

全球今年第104次航天發射:截至北京時間12月11日,美國40發(3發失敗)、中國37發(4發失敗)、俄羅斯14發、歐洲5發(1發失敗)、日本4發、伊朗2發(1發失敗)、印度1發、以色列1發。

相關焦點

  • 美國最近剛發射了一顆絕密間諜衛星,5G通信還安全嗎?
    雖然是絕密衛星,但證據表明其為「高級獵戶座」,主要用於監聽個人通信,如電話和簡訊。2020年12月11日(美國東部時間10日,星期四),美國聯合發射聯盟(ULA)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海空軍基地,發射了一枚Delta IV重型火箭,運載的是美國國家偵察局(NRO)的NROL-44秘密太空飛行器。
  • 美軍洲際核飛彈攜帶絕密衛星升空,專家稱這僅僅是開始
    據俄羅斯媒體7月15日報導,當地時間9點46分,美國米諾陶-4運載火箭成功升空,搭載有4顆偵察衛星,從美國維吉尼亞州瓦洛普斯島發射基地點火升空。美軍洲際核飛彈攜帶絕密衛星升空,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廣泛關注,專家稱這僅僅是開始,美國可能意在武裝太空。
  • 美秘密發射一枚120億元絕密衛星
    前不久,根據美媒的報導,12月10日,美國ULA使用德爾塔-IV重型火箭發射了一顆價格昂貴的絕密衛星。為何說是昂貴和絕密?請容我慢慢道來。先從昂貴說起,這顆衛星的造價並不便宜,高達20億美元。除此之外,而發射用的德爾塔-IV型火箭也是美國現今最為昂貴的火箭之一,一次發射的費用達4.4億美元,這樣算下來這顆衛星的總造價高24億美元了,合人民幣160億元。可能我們對於衛星的造價並沒有參照物,那就拿我國的嫦娥5號來說,在我國的嫦娥五號造價及發射費用大約為30億人民幣。不難發現這衛星比我國的嫦娥5號還貴了5倍之多。
  • 長三乙成功發射第55顆北鬥衛星 全球星座部署完畢
    圓滿成功 隨著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順利入軌,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目標。 這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全面完成,也標誌著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三步走」戰略任務圓滿收官。 這是我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標誌,也是「十三五」期間我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過程中航天領域完成收官的首個國家重大工程。 北鬥三號系統由24顆中圓地球軌道、3顆地球靜止軌道和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共30顆衛星組成。
  • 美國發射一顆「怪異」衛星,有個巨型天線,安保級別:絕密
    在這種情況下,每個國家都對航天航空領域付出了巨大精力,航空航天技術也隨之逐步成熟,越來越多的衛星開始出現在「我們頭頂」,為人類提供著各種服務。這些衛星通過對地球事物的多方面監測,使得人類的生活質量水平獲得巨大提高。
  • 美國直播發射新型間諜衛星,火箭升空後立刻掐斷信號,防止軌道位置...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7月15日報導,搭載有4顆美國偵察衛星的「米諾陶-4」運載火箭從美國維吉尼亞州瓦洛普斯島發射基地點火升空,這是該型火箭2017年以來首次進行衛星發射。美國太空飛行網站直播了本次發射,但是因為任務保密,直播在發射2分鐘後就結束,衛星具體型號及預定軌道參數未見披露。
  • 美國諜影籠罩全球
    自1916年3月16日,美軍一架「寇蒂斯」JN-3型飛機飛越邊界,深入墨西哥境內50公裡而首開對外軍事偵察的先河之後,美國的軍用偵察機便逐步飛出國門,窺探別國,至二次大戰及以後的冷戰時期,更是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頂點。冷戰結束後,國際局勢雖然趨向緩和,但美國為實現獨霸天下的美夢,並未放棄其對全球尤其是歐洲、亞太、中東這3大地區的空中偵察活動。
  • 美國SpaceX「星鏈計劃」的六大軍事用途,部署完無人倖免
    新版「星球大戰」計劃另據報導,美國的「星鏈計劃」具有軍事背景。報導稱,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部分發射場租用的是美軍范登堡空軍基地,這可讓部分絕密計劃免於審查。這些衛星將用於組建全球互聯信息網絡,但毫無疑問,「星鏈」衛星具有很大的軍用潛力,美國空軍此前也向「星鏈」計劃投資近3000萬美元。「星鏈」計劃可提供低成本、全球覆蓋的高速網際網路服務,若開展軍事化應用,得益於其全球的高速衛星網際網路的波束覆蓋,將大幅增強美軍的通信能力。
  • 美國12月10號發射絕密偵察衛星,天線展開寬100米,用來探測什麼
    在軍事領域,偵查衛星可能是最神秘也是外界知道最少的。作為高邊疆存在的天眼,它有最高的技術含量。因為要用昂貴的火箭發射到幾百乃至上萬公裡的太空中,同時要在太空惡劣的環境下展開工作,既有尺寸和重量的限制,又有嚴苛的技術要求,每一顆軍用衛星的價值都非同尋常。
  • 獵鷹一箭60星還不夠快,美國公司將用全球最大無人機發射衛星
    毫無疑問美國的航天技術在當今全球是最先進的。特別是在SpaceX的獵鷹和重型獵鷹相繼證明其發射可靠性之後,再加上其能夠穩定回收一級火箭的技術。在可見的未來一段時間之內。
  • 一張「星網」耀太空 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新華社西昌6月23日電題: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之際  9時43分,伴著山呼海嘯般的巨響,騰空而起的長徵火箭底部拖曳著耀眼的白色尾焰,託舉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飛向太空。約30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至此,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中國的北鬥:體現中國智慧的中國方案  天上的七星北鬥,自古就為人們指引方向。
  • 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終於能用了,顛覆 5G 的「全球 WiFi」要來了?
    一位收到內測邀請的用戶在 Reddit 上展示了收到的郵件,有意思的是,SpaceX 把這項服務叫做「總比沒有強(Better Than Nothing)」,似乎是在告訴用戶不要抱有太高的期待。目前 SpaceX 正在以每天 6 顆的速度製造星鏈衛星,以每月 2~3 批的速度部署星鏈衛星網際網路,並表示到 2021 年將能夠向全球幾乎所有角落提供高速寬帶網際網路。
  • 火箭實驗室一箭折戟,電子火箭第13飛挫敗,全球今年第5發告敗
    北京時間7月5日5:19,電子火箭第13次發射升空一箭七星,結果出現意外。當升空大約4分鐘後,二級火箭發生故障,導致發射失敗,七顆衛星全部報廢墜毀。> 動用火箭:電子火箭 任務代號:Pics or it Didn’t Happen(拍照否則就不會發生),以此向火箭搭載的七顆地球成像衛星致敬 部署衛星:一箭七星,客戶包括日本佳能、美國行星實驗室、英國初創公司
  • 九霄雲外的電子耳—美國電子偵察衛星簡介
    第二、三顆「大酒瓶」衛星分別於1989年12月23日和1990年11月16日部署入軌。以後的衛星改用大力神4運載火箭從東試驗靶場發射。目前衛星使用的偵察接收天線口徑達150m,偵察微弱信號能力更強。「大酒瓶」衛星為「小屋」衛星擴大後的改型,用於接替「流紋巖」和「旋渦」兩個衛星系列,是至今仍在軌運行的美國第3代電子偵察衛星。
  • 美國從中國手中搶走第一名,2020年全球火箭發射及太空飛行器入軌狀況
    獵鷹九號發射 中國航天發射情況 1、發射次數:37次(截止2012.12.15),居全球第二,後續預計還有1次「長徵八號」火箭的首發。
  • 7月底好戲連臺:探火演義第三幕,第二顆救援衛星啟程,三度一箭五飛...
    主要看點:這次任務使用的火箭早在2015至2016年出現故障,直到今年5月才徹底排除故障,已更換報廢零部件,即將發射升空。快車衛星儼然變成了「慢車衛星」。 主要看點:SpaceX第三次嘗試一箭第五飛、第二次挑戰一箭五飛五回收繼6月13日之後SpaceX第二次推出小衛星拼車發射(兩顆黑天衛星)到時候總計部署星鏈衛星接近600顆(597顆)
  • 1972年蘇聯登月失敗,尼克森預感到,美國航天領域的地位終於穩了
    除了周日,美國總統每天都會收到一份總統每日簡報(縮寫為PDB),濃縮了美國情報部門精心整理的來自全球範圍的重要情報。1969年7月5日,就在阿姆斯特朗登上月面前的15天,尼克森總統的PDB裡出現了一則關於月球競賽的重要情報。
  • 為應對北鬥全球導航,美國加碼研發新一代GPS,一顆衛星耗資15億
    雖然美國對於上一代GPS技術性能有所落後的情況早有評估,並且在2008年就啟動了最新一代GPS-3的研發工作。但是研發計劃卻一再拖後,最終直到2018年才發射了首顆GPS-3衛星。而此時中國的北鬥三代全球導航系統,雖然在2017年11月才開始正式部署發射,卻一直保持相當高的部署頻率。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
    完美收官,星耀全球!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 全球2020年火箭發射次數及入軌太空飛行器數量狀況,美國重奪發射榜第一名
    如果拋開技術層面,從航天工程綜合能力來看,我國應該可以穩居世界第二。 美國發射情況 1、發射次數:42次(截止2012.12.15),居全球第一,今年預計還有3次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