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物業的命門:弘陽服務首日「市值回縮10億」非偶然

2020-12-15 鳳凰網房產

來源: 風財訊

(來源|風財訊 作者|王婷婷)

7月7日,弘陽服務(01971.HK)正式在港交所上市。

發售價為4.15港元,上市當日開報4.88港元,漲17.59%;收盤股價回調至4.40港元,漲6.02%,市盈率26.66,總市值17.60億港元,較開盤時市值回縮了超10億港元。

公司此次全球發售1億股,其中香港發售和國際發售各5000萬股,按發行價計淨籌3.65億港元,公開發售獲111.82倍認購,一手中籤率30.00%。

(弘陽服務上市首日股價波動)

從3月23日遞上市申請表到7月7日正式上市僅106天,弘陽服務登陸資本市場,當日市盈率已經是母公司弘陽地產的4.9倍,物業企業的估值能力可見一斑。

不過橫向對比2019年已上市物業公司的情況,相對燁星集團(鴻坤物業)1984倍的認購、興業物聯1414倍認購、建業新生活和金融街物業分別142.5倍、146.2倍認購,弘陽服務的認購倍數較低。

弘陽服務的定價、暗盤漲幅和首日市盈率水平,不及建業新生活、高於興業物聯和鴻坤物業,可見規模的差距對資本市場得分,影響明顯。

與量級相似的金融街物業對比,弘陽服務在市盈率方面有優勢,不過定價能力、認購能力、股價漲幅等不如前者。

整體上,今年這四隻已IPO的物業股,暗盤平均漲幅僅在11%左右,不及2019年上市物業股的水平(9隻平均漲幅超過30%)。

不過截止7月7日,今年已有20家物業公司公開港股IPO信息,數量遠超去年。

弘陽服務作為一隻市值20億以內的中小型物業股,在2020年的物業浪潮中,能夠在資本市場分羹多少?藉助上市,弘陽服務能否實現企業拉升?

風財訊「物業資本新秀」策劃③弘陽服務,深入分析。

規模就是「分水嶺」

弘陽服務7月7日上市首日市值17.60億,市盈率26.66,相對其規模而言,仍處在合理區間,沒有低估。

從規模可見,弘陽服務2017年-2019年在管面積分別為906.7萬平方米、990.5萬平方米、1575.4萬平方米,對比2019年TOP100物業企業的平均總在管面積4280萬平方米,規模沒有優勢。

營收方面亦然,弘陽服務2017年-2019年收益2.57億、3.48億、5.02億元,而同期百強物企收入平均值分別為7.45億、8.86億、10.42億,弘陽服務的收入指標,處在行業均值線以下。

(2019年度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情況)

目前物業企業差距懸殊,例如碧桂園服務在管面積已超過5億平,市盈率超過58.83倍;祈福生活合約面積不足千萬平,市盈率僅5.7倍。

招商證券房地產首席分析師趙可認為,2019年-2021年物業企業的資本市場估值邏輯,依然是規模為主。因為這一階段竣工周期的主導,帶給物業行業比較確定的高增長,所以估值快速上漲。

的確,30億元營收是「分水嶺」,水平線上的綠城服務、碧桂園服務、新城悅等企業(PE均超50倍),和水平線下的中奧到家、彩生活、祈福服務生活等企業(PE不足10倍),估值能看出明顯分界。

規模,不但是物業企業「段位」的分離器,也是後續估值增長能力的重點。

速度到了「換擋位」

弘陽服務目前不具備規模優勢,但其踏上了20倍市盈率的門檻,主要得益於較快的增長率——近三年收益的複合年增長率為39.9%,在管面積複合增長率為31.82%,高於平均值(16.0%)。

就像時代鄰裡,能依靠高負債高增長將市盈率推升至90.7倍,在規模絕對值有限的情況下,是否能夠保持「高增長」,會直接影響弘陽服務後續的估值空間。

弘陽服務的增長能力,極大依靠母公司的規模。

數據顯示,弘陽服務至2019年純粹源於第三方開發商的收入佔比11.4%,與弘陽地產集團、控股股東、地產合營聯營公司相關的收入佔比則在88.6%。

母公司依靠程度,要高於碧桂園服務、新城悅等主業佔比明顯的頭部物業公司。

不過弘陽服務第三方收入增幅較明顯,2017-2019年分別為5.3%、5.8%和11.4%。

反觀弘陽地產的規模,2019年營收151.69億元,同比增加64.2%;土地儲備1693.2萬平,其中已竣工物業52.16萬平;2020年銷售目標750億元,同比增15%,增幅有所放緩。

可見,未來1-2年弘陽地產依然處在竣工和交付周期內,弘陽服務的規模增長有較大保證,但結轉2020年以來的項目,規模或有所波動,第三方獨立業務急需突破。

弘陽服務表示,計劃在2022年年底前,收購或投資4-6家物業公司。

靠「商」謀逆、從「優」謀遠

目前的物業依然是「住宅市」,2019年百強物企的各類管理物業中,68.38%為住宅物業。

相比之下,弘陽服務有自己的特點。

例如弘陽服務近三年的商業在管面積的增速40%,已經高於住宅面積的增速(29.4%)。

其最新的收入結構中,物業管理服務收入佔比降至70.5%、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增至24.1%、社區增值服務收入增至5.4%。

商業物業由於比住宅物業收費更高,能產生更高的利潤。

弘陽服務2019年的溢利5710萬元,複合年增長率41.0%;毛利率從22.6%上升至25.3%。

依託弘陽地產集團和紅太陽商業大世界的商業物業,弘陽服務應該將這一項「差異化」作為競爭重點。

與此同時,注意提升物業管理的服務能力、美譽度。

例如,去年底有業主在省委書記省長信箱留言稱,蘇州弘陽物業存在拒不處理、造成安全隱患、大面積損壞、保潔管理不到位、工作人員編制不足、態度輕蔑等問題。

據了解,南京弘陽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截至目前的法律訴訟已有212起、開庭公告104起,不算低。對比碧桂園服務,在管2405個項目,實體公司法律訴訟436起、開庭公告305起。

「畢竟資本遊戲之外,一家公司的本質是創造價值、關注發展。」

在趙可看來,當地產開發企業走完這一輪竣工周期,後續開發增速必定下降,物業股也將逐漸結束由規模推升的高估值時代。

物業股的估值將回歸,物業公司也需要從專業化的運營能力、優秀的服務能力,獲取更高的利潤和回報率。

往期回顧:

《榮萬家:410頁招股書顯露幾板斧?》

《建業新生活:「鑫」鑫向榮》

作者長期關注財經與地產

491275725@qq.com

爆料交流,聯繫請註明單位及姓名

版權歸屬【鳳凰網房產風財訊】

禁止抄襲/鏡像/摘錄,轉載需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分拆物業上市 弘陽服務赴港IPO考驗
    收益方面,弘陽服務集團2017至2019年的收益分別為2.57億、3.49億及5.03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39.9%,毛利分別為5805萬元、6977萬元及1.27億元,年度溢利分別為2870萬元、3300萬元及5710萬元,複合年增長率為41%。
  • 直擊物業百強大咖丨弘陽服務楊光:細緻服務、高效運營,以智慧引領...
    >王永斌:歡迎楊總參與這次一對一的網上論壇,弘陽集團屬於華東這邊比較知名的物業服務公司,楊總首先給我們介紹一下弘陽服務的基本情況。第一個例子是弘陽服務物業管理的武漢名流印象小區,名流印象小區是擁有996戶業主,建築面積12萬平米的小區,從2020年元旦起,剛剛被弘陽服務華中區域公司接管,位於武漢市漢陽區,截止到2020年2月29日漢陽區確診病例數在武漢的13個行政區中排名第四,接手管理後沒有任何的緩衝期,小區業主數量也不少,社區疫情防控任務極其吃重,小區所在的漢陽區防疫形勢不容樂觀。
  • 遠洋服務上市首日市值達69億港元 多業態服務模式拓寬收入渠道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王麗新2020年收官之際,重量級物業企業仍在加緊上市。12月上旬,恆大物業和碧桂園服務接連完成IPO,物業板塊再添千億元市值成員。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15家物業企業登陸H股,是2018年以前物業板塊上市公司總數的近3倍。
  • 弘陽服務-24載共誠長弘陽,生日快樂!
    為弘陽共同慶生回顧企業成長初心,擁抱更美好的未來5月28日上午,弘陽集團在南京弘陽廣場舉行「24載·共誠長」24周年的公益慶生儀式活動。歷經多年深耕,從南京紅太陽商業大世界,發展為如今業務覆蓋商業運營、地產開發、物業服務和資本運營等綜合型企業集團。曾煥沙在致辭中表示,24年來弘陽始終堅持「在商言人,誠者致遠」的價值觀,正道誠行,以誠意對待客戶,以誠信對待合作夥伴,以誠心對待員工,為客戶、員工、合作夥伴和社會創造價值。
  • 中國房企的港股「鍊金術」:把物業分拆上市
    周五,恆大發布公告確認了這一消息,稱該公司正考慮可能分拆本集團的物業管理服務及相關增值服務業務(「物業管理業務」)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獨立上市(「可能分拆項目」)。7月21日,融創中國(01918.HK)稱,考慮在香港就10億美元物業管理業務進行IPO。6月29日,世茂集團(00813.HK)公告稱,旗下物業管理公司世茂服務向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
  • 恆大物業港交所上市:市值951億港元 騰訊紅杉是股東
    雷帝網 雷建平 12月2日報導恆大物業(股票代碼為:「6666」)今日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8.8港元,以發行價計算,恆大物業市值為951.35億港元。恆大物業此次募資主要用於幾個方面:1)44.95億港元用於進行戰略收購及投資;2)約10.37億港元用於開發集團的增值服務;3)約5.53億港元用於開發集團的增值服務;約5.53億港元將用作升級信息系統及設備;1.38億港元用於招聘及培養人才;約6.92億港元將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 一體雙翼協作賦能弘陽得到各項榮譽
    長期以來,弘陽集團將智能化工作能力融進「商業、地產一體兩翼,物業、資本二翼並重」的「雙驅雙翼」戰略定位中,依靠「才智」、「服務」及其「經營」等突破口,賦能公司企業戰略轉型。弘陽才智小鎮的推動便是弘陽集團智能化改革、科技方式賦能現代物業管理的重要一環。
  • 恆大物業首日微跌報8.78港元/股 恆大汽車漲幅超10%
    來源:東方財富網12月2日,恆大物業(06666.HK)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早間開盤,恆大物業在小幅度上升之後開始一路下行,盤中最低曾跌至8.68港元/股,至午間收盤時,恆大物業報8.72港元/股。下午開盤後,恆大物業股價震蕩下行,最低跌至8.54港元/股,跌幅2.95%,此後股價有了兩次小幅拉升,截至收盤時,恆大物業報8.78港元/股,跌幅0.23%,總市值949億港元。12月1日早間,恆大物業公告,最終每股發售定價為8.8港元,預計最多募集資金69.15億港元。
  • 弘陽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慶祝於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2020 年7 月7 日,弘陽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弘陽服務」或「集團」),是一家深耕長三角地區、增長迅速的綜合社區服務供應商,今日慶祝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買賣,股份代號為1971。
  • 深度|正榮服務上市高開6.81% 歐爸爸次子「叛逆生長」
    來源: 風財訊(來源|風財訊 作者|王婷婷)7月10日,正榮服務(06958.HK)正式在港交所上市。集合競價報4.86港元,漲6.81%,總市值48.6億港元,後繼續上漲,截止發稿時間市盈率42.2倍。
  • 弘陽地產與金輝控股締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2020年10月29日,弘陽集團與金輝控股在北京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精神,通過全方位多領域的深度合作,實現協同共進,助推城市人居發展。弘陽集團與金輝控股可謂強強聯合。根據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在土儲布局、開發建造、運營管理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在全國範圍內就住宅開發、城市更新等領域通力合作,共同探索合作共贏新模式,為加快深耕美好城市做出積極貢獻。聯袂並進,凝聚強大發展合力弘陽集團,創立於1996年,業務涵蓋商業運營、地產開發、物業服務、資本運營等,致力於成為受人尊敬的美好生活創造者。
  • 弘陽蘇滬十年品牌戰略暨湖西上辰產品重磅發布
    8月29日,弘陽蘇滬十年品牌戰略暨湖西上辰產品發布會在蘇州舉辦,弘陽地產集團聯合江蘇省建發布了年度重磅產品,現場包括全國主流媒體、弘陽蘇滬區域客戶在內的千餘名嘉賓,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 恆大物業今日香港上市:市值946億港元,為年內最大的物業股IPO
    截至9:55,恆大物業每股股價8.75港元,較發行價8.80港元微跌0.57%,市值達到946億港元,僅次於碧桂園服務的1269億港元,暫列港股物業股市值第二。中信、光大控股、紅杉中國、周大福在內的14家戰略投資者合計投資235億港元,彼時其估值已超750億港元。
  • 新物業 ,憑什麼是碧桂園服務?
    截至目前已連接超1000個商家,全年超20萬人次通過社區團購買到自己心儀的產品;還有家裝服務,我們與超600個家裝建材品牌商結成戰盟,為近10萬戶業主打造美好家居生活。「新價值」即滿足客戶不斷成長的需求。客戶需求不斷成長,聆聽需求和價值創造永不止步。
  • 恆大物業計劃將IPO定價定為每股8.8港元 市值951億港元
    來源:新浪港股11月26日消息,據外媒,恆大物業計劃將IPO定價定為每股8.8港元,位於指導區間中段。以此計算,不及超額配股權,恆大物業市值為951億港元恆大物業(06666)於周一(23日)至周四(26日)招股,招股價介乎8.5-9.75港元,預期將於下月2日掛牌。以每手500股計,入場費為4924港元,股票代碼6666.HK。截至發稿,恆大物業募資50.55億港元,超購2.2倍。
  • 京東健康、華潤萬象暴漲背後,驚現同一神秘基金,兩日淨賺10億
    當然,京東健康的上漲直接刺激一直被市場認為老大哥的阿里健康(25, 1.10, 4.60%)漲了近6%,市值來到近3400億港元。劉強東持股京東集團4.485億股普通股,佔股15.1%,持股市值1455億港元。劉強東通過京東集團持股68.73%,劉強東身家增了377億港元,較招股價個人浮盈大約150億港元。
  • 2020南京百強企業榜單發布 弘陽集團位列第4名
    11月30日,南京市企業聯合會、南京市企業家協會正式對外發布2020年南京市百強企業榜單。上榜的百強企業中,製造業企業39家,服務業企業55家,建築業和房地產業企業6家。2020上榜的南京百強企業,經濟效益呈穩中求進特徵,企業利潤水平強勁上升,在南京市經濟發展中起著引領作用。
  • 首日市值超3個平安好醫生,京東健康的模式很香?
    12月8日登陸港交所的京東健康(06618.HK)最終以上漲55.85%、總市值3440億港元的戰績結束了在資本市場的首日亮相。3440億港元的市值將上市兩年多的平安好醫生(01833.HK)1050億港元的市值遠遠甩在身後。在市值巨大差距的背後,京東健康和平安好醫生兩家業務模式和業績表現也有不少差異。
  • 上市首日市值破600億,Doordash複製美團「神話」?
    上市首日"披荊斬棘"的Doordash,距成為下一個美團還有多遠?北京時間12月9日晚,美國外賣服務提供商DoorDash 登陸紐交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碼為DASH。上市首日開盤價為186美元,遠高於102美元的發行價,並以189.51美元的價格收盤。截至美股研究社發稿,DoorDash每股報183.84美元,盤後跌去2.99%,總市值為601.99億美元。
  • 榮盛發展旗下物業公司赴港IPO,二代身影浮現
    5月10日晚間,榮盛發展公告稱,擬分拆旗下物業公司榮萬家赴港上市。事實上,榮萬家即為廊坊榮盛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榮盛物業」),於今年3月份進行了名稱變更。這家已經發展了20年的物業公司,營收規模已從2000萬元逐步發展至目前逾10億元,但在榮盛發展的業績中佔比尚不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