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企的港股「鍊金術」:把物業分拆上市

2020-12-22 虎嗅APP

作者|周超臣

頭圖|視覺中國

最近國內房企仿佛商量好了,爭先恐後把物業管理業務分拆出來拿到香港上市。

周四,外媒報導稱,中國恆大(03333.HK)考慮在香港就20億美元物業管理業務進行IPO。周五,恆大發布公告確認了這一消息,稱該公司正考慮可能分拆本集團的物業管理服務及相關增值服務業務(「物業管理業務」)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獨立上市(「可能分拆項目」)。

7月21日,融創中國(01918.HK)稱,考慮在香港就10億美元物業管理業務進行IPO。6月29日,世茂集團(00813.HK)公告稱,旗下物業管理公司世茂服務向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

根據騰訊新聞稜鏡的統計,截至目前,港交所已有29支上市物業股。截止7月14日,2020年已有弘陽服務、建業新生活、金融街物業、興業物聯、燁星集團(背後的母地產公司分別為弘陽地產、建業地產、金融街、正商地產、鴻坤地產)、正榮服務上市。另有近10家公司提交了招股書。

據虎嗅獲悉,華潤置地、龍湖等房企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劃把物業管理板塊分拆出來拿到香港上市。

一時間,房地產企業頗有大幹快上搶時間窗口、一起去港股淘金的既視感。

中國的房地產普遍是重資產模式,當年王健林處理旗下酒店業務和文旅項目還債時找的藉口就是萬達要向輕資產模式轉型。物業管理作為輕資產,雖然盈利微薄,但卻是房企穩定的收入來源,回報也相對可靠。

「(物業管理)盈利模式相對簡單,不像房企有那麼複雜的線條和沉重的債權債務。」華潤置地的一位內部人士對虎嗅表示。

把物業管理業務分拆出來上市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最早可以追溯至2014年6月,花樣年控股(01777.HK)把旗下物業管理公司彩生活(01778.HK)分拆上市,順便搶了個「內地物業管理公司分拆上市第一股」。

2015年10月,中國海外發展(00688.HK)把旗下物業管理公司中海物業(02669.HK)分拆獨立上市。

2016年7月,綠城中國(09979.HK)旗下的綠城管理控股把旗下的物業管理公司綠城服務(02869.HK)分拆上市。另外,今年7月10日,綠城管理控股(09979.HK)才在香港上市。

從2018年開始,內地房地產巨頭開啟了分拆物業管理業務單獨上市的浪潮。

圖片:克而瑞地產研究

根據克而瑞地產研究在2018年12月的一份統計,雅居樂、碧桂園、新城控股、佳兆業、旭輝等紛紛在這一年把旗下的物業管理公司送到了港交所上市。

為什麼原本是雞肋或邊角料的物業管理業務成了近年房地產企業的寵兒呢?

稜鏡在《分拆物業上市,地產公司的新資本遊戲》一文中援引香港資本市場分析師、協縱策略管理集團聯合創始人黃立衝的觀點表示,地產板塊的市盈率一直徘徊在3~5倍左右,而物業板塊則是30倍左右,物業板塊拆分上市,估值立即上漲10倍。

事實上更誇張。虎嗅根據昨日收盤後的數據不完全統計,有些地產公司的物業管理公司的PE動輒50、60、70倍,有的甚至達到100倍。30倍的市盈率算是非常保守的。

物業管理公司的估值有多高,碧桂園服務的市值相當於碧桂園市值的50%,雅生活服務的市值甚至比它的母公司雅居樂還高,簡直點石成金。

虎嗅根據7月30日收盤後統計的房地產企業及其物業管理公司的市值和市盈率統計對比

房地產企業拆分物業管理業務、單獨上市的大背景——

一是我國的房地產市場已經進入存量時代,賣房子的想像力已經見頂。同時,作為房地產公司服務經營主體的物業管理公司,由於服務著數量眾多的業主,同時伴隨著網際網路技術和大數據的成熟,物業管理公司的價值逐漸凸顯,日漸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

二是,2018年以來我國的信貸環境持續收緊,對房地產企業而言,融資環境較為嚴峻;

三是,物業管理不太容易受到宏觀調控的影響,所以是房企穩定的現金流。

而把物業拆分上市的邏輯是:將資產證券化,多融錢,減輕資金壓力。房地產企業的市值長期被低估,把物業管理業務分拆出去後,無需依賴背後的地產公司就可以直接接觸資本市場進行股本或債務融資,這樣既能減輕母公司的財務負擔,又能得到更多的融資金額,為其現有業務及未來擴充提供資金,有助於物業公司的發展。

上述華潤內部人士分析認為,物業管理公司的業務延展也讓資本看到發展方向 ,比如物業參與到了二手房經紀、出租領域、還有很多以前部委、單位的住房管理市場化運營,讓物業管理拓展了很大的市場,前景還是非常好,「另外大房企業融資越來越難,下遊物業公司上市也拓寬了他們的融資渠道。」

但為何這些房企爭先恐後搶這個時間點上市讓人費解。如果從宏觀政策來解讀,唯一能解釋的就是,自2019年底到今年上半年,政府除了三令五申「房住不炒」外,更是把老舊小區改造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裡——2020全國各地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比去年增加一倍,重點是2000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區。據統計,全國共有老舊小區約17萬個。

專業物業管理的缺失一直都是困擾老舊小區治理提升的難題,老舊小區改造後,必然引入專業化的物業管理,從而釋放出巨大的市場需求。

無利不起早,何況房企都是猴精。

相關焦點

  • 物業公司港股上市熱潮不減 迪馬股份擬分拆東原澄方上市
    迪馬股份擬分拆東原澄方上市,重慶上市公司「倍增計劃」再下一城越來越多的上市房企,加入分拆上市的熱潮中……12月7日晚,迪馬股份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擬分拆控股子公司重慶東原澄方實業有限公司到境外上市的相關議案,後者為公司旗下物業板塊載體。
  • 萬億級市場引發物業分拆上市潮
    在此之前,恆大物業、金科物業、融創物業已經分別於11月份在港股陸續上市。  近年來,房地產行業進入存量市場,傳統房地產開發領域利潤率整體下滑。與此同時,物業行業萬億級市場規模引發新的想像空間。在樓市持續調控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房地產上市公司開始通過分拆物業板塊上市的方式來拓展融資渠道,尋求業務新增長點。
  • 頭部房企加入物業分拆上市大戰 遭遇「寒潮」的物業股能否重振?
    原標題:頭部房企加入物業分拆上市大戰 遭遇「寒潮」的物業股能否重振?值得關注的是,四季度也迎來物業企業上市的高潮,成功上市企業數量預計在10家左右,且包括龍頭房企恆大、融創、華潤分拆物業上市。
  • 迪馬股份擬分拆物業板塊香港上市
    又一家上市渝企將分拆物業板塊,到香港上市融資。重慶首家上市民企迪馬股份(600565)8日發布公告,擬分拆旗下地產物業板塊東原澄方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原澄方」)H股上市。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至少有4家上市渝企已分拆或擬分拆子公司上市。募集資金將用於建智慧社區
  • 榮盛發展擬分拆物業上市 5家物管公司正排隊等待上市
    來源:澎湃新聞伴隨著房地產行業進入存量時代,物業管理發展成為房企新的盈利點,越來越多的房企籌劃分拆旗下物業管理公司上市。5月11日,榮盛房地產發展股份有限公司(002146.SZ)發布「關於分拆所屬企業到境外上市」的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公司擬分拆所屬榮萬家生活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榮萬家」)到境外上市的相關議案。
  • 迪馬股份擬分拆東原澄方赴港上市 房企物業板塊分拆上市掀熱潮
    迪馬股份(600565)擬分拆物業板塊赴港上市。12月7日晚間,公司發布公告,擬將旗下控股子公司重慶東原澄方實業有限公司(簡稱「東原澄方」)分拆至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迪馬股份表示,本次分拆東原澄方獨立上市能夠增強其資本實力,提供多元化發展渠道,有助於做大做強物業服務板塊,提高物業管理服務的持續營運能力及整體實力。今年以來,內地房地產公司掀起了物業板塊赴港上市熱潮。據不完全統計,已有十餘家公司發布或實施相關計劃,包括正榮地產、綠城中國、弘陽地產、金融街控股、建業股份、鴻坤集團等。
  • 分拆物業上市,越秀地產有新的資本故事?
    撰文|蜜姐&編輯|傑兒 房企分拆物業上市,追逐資本的熱潮還在繼續。當然中間也有些故事…… 不知道這次越秀地產考慮分拆物業上市,能否寫出一個好的資本故事?
  • 迪馬股份擬分拆物業H股上市 宗申動力航發公司完成二輪引資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商報 首席記者 劉勇編輯/鍾瑩曈又一重慶房企巨頭擬分拆物業板塊
  • 東吳證券(國際)麥國基:港股市場下半年持續火熱,估值偏低的傳統...
    在各行各業的公司都競相啟動港股IPO的情況下,考慮到港交所的體量,像阿里巴巴、京東等頭部企業的上市速度會相對更快。而對於中小型企業來說,其上市的時間線會拉長,這就意味著下半年港股IPO的數量會較上半年會所下跌。麥國基強調,數據上的下滑不能代表2020年港股市場的「疲軟」。相反,大量中國獨角獸公司的回流會推動香港股市下半年交出很好的業績。
  • 艾德證券期貨:物管公司赴港IPO熱度不減,盤點今年物業股上市表現
    來源:新浪證券摘要:2020物業股上市表現盤點從2018年起,房地產公司分拆旗下物業管理業務赴港上市逐漸成為一種行業趨勢。2018年3月,住建部發布《關於廢止物業服務企業資質管理辦法》,取消了物業行業的行政管制,自此該行業進入了較快發展階段。據艾德證券期貨統計,2018年,共5家物業管理公司在港上市,2019年這一數字擴大到9家,而到2020年已有16家物業公司成功上市,未來兩年,上市物業企業數量將超過50家,物業企業迎來一波上市熱潮。
  • 迪馬股份分拆東原澄方衝刺IPO 加入物業公司赴港上市潮
    地產公司分拆物業上市再添一員。12月7日,迪馬股份(600565,SH;昨日收盤價2.95元)發布公告,擬分拆控股子公司重慶東原澄方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原澄方)在港交所單獨上市。東原澄方成立於2015年1月,是迪馬股份旗下的物業發展平臺,主要有「東原物業」這一品牌。去年以來,內地物業公司赴港上市已成為風潮。不過,也有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大部分物業公司的盈利模式還都是依賴地產集團母公司,實際增值服務的空間也有待挖掘。
  • 養豬、造車、物業公司上市…「萬人搖」背後 房企為何瘋狂轉型?
    與此同時,「萬科養豬」、「超千家房企養豬」、「恆大造車」、「物業股扎堆入市」接連上熱搜,房企跨界轉型花樣不斷翻新。 房企紛紛跨界轉型,開啟多元化發展道路,是樓市扛不動刀了,還是其他行業飄了?是房子太難賣,還是轉型賺錢快?
  • 西南證券:銀證混業契合大趨勢,房企業務分拆顯估值
    從單個業務來看,地產開發門檻低,長租公寓、物流地產、城市更新見效也很慢,但整合這些業務能力從空間上鎖定一個城市的重大投資機會,則表現出萬科作為優質房企的「護城河」優勢。從這個角度來看,2014 年以來萬科對地產相關產業鏈的探索在進入收穫期,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的戰略在逐步清晰落地。銀證混業經營與創業板註冊制或加快房企業務分拆估值。
  • 「加減法」並舉 房企降負債向「模範生」看齊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加減法」並舉 房企降負債向「模範生」看齊來源:中國證券報央行日前表示將穩步擴大重點房企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適用範圍。融資新規對房企有息債務規模精細化管控,房企近期相關動作頻繁,「加減法」同步進行,逐步向新規「模範生」看齊。
  • 迪馬實業:擬分拆物業管理服務板塊於港交所上市
    來源: 鳳凰網奇點商業12月7日晚間,迪馬實業發布公告稱,通過關於公司擬分拆控股子公司重慶東原澄方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原澄方」)到港交所上市的相關議案。迪馬實業表示,本次擬分拆東原澄方至香港聯交所上市,有助於做大做強物業服務板塊業務,擴大物業管理業務規模,提升增值服務優勢,有利於提高物業管理服務的持 續營運能力及整體實力。通過本次分拆上市,可以有效的增強東原澄方的資本實力,通過建立獨立、持續、穩定和高效的資本運作平臺,為業務發展提供更為多元化的發展渠道,提升東原澄方競爭優勢。
  • 港股打新|艾德一站通:輕資產上陣,代建公司中原建業赴港IPO
    建業地產宣布,將分拆旗下代建業務平臺CCMC集團即中原建業集團(簡稱中原建業)在港股主板上市。 艾德一站通訊 ,近日建業地產(00832.HK)宣布,將分拆旗下代建業務平臺CCMC集團即中原建業集團(簡稱中原建業)在港股主板上市,工銀國際、建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法國巴黎銀行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 艾德證券期貨:百強房企領地控股擬赴港上市,現金流首次回正
    儘管拆分子板塊獨立上市成為當前市場主流,但仍有部分房企走在母公司上市的路上。日前,繼金輝控股、上坤地產陸續遞交上市申請之後,又一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領地控股更新招股書、財務數據,遞交港股上市申請,這意味著向資本市場更近一步。建銀國際為獨家保薦人。
  • 祥生上市:年內規模最大房企IPO,補齊30強上市房企最後一塊拼圖
    港股開盤後,祥生控股股價平開,報5.59港元,截至收盤,祥生股價都維持在5.59港元,與招股價持平,市值達到167億港元。祥生控股是今年第五家成功登陸港交所的內地房企,此前先後有匯景控股、港龍中國地產、金輝控股、上坤地產完成上市。
  • ...恆大物業在港交所提交招股書。8月初,融創物業已交表,記者獲悉...
    【4家TOP5房企齊聚港股 只缺萬科】9月29日晚間,恆大物業在港交所提交招股書。8月初,融創物業已交表,記者獲悉融創物業大概率將在今年11月敲鐘登陸聯交所。因此,此番恆大交表後,加之已經上市的碧桂園服務和保利物業,5強房企中已有4家齊聚港股。獨自缺席的萬科物業似乎並不著急,管理層多次重申暫無上市計劃。
  • 建發國際:分拆物業公司上市,預計12月31日登陸香港主板
    12月24日,建發國際(01908.HK)發布公告,建議分拆建發物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股份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獨立上市。公告顯示,建發國際董事會已經批准建議分拆,同時將以實物方式向合格投資者有條件分派方式分派公司所持全部已發行建發物業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