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世紀後英國貴族精神——邁開走向現代文明的步伐

2020-12-06 騰訊網

中世紀之後的英國,英國人所生存的社會形態是一種金字塔的結構,頂端為國王,下層則為貴族、鄉紳、市民、工農等等。英國社會的等級觀念深深的影響他們的生活。英國人對於等級觀念也是非常看重的,英國人在很多的公共場合很少閒聊,唯恐因為和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交流而失去了自己的身份。

在英國這樣的一個典型的貴族社會中,貴族精神的影響是非常深遠。英國貴族精神的產生及其演變,對於整個英國社會來說是具有重大影響的。

何為英國貴族?貴族精神是如何產生的?

(一)何為貴族?

貴族是由早期的軍事貴族發展而來的,在進入封建社會後,國王將土地分封給封臣,這些封臣即貴族,他們也將土地層層分封,各級貴族相應形成。」英國上院德比伯爵曾解釋貴族為「這個國家中一個偉大的土地擁有者集團」。

貴族和其他階級的區分,並不是因為自身有著龐大的財富來區分於其他的社會等級。但貴族家族們世世代代都居住在自己的土地範圍內,並且能夠自主經營商業,對於地區內的居民有著「家主職權」。並且能夠考慮到世代租用其土地的農戶的願望和感情。

土地資產的佔有是構成貴族身份的最重要因素。土地的擁有讓渴望進入上層社會的人提供了社會和政治權利核心的保證。「土地財富是其他一切物質財富的基礎。」威廉斯·馬歇爾曾說。因此土地的擁有也讓貴族在英國社會中有著不尋常的地位。

但土地並不能保證一個人能夠進入貴族行列,貴族血統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會在歷史上見到很多的貴族家族會有近親結婚的現象,是為了保持血統的純正性。喬治二世時期,紐斯卡爾公爵曾經請求爵位卻被拒絕,原因是其出身卑微,不具備貴族血統。可見血統對於貴族身份構成的重要地位。

(二)貴族精神的產生

貴族精神作為一種社會意識,是在貴族這一群體產生之後才形成的。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是讓貴族群體應運而生,貴族精神也漸漸產生,並隨著歷史實踐不斷豐富自身內涵。當時的貴族階層普遍尚武,如果沒有形成一個對應的信念或準則,勢必會給社會帶來混亂。貴族精神既是在貴族這一階層產生後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沉澱提煉出來的。

錢承旦先生認為「貴族精神的四大特點分別為騎士精神、強烈的自主精神和欲望、強烈的主人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以及對知識文化的推崇。」騎士精神的重要內容就是勇敢尚武,這種勇敢尚武的習俗影響了貴族的生活方式,也內化為一種精神氣質。

中世紀之後英國貴族精神的特點

英國貴族精神在產生之後,在實踐中不斷的豐富自身的內涵。貴族精神在政治、經濟和教育方面都有重要體現,也存在一點的短處。

政治上:英國的歷史轉折點是在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之後,也是貴族權力的高峰期。此時的貴族精神的主要特點是既追求權力和自由,同時也堅持保守主義。從英國光榮革命的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貴族精神體現出的矛盾但睿智的做法,體現出了在16世紀到18世紀,這種緊緊的將變革的韁繩控制在必要限度內的優越性。

資產階級聯合廢除詹姆斯二世,可以看出他們追求自由權利,而七位大貴族迎回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執政又可以看出他們的保守性。《權力宣言》中提到嚴格限制國王的權力,統治階級自主完成自由。不需要民眾,也不需要發動新的革命。

同時,英國貴族精神的保守性體現在他們沒有追求徹底的改革,可以看出保守主義在英國貴族精神中的深遠影響。雖然說保守主義形成於18世紀,但保守主義的雛形早已出現,並且對英國社會影響非常深刻。英國貴族精神中顯然有著追求自由權利的內涵,但也保留了一定的必要化的理性改革,君主立憲制度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貴族精神的影響。保留君主也體現了貴族精神的保守性。

經濟上:貴族精神強調積極奮進,發展資本主義經濟。作為社會上層的貴族似乎更應該遠離經營以保持其尊貴形象。但在英國,這一傳統卻首先被貴族打破,16世紀開始,貴族中出現了非常多的商人,號稱「新貴族」。這些「新貴族」們開展商業活動,帶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毫無疑問也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封建社會後期的歐洲,貴族是國家土地的主要掌握者。貴族地位尊貴,身份優越,無需生產經營,可依靠地租生活。在大部分的歐洲國家,貴族們是無法接受自己親身勞作的,任何的商業活動都有失貴族身份,但在資本主義在歐洲開始建立之後,生產力水平大幅度提高,新航路開闢之後,物價大幅上漲,原有的資金根本不足貴族們維持生活。

17世紀三十年代,貝德福德伯爵以大股東的身份投入15000鎊開始大沼澤排乾工程,在1660年,土地收益達到了每年5000鎊,受益頗豐。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英國貴族都開始投資生意。這一時期的英國貴族,通過各種生產經營方式參與資本主義經濟,開始打破原有的自視甚高的觀念,積極投身商業,順應時代發展,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此外在教育上,英國貴族群體非常重視教育,激勵保持自身在文化上的優勢,不僅讓貴族群體們保留了原來的高貴氣質,還幫助其本身提高了文化軟實力,保持自身的優越性。這也是那一時期英國整個國家都較為重視教育的重要原因。

當然英國貴族精神也有其短處,主要特點就是保守、懷疑創新、故步自封。英國貴族精神中存在的根本不足之處就是較為封閉,直到「新貴族」出現才打破這些觀念。早期英國貴族們倡導維持現狀保持自己地位不受威脅即可。在其他方面同樣表現出保守傾向,在國家責任感上,較為傾向於保衛舊的制度,總體來看,對於社會經濟的變動發展是不利的。

貴族精神對英國社會的影響

中世紀後期英國的貴族精神體現出積極奮進,重視教育和資本主義發展,這些都是有利於英國的發展的。英國貴族精神中既要求自由權利,也堅持保守主義的特點讓英國最終發展出了適合本國的資本主義制度,讓英國在資本主義過渡時期能夠將把本國傳統和時代特點結合,讓資本主義的改革不用經歷太多的血與火,更加平穩的發展,走出了一條君主立憲制的道路。

在我看來,貴族精神推動了君主立憲制度的確立,為後來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和霸主地位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世紀後期的英國,越來越多的貴族走出了舊有的生活方式和經濟發展方式,更加積極進取,大膽採用資本主義下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我認為,也正是貴族精神中的積極進取,讓英國貴族群體資產階級化,投身經濟活動,直接推動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英國最終率先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世界工廠」就此誕生。

英國社會的階級性,讓這些轉型的貴族們成為了社會轉型的風向標,英國民眾是向上層社會看起的,在這些「新貴族」的帶動下,英國出現了「全民皆商」的社會局面,這無疑是極大的推動了整個國家的發展。

結語

總而言之,英國貴族精神具有強烈的時代意義和內涵,從最初的騎士精神,強調社會責任感,光明磊落,到後來追求自由權利,追求「主權在民」的政治制度的同時,能夠結合國情做出理性改革都有體現。英國貴族精神中的積極進取,讓英國發展資本主義能夠更加靈活,採用新的形式發展經濟。貴族制度本身的優越性讓英國能夠重視教育,提高社會文化素養。

在我看來,貴族精神在英國社會制度過渡時期,緊緊的把握住時代脈絡,對英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我也認為,我們以史為鑑,通過發掘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來帶動社會發展,弘揚社會主義新文化,推動中國社會大發展。

相關焦點

  • 貴族「佔領」的中世紀莊園,英國為何出現「村民當家做主」的村莊...
    英國在近代十四世紀時,通過一場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一躍進入世界top國家行列,並且開始引領世界近代化進程將近兩個世紀之久。事實上,同許多歐洲國家一樣,中世紀時期是許多歐洲國家政治經濟開始轉型的時期,而英國的許多近現代文明也是在這個時間開始形成的。
  • 騎士宮廷禮貌丨中古西歐文明標誌,一種行為時尚如何影響貴族生活
    宮廷禮貌是精神文明領域的一個突出表現,隨著貴族思想觀念和行為舉止的巨大進步,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精緻,社會面貌煥然一新。宮廷是國王、教皇等封建統治者及貴族階級生活的地方,也是中世紀文明最初的發源地。歷史學家普遍認為,中世紀城市的再度興盛是歐洲大陸從中世紀向近代邁進的標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以英法德等國家為代表的歐洲宮廷走向前所未有的繁榮昌盛,為"騎士精神"和"宮廷禮貌"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 貴族生活那麼「香」,中世紀歐洲貴婦,為何甘願選擇做修女?
    貴族婚姻如中世紀早期最高等級的貴族婦女拉德貢德,成年後,被迫嫁給法蘭克國王洛塔爾。不管拉德貢德的婚姻多麼的不幸,也只能被束縛在丈夫洛塔爾的身邊。拉德貢德的兄弟被洛塔爾謀害後,她勇於逃出王宮,但後來也是在洛塔爾的同意下,創立和加入了修道院。
  • 中世紀英國貴族的家僕丨奴隸演變的僕人與主人之間有怎樣的關係?
    中世紀晚期的英國,家庭中有家僕是貴族身份顯赫的象徵之一,家僕的身份也隨著歷史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從奴隸發展成為出賣勞動力獲得食宿的自由人。這一時期僕人人口佔西歐總人口的17%,而且英國至少有35%的家庭僱傭家僕,即使是農村也有一部分在家中僱傭。
  • 中世紀歐洲的中國奢侈品,一個貴族家裡沒有這些都不好意思叫貴族
    中世紀中世紀,英文為Middle Ages,從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滅亡開始,到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結束,是歐洲歷史三大傳統劃分(古典時代、中世紀、近現代)的一個中間時期。這個時期的歐洲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爭,天主教對人們思想的禁錮,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全面停滯,貴族和平民地位天差地別,階級固化極為牢固,所以中世紀在歐美歷史中普遍被稱作「黑暗時代」。
  • 淺談中世紀歐洲騎士文化:勇敢忠誠,比起武藝更重視的是精神
    中世紀的歐洲文化可以說是燦若繁星,有不少都影響到了後續西方文化的發展,而這其中,騎士文化也是不少人研究西方文化時非常關注的一點。雖然說騎士是歐洲貴族階級下的產物,但無論是騎士這一名稱還是它衍生出的騎士精神,都是非常讓人津津樂道的。
  • 歐洲中世紀生活與今日世界重塑
    首先說說語言,以英國舉例,中世紀的英語帶有濃重的日耳曼口音,寫法和今天的英語也有所不同。歐洲中世紀飲食十分簡單現代英語大約出現在在莎士比亞時期,換言之如果一個英國人穿越回到13世紀的英國溝通同樣會出現語言障礙。
  • 論歐洲文化的特性——看中世紀歐洲的契約精神
    契約精神是歐洲文化的重要特性之一,它對歐洲中世紀的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甚至對現代全球文化也是影響深遠。契約精神在歐洲封建社會中的作用則甚為明顯。這一思想範式對近現代歐洲的民主革命運動起了深刻的影響。一、契約精神的來源中世紀的歐洲文化是由日耳曼傳統、古典文明和基督教在一定社會條件下融合而生的,因此此時期契約精神的來源也應從這三個因素中發掘。契約精神在日耳曼人的社會中就有體現。
  • 歐洲中世紀吟遊詩人:貴族進行軍事和政治鬥爭的表演者和工具
    另一個卡通形象一、吟遊詩人的起源與發展1、起源當歐洲進入中世紀後,軍事文化變得非常粗糙,結構也不像古羅馬軍隊那樣嚴謹。也需要各種輔助服務,所以也需要服務兵、廚師等後勤人員。當跟隨上帝遠徵時,這些後勤人員必須做所有的事情。
  • 「愚弄」上帝的把戲——挑戰神權教化,中世紀法國貴族的遊戲
    但是中世紀時期,遊戲在法國人的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近代以前的法國,大多數遊戲都與節慶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同時某些節慶還擁有自身特殊的遊戲。中世紀的大城市每年歡慶狂歡節的時間長達三個月之久。除了節慶場合,在法國貴族中流傳的還有眾多日常玩的遊戲,例如狩獵、老式網球、羽毛球、九柱戲和各種賭博遊戲,甚至包括講故事、跳舞等廣義的遊戲。
  • 中世紀城市與歐洲文明成型
    【論點摘編】城市發展和社會的城市化是歐洲文明突出的特徵和優勢,城市文明是歐洲文明所凝結的最重要表現形態之一。從11世紀到16世紀,歐洲進入了世界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城市共同體自治時代。在這幾個世紀裡,歐洲文明逐漸成熟,文明的諸多特徵也基本形成,因此中世紀城市必然與歐洲文明的成型有著深刻的、有機的密切聯繫。中世紀城市培育和發展了新的政治文明因素,如共同體觀念和自治意識、自由和平等觀念等,孕育了市民階級這一新的社會力量,並預構了近代國家的政治形式。
  • 馬鐙的發明造就了中世紀歐洲騎士的輝煌時代,重裝騎兵席捲歐洲
    戰爭新模式的必要前提由此誕生,西歐面貌的改觀由此幾成定局,由封地貴族主導的歐洲突然獲得了一種全新的專業戰法……而成全這一切的因由非馬鐙莫屬。 馬鐙之後,一支新型軍隊、乃至一種新的制度和社會結構冉冉誕生,這就是騎士制度。歐洲騎士制度源於中世紀加洛林朝的法蘭克王國,後逐漸推行到歐洲各國。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末期,中央對地方已經失去控制,撒克遜人攻入萊茵地區的法蘭克尼亞,阿瓦爾人進入巴伐利亞。
  • 文化客廳NO.50丨黑死病後,中世紀英國農民叛亂
    3月6日,疫期特別策劃第三期,新京報·文化客廳聯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甲骨文工作室,邀請著名譯者陸大鵬,為讀者講述皇室與賤民——黑死病之後,英國中世紀的農民叛亂。皇室與賤民——黑死病之後,英國中世紀的農民叛亂本場活動時間:2020年3月6日(周五)19:00-20:00本場活動主辦:新京報·文化客廳、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甲骨文工作室
  • 貴族精神在於擔當:泰國王躲德國享受;英國女王講話,孫子上戰場
    疫情之下:泰國國王攜20位佳麗,棄國民躲德國享受;而另一側,英國女王講話呼籲英國民眾團結抗疫,共同度過艱難時刻。女王孫子威廉王子不畏風險,以空中救護飛行員的身份上戰場抗疫。兩者鮮明的對比,讓我們知道:貴族,在於精神而不在於血統!僅僅有錢還不是貴族。貴族的精神在於責任和擔當。
  • 亞洲文明的「回歸」
    中世紀的西歐有統一的意識形態,卻丟掉了「國家」,封建領地瓦解了社會。由此我們看到,在有文明覆蓋的地區,西歐的發展是最不充分的,原因在於文明的兩大載體一直處於跛腳狀態,中世紀所謂「上帝和愷撒各司其職」就是這種情形的經典概括。  亞洲的情況各有不同。南亞的特點是意識形態早熟,統一的國家姍姍來遲。
  • 歐洲中世紀的騎士精神
    在後來中世紀的歐洲文學裡,騎士總是正義的象徵,代表著善良與邪惡鬥爭而終取得了勝利,所謂的騎士文學風靡一時。就算到了塞萬提斯的筆下,堂吉訶德仍然有著單純執著的可愛之處。少年時的法國啟蒙運動領導者伏爾泰,因當時某貴族對他的一句人格諷刺,而與貴族決鬥,被關進了巴士底監獄。俄著名詩人馬雅可夫斯基(名字錯了,是誰有點忘記)因決鬥時被人偷襲而喪了命。可見騎士精神對後世的影響。
  • 古典時代英國教育的重心:重裝騎兵和領主夫人的培養
    但在隔海相望的英國,存在稍有不同的情況,佔據大量資源採取莊園經營模式的大土地貴族是英國的統治階級,為了強化階級的統治,土地貴族在掌握國家經濟的同時還展開著精神引導,引領著整個英國社會的價值取向。貴族們藉助教育的力量維持著社會以符合他們的期待運轉,形成了鮮明的教育特色。
  • 紳士風度與騎士精神
    紳士風度是西方國家特別是英國社會公認並推崇的男性禮儀規範,要求細心、耐心,冷靜、周到、正直、勇敢......,儀容端正,舉止優雅,給人彬彬有禮、富有良好教養的形象。這樣的男人有幾個女人不心動呢?(哈哈,小編只能羨慕嫉妒恨了) 那麼,西方社會怎麼會對男性有這麼高的要求呢?
  • 中世紀歐洲的騎士精神,你真的了解嗎?
    其實想要了解騎士精神要從什麼是騎士和騎士精神的內涵來了解。 騎士 在中世紀以前騎士很好理解,就是騎馬的戰士,統治者為了拉攏他們,便根據戰功給予他們榮華富貴,隨著時間的發展,騎士成為了一種職業。
  • 英國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內涵:紳士風度,享譽世界的人文名片
    而巨大的財富積累,帶來的自然是本國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中皇室的消費又顯得尤為重要,至今的英國王室,還是過著優雅體面的生活。除王室外,貴族同屬於英國社會的上流階層,並且在幾個世紀的發展後,為英國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內涵。這一精神財富,就是英國現在舉世聞名的紳士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