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之後的英國,英國人所生存的社會形態是一種金字塔的結構,頂端為國王,下層則為貴族、鄉紳、市民、工農等等。英國社會的等級觀念深深的影響他們的生活。英國人對於等級觀念也是非常看重的,英國人在很多的公共場合很少閒聊,唯恐因為和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交流而失去了自己的身份。
在英國這樣的一個典型的貴族社會中,貴族精神的影響是非常深遠。英國貴族精神的產生及其演變,對於整個英國社會來說是具有重大影響的。
何為英國貴族?貴族精神是如何產生的?
(一)何為貴族?
貴族是由早期的軍事貴族發展而來的,在進入封建社會後,國王將土地分封給封臣,這些封臣即貴族,他們也將土地層層分封,各級貴族相應形成。」英國上院德比伯爵曾解釋貴族為「這個國家中一個偉大的土地擁有者集團」。
貴族和其他階級的區分,並不是因為自身有著龐大的財富來區分於其他的社會等級。但貴族家族們世世代代都居住在自己的土地範圍內,並且能夠自主經營商業,對於地區內的居民有著「家主職權」。並且能夠考慮到世代租用其土地的農戶的願望和感情。
土地資產的佔有是構成貴族身份的最重要因素。土地的擁有讓渴望進入上層社會的人提供了社會和政治權利核心的保證。「土地財富是其他一切物質財富的基礎。」威廉斯·馬歇爾曾說。因此土地的擁有也讓貴族在英國社會中有著不尋常的地位。
但土地並不能保證一個人能夠進入貴族行列,貴族血統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會在歷史上見到很多的貴族家族會有近親結婚的現象,是為了保持血統的純正性。喬治二世時期,紐斯卡爾公爵曾經請求爵位卻被拒絕,原因是其出身卑微,不具備貴族血統。可見血統對於貴族身份構成的重要地位。
(二)貴族精神的產生
貴族精神作為一種社會意識,是在貴族這一群體產生之後才形成的。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是讓貴族群體應運而生,貴族精神也漸漸產生,並隨著歷史實踐不斷豐富自身內涵。當時的貴族階層普遍尚武,如果沒有形成一個對應的信念或準則,勢必會給社會帶來混亂。貴族精神既是在貴族這一階層產生後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沉澱提煉出來的。
錢承旦先生認為「貴族精神的四大特點分別為騎士精神、強烈的自主精神和欲望、強烈的主人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以及對知識文化的推崇。」騎士精神的重要內容就是勇敢尚武,這種勇敢尚武的習俗影響了貴族的生活方式,也內化為一種精神氣質。
中世紀之後英國貴族精神的特點
英國貴族精神在產生之後,在實踐中不斷的豐富自身的內涵。貴族精神在政治、經濟和教育方面都有重要體現,也存在一點的短處。
政治上:英國的歷史轉折點是在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之後,也是貴族權力的高峰期。此時的貴族精神的主要特點是既追求權力和自由,同時也堅持保守主義。從英國光榮革命的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貴族精神體現出的矛盾但睿智的做法,體現出了在16世紀到18世紀,這種緊緊的將變革的韁繩控制在必要限度內的優越性。
資產階級聯合廢除詹姆斯二世,可以看出他們追求自由權利,而七位大貴族迎回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執政又可以看出他們的保守性。《權力宣言》中提到嚴格限制國王的權力,統治階級自主完成自由。不需要民眾,也不需要發動新的革命。
同時,英國貴族精神的保守性體現在他們沒有追求徹底的改革,可以看出保守主義在英國貴族精神中的深遠影響。雖然說保守主義形成於18世紀,但保守主義的雛形早已出現,並且對英國社會影響非常深刻。英國貴族精神中顯然有著追求自由權利的內涵,但也保留了一定的必要化的理性改革,君主立憲制度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貴族精神的影響。保留君主也體現了貴族精神的保守性。
經濟上:貴族精神強調積極奮進,發展資本主義經濟。作為社會上層的貴族似乎更應該遠離經營以保持其尊貴形象。但在英國,這一傳統卻首先被貴族打破,16世紀開始,貴族中出現了非常多的商人,號稱「新貴族」。這些「新貴族」們開展商業活動,帶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毫無疑問也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封建社會後期的歐洲,貴族是國家土地的主要掌握者。貴族地位尊貴,身份優越,無需生產經營,可依靠地租生活。在大部分的歐洲國家,貴族們是無法接受自己親身勞作的,任何的商業活動都有失貴族身份,但在資本主義在歐洲開始建立之後,生產力水平大幅度提高,新航路開闢之後,物價大幅上漲,原有的資金根本不足貴族們維持生活。
17世紀三十年代,貝德福德伯爵以大股東的身份投入15000鎊開始大沼澤排乾工程,在1660年,土地收益達到了每年5000鎊,受益頗豐。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英國貴族都開始投資生意。這一時期的英國貴族,通過各種生產經營方式參與資本主義經濟,開始打破原有的自視甚高的觀念,積極投身商業,順應時代發展,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此外在教育上,英國貴族群體非常重視教育,激勵保持自身在文化上的優勢,不僅讓貴族群體們保留了原來的高貴氣質,還幫助其本身提高了文化軟實力,保持自身的優越性。這也是那一時期英國整個國家都較為重視教育的重要原因。
當然英國貴族精神也有其短處,主要特點就是保守、懷疑創新、故步自封。英國貴族精神中存在的根本不足之處就是較為封閉,直到「新貴族」出現才打破這些觀念。早期英國貴族們倡導維持現狀保持自己地位不受威脅即可。在其他方面同樣表現出保守傾向,在國家責任感上,較為傾向於保衛舊的制度,總體來看,對於社會經濟的變動發展是不利的。
貴族精神對英國社會的影響
中世紀後期英國的貴族精神體現出積極奮進,重視教育和資本主義發展,這些都是有利於英國的發展的。英國貴族精神中既要求自由權利,也堅持保守主義的特點讓英國最終發展出了適合本國的資本主義制度,讓英國在資本主義過渡時期能夠將把本國傳統和時代特點結合,讓資本主義的改革不用經歷太多的血與火,更加平穩的發展,走出了一條君主立憲制的道路。
在我看來,貴族精神推動了君主立憲制度的確立,為後來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和霸主地位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世紀後期的英國,越來越多的貴族走出了舊有的生活方式和經濟發展方式,更加積極進取,大膽採用資本主義下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我認為,也正是貴族精神中的積極進取,讓英國貴族群體資產階級化,投身經濟活動,直接推動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英國最終率先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世界工廠」就此誕生。
英國社會的階級性,讓這些轉型的貴族們成為了社會轉型的風向標,英國民眾是向上層社會看起的,在這些「新貴族」的帶動下,英國出現了「全民皆商」的社會局面,這無疑是極大的推動了整個國家的發展。
結語
總而言之,英國貴族精神具有強烈的時代意義和內涵,從最初的騎士精神,強調社會責任感,光明磊落,到後來追求自由權利,追求「主權在民」的政治制度的同時,能夠結合國情做出理性改革都有體現。英國貴族精神中的積極進取,讓英國發展資本主義能夠更加靈活,採用新的形式發展經濟。貴族制度本身的優越性讓英國能夠重視教育,提高社會文化素養。
在我看來,貴族精神在英國社會制度過渡時期,緊緊的把握住時代脈絡,對英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我也認為,我們以史為鑑,通過發掘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來帶動社會發展,弘揚社會主義新文化,推動中國社會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