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滿天飛的彈幕,為何飄不進美國用戶的屏幕裡?

2020-11-27 騰訊網

創投圈大小事,你都能盡在掌握

騰訊創業 | ID:qqchuangye

彈幕是一種特殊的語言文化,擁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才能理解。

本文來源 「全媒派」(ID:quanmeipai),騰訊創業經授權後轉載。

作者 / 騰訊傳媒

11月19日,B站以一則名為《一首Rap唱出嗶哩嗶哩2020年Q3財報》的視頻,花式公布了第三季度的經營狀況。

根據財報顯示,B站2020年第三季度營收達32.3億元,同比增長74%;淨虧損為11億元,較上年同期擴大171%。嗶哩嗶哩社區月均活躍用戶同比增長54%,達1.97億,移動端月均活躍用戶同比增長61%,達1.84億。本季度月均付費用戶同比增長89%,至1500萬,付費率從去年同期的6.2%提升至7.6%。另外,B站今年第三季度廣告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6%,達5.6億元。

毋庸置疑的是,如今的B站,已經不是當年的「小破站」了,這家以二次元、彈幕聞名的視頻網站正在不斷破圈,走進主流範疇。

話說回來,從日本的Niconico到AcFun,再到現在的B站,彈幕這種即時評論也完全被中國用戶所接受和喜愛,成為視頻軟體的基礎功能之一。有意思的是,中國用戶擁抱彈幕的同時,美國的主流視頻網站,如YouTube、Netflix等卻始終沒有上架彈幕功能。

「兇殘」的彈幕

本期全媒派編譯喬治亞學院與州立大學(Georgia College & State University)的Anan Wan等研究者發表在《國際和跨文化傳播期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上的研究論文,帶你看看,彈幕這場群體狂歡的煙火,為什麼飄不進美國用戶的屏幕?

1

研究過程

研究者在2017年和2018年的春季學期招募了一批學生,並將這些學生分為4個焦點小組。第1組共有8名參與者(5女3男),第2組包括10名參與者(8女2男),第三組有9名參與者(5女4男),最後一組包括8名參與者(2女6男)。每個焦點小組的人數都控制在8-10名,這是在充分利用「群體效應」的同時衡量互動行為的理想人數。

四組參與者都是來自美國東南部一所州立大學的大學生,但他們的身份有所不同第一組和第二組參與者均為美國本科大學生,他們沒有接觸過彈幕,也不會說普通話。第三組學生則來自中國,他們是視頻彈幕功能的活躍用戶,同時精通英語。第四組參與者也是中國學生,他們同樣熟悉彈幕,但體驗彈幕功能的頻率不高。

在實驗中,參與者們首先被問及他們目前的在線視頻觀看和評論經驗。然後,他們一起觀看了一個彈幕視頻,該視頻在會議室的投影儀屏幕上播放。研究者們選擇的視頻片段是《瘋狂動物城》的預告片,因為這是一部在中美兩國大學生中都非常有名的電影,且娛樂性質強——娛樂類視頻,是彈幕使用頻率最高的視頻類型之一。

當《瘋狂動物城》遇上彈幕功能,可能是這種畫面

隨後,每位參與者又被要求在個人筆記本電腦上觀看並評論另一個視頻,視頻講述了一種在中國很受歡迎的菌類對人們健康的益處。研究者還為學生們提供了使用彈幕進行評論的機會,後者被要求在視頻上留下評論,但他們評論的具體內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評論」這一行為以及他們的體驗。學生們完成觀看和評論後,研究者們在投影儀上再次播放這一視頻,並打開了剛剛他們留下的彈幕,讓他們一起觀看。最後,參與者們被要求坐在一起討論他們的彈幕體驗和對彈幕的看法。

實驗結束後,研究者們結合實驗錄像及參與者們留下的筆記,進行編碼和進一步分析,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結論。

註:本部分是一組對照實驗。

2

研究發現

01

彈幕視頻的獨特「可供性」

在四個焦點小組中,研究者們首先發現彈幕技術有兩個獨特的可供性:社交觀看(social viewing)和實時評論(real-time commenting)。最初,參與者們表示他們喜歡在包括YouTube、Facebook Live、騰訊視頻等網站上看視頻,但對評論缺乏興趣和動力。然而,在體驗過用彈幕進行評論後,他們進行評論的意願和可能性增加了。參與者表示,他們從「不可能評論」的狀態轉變為「在評論中找到樂趣和成就感」,並且在未來有可能繼續這種行為。

許多之前沒有看過彈幕視頻的美國學生表示,一開始,《瘋狂動物城》中的彈幕非常分散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感到煩躁。然而,一旦他們嘗試了使用彈幕進行評論,他們就表示很享受、很滿意,甚至從這種體驗中獲得了賦權(empowerment)

而那些已經很熟悉彈幕的中國學生則表示,他們發表評論的主要動機來自分享,他們能夠分享關於某一主題的獨特知識。一位中國學生表示,她可以通過評論對視頻內容進行核實,並實時回答其他用戶的疑問。「我第一次使用彈幕,是在看一部電影的時候,那部電影裡在討論化學方面的問題。其他觀眾有不同的專業背景,而我有化學方面的經驗,所以當一些網友在彈幕裡提出問題時,我進行了回答。網友們會對我的回答進行肯定和誇獎,這讓我感到滿足。所以,我很樂意用彈幕進行評論。」

對於有更多使用經驗的中國用戶來說,與視頻內容之間的情感聯繫、用戶控制(user control)和亞文化專業知識都是他們評論的強烈動機。例如,一個叫Run的學生不僅喜歡在觀看視頻時閱讀他人的評論,還喜歡通過表情符號或者其他方式表達自己對視頻內容或他人評論的看法。

諸如B站等彈幕文化成熟的平臺設置有專門的彈幕使用規範

除此之外,「用戶控制」,或者說更好的用戶體驗被認為是彈幕視頻的獨特優勢。中國國內的許多視頻平臺允許用戶開啟或關閉彈幕,控制可見的彈幕數量和流量,並調節彈幕的速度、字體大小甚至字體顏色。而在YouTube這樣的平臺中,如果想看評論,必須暫停視頻,向下滾動,然後在評論區點擊「更多回復」。而在B站上,評論像煙火一樣「飄」在屏幕中,用戶可以在觀看視頻的同時閱讀他人的評論並發布自己的彈幕。

當然,這種「多線程」的方式也正是阻礙一部分人使用彈幕的原因。

02

阻礙用戶使用彈幕的直接因素

雖然研究者們發現了彈幕視頻的優勢,但同時,影響用戶使用彈幕視頻的障礙也暴露出來,主要集中在以下三點:「多線程」任務、語言障礙和視頻觀看體驗。

例如,大多數剛接觸彈幕的參與者表示,《瘋狂動物城》中的彈幕「讓他們分心」「太多了」和「不愉快」。影響他們觀看體驗的因素包括評論的字體及大小,以及可見的評論數量。參與者們還提到,他們希望對彈幕有更多的控制。對許多人來說,「多線程」任務的處理過程令人不快。

即使是那些已經非常習慣彈幕的用戶也同樣表示,第一次體驗彈幕視頻時他們也感到「不知所措」。許多喜愛彈幕的粉絲解釋說,新用戶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彈幕所需的「一心二用」。有些人甚至認為年齡也是人們適應彈幕的一個障礙。

這些用戶在「一心二用」時有不同的策略。一位參與者表示,他在觀看彈幕視頻時總是關閉評論功能,因為評論中會包含「破壞者」,比如劇透內容。另一位參與者則表示他會在第一次觀看視頻時關閉評論,「如果我是第一次看視頻,我會關閉評論。因為評論讓我很難專注於內容,我首先要享受內容。」

有趣的是,在第三組和第四組中,有幾位已經很熟悉彈幕的用戶表示他們對第二則有關菌類視頻的評論不感興趣,原因是:(1)他們對內容本身不敢興趣;(2)他們不方便和同屋的其他人一起評論。例如,Run說,她不想去評論,因為她已經知道視頻中的信息,認為自己沒有什麼可分享的。「這個視頻對我沒有吸引力,因為我已經了解了這些知識。如果視頻本身對我沒有吸引力,我就不願意發彈幕。」

03

阻礙用戶使用彈幕的深層次因素

美國用戶對彈幕視頻很陌生,而中國用戶則熟悉並在一定程度上「精通」這項功能。研究者們在討論「文化在彈幕使用中可能扮演的角色」這一問題時,提煉出了三個關鍵的主題:語言的獨特作用、內容與界面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用戶是否能感知到「自己人」的身份認同。

這場研究不僅說明了身份不同的各組參與者之間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也揭示了美國參與者與中國參與者之間的核心差異,即文化差異。

首先,必須明確的是,彈幕視頻是在東亞文化獨特的語境中發展出來的。Bilibili起源於一小部分網絡視頻用戶,他們是日本動漫的狂熱粉絲,大部分視頻內容原本就是關於這些動漫的。隨著這部分人對彈幕視頻的使用,一種亞文化逐漸形成。早期,新用戶必須經老用戶推薦,並通過漫長的100道題的測試才能夠加入B站。

作為該亞文化的一部分,一種獨特的語言逐漸發展起來,對這種語言的了解和掌握,成為理解他人評論的關鍵前提。例如,2333是「大笑」的意思,666是「厲害」的意思。語言成為了亞文化的標誌和符號,在用戶與技術的互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這些由漢字和數字組成的語言有獨特的含義,在英文中使用時,它們的意義會丟失。

字母和符號的使用及功能,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著參與者們能否找到合適的評論表達方式。英語是一種拉丁羅馬系語言,而漢語是建立在符號的基礎上的一種語言,因此它是一種更有效的表達方式,更適合快速「飛」過屏幕的彈幕語言。在觀看時,符號更容易被識別和理解。有幾位參與者在實驗中表示,漢語比英語能更有效、更簡潔地表達自己,並引起共鳴。

此外,美國學生大多希望避免衝突和可能出現的激烈辯論,而中國學生則樂於看到別人的評論和反對意見,也喜歡關於體育的辯論。並且,中國學生認為,美國人看重的是一起觀看的體驗(字面意思,指的是在同一個房間裡,大家一起觀看)而不是在線實時評論或者通過彈幕評論的體驗。

一位中國學生Xiu表示,「我覺得他們(美國人)喜歡看電視,我是指,真正的電視。因為看電視的時候你可以邀請很多朋友一起坐在客廳裡,而電腦屏幕太小了,不能容納大家坐在一起觀看。美國人喜歡的就是這種『客廳體驗』,而不是各自坐在電腦前用彈幕評論。」

正如另一位參與者Yi所指出的,對於彈幕視頻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知道你的受眾是誰並且成為這些受眾所構建的亞文化中的一部分。因為彈幕是一種特殊的語言文化,擁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才能理解。

Anan Wan等研究者的這場實驗為我們理解中美用戶的異同以及美國主流視頻網站為什麼沒有接受彈幕提供了一個窗口。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這份研究中並沒有斷言美國主流視頻網站不會擁抱彈幕功能,在實驗中,有不少美國學生表現出願意嘗試彈幕的意向。

事實上,彈幕功能對小型視頻網站一直有吸引力,因為可以吸引更多忠實用戶。內容更垂直、更驅動用戶分享的網站可能會從彈幕中收益,增加社區的參與度。例如,動漫網站、遊戲視頻網站和寵物視頻網站可能都會受益於彈幕,以吸引更多的用戶並讓他們留下來。

當然這一切都歸結於一個問題——在用戶之間建立社區和欣賞視頻內容二者的權衡。通俗地說就是,在某些場景下,通過彈幕評論來「打擾」觀眾是值得的。

END

你看視頻開彈幕嗎?

歡迎評論區留言,與大家分享。

相關焦點

  • 彈幕文化,為何難飄到歐美?
    一位精通中文的美國研究生這樣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儘管彈幕在日本和中國已流行一段時間,但在歐美直到最近一兩年才開始逐漸被認知。在歐美主流視頻平臺上,依然難見「滿屏飄」式的彈幕評論。為什麼歐美人對彈幕「不感冒」?究其深層原因,不僅與彈幕在誕生之初帶有的天然屬性有關,也體現出不同人群的文化差異。
  • 《飄》在中國,電影為何譯作《亂世佳人》?
    《飄》在中國由傅東華翻譯的《飄》第一個中文譯本。《亂世佳人》海報中的郝思嘉與白瑞德。今年是美國現代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誕辰120周年,同時也是小說《飄》第一個中文譯本問世80周年。1940年,小說Gone with the Wind由翻譯家傅東華譯成中文,分為三卷出版,譯名改為《飄》。1979年9月,浙江人民出版社決定出版傅東華翻譯的小說《飄》。1979年版《飄》的責任編輯汪逸芳回憶:「我和社裡一個老編輯一起選的,我們被書裡的精神感染。那種奮發向上、不向環境屈服的高昂進取心打動了我們。」
  • 屏幕飄過一串字,彈幕是怎麼回事
    曾經有一句流行語,說的是「天空飄過五個字……」,如今觀看網絡電影、網劇或網絡綜藝節目,時常是屏幕飄過一串字,蔚為壯觀,甚至對整個屏幕實現全方位的覆蓋,形成另一種意義上的「霸屏」效應。彈幕作為網際網路時代的新興文藝現象,為何得以興起並廣受青睞?這究竟是一種接地氣的話語表達,還僅僅是一個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的無聊遊戲?聽聽文藝評論家們怎麼說。
  • 直播為何越來越離不開彈幕?
    彈幕,大家可以說是非常熟悉了,尤其是那些愛看視頻的人,可以說是非常熟悉。而市面上的各個平臺像直播短視頻平臺基本都包括彈幕功能。而隨手打開彈幕,更是滿屏幕網友們發的「老婆」。不止網友在表白,官媒們也是各種「蹭熱度」表白,可以看出冰冰的受歡迎程度了。接下來我們聊一聊彈幕的起源。
  • 煎寶課外|為啥只有中國和日本有彈幕?
    上文中,我們回顧了這幾年的B站年度彈幕,彈幕果然精神兒童歡樂多。 在 B 站的彈幕裡,當年蹲家各自偷看電視的孤獨小孩們,可算找到組織,恨不得把十幾年來攢下的機靈勁兒,一下子全都給抖光。
  • 《海賊王》搞笑彈幕,路飛版AJ亮相,烏索普的攻擊能穿過屏幕?
    《海賊王》搞笑彈幕,路飛版AJ亮相,烏索普的攻擊能穿過屏幕?路飛答「是世界上偉大的海之王」,接著就飄來「簡稱海王」,瞬間帥氣的路飛就破滅了,不過我還是有點好奇,這「海王」是指那種「海王」?,攻擊可能打不到反派,但100%能打到屏幕前的觀眾。
  • 為什麼全世界只有中國人和日本人在玩彈幕?
    這則新聞所談論的,是2014年《小時代3》在北京幾家影院所做的彈幕電影嘗試。在那次嘗試中,觀眾可以通過手機發送評論給影院,經影院處理後,觀眾評論會以彈幕形式在電影屏幕上實時滾動。  紐約時報評論,不知這會是「電影觀眾最可怕的噩夢還是未來最酷的浪潮」。  如今6年過去,彈幕在中國已成滔天巨浪,在歐美卻仍是獵奇的談資。
  • 彈幕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年輕人造梗能力是關鍵(圖片來自B站@戴口罩の孫笑川)▼在早期Niconico的世界裡,可以同時出現100條評論,這大致上是一個評論熱度和視頻觀看體驗的平衡值。但就是100條評論,放在屏幕上遮擋的面積也已經很大,很像當時火爆的彈幕遊戲。
  • 在B站彈幕上,我破譯了院線熱片裡稍縱即逝的知識盲區
    但如果你對比電影中新老兩代運動員的職業生涯與運動追求,便能徹底理解這究竟是為何。曾經,為了奪冠,我們不惜犧牲生命《奪冠》裡有兩條關於傷病的彈幕,讓我感到很悲傷。電影裡,這段影像對觀眾做了消音處理,但彈幕上有人對比了口型,發現一位球迷其實在罵郎平是「賣國賊」。之所以會產生如此強烈的敵對情緒,是因為在許多人心中,郎平作為獨立個體的一面並沒有被大多數人所理解。他們並不了解郎平去美國任教,是為了治療和謀生,只知道「鐵榔頭」只能屬於中國女排。
  • B站發布2020年度彈幕「爺青回」,但用戶發彈幕的熱情下降了
    「無論你出生於什麼年代,無論你擁有怎樣的青春,當記憶裡的旋律再度響起…那句脫口而出的'爺青回'一定是最應景的感嘆」。除年度彈幕外,B站也公布了大分區中「爺青回」彈幕出現最多的視頻內容。2011年《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無數二次元「時代的眼淚"《守護甜心》的pv翻唱、90後暑假必看86版西遊記、國漫經典《我為歌狂》的主題曲……哪個年輕人會忍住不回顧一下自己的青春呢?86版西遊記彈幕據悉,這是B站發布年度彈幕的第四年。2017至2019年的年度彈幕分別為「囍」、「真實」和「AWSL」。
  • 彈幕「鼻祖」從中國平臺收割粉絲
    彈幕這種形式最早出現在日本,niconico網站早在2006年首次嘗試把用戶評論和視頻疊加起來,形成彈幕這種更具衝擊力的觀賞效果,沒想到一夜爆火。AcFun(A站)和嗶哩嗶哩(B站)將這一形式帶入中國後,如今彈幕在中國早已「破圈」,被應用在設計、表演等多個領域。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日本彈幕視頻網站的現狀,應是「被中國彎道超車」。
  • 《鬼泣5》破解版滿天飛 為何中國玩家如此喜愛盜版遊戲?
    《鬼泣5》破解版滿天飛 為何中國玩家如此喜愛盜版遊戲?當然並不是因為花費了383元之後對遊戲的質量不滿意,而是另外一件有關《鬼泣5》的新聞有些讓人鬱悶。《鬼泣5》這款採用了D加密的遊戲,竟然在上市當天下午就被成功破解了,當筆者在微博分享自己的遊戲體驗時,「XXX已經有破解版下載了」的回覆不絕於耳。小編也並不是因為感覺自己花了冤枉錢或者後悔入手正版而鬱悶,鬱悶的是2019年了,為何盜版遊戲仍然如此有市場?
  • 「火影」搞笑彈幕,餓貨鳴人急需士力架,蛇叔家房間為何這麼多?
    「火影」搞笑彈幕,餓貨鳴人急需士力架,蛇叔家房間為何這麼多?這時彈幕飄來「餓貨來條士力架」,本來挺揪心的情節,瞬間笑出了聲。其實佐井是戰略性丟包,不丟包情節怎麼能推動?第四條「所以趁閒著沒事畫個畫,消遣一下」,我覺得我遲早要笑死在火影的彈幕裡
  • 互動大屏幕彈幕抽獎留言抽獎是怎麼呈現的呢?
    一,首先,互動大屏幕使用前的準備工作如下:1、電腦一臺,臺式機、筆記本均可。2、顯示屏幕,LED屏幕、投影儀、液晶電視、電腦均可。二,彈幕抽獎後臺設置分為基礎設置和輪次管理1,基礎設置:A,大屏標題:默認即可,也可以改為留言抽獎。
  • 彈幕時代:文字遊戲背後的流量爭奪戰
    這四部電視劇,距今最久的已有34年時間,最近的也有22年時間,它們為何會在年輕人群體中突然產生如此大的魅力? 秘密在於:彈幕。 「沒有彈幕我可能看不下去,但有了彈幕就完全不一樣了。」王子鶴對《財經》記者坦言,「感覺有了彈幕後,《三國演義》(1994年版)就變成了另一部電視劇。
  • 「二次元」的彈幕文化 源於日本人對卡拉OK的愛?
    2006年,日本「二次元」網站——尼科尼科網站(Niconico,以下簡稱「尼科尼科」)上線,推出了一個針對評論的全新設計:評論在影片播放中按下按鈕便會發送,成功的話3秒後就會顯示在屏幕上,使尼科尼科用戶獲得「史無前例」的同時參與感。這讓該網站取得空前的成功,如今尼科尼科是日本最大的視頻網站之一。
  • 讓B站發家的「彈幕」是如何誕生的?歐美人為啥不愛玩?
    同人遊戲《東方project》的流行帶動了彈幕文化在二次元領域的發展,如今,彈幕已經發展為視頻網站上橫向飄過屏幕的一條條有梗又有料的評論。彈幕文化為何最早在「二次元」興起?彈幕最早興起於在二次元,這跟喜歡二次元的年輕人是分不開的!年輕人有活力,腦袋大開,更願意把自己的想法統統分享出來。而這種分享產生的共鳴,就催生了彈幕文化在二次元的生根發芽!
  • 彈幕裡的都是大佬!
    新一輪的彈幕攻擊你準備好了咩?彈幕之劇粉串場的日常zqsg追劇的後遺症就是在別的劇中看見同一個演員劇粉們的小手手就控制不住了這不因為>《秋蟬》裡衝哥的一記「彈石神功」無數錦衣奶奶們就被召喚了出來《秋蟬》葉衝(任嘉倫 飾)大壞蛋宮本蒼野也是一出場便被劇粉們認出
  • 年輕人網上熱追經典 用彈幕的方式致敬「四大名著」
    B站彈幕觀劇的方式,讓這些略帶年代感的劇集重煥生機,網友們一邊發彈幕一邊重溫經典,在網際網路上完成了一場盛大的集體狂歡。開啟彈幕,正在成為年輕人一種新的觀劇形式,吐槽、叫好、爭論、聊天,當屏幕之上的一行行字符絡繹不絕地從眼前掠過,網際網路時代的觀劇新習慣已悄然形成。
  • 從「河蟹你全家」到「無悔入華夏」,B站成功了,但彈幕不見了
    在此之前的視頻觀看如同劇場演出,觀眾在下,演員在舞臺上,而彈幕打破了以往表達中舞臺和觀眾的界限,觀眾也站上舞臺一起表演,這深刻影響了彈幕用戶的表達傾向。彈幕是即時的,在金館長隨著音樂節奏哈哈大笑時,彈幕也會隨著節奏飄出「哈哈哈」的文字,如果時間掌握得好,還可以跟隨畫面玩出踩點、計數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