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山,尤愛西部大山,愛其佇立於萬古洪荒,任日出日落巍然不動之悲愴。
我愛山,愛其外冷內熱,愛其冰雪覆蓋之外表下雪水消融,漸成生命之源泉暗流湧動,正是它們最終匯聚成我們的母親河——黃河、長江,養育了我們這個中華民族。
雪域大山,是我寫不盡畫不完的夢中之境,它變化莫測的身姿是造化神秘的傑作;它的傲岸,吸引著人們向上攀爬;它的博大,激起各種悠揚的迴響。
山亦如人,各有性情,或陰柔、或剛烈、或靈秀、或蒼茫、或華茂、或樸拙;畫山如同畫人,妙在相看兩不厭。
——李寶林
20世紀50年代,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的教學理念主張傳統與現代、師古人與師造化以及「臨摹、寫生、創作」三位一體的體系,並且在這條脈絡上湧現出眾多畫壇名家,而李寶林即是其中一位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特別是在開拓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的教學路徑方面,他既是親歷者,也是建構者。
——于洋
李寶林的作品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幅充滿生命張力的自然圖景。他對山川大地的呈現方式是單純而明確的,或沉靜肅穆,或宏偉激越,惟其單純而更顯強烈和本真。那些磊磊落落的山石、氤氳變幻的水雲,以及偶爾現諸畫面的滄桑古拙的民居、如虯鐵鍛鑄般高度符號化了的樹木等意象,都是他自我情懷最恰當的安放所在。這種「所在」,通過人們對「水墨」的先驗而直抵心靈,在人們的視覺和心靈上形成了強烈的情感共振,達到了不可言說的藝術震撼力。
其中所蘊含的生命情懷,是超然的、沉靜的、曠達的,是風雨滄桑後的從容氣度,是悠長歲月中沉澱的練達與深沉。這也讓我們看到,生命情懷的呈現遠不止於詩情畫意的抒發,不止於小橋流水的吟詠,也不止於浮華舊夢的感喟。
——博德文化藝術
李寶林是「李家山水」畫派中的重要畫家之一,雖然他在李可染的山水繪畫中汲取了一種壯闊而幽深的意境,但畫面中凝結而成的形式感卻是在李可染繪畫的基礎之上,融合併發揮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一批畫家在形式語言上的共同建構與探索。
李寶林繼李可染之後,在將自然山水轉化為現代山水的視覺體驗層面做出了獨特的貢獻,正因如此,也最終形成了李寶林極具個性的山水繪畫。
——尚輝
作品欣賞
李寶林
1936年生於吉林四平,196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現任中國國家畫院院委、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山畫會會長、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李可染畫院名譽院長、李可染藝術基金會名譽副理事長、中國人民大學畫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