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真是一個難回答的問題!
要說清藝術這兩個字真不是很容易,這也是藝術的魅力所在,有定式也無定式,有標準也無標準。
在印象派出現之前,繪畫以古典畫法為主,也就是所謂的學院派,畫家有自己的工作室,招收學徒,學徒跟著師傅從怎麼繃框,怎麼做畫布開始,研磨顏料這些基礎的開始做起,然後慢慢幫師傅畫了一些不重要的侷促,像衣服和手之類的,慢慢的一步步才可以自立門戶。
這個時候的藝術是有標準的,這個時候的繪畫藝術就是要講究造型的準確,畫面的光影,色彩的冷暖,和畫面完成感等等。
到印象派出現,藝術的邊界又一次的被拓寬了,畫畫也可以畫成像草稿一樣就結束了。
到了現當代,藝術就沒有邊界了,行為藝術,裝置藝術,電影藝術,攝影藝術。藝術家想表達自己的思想有了更多的渠道和方式。
例如,西方行為藝術之母瑪麗娜與同為藝術家的男朋友莫雷的分手作品,這對情侶呢不止是彼此的愛人和伴侶還是藝術上的知音,但是緣分終將走到了盡頭,兩個人來到中國,分別從長城的山海關和嘉峪關出發,一個向東一個向西,用了三個月的時間,走向彼此,擁抱後又漸行漸遠。
如果你問我什麼是藝術,我會回答,藝術是古典油畫,是印象派,是裝置藝術,是行為藝術,是電影藝術等等,但是藝術僅僅是這些嗎?並不是的,隨著社會發展,藝術的邊界還會被拓寬,它不會被定義,我們只能從這個自由的大海裡走出一條自己的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