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一幅漫畫:它預示市場經濟興起,和一個王朝的沒落

2020-09-07 一個人的浩瀚

現在史學界有一股很新的動向,那就是對明朝的評價似乎在轉向。以前的明朝似乎是落後的墮落的,但現在似乎有種史學新風,那就是明朝或許並不是那麼懦弱黑暗的。

現在從中國最早的一幅漫畫說起吧:《三駝圖》,從這幅圖上,我們看到了一點動向,那就是它似乎預示了市場經濟的興起,和一個王朝的沒落。

三個矮矮胖胖的老頭,一人前趨回首,提籃拄杖,另二人緊緊相隨,一個做作揖狀、一個雙手鼓掌。 他們聚於一起,似在交談,又似在相互取笑嬉戲,這就是《三駝圖》一畫的內容。

畫面極其簡單,除去三個人物之外,沒有任何其它背景。人物畫成圓球狀,好像在地上滾動,十分滑稽可笑。

畫面上方有與作者李土達同時代的文人錢允治、陸士仁、文謙光的題詩各一首。錢允治詩為:

張駝提籃去探親,李駝遇見問緣因。趙駝拍手呵呵笑,世上原來無直人。

陸士仁詩為:

可憐同病轉相親,一笑風前薄世因。莫道此翁無傲骨,素心清澈勝他人。

文謙光詩為:

形模相肖更相親,會聚三駝似有因。卻羨淵明歸思早,世途只見折腰人。

三人的詩句,角度各不相同,但均借用東晉詩人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典故,或對世人奴顏媚骨的醜態作了諷刺,或頌揚生理上駝背而有傲骨的「直人」,或略又有些自嘲。

三首詩看似輕鬆「打油」 的詩句,實際上則是對晚明社會的無情嘲弄。如果聯繫畫家李土達及題詩諸人所處的歷史時代,再結合李士達個人的經歷,就可以發現這幅《三駝圖》真正想要告訴人們的是什麼。

對晚明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皇帝無能、宦官專權是晚明政訴商敗的特徵之一。太監不但在朝中蔑視百官,幹預朝政, 而且還經常外出京城,到地方上敲詐勒索,魚肉百姓。明朝萬曆年間,一個名叫司蘇明太監,為搜刮錢財,在蘇州巡視期間大量增加地白的稅收,引發了蘇州地[區一次大規模的有組織的織工暴動。這一事件在明神宗《萬曆實錄》、明人的筆記和地方志中,均有記述。

明朝後期的蘇蘇州,是個商業繁榮的城市,其中手工業中的紡織業尤為發達,產品除供應宮廷需要外,還行銷全國,從事這一行業的人數也很多。朝廷看到蘇州地區紡織業的巨大利潤,便課以重稅,加緊盤剝。這種措施嚴重損害了廣大織工、工商戶及中小地主的利益,由此「吳中之轉販日稀,織戶之機張日減,加以大水無邊,窮民之以織為生者,岌岌乎無生路矣」(《萬曆實錄》)。

萬曆二十九年(1601 年),「織造太監孫隆自杭至……其參隨黃建節者,與吳中無賴湯莘、徐成等通賄,嗾隆令民間月稅三鐶;又委莘等二十二人,分據六門水陸孔道攫商賈」(《蘇州府志》。

孫隆等人「乘委查稅,擅自加徵,又妄議每機一張,稅銀三錢。人情洶洶,訛言四起,於是機戶皆杜門罷織」(《萬曆實錄》)。 這時在蘇州當織工的崑山人葛賢挺身而出,振臂高呼:「吾當為首,為吳民剿亂」「相率數十人,入玄妙觀定約日,若輩舉動,皆視吾芭蕉扇所指,眾曰:諾。」

於是明朝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市民暴動,開始了。

暴動的織工以亂石擊斃孫隆的爪牙黃建,轉而又將孫隆的另兩個本狗湯裝、徐成的住宅焚毀,井將二人毆殺,又分投往閶、胥二門外,凡稅官之在地方者,盡毆殺之」(沈瓚殺。接接著葛賢率領眾眾人前往中衡,要求停止徵稅。孫隆等人嚇得躲藏起來,並連夜逃往杭州。

事後知府嚴厲鎮壓,追捕暴動者,葛賢主動自首,後被關押了12年。萬曆四十年(1613年)獲釋。他死後被人葬在蘇州虎丘五人墓旁,人稱「六義士墓&34;。丁已為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 此時上距蘇州織工泰動已有16年,距葛賢被釋放也已有4年了。李土達繪製此圖,既有對當時抗暴英雄葛賢的頌揚,又有諷刺向孫隆屈膝獻媚者的用意,所以迎龍幅有具體事件所指,諷刺明末黑暗政治的作品。

由於畫中的人物形象頗為誇張,內容又有諷刺意味,因此可以把《三駝圖》視為我國最早的一幅漫畫。細究這幅漫畫的歷史,我們真能看到市場經濟在興起,而明王朝,則逐漸在沒落。

相關焦點

  • 中國最早的一幅漫畫:它預示市場經濟興起,和一個王朝的沒落!
    現在從中國最早的一幅漫畫說起吧:《三駝圖》,從這幅圖上,我們看到了一點動向,那就是它似乎預示了市場經濟的興起,和一個王朝的沒落。三個矮矮胖胖的老頭,一人前趨回首,提籃拄杖,另二人緊緊相隨,一個做作揖狀、一個雙手鼓掌。 他們聚於一起,似在交談,又似在相互取笑嬉戲,這就是《三駝圖》一畫的內容。
  • 洋行的興起與沒落
    甲和乙做生意要找一個中間人,中間人就是牙行,生意成了之後兩邊抽佣金。李士禎發了告示之後就有13家響應,這就是所謂的廣州十三行,最早就是在這個時候成立了。這是明清兩代很值得說的一個可以稱的上「幫」的組織。
  • 最早中國 華夏之源
    2019年10月,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建成,是集中展示夏代文化、早期中國文明、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專題類博物館。從此,「最早的中國」——夏王朝走進了世人的視野。以二里頭遺址為代表的二里頭文化,是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最早的「核心文化」、最早的廣域王權國家。
  • 元尊:大周王朝的沒落,真正原因是周元的聖龍氣運導致的嗎
    大周王朝的沒落真的來自於大周太子周元的聖龍氣運嗎,是因為周元的聖龍氣運遭到武王的覬覦,謀劃百年來奪得周元的聖龍氣運,導致大周王朝沒有氣運支撐,國力逐漸衰落最後的只能偏安一偶,以求殘存嗎。其實大周王朝的沒落和周元身懷聖龍氣運二者沒有絲毫關聯。當年的大周表面看上去風光無比,諸國來朝,其實內部早已腐爛,破滅只是時間的問題。
  • 歷史上的大帝國:它如何興起,因何衰亡
    第三代人完全忘記了沙漠中那種艱難、粗獷的生活,好像它就沒有存在過。他們失去了尊嚴和族親意識帶給他們的甜蜜,也失去了昔日的威嚴。但是,他們的奢侈卻達到了頂點,享盡了富裕生活帶來的樂趣,最後成了國家的負擔,像婦女兒童一樣需要別人來保護他們。族親意識完全喪失了,戰鬥的激情、自衛的能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也沒有了。——外援越來越多,王朝得到了暫時的安全,直到有一天,安拉會使它毀滅,王朝的一切全都結束了」。
  • 吳哥王朝為何突然沒落,小國生存之道難以維繫,也只是拋棄的棋子
    當然與吳哥王朝自身也有很大關係,所以對於吳哥王朝而言,滅亡是一個多方面組成的因素,雖然明朝的對越南的軍事行動間接的影響到了吳哥王朝的生存。其實不過也只是被中國拋棄的一顆棋子罷了。 雖然婆羅門教在東南亞開了花,可依舊沒有避免被中國化,特別是自元代以來的貿易往來就奠定了東南亞這些小國在經濟上依賴於中原。
  • 中國古代唯一一個沒有昏君的王朝,為何不到300年還是走向滅亡?
    在著名的歷史讀物《全球通史》中,作者斯塔夫裡阿諾斯博士對於中國王朝的總結是,在王朝的初期,往往有一個英明的君主使得國家更加強大,然而在之後卻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雖然中間有中興之主在王朝的燃爐裡增磚添瓦,但是這座火爐還是會熄滅。
  • 二十世紀興起的動漫,給了人們什麼樣的藝術思維和感官體驗?
    其實動漫不僅僅是指動畫,還有一層意思是漫畫,作為動畫,是將漫畫通過科技賦予了行動,顯得活靈活現,而真正的重點在於漫畫,漫畫是一種繪畫的藝術,作為藝術,就有了藝術的神韻,漫畫也就有了更多的表現形式,來表達藝術思維。漫畫動畫化促進了動漫事業的大發展。今天就寫寫十九世紀興起的動漫,給了人們什麼樣的藝術思維和感官體驗?一、 漫畫是"猴子藝術"的誇張表現。
  • 新民晚報數字報-父親的一幅漫畫
    前一陣子,突然接到一位陳女士的來電,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Cotsen兒童圖書館一名研究兒童文學和閱讀的圖書館員,正在撰寫一篇論文,其中要引用我父親的一幅漫畫,希望得到我們的同意。她通過微信發來了上面這幅畫。  看到這幅畫,我的心裡是驚喜的。父親的漫畫很多,「文革」以前的,大多散失了無處尋找。
  • 一幅漫畫引發的連續劇
    烏合麒麟的一張漫畫,引起了澳洲政府的不滿,但其實導致澳方不滿的是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的twitter,這樣一來,一幅民間的漫畫,就有了官方的意涵。由此,李老溼想起了查理周刊的遭遇。因為刊登了有關默哈默德的漫畫,查理周刊不僅被穆斯林世界普遍抗議,甚至遭到了恐怖襲擊。
  • 莫裡森為一幅漫畫要道歉,澳大利亞把跟美國學的自由忘了嗎?
    最近,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為一幅畫的事情很糾結,並上升了高度,「要求中國道歉」,原因是這幅畫在「為抹黑澳大利亞而宣傳」——「發布和偽造一名澳大利亞士兵割喉兒童的宣傳圖」。
  • 4幅漫畫入選中國美協徵稿 劉謙:新聞漫畫有力量
    中國美協擇優在官網、微信公眾號上累計推送《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美術家在行動》圖文100篇系列宣傳,共計1325件作品。其中,湖南日報社出版部副主任劉謙投稿的5篇新聞漫畫作品,經過中國協會美術家漫畫藝委會推薦,通過了美術界專家多輪評選,最終入選4幅。 新聞漫畫則是以新聞事實為基礎的一種創作形式。
  • 港漫的巔峰和沒落——《龍虎門》
    但本期我們不討論香港電影,只討論香港漫畫,和日本漫畫不同的是,因為中國文化的獨特性,港漫大部分走的都是武俠風,極少數的有科幻鬼怪元素,這就和日本漫畫有了巨大的分別性,但港漫在某種程度上也和日本漫畫類似,都是走的熱血風。
  • 一幅漫畫引發的輿論大戰
    十五年前,70網絡著名導演胡戈,用一部《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解構了陳凱歌的商業大片《無極》,反擊西方歷史虛無主義文化的侵蝕。而今一位80後畫家,用一張漫畫引發一場世界輿論大戰。西方原本想把澳大利亞特種部隊在阿富汗的殺戮暴行,控制為茶杯裡的風暴,卻因為一幅畫而成為席捲世界的輿論風暴。
  • 一幅漫畫惹出風波,誰是蠻橫的一方
    一幅漫畫惹出風波,誰是蠻橫的一方 2020-12-02 23: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又一國產手機沒落,2700家門店所剩無幾,中國版蘋果走向淘汰邊緣
    不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少手機品牌逐漸淡出大家的視野,如金立、朵唯、酷派等,而繼上述品牌外,又有一加國產手機「沒落」。 這一手機品牌正是曾與小米同樣級別的魅族,根據CINNO給出的數據,2020年上半年魅族在中國市場所佔份額已經僅剩0.5%,反觀小米,佔比達到10.3%,排名第五
  • 數字貨幣的顛覆,「紙幣王朝」的覆滅?興也中國衰也中國一晃1000年
    縱觀商業史,每一種貨幣的興起與繁盛,不僅是「商業之道」,更是一種「文化」。 而對於紙幣,自從我國宋朝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伊始,這個承載「商業之道」和「商業文化」的「貨幣符號」,便開啟了繁盛的「紙幣王朝時代」。
  • 最早入侵中國的西方國家,曾輝煌無比,如今徹底沒落毫無存在感
    最早入侵中國的西方國家,曾輝煌無比,如今徹底沒落毫無存在感 中國的近代史一部積貧積弱的歷史,國家的積貧積弱,列強的虎視眈眈,都給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苦難,西方的列強當中,比如英國和沙俄,都從我國身上攫取走了大量的利益和領土,但是實際上最先入侵我國的歐洲國家,可不是他們幾個,而是一個位於大西洋沿岸的面積不到
  • 育碧聯合新漫畫推出首部中國原創漫畫《刺客信條:王朝》
    7月30日,國際知名遊戲公司「育碧」正式宣布,將攜手「新漫畫」旗下「第一國漫」漫畫家許先哲(《鏢人》作者)、「漫畫獎項收割機」漫畫家張肖,共同打造刺客信條系列首部中國原創漫畫作品《刺客信條:王朝》。漫畫將於8月26日正式在新漫畫APP和騰訊動漫首發,後續登錄各大漫畫平臺,雙周更新。
  • 最能代表中國一身正氣的漢劍是怎樣興起的?
    首先應該明確,漢劍是一款適合戰爭需要的戰場使用劍。漢劍的興起是由於鋼鐵冶煉工藝提高後使劍的性能產生飛躍式發展,逐步替代青銅劍在戰場上的作用。出土文物和今人仿造品相對比,更令人讚嘆漢代工匠們高超的鑄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