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說起動漫,很多人就誤解了,認為動漫就是小孩子喜歡看的動畫片,覺得這是一種低智商的藝術表現,成人還是不太喜歡。
其實動漫不僅僅是指動畫,還有一層意思是漫畫,作為動畫,是將漫畫通過科技賦予了行動,顯得活靈活現,而真正的重點在於漫畫,漫畫是一種繪畫的藝術,作為藝術,就有了藝術的神韻,漫畫也就有了更多的表現形式,來表達藝術思維。
漫畫動畫化促進了動漫事業的大發展。今天就寫寫十九世紀興起的動漫,給了人們什麼樣的藝術思維和感官體驗?
一、 漫畫是"猴子藝術"的誇張表現。中世紀的歐洲把繪畫稱為"猴子的藝術"。
因為猿是人類的祖先,猴子也是靈長類動物,這些聰明的動物和人類在很久以前就有很多的淵源,如今猴子的模仿能力的確很強,雖然大街上已經看不到耍猴的鏡頭,在動物園也能看到可愛的猴子學習人類的動作,那就是現實版的漫畫,也是動畫。
繪畫最講究寫生,也是一種模仿,或者是對生活的寫照。是最早的照片,歐洲形象地稱繪畫為"猴子的藝術"就有一定的道理。人物肖像就是最真實的寫照,也是模仿的藝術。
目前人類最早的繪畫來自於石洞壁畫,是法國的肖維巖洞,這是32000年前留下的繪畫,我國最早留下的壁畫也是出現在墓葬中,很多都已成為了歷史的痕跡,早已化為烏有,在河南商丘芒碭山發現的西漢墓群,就有精美的壁畫,也是我國發現最早的壁畫。
漫畫最初是一種扭曲了的誇張藝術,沒有得到大眾的認可和喜歡,經歷了一個漫長的起源過程,漫畫是一種幽默的,帶著諷刺和嘲笑的態度去創作,來達到藝術的表現手法。
這種特點和審美觀念需要和傳統的繪畫磨合,這種誇張的表現手法首先要和先進的思維相結合,所以漫畫最早還是從國外傳入中國的。
漫畫起源於日本,20世紀20年代傳入中國,與其說漫畫起源於日本,還不如說漫畫來自於中國,中國最早的文字就是漫畫,而日本文字中有很多中國漢字,所以他們的文化也有很多是從中國傳過去的。
二、動畫的發展,讓漫畫更加有了生命力,成為時代的一大藝術元素。20世紀是漫畫盛行的時代,也是漫畫發展和拓變的年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漫畫被動畫,成為了一大社會主流。如果沒有動畫,漫畫何去何從還不太確定,正是因為動畫,漫畫更加有了生命力,成為時代的一大藝術元素。
動畫不是單純的動畫片,它是一個綜合體,首先是繪畫,然後通過科技製作,融入文化語言,配上音樂,通過電視、媒體廣而告之,這才是所謂的動畫,所以動畫是一個綜合藝術。
這門技術最早發源在19世紀的英國,後來在美國盛行,這個比較潮流的藝術,讓人們從單純繪畫的思維裡解放了出來,看到了藝術不同的表現方式,是一種進步,也是一種具有獨特魅力的"靈魂釋放"。
這種影像技術促進了漫畫事業的發展,並形成了產業鏈,古人講究,藝術是動的,是能夠讓人產生欲望的,中國古代哪吒三頭六臂也是一種動畫的表現,很多神話傳說中多頭多臂的畫像也是最早動畫的思維,20世紀的科技讓這種思維變成了現實。
三、 漫畫和動畫結合,動漫才成為了一種最時尚的藝術表現。漫畫和動畫相結合,第一時間就會讓人想到動畫片,沒錯,這就是動漫的表現,有了動畫和漫畫的結合,才有了動漫這一說法,動漫藝術的表現就是漫畫和動畫的結合。
動漫一詞語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的《動漫時代》中,而我國最早的動畫片且在20世紀20年代就有了,叫做《大鬧畫室》,到後來的《鐵扇公主》,再到《超級飛俠》、《葫蘆娃》……
中國動漫,一路藝術,一路輝煌,走著一條符合東方文化的動漫之路。
藝術沒有國界,藝術是共生的,都源於生活,且高於生活,動畫片也不分國界,中國的、外國的,小朋友都喜歡,不光是動畫片,如今很多的小動畫、卡通片、動畫表情都陸續走入人們的視覺。
總結:
動漫已經是一種比較時尚的藝術藝術表現形式,符合科技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動漫不僅將繪畫藝術和科技相結合,而且還賦予了文化和心理學,不體現人文元素,更夠抓住人的心靈。
二十世紀興起的動漫,給了人們"時代感覺"的藝術思維和"美幻無比"的感官體驗。
(作者:漫小右。 為你講述最時尚的動漫故事,一路藝術,一路動漫,歡迎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