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算和大家聊一聊中國歷史上的巾幗英雄一一花木蘭,因為正好最近有電影上映。不過花木蘭其實是虛構的,主要是文學作品《木蘭辭》當中的一位人物。
01虛構的人物
《木蘭辭》裡面描寫的這個人物,所屬的時代已無法考究,有說法認為是北魏時期,也有說是隋朝的人,也有說她是唐朝的人。
但她當中有講可汗大點兵,可汗不是唐朝的時候才叫的嗎?但其實也不是,當中有好多種講法,所以說她所屬的時代是不能考究的。
除了花木蘭之外,還有一位巾幗英雄一一穆桂英,其實穆桂英也是虛構的,穆桂英只是明代《楊家府演義》裡面的小說人物而已。
所以,上述的人物都不是真實存在的。
不過,歷史上,我們的確是有巾幗英雄的,就是我們本次要講的「瓦氏夫人」。
02明朝與海
她除了是一位巾幗英雄之外,跟大將軍戚繼光一樣,都是抗倭英雄,就是打古代的日本仔。
在明朝朱元璋時期,曾經因為打擊走私和與一些境外勢力相關的事情,他將一個十分重要的機構取消,當時叫做市舶司,就是我們今天的海關。
市舶司的設定,已經存在很久了,唐朝開始在沿海的一些主要對外港口城市,如福建泉州、浙江、廣東一帶,都設有市舶司。
而在朱元璋任內,三次實施「海禁」,海禁的意思,用一句話來表達,就是「尺板不得出海」,即連都不能出海。
這段時間持續了多久呢?原本沿海居民不少都有參與對外貿易,這下就被完全中斷了。後來到他的兒子明成祖朱棣即位時,將它附近世紀的海境全部推翻,他本人非常喜歡派人出海,鄭和下西洋就是這個時期的。
他重新在泉州、廣州、交趾雲南設立市舶司,對外貿易就變得越來越蓬勃。在明成祖朱棣的任內,就有開始與日本的貿易,當時的貿易被稱為「勘合貿易」,雙方都必須是官方派出的貿易使團。
03倭寇來犯
但好景不長,經歷了19次貿易之後,到了嘉靖二年,即1523年,發生了一次假的「勘合貿易」。日本同時派出了兩隊使團,其中一隊是假的。
當時這兩隊日本使團來到中國寧波,因為一隊真一對假,自然就打起來,當中涉及浙江人民,也有發生殺戮,史稱「寧波之亂」。
因此,政府就重新關閉了泉州和寧波的市舶司,這樣就令不少東南沿海居民對外貿易的生意大受影響,進而改為做一些走私生意,走私活動十分猖獗。
亦有沿海居民加入,成為這些倭寇的一份子,令倭寇問題更加複雜。既有內憂又有外患,同時夾擊。
朝廷就派出俞大猷、戚繼光等將領到沿海參與抗倭。同時,朝廷亦派出兵部尚書張經,總督各路兵馬,前往江浙抗倭。
張經曾經管轄過兩廣地區,兩廣地區就是瓦氏夫人出生的地方。
04瓦氏夫人的背景
瓦氏夫人就出生於廣西田州。瓦氏夫人是壯族人,她出生於一個土司家族。土司,其實是朝廷專門給少數民族的一些官職,即在少數民族當中比較高級的當地地方官員。
她很小的時候就精通武術,並且體格精奇,長傳聞她可以將是十幾斤的長矛當棍子玩。她很強壯,後來嫁給了一位叫岑猛的人。
岑猛本來是廣西田州的土司,但是後來突然要起兵反明,最後被瓦氏夫人的爸爸殺死,因為他嶽父也是土司。
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瓦氏夫人三十幾歲就開始守寡,她重新擔任了田州土司的重任。因為女士不能擔任這個職位,她就協助處理田州的事務,後來就是她的孫子擔任土司的職責。
05怎麼走上抗倭這條路
那為什麼後來她會參與抗倭的工作呢?就是因為剛才說的震張經,他知道在廣西有一班非常驍勇善戰的兵,名字也非常狼,就叫做「狼兵」。
那群狼兵驍勇善戰,又是廣西的少數民族,張經打算集結那幫狼兵到江浙一帶抗倭。時間來到1554年的8月份,瓦氏夫人正式收到張經的詔令,要求她帶領士兵去看抗倭,當年她已經58歲了。
五十幾歲的高齡,按理應該是由她的孫子帶兵,但是她的長孫岑芝,早前在海南參與平定黎族起義時戰死。所以,土司一職就由她曾長孫擔任,就是已經4代同堂了。
由於曾長孫剛上任當土司,就不適宜帶兵出徵,瓦氏夫人就擔任起這個重任,帶領6000多位狼兵,當中有40多位女兵,從廣西出發,經過長途跋涉,終於在1555年2月抵達了浙江。
當地人可能對他們有一些歧視,加上還是女人帶兵,所以很多地方都不待見他們。但是,他們是來幫助當地人的,沒辦法,地方的山頭主義比較嚴重。
瓦氏夫人帶領的狼兵,是去到當地的第一批士兵。1555年的3月,她就正式向張經報到,來到抗倭的大本營,也就是當時江浙地帶的抗倭門戶金山衛,即今日的上海,這裡是倭寇最常登陸的地方。
3月13日,在總兵俞大猷的帶領下,帶領士兵去圍攻倭寇在普陀山的巢穴,倭寇敗走。4月份,俞大猷一度被倭寇包圍,最後是瓦氏夫人帶領狼兵把他救出來。
從1555年3月一直打到5月份左右,瓦氏夫人一共參與了十幾次的抗倭戰爭,每次都是勝利而歸,斬殺倭寇幾千人,也燒毀了很多倭寇的戰船。
當時嘉靖皇帝為了嘉許瓦斯夫人的功績,奉她為二品夫人(當時,官職分為九品到一品)。同時,瓦氏夫人還獲得30兩的賞銀和彩緞三表裡。
不要以為這封賞很少,當時身為浙江巡按的胡宗憲,僅獲賞銀20兩、彩緞二表裡。由此可見,嘉靖皇帝明世宗對瓦氏夫人的功績,是非常肯定的。
06尾聲
但好景不長,當時推舉她參戰的兵部尚書張經,受到奸臣嚴嵩陷害入獄,令瓦氏夫人感到憤忿忿不平,於是就告老還鄉了,不久就病逝了,終年59歲。
今天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百色市田州鎮,找到了瓦氏夫人的墓碑,墓碑上刻著「前明嘉靖特封淑人岑門瓦氏太君之墓」。
後來,瓦氏夫人的墓碑被修復成為了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