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麵人的拉麵情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新華網西寧12月1日電(魚昊)飽滿的麵條浸泡在香濃的湯裡,幾片白蘿蔔、香菜和蒜苗加以點綴,最後加點油潑辣子,一碗化隆拉麵熱氣騰騰出鍋了。

  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被稱為「拉麵之鄉」。30年來,化隆人民依靠一碗麵,不僅「拉」出了40多億元的脫貧致富大產業,還帶動當地貧困群眾走出山門、跳出農門、跨進城門,幾代人不畏艱辛、艱苦創業,闖出了自己的牌子。

  「面一代」:走出大山「鋪路子」

  在位於化隆縣群科鎮的青海省扶貧拉麵產業培訓服務中心,拉麵師傅正在表演拉麵穿針的絕活,引得圍觀群眾嘖嘖稱讚。

  「我們化隆拉麵一碗麵有九種選擇,毛細、細面、三細、二細、二柱子、蕎麥稜、韭菜葉、薄寬、大寬。」化隆縣地方品牌產業培育促進局副局長馬建國說。

  上世紀90年代初,許多為生計奔波的化隆人,瞄準拉麵在中國沿海城市的商機,走出大山,靠一張爐子、幾張桌子,做起拉麵生意,變身為「面一代」。

  馬輝的家鄉在化隆縣群科鎮。2000年,他離開家鄉去省外創業。剛到廣州時沒什麼手藝,只得從跑堂幹起。後來,他跟著師傅學做拉麵,逐漸積累起開店本金。不久後,他在廣州開了自己的第一家拉麵館。隨後,馬輝的店越開越多,漸成規模。

  從跑堂到面匠,再到店長,最終當老闆。這是多數化隆拉麵人的成長之路。如今,在當地政府「護航」下,這條道路讓更多貧困民眾脫貧致富。

  30年間,一碗拉麵盤活了整個化隆縣的經濟。化隆縣累計脫貧的13萬人中就有近10萬人是通過拉麵脫貧的,「拉麵經濟」人均收入佔到化隆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4%以上。2019年,化隆「拉麵經濟」年產值達130億元,利潤40多億元。

  「面二代」:遍地開花「打牌子」

  28歲的韓曉峰大學畢業便回到家鄉化隆縣,開起了拉麵館。2015年,他在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註冊創辦了「諾爾曼」拉麵品牌,此後在西寧市、大通縣、海東市樂都區等地陸續開了6家拉麵館。

  「上大學時,學校周圍就有青海人開的牛肉麵餐廳。對於我的同學們來說,一碗麵很普通,可我對這一碗麵有很深的感情。大學畢業,我就有了回家鄉創業做拉麵的想法。」韓曉峰說。

  畢業那年,韓曉峰跟父親韓進錄說了自己的創業想法,韓進錄支持他的想法。「我父親是『面一代』,我是『面二代』,我們家兩代人都做拉麵。」韓曉峰介紹,1990年,他的父親背起行囊,先後在廈門、上海、廣州等地開了很多家拉麵店。2007年,韓進錄帶著在省外打拼的「第一桶金」,回到家鄉繼續創業,在西寧市註冊了兩家大型餐飲企業。

  「20多年,父親的事業發展壯大,他希望我們一家人能夠為青海做貢獻。」韓曉峰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20多年來,韓進錄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店,幫不少群眾摘掉了「窮帽子」。不僅如此,韓進錄的餐飲企業還提供了近300個就業崗位。

  韓曉峰認為,一碗拉麵不僅有經濟價值,還有文化價值。「一根面蘊含了青海人的闖勁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人不能忘本,我有責任和義務把拉麵精神傳承下去。」韓曉峰說。

  目前,化隆縣11萬人經營的1.8萬家拉麵店遍布全國23個省、4個直轄市、4個自治區1696個縣區。此外,在日本、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柬埔寨等11個國家也有化隆拉麵的「身影」。

  「面三代」:「網際網路+」創品牌

  「現在的時間是2020年11月26日09時43分,大屏顯示拉麵成交單數為1440083單,拉麵的總營業額為23450976元。」馬建國告訴記者,化隆縣青海拉麵產業電商服務中心智慧拉麵平臺大數據電子屏可以實時顯示全國上萬家化隆拉麵館在線運行情況。

  「從『面一代』艱苦創業,到『面二代』把化隆拉麵在全國落地開花,如今的『面三代』已經不滿足於做好一碗拉麵,而是利用網際網路發展電商,推動拉麵產業做大做強。」馬建國介紹,於2013年創建的中國拉麵網電商平臺註冊企業和個人會員已達6.5萬個,服務拉麵店達2萬家,其中僅化隆人經營的拉麵店就有1.1萬家。已建成的廣州、蘇州、天津3個物流配送點,有效覆蓋了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未來這樣的物流配送點將達到100個。

  如今,化隆拉麵產業發展正在插上智慧的翅膀,「網際網路+拉麵」正是新一代化隆拉麵人的新世界。馬建國說,化隆拉麵產業已經成為青海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生支柱產業和脫貧攻堅重點產業。這一碗拉麵,已成為青海省群眾擺脫貧困的「致富面」、促進社會穩定的「和諧面」、民族團結進步的「幸福面」、提升生活品質的「小康面。」(完)

相關焦點

  • 拉麵說關聯公司申請「拉麵喊」、「拉麵叫」、「拉麵吼」、「拉麵...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白楊)11月16日,天眼查App顯示,近日,拉麵說關聯公司上海銳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新增多條商標信息,包括「拉麵叫」「拉麵吼」「拉麵喊」「拉麵亂說」「拉麵聊」「拉麵說什麼」「拉麵說吧」等商標,涉及的國際分類為方便食品,商標狀態為等待實質審查及商標申請中。
  • 日本拉麵為啥也能叫拉麵?
    說起日本的代表性食物,除了壽司和天婦羅,拉麵也是少不了要提到的。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說,拉麵已經不再僅僅是一種食物,而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一種生活習慣。▲ 札幌「竹家食堂」的外觀然而,肉絲麵(ロースーメン)這個讀法對於平仄不分的日本人來說不太好發音,因此這道招牌菜難以在本地食客間傳開。於是老闆娘便想給這道菜改個名字方便顧客點單。▲ 當時的肉絲麵那麼,又該起什麼名才好呢?
  • 為啥日本拉麵那麼多人愛?和中國拉麵有啥區別?
    其實也不用太計較,美食是無國界的~日本拉麵界也自有它的乾坤。100多年前拉麵由橫濱中華街傳入日本,經過順應日本人口味而進行的一系列改革變遷後成為了這個國家最接地氣、最具代表性的大眾美食。再加上溏心蛋、海苔和紅姜,簡直要飛升至仙界,讓人怎能不愛日本拉麵呢?一碗正宗的日本拉麵,可以分解為:面料、配菜、湯底、著味、調味來看。
  • 拉麵史上的華人系列鹽味拉麵始祖陳南養與日本最早拉麵店
    鹽味拉麵是日本四大拉麵之一,發祥於函館,也稱「函館拉麵」或「函館鹽味拉麵」,始於1882年,廣東人陳南養開設的餐廳「養和軒」。1 鹽味拉麵(塩ラーメン)鹽味拉麵也叫「函館拉麵」或「函館鹽味拉麵」,是業界公認發祥最早的日本拉麵,也最接近中國麵食傳入日本時的做法,一百多年來傳統的鹽味拉麵在烹飪技法上改變最少。
  • 專業級別的拉麵製作講解,還有拉麵和面配方比例,零基礎學拉麵
    拉麵的製作關鍵並不僅僅是和面很多人認為,拉麵的製作只要掌握了和面方法和和面配方就可以製作出拉麵了,其實並非這樣,拉麵的製作分為三部分;和面部分,做面部分,拉面部分,其中拉麵的和面部分和拉麵的做面部分,是同樣重要的,而拉面部分其實是最不重要的,所以說在掌握了和面方法和配方的基礎上,同時需要掌握做面部分
  • 拉麵狂福利!廣州特色拉麵篇!
    比較好吃的是地獄拉麵和海鮮拉麵,如果喜歡海鮮,又喜歡稍辣的口可以試下。海鮮拉麵賣相很好,肥美的青口和新鮮的大蝦一點都不摳門。地址: 六運三街4號101(正佳廣場東南門潮流站旁)一風堂一風堂,源自日本九州島福岡拉麵,秉承著將日本正宗拉麵帶給顧客的宗旨。白丸元味一風堂的原創拉麵。
  • 日本人的精緻飲食,又怎麼能夠少了一份「拉麵」?
    眾所知周,日本人的精緻文化之中,拉麵一定榜上有名,並且隨著這股對拉麵的喜愛之情,拉麵也逐漸在日本演變成為了一種文化。所以,在日本人的精緻飲食之中,又怎麼能夠少了一份「拉麵」呢?如圖所示,一大碗熱氣騰騰的拉麵裡面,再加上兩片滋味悠久的叉燒,勁道十足的麵條,濃稠醇厚的湯底,展現在眼前的就是一份傳統日式拉麵最基本的構成元素。吃拉麵的時候,不僅是品嘗麵條的勁道,面質的口感。其實更主要的是,品嘗拉麵的湯汁和湯底。
  • 日本的「珍珠拉麵」火了,而常見的這3款拉麵,網友:吃的人更多
    聽說最近日本新出的一款拉麵裡面既結合了他們很是喜歡的珍珠奶茶,又有拉麵,可謂是讓眾人大開眼界,聽起來味道覺得怪怪的,卻還是有很多日本人前往品嘗,每天排隊的人都可以走到對街。不得不說,日本人對珍珠是真的喜愛,之前就有所耳聞,珍珠奶茶在日本的銷量穩穩居上,甚至還有珍珠奶茶泡飯,想來最近推出的「珍珠拉麵」就不是那麼奇怪了。而我們平時,雖然不會吃到什麼珍珠拉麵,但是拉麵這個食物還是非常受人喜愛了,有時候在家裡,不想做飯,卻又想吃麵,但是平時吃多了泡麵又覺得索然無味,這時候,拉麵煮出來的味道更像是家裡的味道,也是讓人愛不釋手。
  • 不用拉的日本拉麵,為什麼叫拉麵?
    說起日本的代表性食物,除了壽司和天婦羅,拉麵也是少不了要提到的。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說,拉麵已經不再僅僅是一種食物,而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一種生活習慣。
  • 【動漫】快來和拉麵少女一起吃拉麵吧!丨愛吃拉麵的小泉同學
    一次偶然的機會,兩人在一家拉麵店的門口相遇,本來三無屬性的小泉同學吃起拉麵來仿佛變了個人。自此,悠便「追隨」小泉開始了她們的拉麵之旅。(追隨跟隨跟蹤。嗯,這麼說應該沒什麼問題)醬油或骨湯、馬油或背脂、速食或家系,日本的拉麵種類繁多,不同的材料製作出的拉麵當然也大不相同,甚至搭配拉麵的小菜或者配餐都有許多不同的吃法。
  • 這是一碗讓日本拉麵業避之不及的傳統拉麵
    日本有三大面——烏龍麵、拉麵、蕎麥麵,這其中最讓日本人自豪的麵食就是日本拉麵,而很多去日本旅遊的人也為此趨之若鶩,殊不知,這所謂的日本拉麵,來源於中國。早在明朝時期,中國麵條便已流傳至日本,日本明治早期,中國拉麵開始在日本中華街流行,並逐漸火便全日本。所謂日本拉麵,才真正成為了主流普遍認可主食,並隨著人們所追捧,自日本本土開始向全世界發展,由日本拉麵引發的「日本料理」熱開始在中國各大城市盛行,那些極具當地特色的麵食也在日本拉麵的衝擊下沒有了往日的熱度。
  • 辛拉麵Vs真拉麵!你最愛的是?
    方便麵依然是韓國人喜愛的食品,農心辛拉麵在國內30年間穩居第一位。 韓國人所喜歡的辛辣的味道,辣味的標準就是辛拉麵了。 正在猛烈追擊辛拉麵位置的真拉麵是因社會貢獻活動而獲得「 」稱號的不倒翁產品。 連續11年價格不變,構築了「善良的企業」形象,緊追辛拉麵的市場佔有率。甚至從袋裝方便麵的情況比較來看,真拉麵的市場佔有率超過了辛拉麵。
  • 日本愛拉麵愛到瘋 還有個「拉麵共和國」!
    舉報 日本人愛吃拉麵這不是個新鮮事了
  • 在家想吃日式拉麵不會做?簡單4步,您的日式拉麵做好了
    最初的拉麵是這些來自廣東的廚師,將粵式叉燒簡單加到當時日本主要的麵食——蕎麥麵上。那時這種拉麵被日本人稱為「中國蕎麥麵」。現代日本拉麵的成型和普及是在二戰之後。當時日本糧食短缺,西方佔領者為緩解當地的糧食問題,大量引進了小麥麵粉,以替代日本人主食大米缺少的問題。
  • 日本拉麵系列之:喜多方拉麵鼻祖潘欽星
    喜多方拉麵,是以福島縣喜多方市為核心的著名拉麵流派,與博多拉麵、札幌拉麵並稱日本三大拉麵。喜多方市位於福島縣西北部,總人口約五萬,歷史上曾是糧倉所在地及釀酒中心地,保留至今的倉庫與喜多方拉麵是該市旅遊特色。
  • 拉麵面面觀
    拉條子在日本,人們熬製豬骨或海鮮湯,加入拉麵,並配以蔬菜(日本拉麵)。日本拉麵可以是這樣子的。福島喜多方拉麵感興趣的食客,可以去日本麵館親自體驗一把。在中國,最出名的拉麵要數「蘭州拉麵」。蘭州拉麵牛肉湯底中需要加入白蘿蔔、辣椒油、蒜苗。
  • 博人傳:漢堡雖然取代一樂拉麵,但是一樂拉麵成為了經典
    說到一樂拉麵,相信很多人都能想到火影忍者,但是說到漢堡,我們並不能想到博人傳,不過這不能怪漢堡,只能說漢堡太普遍了,即使把它作為博人傳裡食物主角,也不能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即使漢堡那麼平淡普通,但是也是作為博人傳常見食物,還是主角博人的最愛,從另一方面來說,博人傳是屬於火影新時代,漢堡也是作為博人新時代的食物而常駐裡面。一樂拉麵代表著火影情懷,不僅是鳴人他們的情懷,也是我們火影迷心中不可代替的。在博人傳裡,鳴人時代結束,一樂拉麵慢慢淡出大家視野,取而代之是博人喜歡的漢堡。
  • 見過千篇一律的拉麵,來日本吃「不一樣」的拉麵
    來日本怎麼能夠不吃上一碗正宗的日本拉麵,才算對得起這樣一趟行程。日本拉麵之所以這麼出名,主要是便宜還大碗。當然這個「便宜」的概念,也是因人而異。但是,相對於日本的物價水平和收入水平,還是兩廂成正比。這也難怪很多人排著隊來吃一碗日本拉麵,慢慢的一大碗湯料,分量十足!足以暖飽腸胃。850日元一碗的價格,很對得起這裡面的配菜。畢竟是真材實料,擺在那裡。如果擔心吃不飽,還可以來上一份拉麵套餐。一千多日元左右的價格,折合人民幣不到一百元,就能吃得很嗨!湯的味道,也很濃鬱。
  • 博多拉麵鮮為人知的故事「日本拉麵網」
    博多拉麵,發祥於福岡縣福岡市博多區,豚骨白湯、細直面是其顯著特徵。國內一般稱豚骨拉麵或博多豚骨拉麵,與札幌拉麵、喜多方拉麵並稱日本三大拉麵。福岡市有博多拉麵和長浜拉麵兩個豚骨拉麵流派,兩者起源不同,但發展過程中相互借鑑、融合,廣義上博多拉麵包含長浜拉麵。
  • 吃日本拉麵這麼久還是分不清楚,味增拉麵其實和札幌拉麵是一種面
    去了日本料理店了除了點一些海鮮生料就是吃一碗熱乎乎的拉麵了,對於吃不慣生海鮮來說只是去吃一些拉麵了,對拉麵也有一定的研究。可是很多人就好奇了為什麼日本拉麵不是拉出來的很多只是撈麵、滷麵,那是因為日本的拉麵音譯過來被加了一個拉子字,其實不是在說面的做法,而且日本的拉麵非常注重的湯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