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馬爾克斯的天才構思與偉大孤獨

2020-12-10 伴卿長路

《百年孤獨》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加西亞·馬爾克斯,以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將布恩迪亞家族在馬孔多小鎮的百年興衰榮辱展現出來,代代相傳的命運如同被詛咒一樣,相似的名字代表著相似性格,最終都難逃那羊皮卷上的孤獨。每一部偉大的著作都有其獨特的地方,下面是小卿對本書的見解,望喜歡。

情節荒誕,構思精巧

第一,馬爾克斯將百年故事僅僅定格在馬孔多小鎮,看似荒誕,實則想以空間上的隔離輝映出時間上的孤獨,以空間襯時間,更將這孤獨之深,孤獨之久刻畫的淋漓盡致。

第二,《百年孤獨》中又以相似的名字來表現相似的人物,讀者看來可能感到複雜混淆,但正是這種手法,將人物的性格,命運躍然紙上,看似一成不變的寫法,卻又不得不引人猜想,那命運究竟會不會在某一代上做出改變呢?激發著讀者的興趣,為此,馬爾克斯也想要突出這一點,在書中故意將一對孿生兄弟身份互換,而他們的命運也自然而然地改變了,從生至死,人們也一直沒有認清這兩兄弟究竟誰是誰。

第三,就是馬爾克斯用那些預言式的構思,使全書情節首尾呼應,完美呈現。全書突出在兩處,一處是家族中的第一代人近親結婚,害怕像姨母與叔父結婚後那樣生出長著豬尾巴的孩子,結果,他們的生出的孩子十分健康,這個詛咒並沒有落在他們身上,但是,當家族第六代男人愛上了自己的姨母,並發生了不正當的關係,最後生下了一個帶著豬尾巴的男孩,這時,又讓我們想起了第一代族人最擔憂的事,達到了首尾呼應的效果。另一處是面對羊皮卷,家族中的第一個人物為破解其中的秘密,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最後臨死也未解開藏在其中的秘密,當家族中第六代人也被這羊皮卷吸引後,經過很長時間,終於解開那個藏在裡面的秘密,那秘密就是:家族中的第一個人將被綁在樹上,家族中的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當他破譯出的那一刻,一場突如其來的颶風把整個馬孔多小鎮颳走,從此永遠消失。羊皮卷上記載的正是家族的百年史,而羊皮卷也是全書的線索,馬爾克斯用這種寫法,構思之精巧,令人拍案叫絕。

偉大的孤獨,高深的格局

再者,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寫作意圖。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刻畫的是一個落後的馬孔多,正如馬爾克斯落後的國家,在馬孔多發生的一切,都是為映襯現實的狀況。在馬孔多,有外來事物的衝擊,有戰爭的打鬥,有外族的入侵,也有革命的浪潮……這些都是馬爾克斯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夠接受新生事物,能夠發動革命進行鬥爭,結束這被壓迫、被欺辱的歷史,真正的實現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

我們再來分析馬爾克斯為何命名此書為《百年孤獨》,書中各代人有各自的孤獨,有的是為整個鄉村發展而孤獨,有的是為革命看不到希望而孤獨,還有的是為愛情而孤獨……但作者的孤獨更加沉痛,他看到了國家的落後,民族的自閉,作為一名有血性的男兒,卻不得不面對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悽涼,單單僅靠他一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這現狀,他的孤獨是偉大的,格局是高深的,但又是不甘的,馬爾克斯想運用知識分子的筆作為利器,來警醒世人看看這多災多難的國家吧,喚起更多人的良知,但這並不能一下子讓國人理解,這需要時間的推動,需要人們在現實中領悟,故又以「百年」喻時間之長。因此,馬爾克斯雖然孤獨,但更相信在「百年」之後,他會活在了那些有良知的人心中,看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緬懷前輩,吾輩自強

加西亞·馬爾克斯就像是中國的魯迅,他們是時代的先驅者,是祖國的脊梁,他們都以清醒的靈魂、沉痛的筆觸發出來自心中的吶喊,號召著國人睜眼看世界,推動著國家的富強與民族的進步。從前輩中我們領悟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們要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走好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徵路,答好時代對我們的考卷,讓青春在黨和國家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我是小卿,喜歡寫想寫的文字,走想走的路,過想過的生活。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馬爾克斯去世6年了,《百年孤獨》卻依然閃耀著拉美的魔幻和孤獨
    說到這裡,很多人都可以喊出這位文壇人物的名字——馬爾克斯!以前讀王小波、餘華的隨筆集,在他們和讀書相關的文章裡,馬爾克斯是被提的最多的兩位之一。《百年孤獨》是馬爾克斯的成名之作,代表了20世紀魔幻現實主義的最高成就的鴻篇巨著。1982年,馬爾克斯憑藉本書一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壇上一代文學宗師的地位。
  • 一本讓我無法自拔的好書: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
    偉大的小說都傾注了作者全部的精神和價值。馬爾克斯用人物,情節,文筆結合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把整個小說裡的世界構建了出來。裡面的天馬行空讓人忍不住驚嘆他的一切。除了複雜的人物關係,我也喜歡他的敘述說法。大部分小說在敘述的時候都是用對話的形式來體現情節的推進和人物的性格,而馬爾克斯則是用了另一種方式,這種方式是沒有人物之間的對話的,而是以一種敘述的方式去描寫。除此之外,他還會把現實,將來過去的種種內容揉在一起敘述出來,這對初讀小說的人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所以我不太建議如果你剛開始讀小說就讀《百年孤獨》。
  • 馬爾克斯為何發誓不給中國版權?《百年孤獨》成功離不開一個女人
    就這樣,在卡門·巴爾塞斯成為馬爾克斯的經紀人之後,力挽狂瀾:1967年,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一出版,便在文學已不再流行的年代,颳起陣陣閱讀狂潮,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據說,《百年孤獨》全球賣了超過5000萬冊。《百年孤獨》被《紐約時報》評為「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智利詩人巴勃羅·聶魯達評馬爾克斯是「繼塞萬提斯之後最偉大的語言大師」。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爾克斯:我死後150年不授權中國《百年孤獨》
    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被加西亞馬爾克斯摘得,他憑藉《百年孤獨》這一巨著,直接奠定了世界文學大師的地位。《百年孤獨》究竟多偉大?高曉松說:「馬爾克斯是目前上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李誕說:「看完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自己就一個字也不想寫了」。
  • 1984年,莫言花1塊6毛錢買了一本《百年孤獨》,馬爾克斯說下狠話
    馬爾克斯給無數作者示範了一個偉大的開場白,尤其是他的《百年孤獨》,開創了從未來的角度回憶過去的敘述手法,實際上反映了一種循環式的時間觀念。也讓後來的作家爭相模仿。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盛傳一種說法:大半個文壇都在學《百年孤獨》,但只有莫言是馬爾克斯最好的學生。
  • 《百年孤獨》:用一個家族七代人的故事,描述了一種絕世的孤獨
    -----《百年孤獨》1984年,當莫言第一次在王府井書店,看到盜版的《百年孤獨》時,僅僅讀了前十幾頁,就足以讓他渾身發熱,非常激動,他不敢再讀下去了,因為他害怕自己被控制。他說:」就像被雷電擊中一樣,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寫。
  • 你讀完《百年孤獨》了嗎?
    《百年孤獨》自1967年問世50多年以來,已被翻譯為44國語言,全球正版銷量超過了5000萬冊。馬爾克斯更是憑藉《百年孤獨》的巨大影響,贏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了其文學大師的地位,被譽為「影響小說走向的文學巨匠」,中國著名作家莫言、餘華、三毛等都是他的粉絲。20多萬豆瓣網友則給予了這本書高達9.2的評分。而讀者關於《百年孤獨》難讀、讀不下去的聲音也從未消失過。
  • 《百年孤獨》:百年瞬間即逝,生命的永恆是在輪迴中體味孤獨
    詩人巴勃羅·聶魯達則從馬爾克斯入手,稱他是"繼塞萬提斯之後最偉大的語言大師"。莫言把它當作是引路人,他說"我讀《百年孤獨》這本書第一個感覺是震撼,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緊接著感覺到遺憾,我為什麼早不知道小說可以這樣寫呢?"
  • 正版<百年孤獨>遲到29年 馬爾克斯的"食言"令人欣慰
    2010年中國農曆春節前夕,新經典公司版權部驚喜地收到了卡門女士的新春大禮——正式授權出版《百年孤獨》中文版的通知。馬爾克斯作品《百年孤獨》中文版   「我們目前已經出版了馬爾克斯的7本作品,包括6本小說和1本演講名篇集。第8本作品也將於近一兩個月推出,是一本與《百年孤獨》和《霍亂時期的愛情》有同樣重要地位的長篇小說。」劉燦燦還透露,馬爾克斯生前的最後一部小說《苦妓追憶錄》也正在編輯過程中。
  • 《百年孤獨》將首次被拍成電視劇,由馬爾克斯之子當製片
    據《紐約時報》報導,3月6日,Netflix宣布準備將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改編成電視劇,並將用西班牙語講述這個故事。這是該小說在1967年出版以來,第一次打算要改編成影視劇。馬爾克斯(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有《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等。
  • 《百年孤獨》:生未百年,死不孤獨,孤獨是人生的常態要享受孤獨
    《百年孤獨》這部標誌著拉美文學高峰的巨著,具有駭世驚俗的藝術力量和思想力量……他在用一顆悲愴的心靈,去尋找拉美迷失的溫暖的精神家園。——莫言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1927年出生於哥倫比亞到一戶普通人家,他的童年是在外祖家度過的,外祖父性格倔強,內心善良,外祖母博古通今,有一肚子的神話傳說和鬼怪故事,使得馬爾克斯從小就對文學非常感興趣。他閱讀大量文學著作,嘗試自己寫作,在1967年出版了長篇小說《百年孤獨》,確立了其在世界文壇上的地位。
  • 《百年孤獨》究竟多偉大?僅僅1句開場白,就影響了莫言20年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辭智利大詩人巴勃羅·聶魯達盛讚馬爾克斯,稱他是「繼塞萬提斯之後最偉大的語言大師」,還有人把《百年孤獨》稱之為「拉丁美洲的《堂·吉訶德》。而《百年孤獨》的藝術魅力正在於其魔幻色彩、孤獨主題與悲劇意蘊,因為幻想與現實的融合所營造出的魔幻之境引人人勝;它的「偉大」究竟有多大呢?在書的扉頁上,有這樣一句開場白。
  • 生未百年死不孤獨:《百年孤獨》最經典十句話,讓你明白孤獨真諦
    生未百年死不孤獨:《百年孤獨》最經典十句話,讓你明白孤獨真諦這本書被很多人稱為是,一生至少讀一次的書。即便你沒有看過這本書,我相信你也一定聽過。其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世界級文學大師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乃是憑藉《百年孤獨》的巨大影響。很多人都說,《百年孤獨》是一部很難讀的書,讓人根本看不進去的一本書。我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其實也一樣。
  • 馬爾克斯:我發誓,死後150年都不允許中國出版百年孤獨
    他一生創作了近二十部作品,其中《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以及《苦妓回憶錄》成為了他的成名之作。在1990年的時候,馬爾克斯來到中國訪問因為為這次探訪,讓馬爾克斯對中國留下了很糟糕的印象,他在中國的書店裡看到了他從未在中國授權出版的《 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等書。
  • 一生只讀一本書,我選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學會去過好這一生
    ——《百年孤獨》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百年孤獨》是馬爾克斯的成名之作,代表了20世紀魔幻現實主義的最高成就的鴻篇巨著。1982年,馬爾克斯憑藉本書一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壇上一代文學宗師的地位。
  •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10句經典語錄,殘酷但有哲理,刻寫人性現實
    但《百年孤獨》不同,或許因為它不是一本小說,它是魔術。如果把《百年孤獨》的讀者聚攏成一個國家,那裡的人口可以排進全球前20名,試想一下,這是怎麼樣的一個場景有人說,孤獨就是一種感覺。一個人時並不一定是孤獨,和一群人在一起時,有時會感到孤獨。
  • 孤獨情結:「兩百年的孤獨」與「精神失根的孤獨」
    而在世紀後期,以孤獨主題的彰顯為人們所熟知的,便要屬馬爾克斯和莫言了。一、拉丁美洲「兩百年的孤獨」1982年12月8日,馬爾克斯在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獎典禮上發表其受獎演說時,並未細數自己在文學世界的建構方面所作的偉大成就,而是以《拉丁美洲的孤獨》為題來向全世界揭示拉丁美洲異常孤獨的社會現實。
  • 《百年孤獨》偉大在哪兒?僅僅1句開場白,就影響中國一整代作家
    《活著》的作者餘華說:"馬爾克斯是個了不起的作家,我對他除了崇拜沒有別的了。"高曉松說,馬爾克斯是目前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李誕說看完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自己就一個字也不想再寫了……莫言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百年孤獨》僅僅是開頭的開場白,就影響了中國一整代的作家。
  • 「生未百年,死不孤獨」,《百年孤獨》中6句經典語錄,道盡現實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一部長篇小說,在寫這篇小說之前,馬爾克斯一直是一個不溫不火的作家。這部作品一經問世,就震驚了整個拉丁美洲的文壇。一時間馬爾克斯名噪一時,成為了世界級的作家。這部作品也是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之作,今天就給大家總結6句裡邊的經典描寫,來一睹為快吧。
  • 豆瓣評分9.2的《百年孤獨》:趨行在人生中,除了孤獨,一無所有
    而作者馬爾克斯憑藉《百年孤獨》,從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亂卻又生動可信的現實,映射了一片大陸及其人民的富足與貧窮。」——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辭這本書目前在豆瓣上的評分是9.2。沒有哪部外國名著可以像《百年孤獨》一樣影響中國一整代的作家1984年,當莫言第一次在王府井書店看到盜版《百年孤獨》時,他說,"像被雷電擊中一樣,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寫!"《活著》的作者餘華說:"馬爾克斯是個了不起的作家,我對他除了崇拜沒有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