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黑歷史:她殺夫棄子,情人遍地,卻成為戰鬥民族的大帝

2020-12-19 騰訊網

2004年《漢武大帝》登陸螢屏,頓時萬人空巷,成為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當有記者問及為什麼取名「漢武大帝」而不是「漢武帝」時,導演胡玫這樣答道:西方人稱偉大的皇帝為「大帝」,中國為什麼不可以對自己的皇帝稱「大帝」。

▲亞歷山大大帝被認為是西方第一位大帝

的確,西方人有稱呼「大帝」的傳統,例如凱撒大帝,亞歷山大大帝,腓特烈大帝,查理曼大帝,甚至受歐洲文化影響的土耳其也把開疆拓土的蘇萊曼一世尊稱為蘇萊曼大帝。

但這些大帝幾乎無一例外都是男性,唯一有幸擠進去的女性,就只有沙皇俄國羅曼諾夫王朝偉大的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原名索菲婭·奧古斯特,出生在波羅的海什切青(現在屬于波蘭)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父親是普魯士軍隊中的將軍,也是安哈特-採爾勃斯特公國的繼承人(公國只有12000人),母親約翰娜.伊莉莎白同樣出身高貴,只是她更加熱衷住在名流雲集的巴黎,卻把孩子丟在家裡。

▲索菲婭當年應聘俄羅斯皇后的肖像畫,端莊典雅

寬鬆的家庭環境造就了索菲婭無拘無束的性格,她喜歡閱讀和旅行,見識閱歷遠勝同齡人。

1744年索菲婭的命運發生轉折,由於俄羅斯女皇伊莉莎白一世終身未婚沒有子嗣,所以指定姐姐安娜的兒子荷爾施泰因王子卡爾·彼得·烏爾裡希繼承俄羅斯皇位,也就是後來的彼得三世。消息傳出後,烏爾裡希王子身價大漲,許多普魯士貴族都希望把女兒嫁給他,索菲婭家族也不例外,且因為與烏爾裡希家族的親戚關係,得到了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的支持,1742年,索菲婭公主的肖像畫被送往聖彼得堡,供伊莉莎白女皇挑選。

也許是候選人太多,直到一年後,索菲婭才收到俄羅斯皇室的來信,邀請他們前往莫斯科做客,一起送來的還有一張一萬盧布的支票。雖然沒有明確此行的目的,但索菲婭一家都明白,她已經被選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此行將完成婚禮。

▲彼得三世肖像畫,外型的確有點挫

1744年2月,經過長途跋涉的索菲婭終於見到了未婚夫,由於親戚關係,加之都講德語,兩人的關係還不錯,但彼得三世也很坦白的告訴索菲婭,可以與她結婚,但不會喜歡她,因為他已經與伊莉莎白的侍女私定終身。索菲亞對未婚夫的坦白感到震驚,但事已至此沒有退路,她必須找出辦法在寒冷的俄國生存下來。

她開始瘋狂學習俄語,補習俄國文化,甚至為了融入俄羅斯主流社會而改信東正教。受洗儀式上,她用俄語流利對話,贏得了俄羅斯上流社會的好感,就這樣,索菲婭順利嫁入俄羅斯皇室。有趣的是,彼得三世移居俄羅斯多年,依然沒有掌握俄語。

▲伊莉莎白女皇是彼得大帝的女兒,姐姐安娜產後受風病逝,留下兒子彼得三世

但她的婚姻並不幸福,彼得三世幼年父母雙亡,由叔叔撫養成人,他言語不多,性格孤僻,如若不是姨媽伊莉莎白心疼姐姐早逝,斷斷不會將皇位傳給這個窩囊外甥。彼得三世來到俄羅斯以後,伊莉莎白女皇請了眾多老師加以教導,怎奈他懶散懦弱,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唯一的愛好就是看他的私人衛隊走隊列。感情生活方面,他更是荒唐,結婚以後根本不與妻子同房,以至索菲婭過門五年仍是處女,無奈之下只能學那些貴族夫人,尋找情人。

婚後第九年,索菲婭生下兒子,也就是後來的沙皇保羅一世,由於她的婚外情路人皆知,所以很多人懷疑保羅一世並非彼得三世的親生兒子,但據史書記載,保羅一世和彼得三世長的一模一樣,以至索菲婭十分討厭看到這個兒子,看到他仿佛就看到那個不省心的丈夫。

▲葉卡捷琳娜二世最著名的情人-波將金,情人在她登位掌權過程中助力巨大

1761年彼得三世繼位後推行了一系列不得人心的政策,尤其是放棄了「七年戰爭」取得的成果,讓俄羅斯上上下下大為震驚,坊間傳聞孩子氣的彼得三世是德國皇帝腓特烈二世的粉絲,因為不願與偶像為敵,所以放棄了即將到手的勝利。索菲婭抓住機會,聯合禁衛軍、元老院廢掉了剛剛繼位半年的彼得三世,並隨即將其處死(死因不明,但多數人認為他是被葉卡捷琳娜二世毒死或者勒死)。

當年7月,索菲婭加冕俄羅斯女皇,也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此後,她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革。

一、對內改革

葉卡捷琳娜二世很清楚,她最大的助力是俄羅斯的貴族和近衛軍,所以上臺後的一切政策都圍繞他們進行。她免除了貴族當兵納稅的義務,給了他們土地資源的壟斷權、開辦工廠的經營權、自由外出的學習權等特權,除此以外,貴族不能受到體罰,沒有審判就不能剝奪貴族榮譽、生命和財產。

▲伏爾加河上的縴夫,是俄羅斯農奴命運的真實寫照

葉卡捷琳娜二世還強化了農奴制,1763年她重新發布了關於農奴的敕令,對農奴的遷徙權做進一步的限制,私自離開的農民,將被剝奪一切動產和不動產。1767 年又頒布敕令,把農奴對地主的一切控告都定為誣告,誣告者終身流放。1773年烏拉爾河和伏爾加河爆發了哥薩克人大起義,葉卡捷琳娜二世深受刺激,越發打定主意強化農奴制。1783 年她取消了烏克蘭農奴遷徙的權利,農奴制度在烏克蘭得到了法律上的肯定。比起已經處在工業革命前夜的西歐國家,農奴制是一種落後的制度,但當時的俄羅斯還是個落後的農業國,且通過對外擴張,掠奪了大量土地,急需農奴耕種,農奴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資源,保障貴族權益。在她的統治下,俄羅斯成為貴族的天堂,農奴的地獄,哥薩克的囚籠。

▲向南徵服克裡木半島和喬治亞,打開黑海出海口,是葉卡捷琳娜二世最大的成就,今日的俄國又怎會容忍失去

二:對外成就

對外,葉卡捷琳娜二世以彼得大帝的繼承人自居。由於俄羅斯在「七年戰爭」中損失巨大, 她在繼位後果斷退出戰爭,把目標轉向西面的波蘭和南方的土耳其。1768年-1792年俄羅斯兩次戰勝土耳其,彼得大帝終其一生未能在南方有所突破,而葉卡捷琳娜二世在黑海的勝利,打開了俄國通往地中海的窗口,不可一世的奧斯曼帝國在俄羅斯面前俯首陳臣。

對波蘭也取得了決定性勝利,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俄羅斯三次瓜分波蘭,波蘭曾經是東歐大國,鼎盛時期一度佔領莫斯科,但這些榮光都被葉卡捷琳娜二世無情吞噬,直到1918年波蘭才藉助第一次世界大戰復國。

▲同宗的波蘭被俄羅斯瓜分殆盡

軍事和政治上的勝利,讓俄羅斯民族自豪感空前高漲,葉卡捷琳娜二世的人氣也隨之攀升,所有貴族只要提到女皇,都肅然起敬。

雖然工作繁忙,葉卡捷琳娜二世卻對文學和藝術情有獨鍾,她收藏了大量的書籍和藝術品,冬宮憑藉她的收藏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之一,她還與伏爾泰、狄德羅等人保持通信,並邀請他們來俄國講學。但當看到俄國作家拉基謝夫著書立說諷刺社會現狀,她又怒不可遏,將其流放到西伯利亞。

▲俄羅斯歷史上最偉大的統帥蘇沃洛夫,便誕生在葉卡捷琳娜時代

後世有人認為葉卡捷琳娜二世內心認同思想啟蒙,只是礙於俄羅斯現狀不得已實行「開明專制」。這種說法低估了權力對人的影響力。康熙皇帝也曾在後宮囤積一堆西洋物件,並潛心研究,但也只是把它們當做物件,根本不考慮現實意義,所謂的喜歡,不過是葉公好龍,附庸風雅罷了。葉卡捷琳娜二世殺夫棄子,從一個外來的小媳婦走到君臨天下的帝國女皇,靠的是對權力的駕馭與操控,思想啟蒙再好,終究是鏡花水月,哪能打動她的鐵石心腸。

▲偉大的葉卡捷琳娜二世

結語:

1796年葉卡捷琳娜二世病逝。她繼承了彼得一世的衣缽,屬於俄羅斯擴張時代需要的強有力君主,在俄國人眼裡,她是偉大的統治者;在敵人眼中,她是惡魔的化身;在西歐其他君主的眼中,她是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她身上混雜著那個時代的各種元素,很難用簡單的好壞來形容,但無論是俄羅斯歷史還是世界歷史,都無法忽視她的存在和影響,她已經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三位大帝,戰鬥民族的大帝都喜歡幹仗
    俄羅斯人被大家稱之為戰鬥民族,因為他們性格都比較彪悍,天生豪放不羈無所畏懼。今天老貓帶大家了解一下俄羅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三位大帝,其中還有一位女帝。 第一位:伊凡大帝
  • 俄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大帝竟然是德國人,還有23位情人
    在她死後,被俄國人稱為「大帝」,這是繼彼得大帝之後第二位也是唯一一位被稱為大帝的女沙皇。那麼,她到底有怎麼樣的魅力能讓俄國人對她充滿尊敬之情,同時讓歐洲顫顫發抖匍匐在她的腳下呢?她曾三次參與瓜分波蘭、與奧斯曼土耳其進行了兩次戰爭,將俄國版圖向東擴展到了阿拉斯加,向南佔領了奧斯曼帝國所屬的黑海沿岸地區,打通了黑海的出海口,這一功績在俄國歷史上可與彼得大帝打通北方波羅的海出海口相提並論。在她統治時期,俄國國力空前增強,成為歐洲事務的積極參與者,還曾經調停過普奧戰爭。
  • 舔屏級高分俄劇《葉卡捷琳娜大帝》來襲
    對外,她帶領沙俄戰勝了奧斯曼帝國,三次瓜分波蘭(波蘭:謝特),一舉成為歐洲第一大國;對內,她接種天花疫苗做出表率,使俄羅斯免受疾病之苦,同時努力協調國內,貴族農民間矛盾。這些舉措的實施,使得她執政期間的俄羅斯,人口和疆域都瘋狂擴張,因此她也被譽為「俄羅斯歷史唯二的大帝之一」(另一個是彼得一世)甚至,這位女帝都直接放話:「只要給我200年,整個歐洲將匍匐在我腳下!
  • 英劇《凱薩琳大帝》:篡改歷史的女頻爽文
    筆者還可以用影視劇中的武則天形象嬗變,讓中國觀眾更加直觀理解這部英劇的「胡編亂造」,無論是馮寶寶版《武則天》,還是潘迎紫版《一代女皇》,抑或是劉曉慶版《武則天》,甚或是範冰冰版《武媚娘傳奇》,就算這些有關武則天的電視劇在播出時受到再多歷史學者的批評,上述那些劇裡的戲說仍然局限在一個大框架內,即武則天必須先成為唐太宗的才人,然後才成為唐高宗的妃子,隨後等唐高宗駕崩後
  • 查理曼大帝:一位被歐洲吹捧的神話的大帝?
    那麼,為什麼當時的英國作家選擇慶祝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的故事呢?Marco Nievergelt博士調查了這位中世紀統治者的魅力,他統一了西歐和中歐的大部分地區,並成為羅馬的第一位皇帝。當歷史人物能夠吸引後人的想像力,與當代的理想、價值觀、關切或焦慮產生共鳴時,他們就能獲得一種神秘的地位。
  • 戰鬥民族日耳曼人的遷徙,對歐洲有著怎樣的影響?
    引言熟悉歐洲社會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在最開始的時候,日耳曼人只是一群被稱為蠻夷的遊牧民族,但是隨著日爾曼的不斷擴張與發展,他們對自身民族的未來也有了新的思考,此時,大遷徙就成為了日耳曼人壯大自身力量的重要方式。
  • 歐洲歷史上,同樣有過重男輕女的思想,為何近代歐洲有很多女王?
    然而歐洲的很多國家,例如,西班牙和英國,都曾產生過許多著名的女王,像俄國的葉卡捷琳娜大帝,更是號稱讓全歐洲匍匐在她的腳下,這些女王在重男輕女的歐洲,所產生的原因是複雜的。這樣的法理基礎是英國,西班牙和奧地利那些女王們登基的最基本原因,而慈祥的父親為了保證女兒對自己政治生命的延續,甚至不惜出讓大量的國家利益,匈牙利和波希米亞的特蕾莎女王就是在戰爭中登基的,她的繼位引起了歐洲國家的騷動,查理七世和特蕾莎女王對於神聖羅馬帝國主導權的爭奪,女王的丈夫弗蘭茨一世的登基,都是改變歐洲歷史運行軌道的重要事件。
  • 讓整個歐洲匍匐腳下的女帝葉卡捷琳娜,比武則天、伊莉莎白如何?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類歷史從母系社會走向以「男子」為中心的時代。歷代封建王朝也大多是男子被封帝。所以在歷史上,女性成為皇帝的便屈指可數了。要說我們中國就只出現過那麼一位,武則天。而英女皇伊莉莎白一世也算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女強人」,畢竟正是因為有了這個一生未婚的「童貞公主」,英國才能成為「日不落帝國」。
  • 猶太人是如何成為戰鬥民族的
    他在日記裡把猶太人稱為「比動物還低賤的生物」,在歐洲戰場視察一個猶太教徒社區後,巴頓語帶厭惡之情:「這些人是我所見過的最骯髒的一群人。」希伯來民族主義者跟愛爾蘭人、印度人、非洲人結好,總理梅厄夫人曾向非洲65個國家提供無私的技術援助。她動情地解釋說,我們和非洲人一樣,數百年來受到歐洲的壓迫奴役,擁有共通的苦難情感。
  • 火影:她顏值高實力強,卻因為是配角而成為了維持和平的「棄子」
    文/速遞君 今天速遞君就跟大家聊聊關於火影裡面的一個角色,她集顏值、實力與一身,並且還有著獨一無二的血繼界限,甚至被她所在的村子譽為英雄,最後的命運卻成為了村子高層維持和平的「棄子」,她就是來自砂隱村的——葉倉。
  • 一代天驕,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大帝的逆襲之路
    「如果我能活到200歲,我會讓整個歐洲匍匐在我腳下。」說這句話的,正是俄羅斯歷史上最著名的女沙皇,葉卡捷琳娜大帝。在歐洲皇朝的歷史上,以盛產女王而著名,至今已有22位女性成為女王或者女皇。其中沙皇俄國的葉卡捷琳娜大帝(即葉卡捷琳娜二世)和英國的伊利莎白一世女王和西班牙的伊莎貝拉一世,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最傑出的三位女皇。她們以自己開拓性的思維和一往無前的冒險精神,對世界歷史的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查理大帝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查理大帝,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文藝復興前的歐洲最具有影響力的人物莫過於查理曼大帝。查理大帝(公元742──814年),或稱為查理曼大帝,其名為查爾斯。他建立了囊括西歐大部分地區的龐大帝國,是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的奠基人。
  • 日版「蘇明玉」沒有活成蘇明玉,淪為賣身援交殺夫騙保的世紀惡女
    而近期另一起黑老大被害案,似乎也牽扯到陽子黑老大神代被連捅數十刀,失血過多死亡而案發當天,只有身為黑老大情人的陽子陪在黑老大身邊,案發後,陽子不見蹤跡,連同陽子一起失蹤的,還有保險柜中的巨額現金所有的情況
  • 手持刀劍的基督,查理曼大帝的徵戰,最終成為西歐歷史的開端
    在世界歷史當中,能完成統一大業的君主總是成為人們所讚頌和褒揚的對象。以中國歷史來說,就算秦始皇登基之後實行的焚書坑儒政策受到了儒家上千年的批判,我們也沒能忽視他作為統一的千古一帝的光輝。而在歐洲的歷史上,也存在著一位在統一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君主,就算是在他死後這個統一帝國有重新崩解為三個國家也沒能消弭他的功績,這就是被稱為「手持刀劍的基督」的查理曼大帝。他的統一立足於刀劍和戰場,成為了西歐歷史的開端。
  • 中國網友仰慕戰鬥民族 其實它叫北極熊
    但《環球時報》記者通過採訪了解到,沒有其他語種的媒體稱呼俄羅斯人「戰鬥民族」,俄羅斯媒體對此說法也不關注。俄羅斯雖有人對中國網民這一叫法表示理解,但幾乎沒人覺得該稱呼是「恭維」。一名在華留學的俄羅斯人直言,聽到「戰鬥民族」這一說法時很驚訝,在她看來,「戰鬥民族」意味著「兇悍」「侵略」。俄羅斯人的典型性格特徵是什麼?
  • 俄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稱作「大帝」的女皇
    俄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稱作「大帝」的女皇今天老狼要給大家介紹一位女皇。武則天?不不不,她被歷史學家稱為「俄羅斯唯一一位女大帝」,她就是——葉卡捷琳娜大帝。1.無憂少女葉卡捷琳娜大帝原名索菲婭·奧古斯都,父親是普魯士一個不起眼的小公國的國王。
  • 普京大帝?比起俄羅斯歷史上的葉卡捷琳娜大帝,他還差好遠!
    相比較200多年前的葉卡捷琳娜大帝的豪言壯語,簡直弱爆了。葉卡捷琳娜大帝:給我200年,全歐洲都匍匐在我的腳下!葉卡捷琳娜是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第十二位沙皇,也是俄羅斯歷史上唯一的一位被尊稱為大帝的女皇。
  • 他是女人的情人也是男人的好基友,關於凱撒大帝的性傳聞
    尤利烏斯·愷撒大帝作為古羅馬的一個有權有勢的男人,他可能與男人和女人都發生過性關係,他對其中一些伴侶的選擇直接威脅到了自己的聲望。此外,羅馬人,當他們徵服一個民族時,羅馬軍團中的男人強姦他們徵服的其他男人是很常見的。這也是權力和力量的展示。」
  • 馬背民族和戰鬥民族——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的歷史恩仇錄
    那麼,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兩國在歷史上到底存在著怎樣的歷史恩怨呢?這片草原在地理上與東邊的蒙古草原和西邊的南俄草原連成了一片,自古以來就是遊牧民族的樂土。斯基泰人、烏孫、康居、阿蘭、大月氏以及後來的匈奴、柔然、突厥、鐵勒、契丹、蒙古等馬背民族都曾經在這裡縱馬馳騁,演繹了一幕幕精彩紛呈的歷史英雄史詩。而後來的哈薩克人和這些民族多多少少都存在著如絲般地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