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浪地球》引發科幻熱:國產新人小說銷量猛增40倍

2021-01-09 紅星新聞

近日,電影《流浪地球》持續熱映,強勢帶動國產科幻小說暢銷,先是《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劉慈欣作品全線熱銷,多個版本的《流浪地球》登上排行榜。緊接著,科幻小說銷量被帶動,讀客文化出品的國產科幻小說《AI迷航》一夜之間躍入噹噹小說暢銷榜第17名,銷量猛增40倍,業內人士感慨「2019年科幻元年開啟」。

《流浪地球》小說原著春節賣出十餘萬冊

《流浪地球》以黑馬身份殺進今年春節檔,擊敗了寧浩的《瘋狂外星人》和韓寒的《飛馳人生》,一路高歌猛進登頂第一。2月17日當天更是票房超過之前的《紅海行動》,喜提微博熱搜榜第一,成功登上中國影史票房榜第二名。

噹噹排行榜截圖

《流浪地球》的火爆熱映,全線帶動劉慈欣作品的熱銷。記者從出版社了解到,《流浪地球》小說原著春節期間賣出十餘萬冊,《三體》高居銷售榜單榜首,劉慈欣其他短篇作品也紛紛進入噹噹小說暢銷榜。

不光是紙質書熱銷,劉慈欣的多部電子書也霸佔了亞馬遜、掌閱各大榜單,僅《三體》電子書在電影上映期間,單日銷量就翻了4倍。而噹噹數據顯示,上百萬人在噹噹搜索「流浪地球」「劉慈欣」等關鍵詞,相關圖書訂單同比增長12倍。

三體

電影《流浪地球》前期帶火的是原著和作者劉慈欣,隨後進一步發酵,影響已經波及到整個科幻領域。國外引進科幻經典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基地》最近剛剛突破百萬冊銷量大關,成為在中國銷量最高的外版科幻小說。《銀河帝國:基地》單本、7冊套裝及15冊套裝一起登上噹噹小說排行榜。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作品《與羅摩相會》、尼爾·蓋曼作品《美國眾神》、經典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沙丘》《地海傳奇》也紛紛上榜。除了國外科幻暢銷,國內科幻也一併受益,郝景芳、劉洋、肖遙等作家作品銷量大幅上升。

國產科幻《AI迷航》銷量猛增40倍

記者了解到,《AI迷航》2月17日當天銷量猛增40倍。而在此之前,《AI迷航》銷量在噹噹小說暢銷榜500名開外,排行榜上根本看不見,受《流浪地球》影響發酵後排名開始一步步爬升,挺進暢銷排行榜。讀客文化合伙人程峰表示:「上周只看到大劉作品霸榜,沒想到電影溢出效應這麼強大,國產科幻新人新作銷量更是超過了眾多名家,前所未有,太瘋狂了!」

小說《AI迷航》在「如果人工智慧失去控制,世界將會怎樣」這樣一個科幻設定前提之下,為讀者構建了一個機器覺醒的人機共存新世界。

國產科幻迎來新紀元

2019年,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的大獲成功,標誌著中國科幻終於走上了西方發展已久的「小說+電影」的立體化道路。從小說到電影,科幻在中國從小眾圈子走向主流文化。據悉,2019年《上海堡壘》《拓星者》等多部國產科幻影視即將播出,一大波國產科幻小說正在出版路上,僅2月份就有《火星孤兒》《人生算法》《靈語》等眾多新書上市。

「自2015年《三體》得雨果獎之後,國產科幻小說數量就一直在增加,預計今年將會井噴。」《AI迷航》的責編侯言言表示,「《流量地球》的成功對於中國科幻產業的貢獻是巨大的,它為中國科幻電影開創了標杆性先河,未來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優秀國產科幻電影出現。這些科幻電影故事的源頭最終還是要回到科幻文學板塊,這一板塊的從業者也會越來越多,整個產業也會走向一個相互帶動的良性循環,國產科幻迎來新的紀元。」

紅星新聞記者 陳謀 照片由出版社提供

編輯 張莉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開啟國產科幻電影元年
    》黑馬逆襲 朋友圈掀起「影評大賽」              中國科幻電影由《流浪地球》出發 卡梅隆送祝福              春節檔電影盤點:票房口碑雙豐收 科幻電影迎來大突破              《流浪地球》上映以來熱度不減 對國產科幻電影多一份期待              《流浪地球》奪冠助春節檔電影票房再創新高
  • 《流浪地球》:國產科幻電影的新紀元
    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正式與觀眾見面,首映當日就突破了2億元的票房大關,同時豆瓣評分飆升至8.3分,最終以46.55億的票房躍升為國產電影票房第二(僅次於《戰狼2》)。許多影評人和觀眾將《流浪地球》的上映稱作是中國科幻片元年的開啟,同時也將《流浪地球》稱為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改編自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講述了2075年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必須通過「流浪地球」計劃逃離太陽系另尋家園的故事。
  • 《流浪地球》國產科幻電影走向新紀元
    這幾天終於去看了網絡輿論兩極分化的科幻巨作《流浪地球》,在二刷之後暫且中立的對這部電影發表一些感受電影講述了在2075年,太陽發生了不可控制的反應,地球面臨被摧毀的局面。為了人類生存,集結全球各國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尋找新家園。最後,完成了這項任務。但地球上的人們還是要想辦法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
  • 2019是中國科幻電影元年?流浪地球之後,國產科幻電影紛紛來襲!
    2019已過去近一半的時間,位於電影票房榜首的依然是今年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也重啟了人們對於中國科幻電影的憧憬。科幻電影其實並沒有統一的分類,但我個人還是傾向於以科幻小說的分類進行描述。即硬科幻、軟科幻。
  • 《流浪地球》為什麼引發「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大討論
    《新華社》接連發表《中國科幻電影在農曆新春邁出新一步》《我們為什麼需要科幻》等多篇評論,《參考消息》也轉載了《紐約時報》的評論《<流浪地球>標誌中國電影新時代到來》。本文將回顧並梳理以下問題:中國科幻電影元年概念的提出及其背後的時代脈絡;為什麼大家都在期待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為什麼普遍認為是《流浪地球》而不是《瘋狂的外星人》開啟了新的時代,這種觀點是否具有合理性,並分析當下對《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評論兩極分化的原因。《流浪地球》劇照。
  • 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意外」大獲成功的背後
    積跬步,至千裡  在劉慈欣腦海裡的那個「流浪地球」,「地球自轉剎車用了42年」。  《流浪地球》從原創小說到本土電影,經歷了大約19年。顯然,所用的時間比「地球剎車」短不少。  截至2019年2月21日,電影《流浪地球》在中國內地上映17天,票房已突破40億元人民幣,成為僅次於《戰狼2》的中國電影票房亞軍。與此同時,在海外,《流浪地球》是第一部以IMAX 3D形式上映的中國電影,上映僅11天,就成為5年來華語電影北美票房冠軍。  與一國的綜合國力相匹配,「科學幻想」作為現代文學的分支之一,主要與工業革命及信息化緊密相關。
  • 《流浪地球》票房破40億,劉慈欣帶火閱讀類App
    一部春節檔電影的爆火,帶動了一波電子書閱讀潮的復興。截至2月19日,春節檔票房冠軍《流浪地球》票房突破40億,成為目前國內總票房排名第二的電影,僅次於《戰狼2》。科幻電影火爆反哺科幻小說科幻電影依託科幻小說IP而火爆,也會反哺科幻小說的發展,《流浪地球》就是很好的例子。掌閱科技公關部相關負責人段苗向記者表示:「《流浪地球》電影火了之後,在掌閱的平臺上,原著小說和劉慈欣的其他書閱讀量都有明顯的增長,目前,掌閱App上該書人氣累計達到263萬,閱讀量增長超過5倍。」
  • 《流浪地球1》加時重映、第二部定檔,主旋律科幻電影能否突圍?
    雖然首映日之後,票房和排片開始出現下降趨勢,但是在精品稀缺的當下,足以見得觀眾對國產科幻電影的期待。 27日,《流浪地球2》趁熱官宣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依舊由郭帆執導、劉慈欣監製,製作歷時近5年的流浪巨製將再次起航。
  • 要拍出下一部《流浪地球》,除了暢銷科幻小說還缺什麼?
    近日,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也印發《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把創作優秀電影作為中心環節,被稱作「科幻十條」。有了優質科幻文學資源,就可以拍出下一部《流浪地球》嗎?「科幻」熱下,科幻電影的春天來了嗎?
  • 地球在「流浪」 科幻圖書營銷在繼續
    原標題:地球在「流浪」 科幻圖書營銷在繼續 而春節檔一部電影讓地球在宇宙中「流浪」,結果掀起了出版業科幻圖書的銷售熱潮。以《流浪地球》為例,該小說原著由多家出版社出版,僅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磨鐵圖書公司策劃的版本,春節前就加印了6.5萬冊,電影上映後已先後向印廠下了40萬冊委印單。   參與這場科幻圖書銷售狂歡的不僅僅是出版單位,還包括實體書店、網絡書店等。
  • 《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的科幻電影走向何方
    2019年春節,《流浪地球》橫空出世,46億,創造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奇蹟。不少人將2019年稱為中國科幻元年,很快一股科幻熱在中國影視圈瀰漫。以科幻為名的項目越來越多,都夢想它可以成為第二個《流浪地球》。
  • 劉慈欣《流浪地球》同名詩詞,中國第一部科幻古詩詞集
    劉慈欣當年的小說原本《流浪地球》作為小說,寫作於20年前,即2000年發表於《科幻世界》第7期。可見,一個作家要想成名,需要漫長的歲月積澱。2008年11月,湖北長江出版集團,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2018年4月,《流浪地球》作為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銀火箭少年科幻系列》中的一冊出現。
  • 《流浪地球》並不完美,卻是中國科幻電影的裡程碑
    大年初一,二刷IMAX版本的《流浪地球》,也依然抑制不住地淚流滿面。如果說提前點映讓我確認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開啟,但整個大腦久久處于震撼之中無法做過多思考,那麼這次二刷則讓我注意到更多細節,經過沉澱之後,我可以肯定地說,《流浪地球》是一部中國科幻電影裡程碑式的作品,必將載入史冊。
  • 「科幻十條」引發好萊塢強烈關注 國產科幻片的春天來了
    《流浪地球》海報。   8月18日,美國《綜藝》雜誌發表文章,高度關注近日中國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的《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此文的配圖是一張《流浪地球》的劇照。  近年來,隨著中國電影工業逐漸與西方縮小差距,好萊塢影人越來越重視中國科幻電影,任何一部中國國產科幻片的上映,都會引發國外同行的高度關注。
  • 科幻小說閱讀:《流浪的地球》與《超新星紀元》
    小學五年級閱讀閱讀單上有劉慈欣的《流浪地球》,老師布置要閱讀。很多寶媽都上網現買,我家倒是早就買了這本書,在去年《流浪地球》電影上映之後我看女兒喜歡看科幻電影,就趕緊買了本回來,以培養她對科幻小說的閱讀興趣,結果女兒看都不看。這回老師要求閱讀,要做積累,她不得不看。
  • 《流浪地球》:中國科幻電影之崛起
    《流浪地球》,講的就是以為是主演結果是龍套的吳京,在中國農曆新年這一天,率領著地球人開著地球拋棄太陽,然後教唆兒子在木星上點了個超級大炮仗的勵志親子故事!其實對於筆者而言,這部電影給中國電影,尤其是科幻題材的電影所帶來的影響和意義,已經遠超這部影片存在的本身。之前看國產的科幻電影,諸如《未來警察》《機器俠》之類,都是披著科幻電影的外衣取了這麼一個冠冕堂皇的噱頭來賺觀眾的眼球,結果那些粗製濫造的特效水平和無聊的劇情,將觀眾對於國產科幻電影的信心一次次擊得粉碎。
  • 科影融合助力創作 國產科幻電影如何打造下一個爆款?
    《流浪地球》劇照。「硬氣!硬核!」「敬畏而感動」……2019年,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後即引發觀影熱潮,叫好又叫座。近日,在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中國科協科技傳播與影視融合辦公室揭牌,加上今年8月發布的「科幻十條」,一系列舉措,引發行業廣泛熱議和新期待:未來,國產科幻電影將會迎來怎樣的發展?
  • 《流浪地球》:成都科幻之崛起 | Wanderi...
    本文原標題:《《流浪地球》:成都科幻之崛起 | Wandering Earth: A Sci-Fi Big Bang from Chengdu》正在熱映的中國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口碑爆棚其同名小說19年前首發於成都《科幻世界》雜誌
  • 《流浪地球》IMDb評分狂跌,科幻出海還未成熟
    首先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服務於本國觀眾的科幻作品並不低人一等,中國團隊的製作水平也在迎頭趕上;其次,這也說明了郭帆對《流浪地球》在國際市場表現的清醒認識——這是一部不考慮國外受眾的電影,還「沒有到那個時候」。功夫、姜文、張藝謀,國產IMDb高評分意味著什麼?
  • 我的2020|《流浪地球》憑什麼成為中國第一部爆燃的科幻影片?
    我之前並沒看過小說,不知道「流浪地球」是啥意思,看過電影明白了,是在未來時代地球為了免於被衰變的太陽吞沒而在人為的幫助下開始尋找新的宇宙家園的流浪之旅,期間被木星引力捕獲有撞擊毀滅的危險,由此而引發的拯救地球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