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s Memling:《手持羅馬硬幣的男人肖像》賞析

2020-12-24 聞是藝術

手持羅馬硬幣的男人肖像 Ritratto d'uomo con una moneta romana 比利時安特衛普皇家美術博物館

維基百科:這個年輕人是四分之三的肖像,右轉,半身。難道他不知道身份,它可能是許多義大利人之一,那些年到安特衛普或布魯日的客戶經常與當地畫家打交道:有些人甚至猜測,他是貝爾納多·本博。其他人認同他是佛羅倫斯的獎牌獲得者尼科羅·迪福佐爾·斯皮內利(Niccolò di Forzore Spinelli),他在裡昂去世,這個城市是19世紀初畫家經常的聚集的地方。

他轉向觀眾,但避免目光接觸,視線向右看。相反,它清楚地顯示了羅馬勳章,可能是尼祿皇帝,這是對該肖像的人文主義特徵的見證。背景是一個巨大的湖泊景觀,藍色色調在遠處漸淡:畫面不是傳統的黑暗背景,梅姆林是第一批在肖像畫中植入戶外景觀的藝術家之一,被許多畫家視為榜樣,甚至包括像波提切利和佩魯吉諾這樣的義大利畫家。

男子身穿黑色鬥篷和同色系的帽子,脖子上突出一件白色襯衫。臉部反差非常強烈,對細節的渲染刻畫入微。頭髮捲曲是,耳朵從小切口下垂,堅挺的鼻梁,薄薄的嘴唇和下巴酒窩,棕色眼睛。欄杆的細節是典型的佛蘭芒繪畫特色,男人假裝在手裡拿著一枚硬幣,好像要打破畫面和觀眾之間的屏障。

作品調查:《手持羅馬硬幣的男人肖像》(Coop Culture)

這幅肖像,體積小,易於攜帶,在創作中非常精緻,設計優雅,令人驚嘆於通過圖畫表面的自然渲染和角色手的幻覺搭配所獲得的強烈物理存在,這似乎得到繪畫的框架上的支持,幾乎試圖超越桌子的二維空間,神奇地侵入真實的空間。

細節賦予了作品的標題,正是左手,顯示了一個古老的羅馬硬幣,塞斯特帖姆,其上刻有皇帝尼祿的輪廓和標識他的拉丁文字。

從觀眾的視角看,肖像中人物的胸部向右轉,在豐富多樣的景觀背景下脫穎而出; 身著白色襯衫,黑色外套和帽子,黑色捲髮呈現出非凡的特質。

非理想化的面部,表達出凝重和決定性的強烈表徵,內斂的目光,不會超越觀者的凝視。

這位肖像的主人公的身份並不確定。雖然可能是威尼斯人文主義者貝爾納多·本博(Bernardo Bembo),他在1473年至1474年被任命為威尼斯大使到勃艮第宮廷期間曾經委託梅姆林(Memling)在荷蘭逗留期間為他的創作。

它被認為是貝爾納多·本博,因為:

_他的徽章,已經被達文西描繪在《吉內佛拉·德·班其》(Ginevra de Benci)的背面,人文主義者與其進行書信交換和柏拉圖式的關係,由月桂樹枝和棕櫚枝組成,兩個圖案在梅姆林的畫作背後的風景中可見;

_這個小組與喬凡尼·貝利尼(Giovanni Bellini, 1430-1516)繪製的貝爾納多之子彼得羅·本博的可能肖像非常相似;

_本博是一位精緻的學者,他擁有大量的藝術品,包括梅姆林的雙聯畫,還有硬幣和古籍。

角色背後的田園風光打開了充滿細節的地平線:一個人在馬背上穿過的清澈的鏡子,不同物種的樹木,樹林,灌木和山脈居住在遠處。

考慮到工件尺寸的減小(31 x 23.2 cm),渲染所有這些元素的這種微小細節更加令人驚訝。

梅姆林作品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將景觀引入肖像畫。

通過這種方式,畫家的目的是滿足義大利客戶的口味,因為代表景觀的能力是義大利弗拉芒畫最受歡迎的方面之一,這種類型的建築並不普遍,至少要到十五世紀晚期。

鑑於布魯日的大量活躍畫家和激烈的競爭,梅姆林當然會考慮到潛在客戶的期望,以確保佣金!

至於肖像背景上的景觀如何詳細地決定畫家和客戶,可能這也反映在畫作的最終價格上!

佛蘭芒肖像畫的寫實性非常受歡迎,因此所代表的角色似乎「只缺乏呼吸」。

由於使用了油畫,所以表面的不同材料一致性的細節,光的驚人現實性也成為可能。

佛蘭芒畫家使用這種技術的新穎性使得可以比傳統的義大利蛋彩畫更寬泛的色彩範圍和無限大的多功能性。

就在義大利,寫實性畫家在他們的客戶中越來越成功,油畫技術提供了幾乎是奇蹟般的可能性!

北方的藝術家青睞四分之三的肖像,因為是義大利傳統上使用的輪廓。

輪廓描繪的「遠距離」外觀使被描繪對象遠離觀察者,而四分之三的場景則顯示出臉部和身體的更大部分,傳遞逼真度和物理存在感。

在義大利只有大約1470年,剖面視圖開始被四分之三視圖所取代,並且第一個自然環境開始被包括在內,部分原因在於佛蘭德例子的更多知識和傳播。

在1475年回到義大利後,貝爾納多·本博作為威尼斯大使搬到了佛羅倫斯,很可能帶來了梅姆林的小肖像,作為一種珍貴的紀念品。

這件作品似乎啟發了波提切利的《戴科西莫獎牌的老者像》(佛羅倫斯,烏菲齊)和萊昂納多的《吉內薇拉·班琪》(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後者是第一部不僅使用四分之三視圖,而且還有梅姆林的獨特標誌的佛羅倫斯肖像畫,即人物位於前景中並映襯在遠處迷失的景觀上。

在大多數由梅姆林創作的義大利肖像畫中採用的以風景為背景的肖像模式,在十五世紀後期對當地肖像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甚至在下個世紀初仍然流行。

漢斯·梅姆林(Hans Memling,1430-1494),文藝復興早期德國畫家。出生在德國的塞利根施塔特,1465年移居荷蘭布魯日,師從羅吉爾·范德韋登(Rogier van der Weyden,1399-1464)學習傳統荷蘭早期繪畫,後來形成了自己的繪畫風格,成為布魯日主要藝術家之一,主要創作肖像畫、雙摺畫(Diptych)和大的宗教作品。他非常成功,在1480年被列入城市納稅名單中最富有的公民之列,成為了當時的標誌性畫家之一。他的肖像畫在義大利很受歡迎。他的顧客中有格裡馬尼紅衣主教、本博紅衣主教和美第奇家族的首腦弗洛倫斯。(陰山工作室綜合整理編寫)

相關焦點

  • 波提切利肖像巨作《手持圓形聖像的年輕男子》
    ——《手持圓形聖像的年輕男子》。 《手持圓形聖像的年輕男子》 不只是一幅肖像,更寄寓文藝復興時期在佛羅倫斯誕生的理想、魅力和美的概念。 波提切利正是這股風潮的領航人, 他摒棄傳統人物造像方式, 開創出全新畫風。 這幅肖像畫是佛羅倫斯文藝復興運動的象徵, 然而這精煉的構圖、別出心裁的用色、 乾淨利落的線條, 卻賦予它一種雋永不衰的現代氣息。
  • 肖像素描畫:女孩、男孩、女人、大鬍子男人肖像素描畫-門採爾
    肖像素描畫一:一個年輕女孩的肖像畫肖像素描畫二:藝術家的妹妹艾米莉(肖像素描畫)肖像素描畫三:背柴火的女人肖像畫肖像素描畫四:茵特拉肯的農民肖像畫>肖像素描畫五:女人的肖像畫研究肖像素描畫六:一個大鬍子男人的頭像素描畫肖像素描畫七:卡爾約翰·阿諾德肖像畫
  • 自稱見過她真容的羅馬學者這樣描述
    在後世的傳說中,克裡奧佩特拉擁有舉世無雙的美貌和奪人眼球的身材,可於頃刻之間迷倒所有的男人。 從一枚雕刻有克裡奧佩特拉肖像的古硬幣上可以看出,埃及豔后的鼻子很長,下巴凸起,似乎這種長相併沒有特別的出眾,也許當時人們的審美觀與現代人不同,這種長相的女人在當時或許就是實打實的美人坯子。
  • 【名畫賞析】女性肖像畫家-託馬斯·勞倫斯
    18歲時移居倫敦並在那裡以油畫的人像畫家小有名氣,他的作品氣質優雅,是他所處時代最流行的肖像畫家。曾就讀於皇家藝術學院被英國皇家專門調查委員會選中,於1790年為沙羅特皇后創作肖像畫。 託馬斯·勞倫斯爵士為 「華麗風格」 (Grand Style) 的代表。
  • 貝爾特.莫裡索人物肖像名畫《芭蕾舞女演員》賞析
    她畫的是一位坐在花園中敝開衣領的女性肖像。女人的肌膚呈金慄色,隱約可見的花朵在幽暗的綠叢背景中淡淡地顯出淺紅色的丁香樹。一切都捉摸不定,到處都是朦朦朧朧的,色調也模糊不清。畫作表現出一種弗拉戈納爾式的細膩,並透著一種對虛幻世界的迷戀。在這個虛幻世界裡,色彩尚未被推上重要位子,模糊不清的色調尚不具有不久後獲得的個性和社會地位。」
  • 丹麥新古典主義雕塑家Bertel Thorvaldsen簡介及作品賞析
    阿莫林作品:託瓦爾森肖像巴特爾·託瓦爾森11歲的時候,來到了皇家藝術學院學習專業的相關知識,但是,在平時的業餘時間還要跟著父親學習。受到了這樣的教育,很難不有今天的成就。除此之外,加上巴特爾·託瓦爾森自己在這方面的天賦和努力,在學校中很快就脫穎而出,成為了同時期的同學中的佼佼者。
  • 滿懷憧憬來到羅馬,看大名鼎鼎的古羅馬競技場
    還記得《羅馬假日》中女神奧黛麗·赫本暢遊羅馬的場景嗎?羅馬,神秘又充滿魅力的字眼,快快定製一個屬於你自己的羅馬假日吧!羅馬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滿懷憧憬來到羅馬,結果被澆了一頭冷水。到了預訂的Hotel之後,居然被告知無空房,並且被帶到很遠的住所去,環境還差!!!
  • 畫風豔麗奢華的人物肖像—賞析西方藝術發展史中的學院派風格
    他們主要為皇宮貴族階層畫一些有關娛樂聚會、人物肖像等作品,或者是某些有紀念意義的歷史性場景!但在這些肖像畫作中,必須體現出人物身份的高貴氣質和無上的權威!官方還經常舉辦年度展覽會,展出畫家們的作品,分等級給予一些獎勵,如果表現突出,那自然名利雙收,不但會提高薪資待遇,而且會加官晉爵!
  • 肖像藝術,他在古羅馬最開始的發展,你了解多少?
    羅馬人的從希臘建築中取其所好,然後按照自己的需要加以運用:他們在各個領域中都是這樣做的。他們的一項主要需要就是惟妙惟肖的優秀肖像。這樣的肖像在羅馬的早期宗教中就發揮了作用。在送葬隊列中攜帶先人的蠟像已經成了習慣。幾乎可以肯定,羅馬人這種做法跟我們從古埃及獲知的用肖像保存靈魂的信仰有關。
  • 歐元硬幣的收藏價值
    歐元硬幣也有收藏價值?西班牙媒體曾提醒廣大市民,要注意一些兩歐元的紀念錢幣,因有許多錢幣在拍賣市場已「身價百倍」,例如一款摩納哥2007發行的2歐元硬幣,竟然值兩千歐元。因此,不妨多留意下口袋裡的一些兩歐元硬幣,說不定就是一筆小財富!
  • 義大利油畫色彩藝術大師提香·韋切利奧描繪的女性肖像油畫賞析
    西方油畫之父提香·韋切利奧(Tiziano Vecellio,1490—1576),作為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的代表畫家,也是文藝復興時期在色彩方面最有成就的大師,他所描繪的女性肖像油畫是充滿生命的血肉之軀,體態豐腴完美,容貌端莊大方,極富青春魅力,又健康成熟,體現了文藝復興開放人性的本質精神
  • AI讓54位羅馬皇帝「復活」:尼祿殘暴長相卻憨厚 卡利古拉冷酷帥氣
    然後,沃沙特用Photoshop對Artbreeder的模型進行了微調,添加了從硬幣、藝術品和歷史文獻中收集到的關於皇帝的文字描述的細節,使這些肖像栩栩如生。 「在計算機編程中有一條經驗法則叫做『無用輸入無用輸出』,它適用於Artbreeder。」 沃沙特表示,「一個光線充足、身材勻稱、幾乎沒有損傷的胸部和標準的面部特徵很容易就能得到這樣的效果。
  • 騎士故事第四集:2019年奧地利騎士傳說硬幣系列騎士精神
    五枚硬幣-騎士精神,冒險,勇氣,堅韌和兄弟情誼-提供了中世紀時期的真知灼見,闡明了黑暗時代,並探索了身穿閃亮盔甲的傳奇騎士的哲學。他們通過探索騎士的五個主要支柱以及邀請我們踏入一段歷史的旅程來實現這一目標,而這段歷史一直在吸引著我們的想像力。
  • 漫畫家崔志榮老師作品賞析
    important}漫畫家崔志榮老師作品賞析企業家任總一行五人與崔志榮老師交流現場崔志榮(右)現場肖像創作與霍柏灃(左)合影崔志榮(右)現場肖像創作與劉雲(左)合影
  • 從羅馬假日到羅馬驚魂,我只用了兩天
    作為義大利自駕自由行的起點和最終離開回國的地方,羅馬這座城市我只停留了三天,本想學一下美麗的安妮公主過一天浪漫的羅馬假日,豈料劇情脫離了劇本。我們從東方文明古城西安飛到西方文明的搖籃羅馬,兩千多年前,長安與羅馬遙遙相望於絲綢之路的兩端。說實在的,羅馬的環境衛生挺差的!
  • 克勞斯世界硬幣大獎:1985年獲獎幣
    關聯文章,點擊可見:克勞斯世界硬幣大獎:1984年獲獎幣世界硬幣大獎,又稱「年度硬幣獎」(Coin of the Year Award),由美國克勞斯出版社主辦,是當今同類硬幣評選賽事中影響力最大的一個。筆者以系列連載的形式,對世界硬幣大獎賽獲獎幣進行詳細介紹。本文為系列之二。
  • 奧地利最傑出的肖像畫家—馮·阿梅林
    弗裡德裡希·馮·阿梅林,19世紀奧地利最傑出的肖像畫家之一。他的繪畫風格,受到肖像畫家託馬斯·勞倫斯爵士的影響。阿梅林喜歡旅遊,1836年和1838年前往義大利,1838年前往荷蘭,1839年前往慕尼黑,1840-43年在羅馬,1882年在西班牙,1883年在英國,1884年在希臘,1885年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直到挪威的北開普省和1886年到埃及和巴勒斯坦。一邊觀賞美景,一邊創作,佳作不斷!
  • 英國18世紀肖像畫家Sir Joshua Reynolds爵士簡介以及作品
    喬舒亞·雷諾茲(Sir Joshua Reynolds,1723 - 1792)英國18世紀肖像畫家,洛可可藝術風格。生於普林普頓。曾在倫敦從師肖像畫家託馬斯·赫德森習畫(1740-1743)。1749年赴義大利,在羅馬潛心研究義大利繪畫藝術。
  • 《手持圓形聖像的年輕男子》或將改寫拍場肖像畫記錄
    2021年1月,紐約蘇富比將在西洋古典藝術周隆重呈獻波提切利的肖像畫傑作——《手持圓形聖像的年輕男子》,成交價預計超過8,000萬美元。《手持圓形聖像的年輕男子》不只是一幅肖像,更寄寓文藝復興時期在佛羅倫斯誕生的理想、魅力和美的概念。波提切利正是這股風潮的領航人,他摒棄傳統人物造像方式,開創出全新畫風。這幅肖像畫是佛羅倫斯文藝復興運動的象徵,然而這精煉的構圖、別出心裁的用色、乾淨利落的線條,卻賦予它一種雋永不衰的現代氣息。
  • 關於羅馬藝術的特點及建築繪畫藝術
    尤其是棺槨上的死者肖像,因為具有肖像性格,必須逼真於死者形貌,所以發展出特別傾向寫實的風格,對此後羅馬的人像雕刻發生了決定性的影響。羅馬雕塑的寫實性傳說中羅馬是有羅慕洛和瑞穆斯兩名兄弟建立。傳說中這兩兄弟幼年時吸食母狼的奶長大,在伊特魯斯坎的藝術中還存留下了這樣一匹母狼的青銅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