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一個風靡的動畫片《頭文字D》讓很多車迷認識到了八九十年代的日本經典車型,如果不是這個動畫片,恐怕大家還不會那麼了解它們。甚至直到類似像三菱EVO這樣的經典車型退出了歷史舞臺,也不會有人發現馬路上常見的這臺車曾經有多麼地炙手可熱。就算是AE86也只不過是滿大街跑的卡羅拉前輩車型,日產除了GTR其實還有Silvia,像神話般的轉子發動機曾經也量產在RX-7上,今天AM車鏡帶大家回首看看曾經的日本汽車工業巔峰時期。
豐田SUPRA(A80)
1993-2002年
把豐田SUPRA放在第一位是因為現在你還能買到同名的新款車,而且這臺車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牛魔王」。豐田SUPRA算上今天在售的新款車型一共只有五代,而今天我們主要講的就是第四代豐田SUPRA,也是最出名的那一代!
你很難想像到今天在路上溫柔的家用車代表豐田,曾經也瘋狂地走在性能車前列,不過不好意思,那段時間的日本車被稱為「出廠只造一半」,因為另一半需要你自己動手改裝,稍加改裝之後,就能爆發出千匹馬力。第四代的豐田SUPRA(A80)採用了3.0升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原廠320匹馬力,並採用了大量的空氣動力學套件,最標誌性的就是車尾的大尾翼。而僅僅這些還不夠,因為A80的整車重量只有1.58噸,試想一下改裝完成以後,千匹馬力驅動一噸的車身是什麼感覺?
本田NSX
1990年-至今
這款酷似法拉利的車實際上來自本田,本田NSX主要分成兩代,第一代是1990-2005年生產製造,而第二代就是現款在售車型從2016年生產至今。今天我們說的主要是第一代本田NSX,而第一代車型又有很多變種型號,我們稱之最為經典的一款應該就是初代的「翻燈」車型。
如今「買發動機送車」之稱的本田想當年發動機性能相當強悍,作為當年日本「四大跑車天王」之一,本田NSX是本田首次採用F1理念打造的一款跑車,是史上第一款使用全鋁單體橫造技術的車型,其中鋁合金框架和懸掛使用了革命性的擠壓成型法製造。鋁製車體和前後懸掛比鋼製品分別減重200kg和20kg從而保證了車體輕量化。搭載了一臺3.0升V6自然吸氣發動機,採用本田當家的VTEC可變氣門正時系統,能輸出最大270匹馬力。這臺車還採用了中置引擎,超輕的車身能把前後重量分配到50:50,使得本田NSX不但擁有出色性能還有出色的操控。
三菱3000GT
1990-1999年
跑車這個詞在中國人印象中是什麼樣?蘭博基尼或者法拉利?不,那是超級跑車!那麼能從長相就看起來與眾不同但又不誇張,是不是就是跑車?早些年人們對於跑車的認識就是通過香港電影了解到的,而經常在熒幕中出現的那臺車就是三菱3000GT,被譽為跑車之魂。
三菱3000GT只有一代車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自此絕種,初期代號為Z11A(FF)和Z16A(4WD),早期車型採用翻蓋式頭燈,也是最經典的樣子。裝備一臺3.0升代號為6G72的雙渦輪增壓引擎,能輸出280匹馬力。不過三菱的設計師不僅僅滿足於性能,還有在當時堪稱豪華的配置,諸如四輪轉向系統、自動調節前後擾流板、可調節排氣和電控懸架等等。
馬自達RX-7(FC/FD)
1978-2002年
馬自達燒錢玩轉子這個事應該不是什麼新聞了,到現在轉子發動機也是馬自達的一個執念,轉子發動機再難也被馬自達安放在了量產車身上,而那臺車就是馬自達RX-7。而今天我們主要說的是第二代RX-7和第三代RX-7,就是高橋涼介和高橋啟介他們兄弟的那兩臺。
第二代的馬自達RX-7(FC)於1985年問世,採用楔形車身設計,有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兩個版本,其中渦輪增壓版本的1.3T發動機能爆發出182匹馬力。到了1993年馬自達RX-7迎來了換代,第三代馬自達RX-7將馬力提升至了276匹,而重量只有1270千克,強有力的轉子引擎足足可以帶飛這臺速度機器。
日產GT-R(R32)
1969年-至今
作為日本的國寶級跑車,號稱東瀛戰神的GT-R絕對是不能被忽視的,雖然日產還有很多值得稱讚的車系,比如Silvia(飛機頭)以及Z系列,但是都無法掩蓋GT-R的光芒。GT-R到今天為止一共有六代車型,前兩代車型的上市時間較早屬於曇花一現,我們主要說一下第三代GT-R,也就是我們俗稱的R32。
1989年5月,重生之後的GT-R面世,也就是第三代車型,代號BNR32,這臺車可以說是現代GT-R的開山鼻祖,其性能爆表可以作為是日本性能車的代表。R32搭載一臺2.6L直列6缸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型號為RB26DETT,最大輸出功率280馬力,最大扭矩353N·m,匹配5擋手動變速箱,懸掛系統為前後獨立多連杆式,另外該車還擁有獨特的扭力可分式的電控四輪驅動的底盤。R32不僅囊括全日本A組及N組房車賽冠軍,更在JTCC上取得了29次出場29次奪冠的完美表現。
斯巴魯翼豹WRX
1992-2017年
斯巴魯翼豹是一個車系,這個車系一直到今天都一直在生產銷售,不過翼豹WRX則於2017年停產,當然咱們今天要說的是翼豹WRXSTi版本。1992在三菱發布EVO車型的兩個月之後,勁敵斯巴魯翼豹就來了!這兩個車型一直相愛相殺,在賽場上爭得你死我活,不同於上面那些車型,翼豹WRXSTi和三菱EVO能出現在任何場合,不管是街頭炸街的爆改街車,還是漂移比賽,或者場地錦標賽當然還有WRC世界拉力錦標賽的賽場。
斯巴魯翼豹WRX採用了斯巴魯的水平對置全時四驅發動機,首款STi車型就能爆發出250匹馬力,第二代的斯巴魯翼豹WRXSTi在1995年首次為日系車廠拿下當年WRC賽冠軍,其車身塗有醒目的555標誌,也讓斯巴魯蜚聲國際,一躍擠入世界一流賽車名廠之列。在這之後斯巴魯推出了限量555臺的,斯巴魯翼豹WRXSTi 555紀念版。在三菱EVO宣布停產之後,一代神車斯巴魯翼豹WRX又堅守了幾年,由於沒有了昔日對手的陪伴也暫時離開了我們。
AM車鏡總結:
上面說的這些車型只是那個年代裡日本汽車工業的代表作,由於日本「君子協定」的原因,很多車出廠的參數都卡在了250匹馬力,但是稍加改裝就能爆發出驚人的動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日本人對於汽車工業的瘋狂程度,燃油發動機曾經在那段歷史時期綻放了最亮的光彩,如今即將邁入新能源時代的我們只能回望過去,那些曾經屬於內燃機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