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明年6月起所有上線運營遊戲必須接入國家實名認證系統
12月17日,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在2020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上表示,目前,國家層面的實名驗證系統已基本建成,正組織企業分批接入,在明年 6 月 1 日前,所有上線運營的遊戲須全部接入。
馮士新指出,防沉迷是遊戲行業落實社會責任的集中體現,是遊戲管理工作的頭等大事。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對遊戲防沉迷提出了明確要求。
實際上,目前監管部門對於遊戲未成年人保護的措施一直在持續推進。今年3月,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了《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要求遊戲廠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遊戲,要實施網路遊戲帳號實名制度和嚴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網路遊戲時段時長。
按照該通知的要求,3月15日開始,遊戲廠商申報版號時需說明實名註冊系統、時長控制、付費控制、遊客模式等設置標準。廠商需要截圖實名註冊、未成年人遊戲超時和未成年人超額消費相關提示畫面,並提供防沉迷系統上線前無法有效審核內容的保證書。出版單位需要提供對遊戲防沉迷系統審查的過程和結論。
依據上述通知,國家新聞出版署要求有條件的遊戲廠商還要完成玩家實名驗證,等中宣部實名認證系統開發完後與之對接,並做好接口編寫規範。
在企業方面,一些頭部的遊戲企業也在積極地對未成年人保護做出相應,並不斷升級措施。
今年6月開始,騰訊公司在對已實名未成年人「限玩、限充、宵禁」基礎上,專門針對「孩子冒用家長身份信息繞過監管」的問題,擴大人臉識別技術應用範圍,對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戶進行甄別。10月21日起,騰訊再次優化人臉識別驗證流程:若用戶在遊戲充值環節觸發人臉識別驗證,系統將自動進行語音播報及畫面提示,清晰提醒大家該環節正在進行遊戲充值身份驗證。
在產業年會上,三七互娛黨委書記、集團高級副總裁楊軍也表示,對未成年人的網絡安全保護是遊戲企業的責任之一。
「對於遊戲企業來說,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主要是做網絡防沉迷,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從遊戲玩家的角度來看,玩就是人類的天性和需求,但需要『健康』和『適度』。」楊軍介紹,三七互娛的防沉迷工作貫穿了整個研運過程,從遊戲的研發到版號申報到正式上線運營都會涉及。同時還定期會舉行專業的培訓,從源頭上做好內容把控。除了按照規定嚴控未成年人遊戲的時段、時長以及付費等防沉迷系統升級,三七互娛也有家長監護工程,與家長聯動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作者:包雨朦 編輯:曹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