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虛實實
老子,是中國思想文化的元祖,是中國先秦諸子百家第一子,是中國思想史上唯一的哲人。在今天是中國所有文人思想家不可企及的,仰之彌高的。
即便今天和西方哲學史上的任何哲學家相比較,也絕不遜色。
老子,是中國思想文化的元祖,是中國先秦諸子百家第一子,是中國思想史上唯一的哲人。在今天是中國所有文人思想家不可企及的,仰之彌高的。即便今天和西方哲學史上的任何哲學家相比較,也絕不遜色。
《道德經》不是老子的原名。先秦時期,各子的書是將姓後加一個子。孟軻的書叫《孟子》,莊周的書《莊子》,韓非子的書叫《韓子》,觸類旁通,老子的書該叫《老子》。而《道德經》這個名字,傳說是西漢初年,一個叫河上公的人加上去的。
上世紀1973年,中國考古界於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裡出土了甲乙兩組老子的帛書。帛書就是寫手絹上的《老子》。這讓學界意識到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道德經》而非《老子》的原本。隨後還發現《帛書》比《道德經》成書時代還早,內容細節也有所不同。儘管今天不能確定《帛書》就是老子原本,但《帛書》是比《道德經》更接近老子時代的文本,而《道德經》也沒有完全淹沒老子思想主旨—內容不是在講人倫道德。如今,現已存諸多對老子思想,歧義和誤解甚多。
在兩漢時期,老子學說的高深虛學思想就被沉淪為「黃老之術」的實用之學。黃老之術,「黃」就是黃帝,「老」就是老子,所謂「黃老之術」就是把老子的虛學思想扭曲成為政治操作,這其實已經是對老子本人以及老子思想的貶低。
可是為什麼就是老子被稱為中國思想文化之祖呢?
正文請看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