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思想文化 老子(引言)

2020-12-14 北緯十度藍灰
虛虛實實

老子,是中國思想文化的元祖,是中國先秦諸子百家第一子,是中國思想史上唯一的哲人。在今天是中國所有文人思想家不可企及的,仰之彌高的。

即便今天和西方哲學史上的任何哲學家相比較,也絕不遜色。

老子,是中國思想文化的元祖,是中國先秦諸子百家第一子,是中國思想史上唯一的哲人。在今天是中國所有文人思想家不可企及的,仰之彌高的。即便今天和西方哲學史上的任何哲學家相比較,也絕不遜色。

《道德經》不是老子的原名。先秦時期,各子的書是將姓後加一個子。孟軻的書叫《孟子》,莊周的書《莊子》,韓非子的書叫《韓子》,觸類旁通,老子的書該叫《老子》。而《道德經》這個名字,傳說是西漢初年,一個叫河上公的人加上去的。

上世紀1973年,中國考古界於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裡出土了甲乙兩組老子的帛書。帛書就是寫手絹上的《老子》。這讓學界意識到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道德經》而非《老子》的原本。隨後還發現《帛書》比《道德經》成書時代還早,內容細節也有所不同。儘管今天不能確定《帛書》就是老子原本,但《帛書》是比《道德經》更接近老子時代的文本,而《道德經》也沒有完全淹沒老子思想主旨—內容不是在講人倫道德。如今,現已存諸多對老子思想,歧義和誤解甚多。

在兩漢時期,老子學說的高深虛學思想就被沉淪為「黃老之術」的實用之學。黃老之術,「黃」就是黃帝,「老」就是老子,所謂「黃老之術」就是把老子的虛學思想扭曲成為政治操作,這其實已經是對老子本人以及老子思想的貶低。

可是為什麼就是老子被稱為中國思想文化之祖呢?

正文請看下一篇。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思想文化 莊子
    莊子,戰國思想家,哲學家。中國思想文化中浪漫主義的代表。莊子的書分為《內篇》《外篇》《雜篇》。他的一生,都在回歸自然與人,而不是社會人的狀態。莊子生活極其清貧、困頓,曾向一個管河道的人借米。現在的話說就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即便衣食堪憂,有人請求他去做官。
  • 老子的生平、及其思想精義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中國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大約在公元前571年出生於楚國。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老子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裡人,屬於現在的河南省鹿邑縣。一,老子的主要經歷。老子的人生經歷,在史書上記載得很少。老子曾從師於商容。
  • 文化自信,需要繼承中華傳統和先秦思想文化,重構現代倫理價值觀
    愛國主義讓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更濃鬱,西方人的自由自私的個人主義,更凸顯了中國傳統和合文化的珍貴,西方適者生存自然競爭法則充滿著反人性,仁義禮智信的儒學傳統更具道義,這場思想教育,讓如今中國人對宣傳西方價值觀的公知充滿反感,反公知的思潮,就是中國人對西方感性認識的表現,但走向理性認知還有距離。
  • 中華優秀傳統思想文化究竟包含哪些內容?
    未來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代表的東方文化復興,東西文化融合,將達到世界大同。關於中學與西學的關係,洋務派張之洞認為應該」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梁漱溟認為要堅持儒家人生態度,承受西方科學民主;賀麟認為要以儒家精神為體,以西洋文化為用;牟宗三認為要返本開新,即以「內聖」修己之學為「返本」,以現代科學民主「新外王」為「開新」。
  • 中國傳統文化中,天長地久是什麼意思?
    那麼,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天長地久都有什麼樣的理解,都是什麼意思呢?本文大茶經就通過老子的道德經來探討,中國傳統文化中「天長地久」是什麼意思?在《道德經》的第七章原文曰:「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 打破鬼神迷信思想,需要重塑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儒、佛、道三家思想的融會貫通,其中又以儒家思想最為根本,鑑於文章篇幅和筆者的能力有限,又因為儒家思想於傳統文化有主導決定力量,因此本文著重探討儒家思想中關於「鬼神」和「天命」的基本態度,通過宏觀上的一個大體梳理,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對於鬼神迷信往往在背後有著實際的支撐,提出這樣一個觀念,即:要反對鬼神迷信思想,就要對中國文化有一根本的現代化發展,在傳統中注入現代性的因素
  • 淺談道法自然和無為而治,以及老子思想對哲學的貢獻
    儒家作為大家顯學,是百家爭鳴中絕對的主流,儒家思想的產生對整個春秋戰國的學術活動有著非常重要推動作用。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學術思想黃金期,儒家作為其中的大家,它的創造性思維和理念對整個中國都有非常大的影響。
  • 中國傳統文化,服飾文化,美學思想的基本特徵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這種建立在等級制度基礎上的「威儀」,與注重自然美的服飾傳統相結合,便形成了中國古代服飾既井然有序又色彩紛呈的獨特風格。中國古代服飾的自然美用色彩來美化服裝,原本出自人們對於自然萬物的喜愛之情。但是,在中國古代倫理文化氛圍中,色彩從來就是與等級制度聯繫在一起的,這是顯示尊卑貴賤的標誌。
  • 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服飾的主流思想,服飾的創作思想
    本文乃作者劉雲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兼收並蓄一在創新中長存儒家思想得到弘揚,遠在孔子逝世之後。春秋時,墨、儒同為顯學,漢唐以降,儒、道、佛往往並稱。正因為如此,儒家思想通過禮的規範而對歷代服飾發生的主導作用,遠遠超過了其他任何因素。這也是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服飾沒有發生根本變化的重要原因。儒家思想究竟如何影響中國古代服飾呢?這將在下文中展開。服飾被視為 「治天下」之道上文已說到,《易.繫辭》「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 中國古代的服裝是如何起源的?孔子與老子的穿衣文化有什麼不同?
    從古至今,人們的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而衣又被排在第一位,可以說中國文化的發展始終與服裝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從我們熟悉的很多成語或者熟語就可見一斑,比如衣食父母,顛倒衣裳,天地玄黃,文質彬彬,冠冕堂皇,衣錦還鄉,經天緯地,孟母斷織等等,這些詞語訴說著一個個生動的歷史典故,更從服裝的視角積累了豐富的時代文化和凝心聚力的民族精神。
  • 《中國方術正考》|數術、方技中儒、道思想的並行
    《中國方術正考》是中國當代考古研究、古代文化研究和思想史研究的名作。書中主要以考古史實為佐證,追本溯源,對中國古代方術的源流和發展,進行了深入查考。同時,也對中國文化源頭和思想史、科技發展史進行了重新思考,對中國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 綜合素質筆記:中國傳統文化常識
    ,為中國思想文化之源。 先秦代表思想流派 先秦代表思想流派並對後世影響較大的有: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韓非子為代表的法家。墨子為代表的墨家,在當時影響也很大,與儒家並稱為「顯學」。儒家說「愛人」,墨家說「兼愛」。思想看似相近,但有差別。
  • 本周三,「世界的老子」國際漫畫展在貴陽孔學堂開展
    組委會收到了遠自南美秘魯、哥倫比亞、巴西、墨西哥,我們的近鄰如俄羅斯、印度、泰國等國和來自歐美藝術家選送的豐富多彩、風格各異、各具特色的作品,這使我們深深地感到這一活動極大地促進了中國文化無遠弗屆的傳播與影響力。我們通過這些作品,了解和認識到了中國傳統哲學與宗教對世界所產生的影響和作用。
  • 不是孔子,而是老子
    在軸心時代裡,各個文明都出現了偉大的精神導師——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先知們,古印度有釋迦牟尼,中國有孔子、老子……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也一直影響後世的人類社會。偉大的精神導師孔子和老子,這是西方哲學界對中國思想巨人的承認。
  • 老子祭典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
    本臺訊 12月22號,文化和旅遊部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由周口市鹿邑縣申報的老子祭典成功入選民俗項目。鹿邑縣是老子的誕生地,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特色鮮明的祭拜習俗。
  • 紀錄片《中國》首期講述中國思想史的原點,穿越回雙星閃耀的春秋
    在人類思想大爆發的軸心時代,中國大地上雙星閃耀,老子的「道」與孔子的「儒」,成為中國思想的原點。理想主義者孔子用執著的一生,踐行「禮」與「仁」的理念,影響了後世兩千年。12月7日,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聯合出品的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中國》第一集《春秋》,在芒果TV、湖南衛視正式播出,作為《中國》的首篇,《春秋》給我們展示了一場意義非凡的世紀會面、一次飛揚激昂的思想碰撞、一場奔走疾馳的為民呼告。雖然孔子直至行到水窮處也未能在有生之年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然而他的思想卻穿越了千年,直至現在還給予當代人以滋養、以啟迪。
  • 從成語的視角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也出現了很多的哲學家和文學大家。他們的成就即便在今天看來也是非常斐然的。古代文人秉燭夜讀這些文化至今仍深深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甚至整個亞洲地區國家的文化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很多禮節禮儀都帶有濃重的中國傳統文化色彩。
  • 中國傳統人文主義與西方人文主義的區別是什麼?
    撰文|張進不像有些思想史書籍,四平八穩地在由時間和思想家組建的框架內平鋪直敘,錢新祖的講義更像是對中國傳統思想及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老子、莊子、佛學、周敦頤——的評論,這也符合他的說法:理解都是詮釋。
  • 推廣中國傳統文化不止老君山打卡,還能在家賞玩老君題材玉石擺件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其核心典籍《道德經》更是融合了中國先秦以前的古老智慧,由道教始祖老子口述而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之一,涵蓋修身、治國、養生、用兵等內容,被譽為萬經之王。而老君山,相傳就是老子歸隱修煉的地方,是道教祖庭。
  • 專訪龍觀天下王冠中:文藝軍人的傳統文化傳承夢
    【採訪時間】2014年5月23日【採訪地點】龍觀天下·雷鳴東藝術館【採訪對象】龍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冠中 琴棋書畫,吹拉彈唱,從西方黑管到東方葫蘆絲,十八般才藝不是每個人都能練成的。1977年的夏天,被總軍歌舞團錄取了,作為一個演奏員,當紅管。後來在中央音樂學院進修,師從約翰丹麥專家,是美國的,學習了半年。因為我們歌舞團有舞美隊,只要有時間就跑過去看他們在那裡畫版畫啊,油畫啊,國畫啊,畫布景的啊。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我最信奉誰呢?就是我們人類智慧聖人老子李耳先生。他是我們人類智慧的結晶——因為唯有老子的哲學思想,才能拯救人心。這些都是從小父母教給我們的,要寬待人,要善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