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天真無邪之人方可讀之

2020-12-12 張G張

這幾天一直在讀《詩經》,當然,在學校的時候我們都讀過其中幾首,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來自於第一首 《關雎》,已經成為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日常用語。說到這點,《詩經》中還有許多詩句已經成為了成語供我們使用,粗略查看,足足一百五十多個。而我們知道,《詩經》共計三百一十一首,也稱詩三百,也就是說,幾乎每二首詩就誕生一句成語,成材率太高了吧。這些成語中,耳熟能詳的還有很多,再舉幾例,請欣賞之,因為詩經的美就在其中:

【鳳凰于飛】《大雅·卷阿》:鳳凰于飛,翽翽其羽。【高山仰止】《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輾轉反側】《周南·關雎》: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小心翼翼】《大雅·大明》:維此文王,小心翼翼。【鳩佔鵲巢】《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天作之合】《大雅·大明》:天監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投桃報李】《大雅·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新婚燕爾】《邶風·谷風》:燕爾新婚,如兄如弟。【人言可畏】《鄭風·將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憂心忡忡】《召南·草蟲》:未見君子,憂心忡忡。【巧舌如簧】《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畢恭畢敬】《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天高地厚】《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脊。

通過這些成語可見《詩經》的語言魅力,作為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可以說是出道即巔峰,說到語言特色,詩經基本上是四字一句為主,篇幅也是短小精悍,採用賦比興的手法,也反映了漢語言及百姓生活的早期風貌,其內容十分豐富, 有勞動,愛情、戰爭,風俗,祭祖,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社會的一面鏡子。至春秋時期由孔子編訂成書,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所以我們今天讀到這麼美好的詩句,孔子當記首功,他對於《詩經》藝術及思想的評價也是無人能出其右: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除了成語,中國人起名字也喜歡從中尋找靈感。

古代有:扶蘇,杜如晦,周邦彥,吳敬梓,方苞。近代有:王國維,閻錫山,張聞天,梁思成,林徽因,周作人,胡喬木。現代有:屠呦呦,白凱南,郭敬明。

以上只是一些名人,肯定還有更多的人名,也是我們自身對美的追求。《詩經》是一座巨大的寶藏,對於現實的詩歌和文藝創作也有一定啟發,那就是不要無病呻吟,無端長篇大論。或者故弄玄虛,自視清高。還是要面向生活,真情實感,增強素養與修養,無愧於心。詩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相關焦點

  • 讀《陌上花開:和慕清一起讀詩經》之八月篇
    《詩經》是唱了三千年的歌謠。很多篇目廣為傳播,婦孺皆知,比如《關雎》。也有一些篇目並不為人熟知,關於題旨要義也是聚訟紛紛,爭論不休,就像是這首《簡兮》。在我看來,讀詩和讀人一樣,「人生若只如初見」。初始的印象很重要,最初打動自己的意境和感受,對於鑑賞詩歌來說也很重要。
  • 不讀《詩經》、《楚辭》,不知中國人有多浪漫
    「  衣著之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情感動人,「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許多讀者感慨:  這就是我曾經渴望讀卻沒有的版本!  讀詩經、收藏詩經,此套足矣!  家裡的孩子讀、自己讀,都非常合適!  這是一部難得的回歸」詩「之本質,一部可誦、可賞、易讀的唯美《詩經》版本。
  • 鬼滅之刃:天真無邪的年紀,靜待那花開之時
    鬼滅之刃:天真無邪的年紀,靜待那花開之時 《鬼滅之刃》Cosplay正片 甘露寺蜜璃 和服寫真 天真無邪的年紀, 靜待那花開之時。
  • 品讀詩經《子衿》相思之情溢於詩中,嬌怨之態躍然紙上!
    《詩經》很美,美的直指人心,美到情真意切!《詩經》又被譽為世界最美的書,是一部記載著周朝到春秋時期長達五百多年歲月的詩歌總集,一至在歷史的長河中流淌至今!《詩經》清純簡約,沒有任何粉飾,卻深深烙印在人的心裡!
  • 女孩取名:10個詩經楚楚動人的女孩名字,個個都富有意境美
    子樛取自《詩經》: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子樛」是一個很唯美的女孩名字。2. 詩雨解釋:詩,詩經、詩歌、詩句、作詩意指文才不凡、溫文爾雅、妙筆生花。美偲出自《詩經》:其人美且偲。「偲」讀「cāi 」,其義是多才多智。在《詩經》中也有說是須多而美之義。總之,是形容人漂亮、英俊、能幹。寓意女寶寶內外兼修,聰慧過人,長相出眾,貌若天仙。4.
  • 20歲的毛澤東讀《詩經》:從而走上革命道路,立志救民於水火
    那麼,從小熟讀《詩經》的毛澤東,他的思想的形成與《詩經》有什麼關係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毛澤東和《詩經》的那些事兒。一、毛澤東和《詩經》的淵源我們讀《詩經》時經常會聽到毛詩,那麼這毛詩來源於哪裡呢?毛詩,指戰國末年時,魯國毛亨和趙國毛萇所輯和注的古文《詩》,也就是現在流行於世的《詩經》。
  • 《詩經》兩首之【蒹葭】
    蒹葭                         ——詩經·秦風 【原文】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 詩經《柏舟》:心之憂矣,如匪浣衣
    今日《詩經》的學習進入到一個新的地區,是為邶風。周武滅商,奪取商紂王的都城朝歌,也就是現在的河南淇縣東北。朝歌以北之地為邶,在現在河南湯陰縣東南,朝歌以南之地為鄘,今河南汲縣東北;朝歌以東之地為衛,是武王的弟弟康叔的封地。
  • 《詩經》名句賞析:10個十分好聽的男孩名字,華而不彰,簡而不俗
    中國人的名字很詩意,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拜《詩經》所賜,下面看一看推薦一些出自詩經的名字,家長可以參考一二。 一、《詩經》中十分好聽的男孩名字1. 子揚出自《詩經·君子偕老》:「子之清揚,揚且之顏也」。
  • 經典品讀‖《詩經》第13篇《採蘩》,祭祀的習俗,莊嚴而神聖
    《詩經》中的詩歌,各有各的特點。《採蘩》就是最早的山歌形式的詩,在一問一答間人物的儀態神情都躍然紙上。詩經·國風·召南·採蘩於以採蘩,於沼於沚;於以用之,公侯之事。於以採蘩,於澗之中;於以用之,公侯之宮。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還歸。什麼地方採白蘩,沼澤旁邊沙洲上。採來白蘩做何用?公侯家中祭神靈。什麼地方採白蘩,溪流邊上山谷中。採來白蘩做何用?公侯神廟祭祀用。
  • 詩經中的植物之蒹葭
    這是出自《詩經·國風·秦風》裡的古詩《蒹葭》,那麼詩中不斷提到的蒹葭是什麼呢?「蒹者,薕;葭,蘆也。」這是《毛傳》中對蒹葭的解釋,《本草綱目》中也說「葦之初生曰葭,未秀曰蘆,長成曰葦。 葦者,偉大也,蘆者,色盧黑也,葭者,嘉美也。」
  • 詩經楚辭起古風唯美寶寶名,誰讀了都會心醉!
    並且,詩詞語言精練唯美,用來起名,給人以似有若無、能夠無限遐想的體驗,最重要的是,還有一種古風詩意的美感。因此,接下來起名網就圍繞詩經楚辭,跟大家分享一些古風唯美的寶寶名。皓白「皓白」出自《楚辭·漁父》:「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 讀記|《詩經》:周頌《大武》樂章解讀
    當時社會中,商人數量龐大,周人較少,周貴族又分封各地,為了使商人儘快的融合到新的政治理念中來,安心建設各自的城邦,周公制定了一系列的禮儀規範,以便周朝長治久安。於是天下歸一,人民安心,這又促發了周人文學創作的激情。
  • 詩經起名:聰明過人的女寶名字,讓人魂牽夢縈
    《詩經》對後世的影響很大,以前的讀書人只要涉及文史哲研究,幾乎沒有不讀《詩經》的。一個優雅雋永的名字,不僅僅是生活的美好憧憬,更是對一生命運的寫照。中國人歷來對名字特別講究,每個人的名字或多或少都凝聚著長輩的殷切期望、美好願景。
  • 《詩經》中最好的句子是哪一句?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在《詩經》中,哪一句詩寫的最好?01正確的文學觀《詩經》中最能打動人的句子有哪些?想必您一定馬上回想起:「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或者「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等等,這樣帶有一絲唯美的句子。
  • 詩經《燕燕》當中的深情令人不忍卒讀,流沙河先生評:百合之戀!
    歷代的文人把這首《詩經》當中的《國風·邶風·燕燕》作為離別詩的鼻祖,一是因為它寫的年代早,第二個原因就是當中所描繪的深情,讓人淚目,不忍卒讀。01這首《燕燕》作者是誰?詩經當中的那首《碩人》就是專門描寫她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戳下面的連結。春秋時期「一堆姜」,只有她最漂亮!詩經《碩人》02為什麼是萬古離別之祖?《燕燕》先秦:佚名燕燕於飛,差(cī)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 《詩經》這首雲雨詩,聽完讓人不好意思
    宋代朱熹《詩集傳》說「這明明是女子被強迫」還有人說「鼓吹淫風邪氣」其實這都是對詩詞文化的不尊重,讀詩應該尊重那個時候的背景。西周初期,為了人口繁衍,鼓勵生育。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仲春時節,官府下令讓那些未婚的男女儘快找對象,也鼓勵大家自由戀愛,但如果你還是單身,就要面臨處罰。那個時候如果男的超過30歲,女的超過20歲不結婚,就叫做「失時」,不娶不嫁的人都叫鰥民,是要受到處罰的。
  • 詩經中的植物之諼草
    這是出自《詩經·衛風·伯兮》中最後兩句,整首詩講的是妻子對遠徵丈夫的思念。春秋時期,衛國的第15任國君衛宣公討伐鄭國,軍隊出徵久不歸家,家中妻子十分憂慮,文中的「伯」指的是家中兄弟最年長者,在當時女子也可以叫她的丈夫為「伯」或者「叔」。整句詩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就是「哪兒能找到諼(xuan)草呢?把它種在屋的北面以解憂愁。思念著我的丈夫,使我憂傷焦慮。」
  • 天真無邪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天真無邪,邪:不正當。心地善良純潔,沒有不正當的想法。出自:丁玲《風雪人間》上卷:「我是一個天真無邪的人,是一個革命戰士,是黨的兒女。」近義詞有:天真爛漫,天真無邪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多用於女性與兒童。
  • 每日一篇《詩經》解讀——桃夭
    《桃夭》是《詩經》裡《國風·周南》裡的一篇,作成於先秦時代的周,作者已不可考,全詩如下: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之子于歸,宜其家人。第一段第一句桃之夭夭,夭夭的意思是絢爛繁盛,灼灼其華,灼灼二字指色彩鮮豔似火,華字通花。第二句之子于歸,之子通常解釋都是這個人,但從全詩來看這裡解釋為這位女子更合適。於,指去的意思,於歸,根據明朝程登吉所著《幼學瓊林》裡記載:女嫁曰於歸,男婚曰完娶,所以於歸是女子出嫁的意思。宜其室家,宜指和順,好的意思。